四川动物  2019, Vol. 38 Issue (2): 214-219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陈梦霄, 王晓玲, 穆丽光, 姜秀丽, 胡磊, 乌力吉, 王翠, 孟和达来, 鲍伟东
CHEN Mengxiao, WANG Xiaoling, MU Liguang, JIANG Xiuli, HU Lei, WU Liji, WANG Cui, MENG Hedalai, BAO Weidong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狍的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研究
Daily and Seasonal Activity Rhythm of Capreolus pygargus in Inner Mongolia Saihanwu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四川动物, 2019, 38(2): 214-219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2019, 38(2): 214-219
10.11984/j.issn.1000-7083.2018027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09-11
接受日期: 2018-12-21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狍的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研究
陈梦霄1 , 王晓玲2 , 穆丽光2 , 姜秀丽2 , 胡磊3 , 乌力吉2 , 王翠1 , 孟和达来2 , 鲍伟东1*     
1.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
2.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内蒙古大板 025150
3. 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泸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为探究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与行为的季节变化对生存环境和捕食者的适应,2013年3—12月,在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狍Capreolus pygargus进行了行为特征监测研究。共得到3 439份野生动物有效影视数据,鉴别出狍个体共693只次。数据显示:(1)狍具有明显的晨昏活动习性,每日相对活动强度的2个高峰期分别为04:00—06:00和17:00—19:00;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相对活动强度高峰均推迟,主要受夏季高温以及捕食者的胁迫因素影响。(2)狍的日活动强度不存在季节差异,但春季的相对活动强度(49.64%)最大,其次为冬季(27.99%),夏季(10.68%)与秋季(11.69%)接近,温度、捕食风险、发情期和食物需求等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狍的行为以取食、舔食营养盐和警戒为主,行为比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野生狍的生活习性,为保护区有蹄类动物的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为类型     红外相机     相对活动强度    
Daily and Seasonal Activity Rhythm of Capreolus pygargus in Inner Mongolia Saihanwu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EN Mengxiao1 , WANG Xiaoling2 , MU Liguang2 , JIANG Xiuli2 , HU Lei3 , WU Liji2 , WANG Cui1 , MENG Hedalai2 , BAO Weidong1*     
1.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Inner Mongolia Saihanwu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Daba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25150, China;
3. Sichuan Xichang Qionghai Lushan Scenic Region Administration, Xichang, Sichuan Province 615000,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daily activity rhythms of wild ungulates in response to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predation risk in protected nature reserve, the daily activity of roe deer (Capreolus pygargus) was analyzed using camera trapping in Inner Mongolia Saihanwu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13. A total of 693 times of C. pygargus were recognized within the obtained 3 439 valid pictures and videos. We found that (1) C. pygargus displayed activity traits with 2 peak intervals in the dawn (from 04:00 to 06:00) and dusk (from 17:00 to 19:00), respectively. In summer, both the 2 peaks were delayed, and this might be due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datory stress. (2) The daily activity intensity had no seasonal differences, but the relative activity intensity in spring was the highest (49.64%) followed by that in winter (27.99%). The summer activity intensity (10.68%) was closed to that in autumn (11.69%). We postulated that the factors of temperature, predation risk, estrus state and food demand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3) C. pygargus showed high proportion of feeding, salt licking and vigilance behavior,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seasons. These findings may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al adaptation of wild C. pygargus and provide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ungulate in the reserve.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Saihanwu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apreolus pygargus     behavior type     camera trapping     relative activity intensity    

动物的行为是为了满足个体生存、繁殖以及其他生理需求而完成的一系列动作的综合反映。在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动物行为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现象称为行为节律,动物行为节律研究是种群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尚玉昌,2006),它可以反映出动物个体的营养状态、社会地位以及生存压力等状况,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Childress & Lung,2003龙帅等,2009),据此可以分析物种的生存状况和适应对策,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监管方案。阿尔泰山东部北山羊Capra sibirica以昼行性活动为主,不同季节的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变化(胡亮等,2015)。秦岭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为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贾晓东等,2014)。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等有蹄类的警戒行为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也会随着动物自身的生理因素、季节发生明显变化(Cameron & Toit,2005Michelena et al., 2006)。

以往对野生动物的监测与调查主要采用样线法,依据调查中所见实体、足迹、粪便及食迹等确定调查对象,由于大部分野生动物的活动时间为夜间或晨昏,且活动的地点常有浓密的植被,甚至有地形的限制,为研究者的观察带来诸多不便,记录到的数据也不够全面。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具备隐蔽、灵活、能够连续工作、数据记录完整等特点,有助于研究野生动物生态分布、活动节律等,近年来在我国的野外调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肖治术等,2014)。该技术还可用来了解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分布模式(Li et al., 2010汤小明等,2016),以及动物的活动节律及时间分配等(李明富等,2011刘雪华等,2018)。

