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DF  
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密封件寿命预测
胡栋, 赵宏林, 安晨, 伍能, 戚圣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要: 水下湿式电连接器是一种工作在海水、油液及钻井液中的连接水下设备的连接装置,基于严酷的工作环境,其密封技术极其重要,因此密封件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下湿式电连接器的工作寿命。以压缩永久变形率作为老化特性指标,研究基于恒定温度作用下的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寿命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热电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工况下密封件的温度分布。同时建立了基于阿伦尼乌斯公式的寿命预测模型,依据国标试验中测量出的不同温度下密封件寿命和压缩永久率对应的数据,通过逐步搜索法编程计算公式的系数,编写了温度作用下的寿命预测算法,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代入算法,得到橡胶密封件的压缩永久变形率和温度对应与其寿命值的曲线关系图。该方法对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下湿式电连接器     橡胶密封     热电耦合     压缩永久变形     寿命预测    
Underwater Wet Electrical Connector Seal Life Prediction
Hu Dong, Zhao Honglin, An Chen, Wu Neng, Qi Shenghao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Abstract: Underwater wet electrical connector is a connecting device used to connect underwater equipment 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sea water, oil and drilling fluid. Due to its harsh working environment, its sealing technolog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nnector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its seal's lifetime. Taking the compression set ratio as the indicator of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the lifetime calculation of underwater wet electrical connector under constant temperature has been studied. By establish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rmoelectric coupling, the seal'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under working condition has been attained. The life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Arrhenius formula has been built. Based on the seal lifetime and compression set ratio measu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national standard test, using step by step search method programming formula's coefficients, the life prediction algorithm under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has been compiled. The relation of service life and permanen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rat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could be attained by substituting the result of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into the algorithm. The proposed metho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life prediction of underwater wet electrical connectors.
Key words: underwater wet electrical connector    rubber seal    thermoelectric coupling    compression permanent deformation    life prediction    

0 引言

水下湿式连接装置是一种暴露于苛刻外部环境(如海水、油液及钻井液等),用来连接电缆和水下用电设备的水下可插拔的连接装置[1],其广泛应用于水下能量分配系统、钻井泵系统及流体加热系统,与采油树和脐带缆等重要部件都有直接联系[2]。湿式电连接器内部是电缆设备。水下湿式电连接器的外头插入到内头腔内固定位置后,腔内电器连通导电,电流经电缆流过接触件导体产生热量,一部分热量通过腔内的液压油对流散失;另一部分热能会以热传导形式传递到密封件和其他元件上,导致其温度升高。

橡胶密封件是一种挤压密封件,当电连接器工作时,密封件在固定压缩率和一定温度作用下经过长时间使用,会因老化产生永久变形而逐渐丧失密封性能,寿命逐渐缩短,最终导致泄漏,使电连接器无法使用。在水下工作时,密封件的泄漏会让海水进入湿式电连接器内部,直接损坏电缆通信件,并污染液压油,造成电连接器无法正常通信,因此电连接器的密封性要求极高,其密封性能的好坏决定其在水下能否正常工作。永久变形和弹力消失是橡胶密封圈失效的主要原因,可将压缩永久变形率作为其密封性能退化的参数[3]

目前国内对普通陆上使用的电连接器温度场分布的研究有很多[4],但对水下湿式电连接器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国外GISMS和SEACON等公司已经有完整的湿式电连接器成品[5-6],但国外对该技术一直保密。笔者通过建立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工作的热分析有限元模型,得到密封件的温度场分布,从而计算其剩余寿命,以期为电连接器的设计制造提供理论基础。

1 模型的建立 1.1 电连接器介绍

图 1为单针型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工作时,ROV通过抓手推动外头插入内头腔内,梭针和外头一起向右运动直至其与插针接触,由于内头固定,此时梭针也不再继续运动。定位装置在外头壳体的推动下离开定位孔1向左移动,直至到达定位孔2位置,此时外头完全插入内头内部,两端电缆连接通电。

图 1 单针型电连接器结构图 Fig.1 Structural schematic of single needle 1—内头壳体;2—定位装置;3—导体;4—外头壳体;5—插针;6—橡胶密封件;7—梭针;8—柔性隔膜。

