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3, Vol. 32 Issue (1): 251-256    PDF    
上海临港新片区中心城区海洋文化产业体验经济型发展的ASEB栅格分析
雷露1, 黄硕琳1,2     
1.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上海 201306;
2.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研究院, 上海 201306
摘要:海洋文化产业, 作为海洋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对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延长海洋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在体验经济学的背景下, 通过调研上海临港新片区, 在获得相应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其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并运用ASEB栅格对其如何体验式开发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 临港固有相对丰富的海洋文化、渔业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 但存在体验性不足、品牌形象不强、开发方式单一问题, 这制约了该区域的发展。为此, 提出如下建议: (1)突出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性; (2)塑造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形象; (3)优化海洋文化体验品牌, 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 (4)打造以滴水湖为依托的系列体验业, 推动形成海洋文化产业集聚效应; (5)加强当地高校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撑。这将有助于新片区中心城区未来海洋文化产业的合理开发, 以期能够为新兴沿海城市发展相关产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临港新片区    海洋文化产业    ASEB栅格分析法    体验经济    

发展海洋产业是提升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部分。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重要一环,泛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的创意、研发、生产、营销的经济业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包含休闲渔业、海洋会展业、海洋典庆业、海洋影视业等。

随着当下生活水平及工资收益的提高、休假时间的增多,促使人们对休闲度假、安全绿色、身心愉悦等体验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产业的体验型发展正在成为未来趋势。我国目前对于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少,对其体验性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而未来产业的发展必须注重转型升级,融入体验性对今后开发相关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临港新片区海洋文化产业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1 体验经济及视角下的海洋文化产业 1.1 体验经济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阿尔文·托夫勒(Alivin Toffler)就在《未来的冲击》中提到体验业将成为继服务业之后经济发展的支柱。在1999年,美国约瑟夫·派恩二世(Joseph B.PineⅡ),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著作的《体验经济》一书的诞生促使体验经济的发展。体验经济即:“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提供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品的经济形态”。它是一种新的价值源泉,是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的第四种经济提供物,与产品、商品、服务、体验相对应,其中农产品是可加工的,商品是有实体的,服务是无形的,体验却是令人难忘的,每一阶段的蜕变都代表着经济价值的提升[1]。体验也被分为娱乐型体验(Entertainment)、教育型体验(Education)、逃避式体验(Escape)、美学体验(Estheticism)四类。

1.2 体验经济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体验经济从产生开始就带给产业以新发展的视角与理念,尤其是对服务业的升级。从旅游体验上来看,发展应以“体验为主, 休闲和观光为辅三位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2],阐述了体验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从旅游的社会功能角度看,体验不仅仅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心理升华,更是追求整个旅游目的地人文环境的和谐与归属,同时当地居民对环境的认知和保护也会提升旅游的深度和品位,从而减少旅游体验的刻板效应[3]。以体验性为未来发展趋势的时代,应注重顾客的内在需求,即通过调研与分析他们所需要的体验类型、体验项目以及通过体验想要获得的收益等因素对项目进行合理开发。产业发展只有深入挖掘顾客体验需求,落实体验供给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新发展。

1.3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海洋文化产业

新时代下,海洋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独特的海洋性, 还广泛融合了其他产业的特点, 具有跨界兼容的多元之美[4]。从体验经济视角来看,对于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性研究很少,而休闲渔业作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可借助其体验性视角来看待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性发展问题。体验型休闲渔业即“以水产品、水生生物和渔业工艺为道具、以渔业服务和渔(鱼)文化为舞台、以提供“三渔(渔区、渔业、渔民生活)”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品的渔业经济门类或形态”[5]。类似地,海洋文化产业可被视为以涉海文化产业的生产、运营、科技展示为道具,以海洋文化和海洋服务等为舞台提供“海洋艺术文化性”特色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品的发展形态。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经济发展是以创新设计、尊重人性的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合理规划涉海产业发展类型与发展空间,在满足人们体验性需求的同时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临港新片区概况及海洋文化产业的ASEB栅格分析 2.1 临港新片区相关概况

上海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位于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作为一个新兴潜力城区,有着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其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具有海陆空综合交通优势。近年来,新片区以“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为目标打造现代化新城[6]。新片区的功能分为几个主要片区:前沿产业区、中心主城区、国际创新协同区、特殊综合区及现代服务开发开放区。中心主城区作为新片区的标志和重要部分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实体支撑,建立“官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利于带动当地海洋文化产业及海洋经济的发展[7]。因此本文主要以临港中心主城区作为探讨体验型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需要文化类产业的繁荣助力,这也利于临港实现建设宜居现代化新城的目标。