Capreolus pygarg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北亚大陆的中型鹿科Cervidae动物(Nowak,1999),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区域,是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蒋志刚,2015)。国内较集中地研究了野生狍的生殖生理(胡金元,袁西安,1986)、生态习性(李伟,2003)、种群数量(朱洪强,2010)、食物组成(陈耕等,2014李路云等,2014)、栖息地选择(张鹏,2015)等,并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小兴安岭、三江自然保护区、凉水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了狍卧息地选择情况的调查(滕丽微等,2006葛志勇等,2012陈龙等,2017),发现狍受捕食者、环境因素、人为干扰等影响,会在不同时期选择易于感知捕食者威胁、迅速逃跑的开阔地带或食物丰富的地带。有关狍的行为节律及其季节变化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胡磊,2013)。本研究选择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狍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相机技术获取调查区域内狍的影像数据,分析其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结合保护区其他资料(张书理等,2007张逦嘉,2010陈九屹等,2011),为该区域内有蹄类动物的有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1 研究地概况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标为108°18′~108°35′E、43°59′~44°27′N,总面积10.4万hm2,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南段阿尔山支脉山地,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向东北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为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 ℃,年平均降水量约400 mm(李桂林等,2005),是华北植物区系和兴安岭植物区系交错的地带(张书理,2007),同时也是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动物区系过渡的地带,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共调查到野生哺乳动物38种,隶属于6目14科(张逦嘉,2010),其中,猞猁Lynx lynx、兔狲Otocolobus manul、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和东北马鹿Cervus xanthopygu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蒋志刚等,2016)。

2 研究方法 2.1 红外相机布放

红外相机布放时间为2013年3—12月,32台Ltl-5210数码相机(广州猎科)随机放置于调查区域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图 1),并在相机四周以所选样地为中心投放营养盐,记录前来舔食营养盐以及路过的野生动物种类和行为(胡磊,2013)。相机均设置为触发后拍摄1张照片和40~60 s的录像,以保证物种鉴别的准确性和行为内容的完整性。每隔30 d检查相机的电量及功能,及时更换电池和储存卡,以确保相机能进行24 h连续拍摄。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划分四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图 1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及红外相机布放位点 Fig. 1 Location of the camera trap sites in Inner Mongolia Saihanwu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2.2 数据处理及分析

对红外相机所拍摄每幅图像的时间、地点、对象和行为进行核查,将图像中个体的性别、毛色、体型、集群规模和身体斑纹等特征进行对比,以30 min为独立事件划分间隔,避免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的相同个体被重复统计,在此基础上按照所有个体出现的频次统计数据。以连续24个1 h间隔来标记每天的时间段。根据图像记录的时间,分别统计狍的活动频次数在各季节的分布情况,计算各时间内的相对活动强度指数(relative activity index,RAI)=某一时间段内拍摄到的活动频次数/拍摄到的活动频次总数×100%(李明富等,2011)。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首先参考行为的定义(尚玉昌,1998)对获得的影像进行分类,主要分析狍的取食、舔盐、警戒等行为的节律和所占比例,同时,以相对活动强度指数分析狍的日活动节律变化。利用Excel 2003和SPSS 17.0,在分析不同季节活动节律和不同行为占比的差异前,使用单样本K-S检验方法(One-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进行数据正态性检验(α=0.05),然后利用Krushkal-Wallis检验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季节性日活动强度

共得到3 439份野生动物有效影视数据,鉴别出狍个体693只次。经单样本K-S检验,各季节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利用Krushkal-Wallis检验比较分析4个季节相对活动强度指数,表明狍的日活动强度不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χ2=0.425,P=0.935),各季节均呈现较为明显的晨昏性活动模式,早晨和傍晚为每日相对活动强度的2个高峰期,但在不同的季节相对活动强度高峰的出现时间并不完全相同。

3—5月,拍摄到狍活动344次,相对活动强度的高峰期为04: 00和18: 00,低谷出现在13: 00—14: 00。6—8月,拍摄到狍活动74次,相对活动强度的高峰期为06: 00和20: 00,低谷出现在01: 00—03: 00、10: 00—11: 00和13: 00—14: 00。9—10月,拍摄到狍活动81次,出现多个相对活动高峰期(04: 00、09: 00、13: 00、19: 00、21: 00),低谷出现在01: 00、03: 00、14: 00—16: 00和20: 00。11—12月,拍摄到狍活动194次,相对活动强度的高峰期在上午延迟(10: 00),在黄昏提前(16: 00—19: 00),低谷出现在14: 00—15: 00(图 2)。

