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赖智维, 柳祎, 张艳辉, 鲍宇刚, 徐新, 谭红专. 2014.
- Lai Zhiwei, Liu Yi, Zhang Yanhui, Bao Yugang, Xu Xin, Tan Hongzhuan. 2014.
- HIV感染告知后不安全性行为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Study on the change of unsafe sexual behaviors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HIV-positive persons after being notified as HIV seropositive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 36(4): 337-339
-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5, 36(4): 337-339
- http://dx.doi.org/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5.04.009
-
文章历史
- 投稿日期:2014-10-13
2.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3. 湖南省卫生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2.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
3. Hunan Provincial Health Propaganda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Center
HIV感染者的不安全性行为是指与非HIV感染 者或感染状态未知的同性或异性发生的未使用安全 套的性行为[1]。研究表明,HIV 感染者在被告知感 染后继续保持性活跃,33.3%~47.2%的感染者仍存 在不安全性行为[2, 3, 4]。这种不安全性行为,除了传 播HIV 外,也使HIV 感染者自身暴露于潜在的其 他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危险中,从而影响其自身健 康状况[5, 6, 7]。HIV 感染告知对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的 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 方式,了解湖南地区HIV 感染者感染状况告知前后 不安全性行为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索HIV 感染 告知对HIV 传播的影响,为今后开展行为干预工作 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2013 年3-7 月在湖南省长沙市传染病医院、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衡阳市第三医 院艾滋病门诊、衡阳市第五医院艾滋病门诊和常宁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前来咨询或领取抗艾滋病 药物的HIV感染者中,依据国家艾滋病诊断标准[8], 选取所有符合条件的HIV感染者为调查对象。纳入 标准为本人已知晓自身HIV 感染状况满1 年以上, 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2. 调查方法:对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访谈进行 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 状况、职业、收入、居住状况等人口学信息,在知晓感 染前后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状况。不安全性行为定 义为与非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未知的性伴发生的 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包括全部性行为都不安全和 部分性行为不安全(有时戴套,有时不戴套)两类。
3. 统计学分析:使用EpiData 3.0 软件录入数据,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对调查对象告知前后不安全性 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分析采用LR 向前逐步回归法(α入=0.05,α出=0.10)筛选变量,分 类变量以哑变量代入模型。 结果
1. 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期间在5 个项目点共 发现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317 人,收回问卷300 份, 经逻辑检错剔除无效问卷24 份,同时剔除感染告知 前后均无性行为发生的8 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68 份,有效调查率为84.54%。268 名调查对象的感染 诊断时间为开始调查时间(2013 年3 月)前1 年以 上,多数为2010-2011 年确诊的病例,在确诊后及 时进行告知。调查对象年龄最小为20 岁,最大73 岁,年龄M 为39.5 岁;66.8%为男性;农民占30.9%; 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占33.7%;家庭平均月收入以 1 000~元组最多,占35.8%。见表 1。
2. 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的变化:调查对象感染 告知前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高达98.8%,感染告 知后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下降至12.7%,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X2=403.617,P<0.05)。见表 2。
3. 不安全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感染 告知前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 度、平均月收入、职业、性取向、艾滋病相关知识、与 伴侣共同生活及感染途径无关。感染告知后6 个月 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与性别、性取向、与伴侣共同生 活及感染途径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文化 程度、平均月收入、职业、艾滋病相关知识、告知前性行为状况等因素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表 3)。
4. 不安全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告 知后是否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为因变量,以地区、性 别、年龄、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职业、性取向、艾滋 病相关知识、与伴侣共同生活及感染途径为自变量 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 查对象告知后6 个月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与调查对 象的性别(男性OR=0.443)及与伴侣共同生活 (OR=2.549)有关。见表 4。
讨论Weinhardt 等[9]的研究发现,感染告知后部分 HIV 感染者仍存在多性伴、无保护的肛交或阴道性 交等不安全性行为。Cleary 等[3]的调查发现,近2/3 的感染者在感染告知后性行为活跃,超过1/3 存在不 安全性行为。本次调查人群年龄20~76 岁,大部分 处于性活跃期,感染告知后6个月内调查对象不安全 性行为的发生率由感染告知前6 个月的98.8%下降 为感染告知后6 个月的12.7%。本研究结果与国内 张丽芬[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低于国外相关研 究结果[2, 3, 4],其原因可能受到文化及多种因素的影响。
调查对象中女性相比男性更易于发生不安全性 行为,且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的下降明显低于男性, 与McGowan等[2],Weinhardt 等[9]及Venkatesh 等[11]的 研究结果一致。Aidala 等[1]的研究发现,18%的女性 HIV 感染者通过性交易获取金钱,而通过性交易获 取金钱者更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致使女性的不安 全性行为下降比例少。与伴侣共同生活者发生不安 全性行为的概率高于不与伴侣共同生活者,与国外 很多研究结果一致[1, 12, 13]。其原因可能是感染者不 愿意告诉伴侣自己的感染状况,而维持以前的不安 全性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HIV 感染告知后不安全性行为发生 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种下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对女性和有性伴侣的HIV感染者需要特 别加强行为干预和宣传教育,以减少其不安全性行 为的发生。
[1] Aidala AA, Lee G, Garbers S, et al. Sexual behaviors and sexual risk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HIV-positive men and women in New York city, 1994-2002: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J]. AIDS Educ Prev, 2006, 18(1):12-32. |
[2] McGowan JP, Shah SS, Ganea CE, et al. Risk behavior for transmiss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mong HIV-seropositive individuals in an urban setting[J]. Clin Infect Dis, 2004, 38(1):122-127. |
[3] Cleary PD, van Devanter N, Rogers TF, et al. Behavior changes after notification of HIV infection[J]. Am J Public Health, 1991, 81(12):1586-1590. |
[4] Kalichman SC, Eaton L, Cain D, et al. HIV treatment beliefs and sexual transmission risk behaviors among HIV positive men and women[J]. J Behav Med, 2006, 29(5):401-410. |
[5] Blackard JT, Mayer KH. HIV superinfection in the era of increased sexual risk-taking[J]. Sex Transm Dis, 2004, 31(4):201-204. |
[6] Erbelding EJ, Chung SE, Kamb ML, et al. New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markers for ongoing HIV transmission behavior[J].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03, 33(2):247-252. |
[7] Smith DM, Wong JK, Hightower GK, et al. Incidence of HIV superinfection following primary infection[J]. JAMA, 2004, 292(10):1177-1178. |
[8] Shao YM, Kang LY, Wang N, et al.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 HIV/AIDS[J]. Chin J AIDS STD, 2012(4):354-356. (in Chinese)邵一鸣, 康来仪, 汪宁, 等.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4):354-356. |
[9] Weinhardt LS, Kelly JA, Brondino MJ, et al. HIV transmission risk behavior among men and women living with HIV in 4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04, 36(5):1057-1066. |
[10] Zhang LF. Sexual risk behavior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over different time period after being notified as HIV seropositive[D]. Beijing: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2009. (in Chinese)张丽芬. 不同告知时间的HIV感染者危险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9. |
[11] Venkatesh KK, de Bruyn G, Mayer KH, et al. Changes in sexual risk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HIV seroconversion in Southern African women enrolled in a HIV prevention trial[J].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11, 57(5):435-441. |
[12] Zekan Š, Novotny TE, Begovac J. Unsafe sexual behavior among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Croatia, 2006: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J]. AIDS Behav, 2008, 12 Suppl 1:S86-92. |
[13] Aidala A, Cross JE, Stall R, et al. Housing status and HIV risk behaviors: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policy[J]. AIDS Behav, 2005, 9(3):251-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