2.2 ASEB栅格分析法

ASEB栅格分析法是曼宁等在1986年对行为分析方法的拓展,将消费者需求分为活动(Activity)、环境(Setting)、体验(Experience)和收益(Benefit)4个层次。ASEB栅格分析法将SWOT分析中的4种因素与ASEB中的4个需求层次相对应,形成16个单元的矩阵, 按顺序从SA到TB对各个单元逐次进行分析研究, 并以栅格的形式列成表格, 即为ASEB栅格分析方法[8],见表 1

表 1 ASEB栅格分析单元矩阵表 Tab.1 ASEB grid analysis element matrix table
2.3 临港新片区主城区海洋文化产业的ASEB栅格分析

结合临港新片区中心城区已有的海洋文化产业资源情况,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梳理与系统概括,得出如下16部分内容:

(1) SA: ①滨海旅游新兴城市,可开展旅游文化活动。②临港自由贸易区区位优势。③滴水湖周围可开展的海洋文化艺术展活动。④中国航海博物馆的海洋文化展示等;(2)SS: ①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地之一,环境优美。②优美别致的自然环境,位于东海之滨,水域环境极佳。③原生态风光与人工美学构建的完美结合。④海洋文化与江南文化相融。⑤临港科技创意园及附近高校提供对海洋文化产业开发的支持。⑥旅游环境资源丰裕,花鸟鱼水一体化圣境;(3)SE: ①湖心岛的水上休闲运动、游艇体验。②洋山港附近海域、芦潮港休闲渔业项目。③滴水湖皇冠酒店的海景-旅游式居住。④南汇嘴观海公园的“司南鱼”观光区及渔文化学习体验、滨海森林的游赏体验等;(4)SB: ①周末节假日可供享受的旅游休闲场所。②获得多样化活动体验而产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家庭亲子间难得的户外体验等。③增添对海洋文化知识的了解,加强人们对海洋环境的重视。④带动临港当地的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5)WA: ①临港目前知名度不高,可开展活动有限。②海洋文化产业活动项目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设计。③海洋文化产业还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④游客参与活动后的记忆留存度不高。⑤存在同质化现象;(6)WS: ①临港周边有关道路交通设施正在规建中,部分地区难以满足游客多方面需求。②休闲垂钓业、海上运动业等开发规划还需要完善,公众参与度不高。③品牌效应不强,海洋文化产业还未在全国建立深刻的品牌形象;(7)WE: ①目前临港地区的海洋文化产业还未开发出大众性体验产品。②海洋文化展及休闲项目体验多为观赏性、互动参与性不强。③国人的海洋知识及意识不足,难以很好投入到活动感受中。④多数游客参与体验时间较短、走马观花般的游赏,没有留下记忆体验;(8)WB: ①临港部分地区属于填海造陆而来,造成可供游客体验的部分原始生态消失。②游客大多数属于观赏性游玩,体验不深刻。③存在单一讲解教育的被动体验降低满意度;(9)OA: ①国家及上海市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②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带动旅游、购物、会展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③海洋文化产品可供二次开发的潜力空间巨大。④借助临港自贸区的宣传和挖掘海洋、渔业文化。⑤当下人们对休闲体验的需求增加;(10)OS: ①国家以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导向。②临港新片区的区位助力。③人们现生活水平及休闲时间的增多利于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式发展。④资源的丰裕给产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⑤临港大学城如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对专业人才的输送;(11)OE: ①深度挖掘临港海洋文化,多途径打造特色化的体验活动。②大力宣传临港地区以休闲主题的体验活动。③打造海洋文化体验业是今后经济生态耦合发展的产业,助力建成全国模范单位。④临港集城市与乡村元素为一体,是人们靠近海洋,体验生活的窗口。⑤提升游客对项目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形成深刻体验记忆;(12)OB: ①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符合当下发展的主题,为社会创造生态、文化和经济效益。②开发多样化的体验项目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③游客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兴趣与日俱增。④拓展产业链,加强产品创新性。⑤注重提升体验层次,使顾客获得更为重要的“4E”体验的交叉地带;(13)TA: ①开展的活动存在季节性差异。②尚缺形成规模化的海洋文化活动。③浙江舟山嵊泗等地海洋文化产业的强有力竞争;(14)TS: ①当下经济发展活动对海洋文化、渔文化的侵蚀。②海上活动及周边休闲体验活动的设施还未完善。③海洋资源的养护及环境的保护存在问题,如邻近东海海边附近垃圾污染对海域环境的影响;(15)TE: ①游客所需体验场景与现有提供项目之间存在的差距。②以体验为主的海洋文化产品开发设计难度较大。③项目的多样化开发带来的不可控性;(16)TB: ①如今人们对体验要求高,某些产品效益不能够满足顾客预期。②产品加入过多现代化设施可能造成休闲海洋文化自然体验的失真。③人们对体验本身要求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项目难以量化其获得的收益效果。

