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明松, 单华英, 徐月静, 沈玲珑, 陈莉萍
- Liu Mingsong, Shan Huaying, Xu Yuejing, Shen Linglong, Chen Liping
- 超声联合CA125对卵巢内生性乳头状肿块的诊断价值
- Value of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CA125 in diagnosis of papillary ovarian mass
- 实用肿瘤杂志, 2021, 36(2): 141-144
- 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 2021, 36(2): 141-144
基金项目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1RC127);湖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2017GY52)
-
通信作者
- 刘明松, E-mail: 46202400@qq.com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20-09-01
2.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浙江 湖州 313000;
3.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浙江 湖州 313000;
4.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浙江 湖州 313000
2.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Hu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uzhou 3130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Hu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uzhou 313000, China;
4.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Hu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uzhou 313000, China
卵巢乳头状肿块是指发生于卵巢的上皮组织或其下结缔组织的向卵巢表面或卵巢基质内呈乳头状增生的肿块。卵巢乳头状肿块包含外生性与内生性生长2种形式,作为女性卵巢肿块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既往少有单独报道。因其病理分型多样且复杂,术前很难判断其性质。早期肿瘤通常无明显症状,而一旦肿瘤进入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9%[1]。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内生性生长的47例卵巢乳头状肿块超声图像,所有肿块均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并与术前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相结合,旨在总结经验,提高对此类状肿块诊断的准确性,为今后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检查且接受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超声发现有卵巢占位性病变且病变内存在乳头成分;(2)在本院进行CA125测定;(3)为原发病灶。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的原发性肿瘤;(2)合并感染或其他病变。47例卵巢乳头状肿物单侧45例,双侧2例。其中良性27例,恶性11例,交界性9例。年龄25~68岁,(44.36±5.53)岁。31例患者由体检发现包块,7例因下腹疼痛检查发现,3例自觉腹胀前来检查,6例因月经失调检查发现。所选取患者都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GE voluson E8(奥地利通用医疗联合公司,奥地利)及Phlip 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超声股份有限公司,美国),一般经腔内超声检查,探头型号C10-3V(频率3~10 MHz)及探头型号RIC5-9-D(频率5~9 MHz),必要时联合经腹超声检查,探头型号C1-5-D(频率1~5 MHz)。超声检查发现卵巢乳头状肿块时,记录肿块的大小、边界、囊壁厚度和囊内透声,记录囊内乳头个数、大小、边界、乳头基底及血流分布特征,并测量血流参数。CA125测定: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使用美国雅培公司i2000自动生化分析仪器,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整个操作流程严格执行试剂盒说明。当CA125 > 35 U/mL时视为升高。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差±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47例卵巢乳头状肿块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27例,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3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7例,输卵管卵巢囊肿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2例,卵巢畸胎瘤1例。9例为卵巢交界性肿瘤,分别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瘤5例,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1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3例。11例为卵巢恶性肿瘤,其中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5例(3例ⅠA期,2例ⅠB期),卵巢黏液性乳头状癌3例(2例ⅠA期,1例ⅠB期),卵巢宫内膜样癌1例(ⅠA期),卵巢透明细胞癌2例(ⅠA期)。
2.2 超声图像特征良性者肿块者大小3.6~7.3 cm,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囊壁较薄,内部主要为均质无回声区,有分隔者,分隔较薄,内壁乳头状突起大小往往 < 1.0 cm,单发居多,突起边界较清,内部多检测不到血流信号(图 1)。交界性者肿块大小5.2~9.4 cm,肿块边界尚清,囊壁稍厚,内部回声可为均质无回声或有点状回声漂浮,分隔往往较少、稀疏,内壁乳头突起往往在1~2 cm间,单发居多,突起边界欠清晰,内部往往可见少许血流检出(图 2)。恶性者肿块大小6.1~11.8 cm,肿块边界较清,包膜尚完整,囊壁大部分厚薄不均,无回声内多有漂浮点状回声,有分隔者,分隔往往厚薄不均,内壁乳头往往较大(> 2 cm)或多发大乳头回声,乳头内部往往可见粗大血管回声(图 3)。
![]() |
注 囊性肿块边界清,内透声可,乳头大小1.1 cm×0.9 cm,乳头内部有少许血流进入,病理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图 1 1例患者经腔内超声显示右侧卵巢囊性肿块伴其内乳头突起 Fig.1 Transluminal ultrasound showed a cystic mass on the right ovary with protrusion of its internal papilla |
![]() |
注 囊性肿块边界尚清,透声尚可,内见多个乳头,较大乳头大小1.8 cm×1.2 cm,乳头内部可见中等血流,病理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图 2 1例患者经腔内超声显示左侧卵巢囊性肿块伴其内多发乳头突起 Fig.2 Transluminal ultrasound revealed a cystic mass on the left ovary with multiple papillary protrusions |
![]() |
注 囊性肿块边界欠清晰,透声较差,内见乳头大小3.5 cm×1.8 cm,乳头内部见粗大血流信号,病理为卵巢透明细胞癌 图 3 1例患者经腔内超声显示右侧卵巢浑浊囊性肿块伴其内乳头突起 Fig.3 Transluminal ultrasound showed a cloudy cystic mass on the right ovary with protrusion of the internal papilla |
以CA125 < 35 U/mL为正常,检出良性肿块31例,恶性9例,交界性7例。
2.4 联合应用效果分析比较单独和联合应用超声及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卵巢乳头状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单独应用超声诊断卵巢乳头状肿块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7.8%,阳性预测值为72.7%,阴性预测值为84.0%。单独应用CA125诊断卵巢乳头状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5.3%,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74.2%。联合应用超声与CA125诊断卵巢乳头状肿块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2.3%(表 1)。