图 2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狍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 Fig. 2 Seasonal changes of daily activity rhythm of Capreolus pygargus in Inner Mongolia Saihanwul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3.2 不同季节的行为分配

通过对拍摄到的照片和视频进行分析,狍的行为可以分为取食、舔盐、警戒、卧息、求偶以及其他(玩耍、舔毛等)。

取食行为共计273次,占比50%;舔盐行为共计46次,占比8.4%;警戒行为共计186次,占比34%;卧息行为共计2次,占比0.36%;求偶行为0次。前3种行为在所观察到的所有行为中占比较大,为主要行为。经统计检验,这3种主要行为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P=0.99)(图 3)。

图 3 不同季节狍的行为所占比例 Fig. 3 Percentage of 3 main behaviors of Capreolus pygargus in different seasons
4 讨论

本研究所拍摄到的狍日活动节律不存在显著季节差异,表现出明显的晨昏活动习性,春季为狍相对活动强度最高的季节(344次影像),全天的相对活动强度最高峰出现在黄昏,继而延续至夜晚,且活动频繁的狍多为成年或亚成年个体,具备自我保护以及在危险状况下及时逃跑的能力。在夏季,相对活动强度值的2个高峰时段均在早晨和黄昏推迟,黄昏推迟可以解释为受到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的影响,狍选择一天中相对比较凉爽的时段进行活动。但对于清晨出现推迟的现象,单纯归结为气温,显然不合理,可能存在其他制约因素,如来自捕食者猞猁的胁迫(7次记录)。以往调查显示,猞猁的3种主要猎物为蒙古兔Lepus tolai、鼠类和狍(张逦嘉,2010),但这需要结合对猞猁活动节律的调查方能给出明确结论。秋季的日相对活动强度出现多个小高峰,与本地区狍的繁殖活动集中于9月一致。冬季的活动高峰变化符合季节限制(王力军等,2004),统一向正午靠近。由于在视频中观察到人类的活动,也记录到竞争者东北马鹿的活动(936次),因此,狍的活动节律也可能与人为干扰、竞争者生态位重叠有关。