3 临港新片区中心城区海洋文化产业体验式开发的建议

通过对新片区海洋文化产业的ASEB栅格系统分析可知,当地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较为粗放,存在体验性不足、体验品牌效应不强、开发方式单一等问题,未来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寻求有效应对之策。因此,应整合已有资源优势,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可对其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3.1 突出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性

体验经济时代,临港应该重点突出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性,构建个性化、交互式体验项目,可从以下4种体验类型作为设计参照。(1)娱乐体验:海洋文化产业间的项目设计主要在于考虑顾客诸如家庭间、亲子间、情侣间等社会关系的娱乐体验与情感体验,以增强亲密感;(2)教育体验:海洋文化的意义广而深远,产业项目应提供给游客以互动式体验,增加海洋文化的趣味性讲解与沟通,让海洋文化在顾客心中留下深刻记忆;(3)逃避式体验:注重产业项目激励性与竞争性的开发,提供顾客寻求刺激的需求,如海昌海洋公园关于人鱼互动体验的优化再升级,使游客能获得难忘的体验;(4)美学体验:当地海洋文化产业实体支撑的诸如航海博物馆、天文馆及海昌公园可以承接美学体验的项目设计,延长体验时间和通过专业评价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体验感。

3.2 塑造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形象

体验效益存在于顾客的交互感受过程的方方面面,受到众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在于3大方面:即体验主体、体验客体与体验路径。体验获得的满意度要综合考量3大影响因素,建立起良好的体验形象。一方面,优化临港周边的交通、文化环境、人文环境等基础设施,提升其作为体验客体的硬件条件,提升外部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多样化海洋文化产业项目的体验路径,如导游与游客互动、游客与游客互动、名人游客互动、人海互动等方式进行丰富的体验途径,完善体验正面形象;最后,体验主体是体验环节最不可控环节,也是量化体验收益的主体,受个人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性别年龄、职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需要综合顾客各因素,开发专属化、个性化体验项目,提供给顾客亲自参与、亲自设计、规划、竞赛等环节。顾客自己设计的作品展现不仅可以得到自我尊重与自我实现,还能更好满足其内心需求,量化其获得体验收益,从而使海洋文化产业建立在顾客心中良好的体验形象。

3.3 优化海洋文化体验品牌,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

临港的海洋文化品牌建设应该成为今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结合已有的海洋文化产业是打造品牌的基础,笔者认为具体品牌可进行如下建设:(1)设计中国航海博物馆个性化的教育体验与亲子体验项目。升级如天象馆探索、航海体育与休闲、航海历史馆、渔船与捕鱼等诸多体验项目。设计多样化互动环节,形成新的“中国航海教育体验”品牌并强调其体验性与全国的唯一性;(2)强化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品牌形象。由于刚刚建成运营时间不久,所以在全国还未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可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塑造品牌特性。具体以观赏鱼结合教育体验为主题展示,如水舞鱼间、海底奇域、海洋部落、白鲸之恋等极具吸引游客的体验项目与观赏活动,能起到娱乐和学习知识的双重体验效应。其次,拥有特色的海昌公园主题度假酒店亦可发展休闲海洋度假业,无论是体验项目本身还是其温馨住宿都能给人们一种舒适的体验。(3)打造春花秋色公园浪漫体验品牌,该公园拥有湿地岛屿、湿地栈道、景观塔和桥、旱溪、集雨水花园为一体的景观风貌。其属于滨水活动区,可提供露营、拓展、情侣及亲子等活动,人们可以结合湿地体验,靠近自然水域,了解海洋及生物栖息规律,获得深刻难忘的体验旅程,还有助于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3.4 打造以滴水湖为依托的系列体验业,推动形成海洋文化产业集聚效应

滴水湖上的湖心三座岛屿,西岛、南岛、北岛是开展休闲垂钓、海洋艺术展览、游艇帆船、娱乐体验、教育体验等良选之地。可根据具体条件开展以滴水湖水利风景区为依托,发展休闲放松、娱乐挑战、技能学习等多样化体验项目,让游客获得学习、运动竞技、娱乐等一体化的优质体验。具体如表 2所示。

表 2 滴水湖各区域可开发体验项目 Tab.2 Experience projects can be developed in each area of Dishui Lake

表 2及现有开发情况可知滴水湖西岛风景怡人,可把原有存在的音乐节、海洋节等活动升级为以游客体验型为主的海洋文化活动;南岛以打造休闲娱乐为主,该区域具备开展规模化的游艇体验业、水上竞技运动等条件;北岛面积最大,也是城市核心区域,以建成临港文化艺术之岛为目标,打造临港最具吸引力的亲水体验、海洋文化与艺术体验中心。此外,由于滴水湖可提供的休闲垂钓、游艇体验、湖光欣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在周边现今正在形成关于海洋艺术配套类的陈列展览馆、临港国际艺术园、诗歌艺术馆、大隐湖畔书局及相关海洋影视播放厅等展现海洋文化的平台。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鼓励相关体验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积极推进滴水湖周围的海洋文化体验业与休闲业相融,由此便可形成集休闲旅游业、水上竞技业和海洋文化体验业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效应。