水下电连接器根据不同工况有不同针数型号,笔者研究的电连接器结构为七针型结构,如图 2所示,由7个单芯结构件组合而成,每个单芯结构件都相同,其工作水深为500 m。为保证压力平衡,所有空隙部位都充满了油液。通过分析单芯结构可得到橡胶密封件的温度分布情况。

图 2 七芯式电连接器模型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even core type electric connector model

1.2 模型简化

水下湿式电连接器由于其工况特殊,内部元件非常多,结构和元件之间的联系相当复杂,同时电连接器腔内充满油液,在对其做有限元分析时,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对内部结构做了如下简化处理:

(1) 忽略插针和插孔所连接的电缆,只对插针和插孔导体做热分析;

(2) 忽略各个部件中尺寸较小的倒角、开孔和凸台等细节特征;

(3) 腔内为油液环境,因此外壳对热分析影响不大,忽略所有外壳;

(4) 整个电连接器在深海工作,其腔内油液初始温度设为4 ℃。

图 3为单针结构三维简化图。空腔处都充满了液压油,以保持腔内外压力平衡。当插针向右插入腔内,插针外表面与密封件内表面始终贴紧,以防止腔内腔外液体泄漏,插针接触梭针后推动梭针一起继续向右运动,当插针接触上插孔导体时,电连接器实现了电流连通和信号传递。

图 3 单针结构三维简化图 Fig.3 Simplified diagram of single needle 1—插针;2—密封件;3—插孔导体;4—梭针;5—柔性隔膜。

图 4为单针结构的网格划分图。通过对整个结构进行分割处理,使得每个分割部件易于进行网格扫描划分,得到比较规则的网格形状,易于计算分析的快速性和结果精确性,各分割部件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

图 4 单针网格划分图 Fig.4 Meshing of single needle

1.3 热源分析和接触电阻计算

笔者研究的电连接器导通的是直流电,其热源的产生只考虑电阻损耗所产生的焦耳热,因此热源主要来自以下2个方面:① 插针和插孔自身电阻产生的焦耳热;② 插针插孔接触面的接触电阻产生的焦耳热。

电连接器通电工作时,其插针和插孔接触件的发热功率可用欧姆定律表示如下:

(1)

式中:I为通过接触件的额定电流,A;R为接触件的电阻,Ω。

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工作时,插针和插孔导体在接触时会产生接触电阻[7],接触电阻Rj由2部分组成,其值为收缩电阻Rs和表面膜电阻Rb之和,即Rj=Rs+Rb,工程上常用以下经验公式计算接触电阻[8]

(2)

式中:Rj为接触电阻,mΩ;F为接触压力,N;n为与接触形式、压力范围和实际接触点的数目等因素有关的指数;kj为与接触材料和表面状况等有关的系数,其值由相关文献[8-9]确定。

利用等效思想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时,在插针和插孔之间添加一个元件,该元件的总电阻值与接触电阻的阻值相等。图 5为接触电阻等效图。

图 5 接触电阻等效示意图 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equivalent contact resistance 1—插针;2—接触电阻等效元件;3—插孔导体;4—梭针。

1.4 散热分析和边界载荷

在计算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元件的温度场分布时,插针、插孔接触件与橡胶密封件之间通过热传导方式散热,由于腔内充满液压油,油液与固体以对流方式散热。

1.4.1 热传导散热

当整个电连接器达到稳定工况时,其内部的传导散热可用如下方程表示[10]

(3)

式中:T为物体的温度,℃;λ为导热系数,W/(m·℃);q为热流率,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热量,W。

采用ANSYS软件进行热电耦合分析时,必须定义材料的电阻率系数ρ和导热率K。电连接器元件用到的相关材料和对应材料系数见表 1

表 1 元件相关材料及参数 Table 1 Component materials and parameters
材料 材料成分 导热率/
(W·m-2·℃-1)
电阻率/
(Ω·m)
插针 黄铜 108.9 7.1×10-8
梭针 酚醛树脂 0.029 8.0×10-8
密封组件 丁腈橡胶 0.23 -
柔性隔膜 丁腈橡胶 0.23 -
接触电阻等效 - 83.7 6.3×10-6