参照以往对圈养狍的行为观察结果(高立杰等,2013),本研究将狍的行为区分为取食、舔盐、警戒、卧息、求偶和其他。警戒行为可以侦察潜在的捕食者,防御捕食者的攻击,是动物重要的反捕食策略之一(Beauchamp,2015李忠秋,2016)。通过对取食、舔盐和警戒行为活动频次的统计,发现狍的行为比例在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像资料显示,狍机敏灵活,在取食的同时会分出大量注意力对四周环境进行观察,甚至在一部分视频里可以观察到狍在集群的时候有轮流警戒现象。狍的警戒行为伴随着取食和舔盐行为随时都可能发生,这一现象间接反映出当地狍在生存环境中所受到来自捕食者的威胁较为严重(张逦嘉,2010陈九屹等,2011)。警戒需要花费时间,与取食行为存在冲突(Lima & Bednekoff,1999),但在生长与个体存活之间,后者具有更大的进化选择驱动力。因此,本研究中警戒行为占比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动物的雌雄个体警戒水平存在显著不同(Childress & Lung,2003Cameron & Toit,2005),也会随着季节改变而发生变化(Michelena et al., 2006)。本研究影像资料记录到集群个体存在轮流警戒现象,但由于亚成年雄狍角型特征不明显,还存在季节性脱角,现有影像资料不足以开展类似分析,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予以关注。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丰富,野生动物种类众多,研究者先后在此地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东北马鹿、狍活动节律的季节变化、行为分配以及集群情况进行调查(胡磊,2013陈琛等,2017),为当地有蹄类动物有效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红外相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野生动物行为的数据采集工具,弥补了传统调查方法中无法持续观察的不足,对动物影响小、物种鉴定准确、易于进行标准化的方案设计(李明富等,2011肖治术等,2014),完善了大部分基于传统调查方法的研究方案,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促进本区域野生动物监测研究向纵深发展,从而提升保护区的总体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陈琛, 胡磊, 陈照娟, 等. 2017. 大兴安岭南段马鹿日活动节律的季节变化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9(4): 55–62.
陈耕, 李艳香, 滕丽微, 等. 2014.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的冬季食性[J]. 经济动物学报, 18(2): 91–95.
陈九屹, 张逦嘉, 王安梦, 等. 2011.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狼的数量分布和食物组成[J]. 动物学研究, 32(2): 232–235.
陈龙, 李月辉, 胡远满, 等. 2017. 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冬季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的生境选择[J]. 生物多样性, 25(4): 401–408.
高立杰, 侯建华, 武明录, 等. 2013. 圈养条件下仔狍的行为节律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15): 155–157.
葛志勇, 朱洪强, 毛之夏, 等. 2012.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狍冬季栖息地选择[J]. 生态学杂志, 31(4): 943–948.
胡金元, 袁西安. 1986. 延安地区狍的生态观察[J]. 动物学杂志(3): 26–28.
胡磊. 2013.基于红外自动相机技术的马鹿和狍活动节律与马鹿集群行为[D].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胡亮. 2015.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北山羊(Capra ibex)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研究[D].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贾晓东, 刘雪华, 杨兴中, 等. 2014.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分析秦岭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差异[J]. 生物多样性, 22(6): 737–745.
蒋志刚, 江建平, 王跃招, 等. 2016.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J]. 生物多样性, 24(5): 500–551.
蒋志刚. 2015. 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李桂林, 张兴贵, 张书理. 2005.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志[M]. 赤峰: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路云, 滕丽微, 刘振生, 等. 2014.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冬季食性分析[J]. 经济动物学报, 18(1): 29–32.
李明富, 李晟, 王大军, 等. 2011.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扭角羚冬春季日活动模式研究[J]. 四川动物, 30(6): 850–855. DOI:10.3969/j.issn.1000-7083.2011.06.031
李伟. 2003. 白石砬子地区狍生态习性观察与食性分析[J]. 辽宁林业科技, 2003(5): 16–18. DOI:10.3969/j.issn.1001-1714.2003.05.006
李忠秋. 2016. 三种珍稀有蹄类动物的警戒行为数据[J]. 生物多样性, 24(12): 1335–1340. DOI:10.17520/biods.2016284
刘雪华, 武鹏峰, 何祥博, 等. 2018. 红外相机技术在物种监测中的应用及数据挖掘[J]. 生物多样性, 26(8): 850–861.
龙帅, 周材权, 王维奎, 等. 2009. 矮岩羊夏季活动节律、时间分配和集群行为[J]. 动物学研究, 30(6): 687–693.
尚玉昌. 1998. 动物行为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58.
尚玉昌. 2006. 动物的行为节律[J]. 生物学通报, 41(10): 8–10. DOI:10.3969/j.issn.0006-3193.2006.10.004
汤小明, 张德怀, 马志红, 等. 2016. 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冬春季地面活动鸟兽红外相机初步调查[J]. 动物学杂志, 51(5): 751–760.
滕丽微, 刘振生, 张恩迪, 等. 2006.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对冬季卧息地的选择[J]. 动物学研究, 27(4): 86–88.
王力军, 洪美玲, 肖向红, 等. 2004. 应用骨髓脂肪指数评价狍冬季体状况[J]. 兽类学报, 24(4): 353–356. DOI:10.3969/j.issn.1000-1050.2004.04.015
肖治术, 李欣海, 姜广顺. 2014.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多样性, 22(6): 683–684.
张逦嘉. 2010.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猞猁种群生态研究[D].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张鹏. 2015.基于自动相机技术的兽类监测及狍栖息地选择研究[D].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张书理, 彭宝明, 巴特尔, 等. 2007.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多样性及动态监测初探[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3): 316–319.
张书理. 2007.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朱洪强, 毛之夏, 左璐雅, 等. 2010. 吉林省狍的种群数量及动态研究[J]. 经济动物学报, 14(1): 5–8. DOI:10.3969/j.issn.1007-7448.2010.01.002
Beauchamp G. 2015. Animal vigilance:monitoring predators and competitors[M]. Oxford: Academic Press.
Cameron EZ, Toit JTD. 2005. Social influences on vigilance behaviour in giraffes, Giraffa camelopardalis[J]. Animal Behaviour, 69(6): 1337–1344. DOI:10.1016/j.anbehav.2004.08.015
Childress MJ, Lung MA. 2003. Predation risk, gender and the group size effect:does elk vigilance depend upon thebehaviour of conspecifics?[J]. Animal Behaviour, 66(2): 389–398. DOI:10.1006/anbe.2003.2217
Li S, Mcshea WJ, Wang DJ. 2010. The use of infrared-triggered cameras for surveying phasianids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J]. Ibis, 152(2): 299–309. DOI:10.1111/(ISSN)1474-919X
Lima SL, Bednekoff PA. 1999. Back to the basics of anti-predatory vigilance:can non-vigilant animals detect attack?[J]. Animal Behaviour, 58(3): 537–543.
Michelena P, Noël S, Gautrais J. 2006. Sexual dimorphism, activity budget and synchrony in groups of sheep[J]. Oecologia, 148(1): 170–180. DOI:10.1007/s00442-005-0347-2
Nowak RM. 1999. Walker's mammals of the world, 6th edition[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