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曹书婷, 程香, 窦亮, 徐雨
- CAO Shuting, CHENG Xiang, DOU Liang, XU Yu
- 四川峨眉山夏季蝶类调查
- Survey of Summer Butterfly Diversity in Mount Emei, Sichuan
- 四川动物, 2018, 37(2): 234-240
-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2018, 37(2): 234-240
- 10.11984/j.issn.1000-7083.201703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10-10
- 接受日期: 2017-12-20
2.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阳 550025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蝶类(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锤角亚目 Rhopalocera )是极具观赏价值、易观察辨认的昆虫,不仅对生境质量要求较高,且对微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Maes & van Dyck,2001)。大部分蝶类虽有一定的迁飞能力,但主要生活在寄主附近,其分布以寄主植物为中心,且分布范围随寄主植物分布变化而变化(Pateman et al.,2012)。这些特性使蝶类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环境指示物种(Kremen,1992; 胡冰冰等,2010)。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是许多稀有、特有动植物理想的栖居地。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当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姚佳惠等,2014)。了解作为环境重要指示物种—蝶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变化,对长期监测当地生态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而调查研究当地的蝶类物种多样性是首要任务。
峨眉山地区的蝶类多样性以往只有零星报道,李传隆(1962)记录了峨眉山蝶类11科39属57种,赵力(1993)调查报道了9科61属100种,刘文萍和胡绍安(1997)调查到10科67属92种。近20年没有峨眉山蝶类多样性的报道。作者于2008—2017年夏季(6、7月)在峨眉山进行了蝶类调查,并结合以往研究报道,对峨眉山的蝶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峨眉山的生态环境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
1 调查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峨眉山位于103°10′~103°37′E,29°16′~29°43′N,在地理区划上属于四川盆地西南中山,包括青衣江以南、花溪河以东、大渡河以北的山地。
峨眉山山脚海拔500~600 m,最高点万佛顶海拔3 099 m,巨大的海拔跨度造成了明显的气候带垂直分布。峨眉山山麓低山丘陵带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由山麓向上,气候类型依次更替为山地北亚热带、山地温带、山地寒温带。从山脚到山顶,年平均气温从17 ℃下降到3 ℃,降水量从1 400 mm上升到2 400 mm。同时,峨眉山的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由下至上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
1.2 调查方法在研究地选取样线,尽可能穿越不同生境和不同海拔段,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于每日10: 00—16: 00网捕采集样线两侧的蝶类。将采集到的蝶类装入三角袋,记录采集信息,带回实验室制成干制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并统计数量。蝶类鉴定采用的分类系统主要依据《中国蝶类志》(周尧,1999a),并参考《中国蝴蝶原色图鉴》(周尧,1999b)、《中国动物志第二十五卷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武春生,2001)、《中国灰蝶志》(王敏,范骁凌,2002)、《世界名蝶鉴赏图谱》(周尧等,2004)、《世界蝴蝶分类名录》(寿建新,2006)、《中国动物志第五十二卷昆虫纲鳞翅目粉蝶科》(武春生,2010)、《中国动物志第五十五卷昆虫纲鳞翅目弄蝶科》(袁锋等,2015)。
