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50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收稿日期: 2016-08-01
基金项目: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改重大项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年)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ese adults in 2010-2012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50, China
Fund program: Major Program of Medical Reform of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PRC: China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illance (2010-2012)
代谢综合征(MS)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已引起广泛关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标准,中国男性成年人MS患病率为6.8%,女性患病率为6.4%。2002-2012年10年间,中国人群MS的主要组分的患病率均有所上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我国≥18岁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从2002年的22.8%和7.1%增至2012年的30.1%和11.9%,糖尿病患病率从4.2%上升到9.7%,高血压患病率从18.8%上升到22.8%,血脂异常患病率从18.6%上升到40.4%。同时MS的相关因素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等也在发生变化[1]。本研究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采用CDS诊断标准[2],分析我国≥18岁人群MS的流行特征。
资料与方法
1. 样本来源:选择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18岁人群。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分为4类,即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第一阶段从4类地区共抽取150个县(区)作为监测点;第二阶段采用与人口成比例的方法,每个县级单位等距抽取6个村(居)委会;第三阶段在每个抽中的村(居)委会中随机抽取75户,抽中户中所有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选择具有身高、体重、血脂、FPG和血压数据者作为本研究样本人群。所有调查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项目已通过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伦理审查[3]。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开展面对面询问调查。收集个人基本信息及健康相关信息;身高利用金属立柱式身高计测定,精确度为0.1 cm;体重利用双标尺杠杆体重秤测定,精确度为0.1 kg。利用软尺测量腰围,精确到0.1 cm,重复测量2次,取平均值。采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刻度范围0~300 mmHg,1 mmHg=0.133 kPa),精确度为2 mmHg,测量3次,每次间隔30 s,取均值。采集静脉血测定FPG(葡萄糖氧化酶法),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糖耐量检测(OGTT-2h)(测量早晨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的血糖)。采用全自动生化仪,以磷酸甘油氧化酶 4-氯酸法和直接法分别测定血清TG和HDL-C。
3. 诊断标准:采用CDS诊断标准[2],符合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3项或全部者诊断为MS:①BMI≥25.0 kg/m2(超重/肥胖);②TG≥1.7 mmol/L;或HDL-C<0.9 mmol/L(男),HDL-C<1.0 mmol/L(女)(血脂异常);③SBP≥140 mmHg或DBP≥90 mmHg或已被诊断为高血压而接受治疗(高血压);④FPG≥6.1 mmol/L或OGTT-2h≥7.8 mmol/L,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治疗者(血糖升高)。
4. 统计学分析:MS及各组分患病率的计算均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处理,使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按地区计算事后年龄性别结构调整权重。标化患病率和95%CI的计算,采用SAS 9.4 SURVEYFREQ过程实现。标化均值和标准误的计算采用SURVEYMEAN过程实现。
结 果
1. 基本特征: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中≥18岁人群共104 098人,其中男性44 500人(42.7%),女性59 598人(52.7%)。城市居民52 858人(50.7%),农村居民51 240(49.3%)。男性SBP、DBP、TG、FPG均高于女性(P<0.000 1);BMI、HDL-C、OGTT-2h低于女性(P<0.000 1);城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SBP、DBP、OGTT-2h均低于农村居民,BMI、TG、FPG均高于农村居民(P<0.000 1)。城市男性居民的HDL-C低于农村男性居民(P<0.000 1),而城市女性居民的HDL-C高于农村女性居民(P<0.000 1)(表 1)。
2. MS各组分患病率:以BMI≥25.0 kg/m2为评价超重/肥胖指标,人群超重/肥胖率为32.3%,血糖升高率为16.2%,高血压率为22.4%,血脂异常率为33.7%,其中高TG血症率为23.7%,低HDL-C血症率为20.8%。各组分患病率均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人群高于农村(表 2)。调查对象中具有超重/肥胖、血糖升高、高血压、血脂异常1、2、3、4项MS异常项目的发生率分别为30.7%、22.3%、11.8%和3.6%。按照至少1项或2、3、4项的发生率分别为68.4%、37.7%、15.4%和3.6%。
表 2 样本人群中MS不同组分标化患病率及其95%CI(%)
3. MS患病粗率及标化患病率:样本人群MS患病粗率为15.4%,标化率为11.0%(95%CI:10.7~11.3)。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12.6%(95%CI:12.1~ 13.0)和9.4%(95%CI:9.1~9.8)。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11.9%(95%CI:11.4~12.3)和10.1%(95%CI:9.8~10.5)(表 3)。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在50岁之前,男性的MS患病率高于女性,50~70岁女性MS的患病率继续增加,70岁以后有所下降,而男性MS患病率在50岁以后基本处于平稳的状态(图 1)。
表 3 不同地区和性别人群MS的患病粗率(%)及标化患病率(%)
讨 论
本研究采用CDS诊断标准对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中≥18岁成年人MS患病率分析,结果显示MS患病率为11.0%,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估算中国约1.1亿成年人患MS。从不同年龄人群MS患病率来看,在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在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这是由于中国成年女性的BMI从40岁开始高于男性,且在7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高差距有增加的趋势[4],使得女性人群在中年以后超重/肥胖率高于男性,MS也呈现女性高于男性的状况。MS各组分中超重/肥胖率为32.3%,血糖升高率为16.2%,高血压率为22.4%,血脂异常率为33.7%。人群中具有至少1种MS异常项目的发生达到68.4%。与2002年相比[5],>18岁成年人MS有显著性升高,男性增加了5.5个百分点,女性增加了3.3个百分点。10年间我国成年人MS患者增加了约5 000万人。MS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当前MS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查出、评估和治疗专家委员会第三次报告(ATP Ⅲ)标准[6]、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7]和CDS标准,有研究在比较3种标准诊断中国成年人MS患病率的结果显示差异较大[8]。主要是由于各诊断标准所选取的组成成分和切点的不同所致。有研究显示无论是IDF标准还是ATPⅢ(2005)标准对中国人群腰围切点的选择可能不恰当[9]。因此采用CDS标准能够更准确描述中国成年人群MS流行情况。
从MS的4项组分的患病率比较可见,中国成年人以超重/肥胖率和血脂异常率最高,特别是城市男性人群,超重/肥胖率和血脂异常率高达38%和38.6%。超重/肥胖已是全球的流行病[10-12]。2010年全球范围内超重/肥胖造成340万人死亡,4%的失能调整寿命年是由于超重/肥胖所致[13]。超重/肥胖也是糖尿病[14]、高血压[15]和血脂异常[16]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将控制体重,减少超重/肥胖的发生作为健康干预的首要措施。
志谢:
感谢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各省级及150个调查点项目工作队的调查队员
利益冲突: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