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肿瘤杂志   2020, Vol. 35 Issue (2): 123-126 本刊论文版权归本刊所有,未经授权,请勿做任何形式的转载

文章信息

谢菲, 彭玲玲, 罗晓媛, 季波
Xie Fei, Peng Lingling, Luo Xiaoyuan, Ji Bo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的感染防护策略
Preventive strategy for tumor patient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实用肿瘤杂志, 2020, 35(2): 123-126
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 2020, 35(2): 123-126

作者简介

谢菲(1985-), 女, 江西高安人, 主管药师, 硕士, 从事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

季波, Email:jbjenny@sina.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02-2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的感染防护策略
谢菲 , 彭玲玲 , 罗晓媛 , 季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药剂科, 广东 广州 510010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肿瘤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为减少肿瘤患者感染的风险,保证治疗的延续性,笔者结合肿瘤患者的疾病特点和药学服务经验,分别对稳定期肿瘤患者、治疗期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患者、发热肿瘤患者和参与临床试验肿瘤患者的防护策略进行阐述。此外,对肿瘤患者居家和日常防护、饮食以及随访也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肿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    策略    
Preventive strategy for tumor patient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Xie Fei , Peng Lingling , Luo Xiaoyuan , Ji Bo     
Department of Pharmacy, General Hospital of Southern Theatre Command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uangzhou 510010, China
Abstract: Tumor patients are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being infected by SARS-CoV-2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ection risk of the tumor patients and maintain effective antitumor treatment, the preventive strategy for tumor patients in stationary phase, in treatment period, in immunosuppressor treatment, with fever, and involved in clinical trials, are discussed here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disease features of the tumor patients and the experience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addition, suggestions regarding daily protection, diet and follow-up strategy for the tumor patients are provided.
Key words: neoplasms    COVID-19    infection    strategy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感染的肺炎患者,并陆续在全国蔓延。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截止2020年2月22日24:00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6 936例,疑似病例4 148例,累计死亡2 442例[2]。上述疫情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人群易感性[3]

在疫情期间,肿瘤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疾病本身、治疗以及心理等因素,其身体处于免疫低下的状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中1.3%有肿瘤病史,而中国总体癌症发病率为0.3%,而且肿瘤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与其他患者比较,症状更严重,病情进展更快,重症的发生风险更高(38.9% vs 7.9%)[4]。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肿瘤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要预防感染的发生,为帮助肿瘤患者及家属积极应对疫情,降低感染的风险,本院临床药师结合肿瘤患者的疾病特点和药学服务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 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居家建议和日常防护

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在疫情期间应尽量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居家时应尽量安排独立房间,避免接触有发热和咳嗽等感冒症状的家人,如无法避免,应戴上口罩,并保持>1 m距离;家中应勤开窗通风,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保持地面干净清洁,用含氯或过氧乙酸的消毒液清洁经常触摸的家具;家备体温计,每天监测体温;保持规律作息,适量增加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肿瘤患者的日常防护可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以及各个地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统一的防护方法进行,如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喷嚏后慎揉眼、不要接触/购买/食用野生动物以及家庭成员之间不公用毛巾和餐具等[5]。如必须外出,需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和防护眼镜,随身携带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尽量缩短外出停留时间,外出回来立即换洗衣物、正确处理口罩和流水认真洗手。如肿瘤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和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排查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接触过武汉地区或者武汉旅游经历的朋友家属,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2 疫情期间稳定期肿瘤患者防护策略

对于稳定期需要定期复查的肿瘤患者,经与主管医师沟通后,定期复查的时间可以适度延长。在家休养时,主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办法进行防护,不要串门、聚会,注意避免接触疫区归来人员,多喝水,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房间常通风[6]。如出现不适症状,可与肿瘤主管医师进行电话或远程沟通,确实需要前往医院处理的,先尽量在当地医院就诊,预约后再前往医院治疗,减少人员聚集的时间,同时注意路途中做好充分的防护。

3 疫情期间治疗期肿瘤患者防护策略

疫情期间总体治疗原则是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推迟治疗时间或者改为口服药物治疗,具体应与肿瘤专科医师联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远程治疗措施,对于病情不太稳定的患者,远程诊疗确认需现场治疗后,提前进行预约,再前往就近的医院或者原治疗医院进行诊疗。对于异地的肿瘤患者,应尽量在本地医院进行治疗,原主管肿瘤医师可提供技术指导,与当地医师共同商讨落实具体的抗肿瘤方案[7]

对于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尽量固定1位家属陪同,减少外来人员进出病区,治疗期间密切关注其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发热和咳嗽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单间隔离,采取核酸检验以及CT排除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以区分肿瘤疾病的外在干扰。

对于近期有手术安排的患者,如短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良性肿瘤,或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考虑暂缓手术治疗;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建议在全面评估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考虑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对于必须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在确保无发热和疫区接触史的基础上,与各科医师进行讨论沟通,综合评估患者手术风险以及手术前后免疫状态后,开展手术治疗,并注意手术期间的传染病防护,确保术前和术后的安全。

4 疫情期间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患者防护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属于大分子蛋白类药物,通过调节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以发挥抗肿瘤作用[8]。目前中国已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共有5种: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和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

在疫情期间,治疗前对接受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和(或)其家属/护工进行用药教育,使其熟知免疫治疗潜在的不良事件种类与表现,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早期识别、及时报告与有效处理有重要作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胸痛或腹泻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免疫性肺炎[9]、免疫性肠炎临床表现与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及消化道症状有类似之处,需严格鉴别诊断,以免延误治疗。此外,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癌机制主要是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对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更需加强患者的日常防护[10]