2 结果与分析 2.1 蝶类物种组成10年野外调查共采集蝶类标本1 860号,隶属10科73属154种(表 1)。物种数量上,蛱蝶科 Nymphalidae 最多,有55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35. 71%;其次是眼蝶科 Satyridae,有22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14. 29%,珍蝶科 Acraeidae 最少,仅1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0. 65%;个体数量上,蛱蝶科最多,有645只,占34. 68%;其次是粉蝶科 Pieridae,有303只,占16. 29%;珍蝶科最少,仅6只,占0. 32%。
编号 | 科 | 属数 | 种数 | 个体数量/只 | 个体数量占比/% |
1 | 蛱蝶科 Nymphalidae | 23 | 55 | 645 | 34. 68 |
2 | 粉蝶科 Pieridae | 7 | 14 | 303 | 16. 29 |
3 | 弄蝶科 Hesperiidae | 9 | 15 | 206 | 11. 08 |
4 | 凤蝶科 Papilioninae | 6 | 18 | 202 | 10. 86 |
5 | 眼蝶科 Satyridae | 9 | 22 | 165 | 8. 87 |
6 | 环蝶科 Amathusiidae | 2 | 3 | 146 | 7. 85 |
7 | 蚬蝶科 Riodinidae | 4 | 7 | 118 | 6. 34 |
9 | 斑蝶科 Danaidae | 2 | 5 | 35 | 1. 88 |
8 | 灰蝶科 Lycaenidae | 10 | 14 | 34 | 1. 83 |
10 | 珍蝶科 Acraeidae | 1 | 1 | 6 | 0. 32 |
总计 | 73 | 154 | 1 860 | 100. 00 |
将数量占比大于5%的蝶类视为常见种,本次调查常见种有嘉翠蛱蝶 Euthalia kardama、斑星弄蝶 Celaenorrhinus maculosus、东方菜粉蝶 Pieris canidia、素饰蛱蝶 Stibochiona nicea、灰翅串珠环蝶 Faunis aerope 和黑纹粉蝶 P. melete。
2.2.2 珍稀种在峨眉山已发现蝶类中,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金裳凤蝶 Troides aeacus、裳凤蝶 T. helena、燕凤蝶 Lamproptera curia、三尾凤蝶 Bhutanitis thaidina、双星箭环蝶 Stichophthalma neumogeni、白袖箭环蝶 S. louisa、箭环蝶 S. howqua、黑紫蛱蝶 Sasakia funebris、枯叶蛱蝶 Kallima inachus 和朴喙蝶 Libythea celtis。
2.3 峨眉山蝶类名录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并结合前人报道,峨眉山蝶类共有11科126属279种(附表),占全国蝶类物种总数的22. 83%。通过与四川省其他地区蝶类物种数相比,峨眉山蝶类的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表 2)。
全国 | 峨眉山地区 | 四川省其他地区 | |||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谢嗣光等,2004) |
喇叭河自然保护区 (谢嗣光,李树恒,2007) |
竹巴龙自然保护区 (刘晶,郑发科,2006) |
|||
科 | 12 | 11 | 6 | 9 | 6 |
属 | 369 | 126 | 55 | 60 | 19 |
种 | 1 222 | 279 | 78 | 85 | 20 |
本次调查共采集蝶类标本1 860号,隶属于10科73属154种,物种数远多于以往调查报道(李传隆,1962; 赵力,1993; 刘文萍,胡绍安,1997)。与以往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在峨眉山新发现蝶类58种; 另外,以往调查到的127种蝶类在本次调查中没有采集到。与20年前相比,近10年峨眉山蝶类物种数和组成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加上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蝶类物种组成和分布发生了变化,当然也不排除是由于不同调查采集强度所致。这一问题值得长期深入的研究。
本次调查采集到的峨眉山154种蝶类中有6种常见种(嘉翠蛱蝶、斑星弄蝶、东方菜粉蝶、素饰蛱蝶、灰翅串珠环蝶和黑纹粉蝶),其数量占全部蝶类数量的41. 10%,很可能是当地蝶类群落的优势种或冠石种。在峨眉山已发现蝶类中的珍稀保护蝶类值得重点关注和保护。调查中发现景区有出售蝶类标本的现象,建议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和景区管理人员加强宣传和管理,提高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环保意识,严禁偷捕蝶类,禁止蝶类贸易; 加强蝶类资源的长期监测和调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蝶类资源和濒危珍稀特有蝶类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致谢: 感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2015级本科生在野外采集蝶类标本; 感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玉成副教授、冉江洪教授、刘绍龙副教授、郑志荣老师、蔡国老师在野外调查和标本制作鉴定中给予的帮助,感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戎疆副教授和胡萍博士在论文写作和蝶类标本鉴定中的指导帮助; 感谢四川峨眉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对本调查的支持。(从左至右依次为物种名,数据来源) |