3.5 加强当地高校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撑

临港大学城有诸如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驻足,有着对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撑。涉海类高校对海洋产业、海洋文化(含渔文化、鱼文化)、航海等领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研究,应加强其对当地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撑。一方面,加强高校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实体支撑:如上海海洋大学涉及海洋文化的合作项目和学校的相关教学设施,上海海事大学涉及船舶制造、航海研究的实体项目与校内相关建设等可作为当地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文化支撑:其一,高校本身就在对海洋文化及海洋产业进行传承与发扬,这可追溯到高校成立之初;其二,随着时代变化与发展,高校对海洋文化内涵的创新研究不断提高;其三,高校开设海洋文化产业的课程,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高校的软硬件支撑有利于临港丰富和完善海洋文化产业,也为发展体验型海洋文化产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4 结语

体验经济时代的悄然而至,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休闲时间的增多势必会促使对更高层次需求的追求,单纯的服务业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追求。鉴于此,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该重点发展产业的体验性,这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城市的蓬勃发展必然离不开相关文化产业的兴起,临港新片区以建设现代化宜居人文新城为发展定位,必然离不开文化产业的重点支撑,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经济性开发不仅能有效增强人们对休闲产业的消费意愿,还能缓解经济发展和文化资源缺失的矛盾。其次,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产业的开发价值可以促使生态、文化、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新片区中心城区充分挖掘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打造体验型海洋文化产业,将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全国类似的沿海城市提供发展借鉴。最后,文化产业的体验型发展还能有效培养国人的海洋文化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有助于人们获取深刻的幸福感与体验感,增强海洋文化自信,为建成海洋强国提供经济和文化助力。

参考文献
[1]
JORTBERG M.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 theatre and every business a stage[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1, 18(2): 129-130. DOI:10.1016/S0737-6782(01)00088-1
[2]
程晓根. 基于ASEB分析法的婺源体验式乡村旅游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1): 129-130.
CHENG X G. A study on experiential rural tourism in Wuyuan based on ASEB grid analysis[J]. Tourism Overview, 2018(11): 129-130.
[3]
裘洁洁.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体验式旅游开发研究——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 30(5): 48-52, 72.
QIU J 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experience-based tourism based on ASEB grid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Zhoushan archipelago new area[J].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2013, 30(5): 48-52, 72. DOI:10.3969/j.issn.1008-8318.2013.05.009
[4]
薛永武, 于小玥. 基于海洋影视之美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海洋经济, 2019(1): 163-176.
XUE Y W, YU X Y.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beauty of marine film and television[J]. Marine Economy in China, 2019(1): 163-176.
[5]
杨子江.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休闲渔业及其发展模式探讨[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5): 470-477.
YANG Z J.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hina's recreational fishery based on experiencing economy[J]. Journal of 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 2007, 16(5): 470-477.
[6]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官网[EB/OL]. (2020-05-20). https://www.lgxc.gov.cn/channels/3.html.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EB/OL]. (2020-05-20). https://www.lgxc.gov.cn/channels/3.html.
[7]
刘彩婷, 宁波. 上海市临港新城海洋文化产业特色发展策略思考[J]. 中国渔业经济, 2017, 35(5): 94-100.
LIU C T, NING B. Strategic thinking on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in Shanghai Lingang New City[J]. 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 2017, 35(5): 94-100.
[8]
范英梅, 黄磊, 姜昳芃, 等. 大连休闲渔业开发体验经济模式ASEB栅格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2): 137-142.
FAN Y M, HUANG L, JIANG Y P, et al. An ASEB grid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economy mode in the Dalian leisure fishery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8, 20(2): 137-142.
ASEB grid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t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central district of Linggang Special Area, Shanghai
LEI Lu1, HUANG Shuolin1,2     
1. College of Marine Culture and Law,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2.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as a new eng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marine industry and extending the marine industrial chai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periential econom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in Lingang Special Area on the basis of obtain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uses ASEB grid to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experiential development.It is found that Lingang has inherent abundant marine culture, fishery tourism resources and location advantages, but these resources have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poor brand image and single development mode.This constrai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To this end,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Highlight the experience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2.Shape the experience image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3.Optimize the brand of marine cultural experience to enhance its popularity and influence; 4.Establish a seri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industries based on Dishui Lake and promote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5.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local universities for marine culture industry. Thi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central district of Lingang Special Area in the futu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in emerging coastal cities.
Key words: Lingang Special Area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ASEB grid analysis     experience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