5 发热肿瘤患者如何处理

发热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首先必须严格区分肿瘤患者发热的病因。引起发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肿瘤热

由于肿瘤坏死物、代谢物以及免疫系统对肿瘤所产生的应激因子,免疫系统对这些“异物”作出反应,是应激反应的症状之一。肿瘤热一般≤ 38.5℃,没有诱因,持续时间较长(一般>2周),给予抗生素试验性治疗无效。

5.2 治疗导致的发热

(1)一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如治疗骨转移的双膦酸盐[11],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博来霉素和卡铂[12]以及抗肿瘤辅助药物榄香烯注射液[13]等,这类药物引起的发热,停用药物后发热可自行缓解。(2)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放化疗骨髓抑制引起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4],应及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感染的发生。

5.3 感染性发热

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出现细菌、病毒和霉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需结合患者的血常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明确感染源,结合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治疗。

5.4 导管相关性发热

肿瘤患者使用深静脉导管、输尿管和引流管时,管道留置时间较长后,易引发细菌感染,及时移除导管,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体温>37.3℃,且伴有咳嗽和乏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前往附近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就诊排查。建议家属开车,避免乘坐地铁和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如实说明近期病史和接触史,若明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才能到肿瘤专科就诊。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需隔离观察;如果明确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应在定点医院接受相关治疗。

6 参与临床试验肿瘤患者防护策略

临床药师建立临床试验用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对比区分表,参与临床试验的肿瘤患者出现症状时,首先需要确认所用药物是否会引起发热、咳嗽和乏力等不良反应,以更好地排查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感染。同时密切注意观察受试者的各项指标是否出现异常。

如果正在接受药物临床研究试验的外地患者需要复查时,应采取就近原则,常规检查项目建议在当地医院进行,特殊检查项目优先选择本地参加同一临床试验的医院和有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资质的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正在接受药物临床研究试验的患者需要用药时,可与医师提前预约,确认受试者健康状况符合来院要求,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时到达。

如果参与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及时与负责临床试验研究项目的主管医师进行沟通,并送至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同时,需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和服用临床试验药物带来的影响。

7 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饮食建议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因其疾病、治疗以及心理因素,可能出现食欲不佳和免疫力下降。因此,加强肿瘤患者的饮食指导,对减少肿瘤患者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15]。首先,肿瘤患者需要注意营养平衡,荤素搭配,尽量避免食物单一,应包括谷类、果蔬类、鱼、禽、蛋、奶、大豆以及薯类食物。存在吞咽困难或胃肠功能差的肿瘤患者可将食材物打碎,制作成糊状代替。其次,肿瘤患者的饮食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和禁烟,限制烧烤、腌制、煎炸和辛辣等食物,杜绝食用野生动物。每天适量多饮水(≥ 1 500 mL),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同时当经口摄食不能满足机体自身能量需求的60%时,建议增加商品化肠内营养剂。同时因为疫情在家,可以时常走步运动,适度增加运动量,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还可有助于消化,增进食欲。

8 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随访

在疫情期间,临床药师对肿瘤患者的随访主要采用远程随访的方式,如微信、电话、App和在线网络等。随访的重点人群主要集中于在家服用口服化疗药物的患者以及在医院化疗后回家的患者,重点关注患者化疗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和出血等,询问患者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反映治疗毒性的血液指标的结果,如出现异常,及时前往就近医院处理,并与主管医师联系。

参考文献
[1]
靳英辉, 蔡林, 程真顺, 等.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0, 45(1): 1-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截至2月2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EB/OL]. (2020-02-22)[2020-02-24]. 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002/07e5b22758364f2482d83537ef3975d2.s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 (2020-02-04)[2020-02-24].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5/content_5474791.htm
[4]
Liang WH, Guan WJ, ChenRH, et al. Cancer patients in SARS-CoV-2 infection:a nationwide analysis in China[J]. Lancet Oncol, 2020, 21(3): 335-337.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EB/OL]. (2020-01-30)[2020-02-24].http://www.nhc.gov.cn/jkj/s7915/202001/bc661e49b5bc487dba182f5c49ac445b.shtml
[6]
齐晔, 陈刘欢, 张栗, 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公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20, 2: 1-12.
[7]
杨振宇, 谭凯, 杜锡林, 等.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应急管理及防护措施[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 28(6): 1053-1055.
[8]
赵静, 苏春霞.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解读:对比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J]. 实用肿瘤杂志, 2020, 35(1): 11-15.
[9]
邓文静, 周颖, 林秀欣, 等. PD-1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28例晚期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 9-11.
[10]
杨梦园, 袁瑛. PD-1阻断剂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杂志, 2017, 32(2): 184-186.
[11]
童露露, 周琦浩, 沈坚英, 等.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急性发热的相关因素分析[J]. 浙江医学, 2019, 41(14): 1536-1537, 1544.
[12]
张骁. 1例卡铂所致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药物热的干预和用药监护[J]. 中南药学, 2019, 17(8): 1296-1300.
[13]
张改英, 崔发平, 刘永兰, 等. 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53): 206-207.
[14]
史艳侠, 邢镨元, 张俊, 等.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19年版)[J]. 中国肿瘤临床, 2019, 46(17): 876-882.
[15]
闵霞, 骆莉莉, 郭颖.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护理对策[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 16: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