1.4.2 表面对流散热

采用ANSYS进行热电耦合态分析时,电连接器内的实体与液压油之间的热量交换是表面自然对流换热,对流散热采用牛顿冷却公式[10]

(4)

式中:hf为对流换热系数,W/(m2·℃);Ts为固定表面温度,℃;To为油液的温度,℃。

应用ANSYS中的电热耦合模块对电连接器进行分析,在其插孔导体左侧施加恒定直流电流100 A,如图 6所示。在插针左侧设置一个零电势面,如图 7所示。

图 6 电流施加示意图 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ic current

图 7 零电势施加示意图 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zero potential

根据前面的模型假设,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在深水环境中,其环境温度可设定为4 ℃,整个腔内空间均充满绝缘油,其与实体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hf为1 000 W/(m2·℃)。图 8为热对流表面和相关系数。

图 8 热对流表面图 Fig.8 Surface of heat convection

2 仿真分析结果

图 9为单芯电连接器模型的整体温度云图。将模型剖开后截面的温度云图如图 10所示。

图 9 整体温度分布云图 Fig.9 Overal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图 10 Overal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ig.10 Overal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long longitudinal section

图 9可知,等效元件靠近插针位置处产生的焦耳热最高,即插针和插孔导体的接触面附近产生热量最多,其温度分布最高。由于环境温度为4 ℃,由图 10可知,电连接器的最高温度为32.985 ℃,因此温升达到28.985 ℃。随着远离接触电阻,其温度分布逐渐递减。由于液压油与橡胶表面的对流换热且橡胶导热系数很低,靠近梭针处温升较低,且热量几乎没有传输到橡胶密封件外表面和柔性隔膜上,其温度几乎没有升高。

图 11为密封件的温度分布云图。由图可知,密封组件温度升高非常明显,密封件与插针接触面的温度升高较其他位置明显,且靠近右端的位置温度最高,达到30.871 ℃。因此,在电连接器工作过程中,该部位相对橡胶组件其他部位温升较高,其老化程度也会较快,相比其他部位会最先失效。

图 11 密封件纵向切面温度分布云图 Fig.11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long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seal

3 老化寿命预测理论 3.1 理论基础

老化性能参数P与老化时间t的关系可用以下经验公式表示[11]

(5)

式中:ε为压缩永久变形率,A为试验常量,a为常数,K为随试验温度T而变的反应速率常数。

K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12]

(6)

式(7) 中,Z为频率因子,d-1E为表面活化能,J/mol;R为气体常数,J/(K·mol);T为老化温度(开氏温度),K。

其寿命求解的算法思路如图 12所示。

图 12 寿命预测的计算流程图 Fig.12 Flow diagram of life prediction calculation

3.2 计算方法 3.2.1 求常数K的值

将公式(5) 进行对数变换以后,得到其变换公式为:

(7)

式(7) 中,x=ta, y=lnP, a=lnA, b=-K

通过样本数据[13](xi, yi),方程系数ab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式(7) 中斜率的绝对值|b|为橡胶密封件在特定温度下老化反应速度常数。

同样对公式(6) 进行对数变换,得到其变换公式为:

(8)

式(8) 中,x1=T-1, T=273±Qy1=lnKa1=lnZ, b1=-E/R,同样用最小二乘法求系数a1b1

依据式(8) 计算密封件工况温度Ts的老化反应速度常数的均值K

3.2.2 求a的最佳值

采用逐步搜索的方法:由经验知a是一个精确到0.01的小于1的数值,且其具体值由I值确定,当I最小时,其对应的a即为所求的最优值。I的表达式为[14]

(9)

式中:Pij为第i个热老化试验温度下第j个测试点的性能参数的试验值; Pij为第i个热老化试验温度下第j个测试点的性能参数的预测值[15]

I达到最小时,a值即为所求的数值,a值的求取由逐步搜索法来完成。利用计算机编程, 采用2次逐步尝试的方法,第1次尝试:使a尝试0.1、0.2、0.3、……、1.0等的10个值,直接找出所对应的I最小值;第2次尝试:从第1次找的最小值an附近寻找更精确的最优值,使a尝试an-0.09,an-0.08,……,an,……,an+0.08, an+0.09这20个值,找出所对应的I的最小值。