病理结果 | 超声 | CA125 | 超声+CA125 | |||||
良性 | 非良性 | 良性 | 非良性 | 良性 | 非良性 | |||
良性 | 21 | 6 | 23 | 4 | 24 | 3 | ||
非良性 | 4 | 16 | 8 | 12 | 2 | 18 | ||
注 CA125: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非良性指交界性或恶性 |
卵巢乳头状肿块是所有卵巢肿块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繁多而复杂的组织学类型,多数肿块为上皮性来源。根据囊性与实性的比例不同,不同学者对于肿块超声分型不同。李相等[2]将肿块图像表现分为3型:以囊性为主型(实性成分占总体积 < 1/3),以实性为主型(实性成分占总体积 > 2/3)和囊实混合型(实性与囊性成分约为1/1)。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将乳头 < 7 mm的肿块定义为良性特征[3]。本文所选病例实性部分均不超肿块的1/3。虽然卵巢乳头状肿块以良性多见,但恶性比例也不低。由于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不易检测的特点,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而一旦进入晚期,5年生存率低[1, 4]。因此对恶性肿块特征的早期识别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超声作为卵巢肿瘤影像学检查中一种手段,因其简便、安全和可重复性,目前为卵巢肿瘤的首先筛查方式[5]。通过对肿块位置、大小和内部回声等形态学特征描述来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近年来,特别是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发展,避免腹壁脂肪厚、肠胀气和憋尿不足等因素的干扰,肿块内部的细化结构及回声显示越来越清晰,加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应用,让医师获得更多的肿瘤内部血管与血管阻力的相关信息,帮助提高诊断[6]。本研究中超声诊断卵巢乳头状肿瘤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7.8%,阳性预测值为72.7%,阴性预测值为84.0%,与张志安等[7]报道结果相似。由于良性的卵巢乳头状瘤病理类型多数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特别是一些乳头较小的肿块在超声下有较典型的图像特征。但对于乳头相对较大的肿块,目前没有典型的恶性肿瘤特征性表现,因此很难作出交界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的鉴别。尽管交界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介于卵巢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之间,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会进展为恶性肿块[8],因此需要寻找其他指标提高诊断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CA125是一种由上皮细胞分泌的跨膜糖蛋白,健康人群中分泌极少,但一些来自间质细胞的肿瘤或苗勒管衍生物的肿瘤如卵巢上皮肿瘤或某些子宫肌瘤、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引起血清CA125的升高。本研究中应用CA125诊断卵巢乳头状瘤患者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5.3%,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74.2%。结果分析CA125对于预测卵巢良恶性有一定价值,但作为筛查的一种手段其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可能由于多种疾病均会引起CA125的升高。有报道CA125对于肿瘤术后的复发反应更敏感[9],因此需要联合检查。
虽然临床中已有关于超声联合CA125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报道[10],但对于本文中这一特殊类型肿块的报道还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应用超声联合CA125对卵巢乳头状肿块进行诊断,通过研究发现,多数良性肿块乳头大小均 < 1 cm,内部少见有血流检出,这与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3]分析得出结果较为相似。而交界性肿块乳头大小通常介于1~2 cm之间,乳头大部分表面光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内部均能测得血流,若结合CA125 > 100 U/mL考虑恶性可能性大。本研究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2.3%,优于于单纯应用超声或CA125的诊断。
综上所述,卵巢乳头状肿块多数为上皮性来源,超声能够对卵巢乳头状肿块的大小及形态等进行判断,如能结合肿瘤标志物CA125则可提高对肿块性质的判定,达到提高敏感度和控制误诊率的效果,方法简便易行。
[1] |
Korkmaz T, Seber S, Basaran G. Review of the current role of targeted therapies as maintenance therapies in first and second line treatment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n the light of completed trials[J].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6, 98: 180-188. DOI:10.1016/j.critrevonc.2015.10.006 |
[2] |
李相, 强金卫, 李勇艾. 粘液性卵巢癌的MRI表现[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 6(25): 554-558. |
[3] |
Sebajuri JMV, Magriples U, Small M.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esidents can accurately classify benign ovarian tumors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ovarian tumor analysis rules[J]. J Ultrasound Med, 2020, 39(7): 1389-1393. DOI:10.1002/jum.15234 |
[4] |
李委佳, 贾朝阳, 冯书君, 等. NDRG4通过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J]. 实用肿瘤杂志, 2019, 34(6): 497-502. |
[5] |
李烨, 刘爱莲, 田士峰. 单源双能CT平扫能谱综合分析对卵巢囊腺瘤和非卵巢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7, 6(23): 526-530. |
[6] |
孙丽娟, 吴青青, 张铁娟. 卵巢肿瘤患者三维直方图血管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2017, 14(2): 122-126. |
[7] |
张志安, 易红艳, 左鹏. CT和超声单项、联合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及术前临床分期的价值观察[J]. 中国CT与MRI杂志, 2019, 17(8): 114-116. |
[8] |
陈念, 周凯, 胡义刚, 等. IOTA简易标准联合RI及CA125对卵巢肿瘤定性诊断临床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 28(2): 210-213. |
[9] |
张霆, 张清华, 姚丽艳, 等.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HE4、CEA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 30(8): 38-41. |
[10] |
Burak K, Kocak M, Kayikcioglu F, et al. Risk for malignantand borderline ovarian neoplasms following basic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by ultrasonography, CA125 level and age[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4, 15(19): 8489-8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