4 模型结果

以上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实现程序运算,笔者编写了一个关于基于统计方法推算的Matlab函数:lifecalculation(c, P0),其中:c为摄氏温度, ℃;P0为丁腈橡胶的压缩永久变形率临界值。

通过程序循环利用该函数,当密封件温度为30.871 ℃时,在不同的压缩永久变形率下,丁腈橡胶的寿命曲线如图 13所示。

图 13 温度恒为30.871 ℃时寿命与压缩永久变形率关系图 Fig.13 Relation of life and permanen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rate under the temperature of 30.871 ℃

由图可知,当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在工况温度30.871 ℃下时,寿命随着压缩永久变形率增大而减小,且压缩永久变形率越大,其寿命值减小得越缓慢。当压缩永久变形率在0.1以内时,寿命能保持15 a以上。当压缩永久变形率到达0.4左右时,寿命值趋于较稳定状态,但是寿命很短,大致为5 a。因此,在保证良好密封的同时,控制橡胶密封件较小的接触压缩应力,能减小其压缩永久变形率,从而获得较长的使用寿命。

5 结论及建议

(1) 对热电耦合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水下湿式电连接器整体温度分布情况。插针和插孔导体的接触面位置处由于电阻相对较高,其温度分布最高。因此其接触面处温度沿着腔内方向递增,当电连接器工作时,橡胶密封件的温度最高可达30.871 ℃。

(2) 通过对数变换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求解了老化寿命计算的相关系数。在计算系数a时,利用2次逐步搜索法寻找其最佳值,相比传统方法减少了搜索时间和计算机的运算量。

(3) 利用matlab建立关于温度和压缩永久变形率的寿命预测函数。利用该函数得到橡胶密封件在一定温度下,寿命随着压缩永久变形率增大而减小,且压缩永久变形率越大,其寿命值减小得越缓慢。

(4) 建议获取丁腈橡胶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松弛和时间的试验数据,将应力松弛作为老化寿命性能参数能更直观地体现橡胶的寿命计算。

参考文献
[1] 任万滨, 崔黎, 翟国富, 等. 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特性与接触电阻的仿真分析[J]. 机电元件, 2012, 32(3): 40–44.
[2] 叶杨高, 朱家远, 李锦华. 国外水下插拔光纤连接器的发展[J].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8, 2(2): 1–4.
[3] 肖坤. 某弹用O型橡胶密封圈加速退化试验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8-1014175854.htm
[4] 文艺. 电连接器温度场数值分析研究[D]. 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80-1013010652.htm
[5] 张利彬. 耐腐蚀深水分离电连接器技术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5.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35-1015630303.htm
[6] 王存明, 米智楠. 水下插拔连接器的选用[J].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09(5): 44–46.
[7] 刘俊俊. 电连接器贮存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的研究[D]. 杭州: 浙江理工大学, 2010.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38-1011015327.htm
[8] 许军, 李坤. 电接触的接触电阻研究[J]. 电工材料, 2011, 1(1): 10–13.
[9] 余玉芳. 机电元件技术手册[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2.
[10] 沉维道, 童钧耕. 工程热力学[M]. 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1] 陈海建, 滕克难, 李波, 等. 基于修正Arrhenius方法的SRM药柱储存寿命预估[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1, 31(4): 232–239.
[12] KENNETH G, ROBERT B, DORA K D. Evidence of non-Arrhenius behaviour from laboratory aging and 24-year field aging of polychloroprene rubber materials[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5, 87(1): 57–67. DOI: 10.1016/j.polymdegradstab.2004.06.010
[13]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封制品分技术委员会. 静密封橡胶零件贮存期快速测定方法: HGT 3087-200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14] 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 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5] 关进创. 轴承橡胶密封材料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51-1011118923.htm

文章信息

胡栋, 赵宏林, 安晨, 伍能, 戚圣好
Hu Dong, Zhao Honglin, An Chen, Wu Neng, Qi Shenghao
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密封件寿命预测
Underwater Wet Electrical Connector Seal Life Prediction
石油机械, 2017, 45(9): 69-74
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2017, 45(9): 69-74.
http://dx.doi.org/10.16082/j.cnki.issn.1001-4578.2017.09.01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7-14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