(Species, data resource) |
(一)凤蝶科 Papilioninae |
1.金裳凤蝶 Troides aeacus *,1 |
2.裳凤蝶 T. helena * |
3.麝凤蝶 Byasa alcinous *,2 |
4.灰绒麝凤蝶 B. mencius * |
5.多姿麝凤蝶 B. polyeuctes 3 |
6.红珠凤蝶 Pachliopta aristolochiae 3 |
7.斑凤蝶 Chilasa clytia *,3 |
8.褐斑凤蝶 C. agestor 3 |
9.小黑斑凤蝶 C. epycides 3 |
10.美凤蝶 Papilio memnon *,1,2 |
11.红基美凤蝶 P. alcmenor *,1 |
12.蓝凤蝶 P. protenor *,1 |
13.玉带凤蝶 P. polytes *,2 |
14.玉斑凤蝶 P. helenus 3 |
15.宽带凤蝶 P. nephelus 3 |
16.巴黎翠凤蝶 P. paris *,2 |
17.碧凤蝶 P. bianor *,1,2 |
18.窄斑翠凤蝶 P. arcturus *,2 |
19.柑橘凤蝶 P. xuthus *,1,2 |
20.金凤蝶 P. machaon 2 |
21.绿带翠凤蝶 P. maackii * |
22.宽尾凤蝶 Agehana elwesi 2 |
23.燕凤蝶 Lamproptera curia 3 |
24.青凤蝶 Graphium sarpedon *,2 |
25.黎氏青凤蝶 G. leechi 3 |
26.宽带青凤蝶 G. cloanthus *,2 |
27.木兰青凤蝶 G. docon * |
28.乌克兰剑凤蝶 Pazala tamerlana 3 |
29.铁木剑凤蝶 P. timur 3 |
30.华夏剑凤蝶 P. mandarina 3 |
31.喙凤蝶 Teinopalpus imperialis 3 |
32.三尾凤蝶 Bhutanitis thaidina 3 |
33.褐钩凤蝶 Meandrusa sciron * |
(二)粉蝶科 Pieridae |
34.斑缘豆粉碟Colias erate 2 |
35.橙黄豆粉蝶 Colias fieldii 2 |
36.尖角黄粉蝶 Eurema laeta 2 |
37.宽边黄粉蝶 Eurema hecabe *,1,2 |
38.檗黄粉蝶 Eurema blanda * |
39.圆翅钩粉蝶 Gonepteryx amintha *,1,2 |
40.隐条斑粉蝶 Delias subnubila 3 |
41.黑角方粉蝶 Dercas lycorias 1 |
42.白翅尖粉蝶 Appias albina * |
43.暗色绢粉蝶 Aporia bieti 3 |
44.箭纹绢粉蝶 A. procris 2 |
45.锯纹绢粉蝶 A. goutellei *,2 |
46.大翅绢粉蝶 A. largeteaui *,3 |
47.利箭绢粉蝶 A. harrietae 3 |
48.奥倍绢粉蝶 A. oberthueri * |
49.黑脉园粉蝶 Cepora nerissa * |
50.菜粉蝶 Pieris rapae *,1 |
51.东方菜粉蝶 P. canidia *,1 |
52.暗脉菜粉蝶 P. napi *,2 |
53.黑纹粉蝶 P. melete *,1 |
54.大展粉蝶 P. extensa *,1 |
55.飞龙粉蝶 Talbotia naganum *,2 |
(三)斑蝶科 Danaidae |
56.虎斑蝶 Danaus genutia 3 |
57.青斑蝶 Tirumala limniace *,3 |
58.啬青斑蝶 T. septentrionis *,3 |
59.大绢斑蝶 Parantica sita *,1,2 |
60.黑绢斑蝶 P. melanea *,1 |
61.绢斑蝶 P. aglea * |
62.异型紫斑蝶 Euploea mulciber 3 |
(四)环蝶科 Amathusiidae |
63.串珠环蝶 Faunis eumeus 2 |
64.灰翅串珠环蝶 F. aerope *,1 |
65.双星箭环蝶 Stichophthalma neumogeni 2 |
66.白袖箭环蝶 S. louisa * |
67.箭环蝶 S. howqua *,2 |
(五)眼蝶科 Satyridae |
68.睇暮眼蝶 Melanitis phedima *,1 |
69.暮眼蝶 M. leda 1 |
70.紫线黛眼蝶 Lethe violaceopicta 1 |
71.黛眼蝶 L. dura * |
72.甘萨黛眼蝶 L. kansa * |
73.长纹黛眼蝶 L. europa * |
74.曲纹黛眼蝶 L. chandica *,2 |
75.白带黛眼蝶 L. confusa *,2 |
76.深山黛眼蝶 L. insana 3 |
77.玉带黛眼蝶 L. verma *,3 |
78.宽带黛眼蝶 L. helena 2 |
79.棕褐黛眼蝶 L. christophi 1,2 |
80.连纹黛眼蝶 L. syrcis * |
81.罗丹黛眼蝶 L. laodamia 3 |
82.苔娜黛眼蝶 L. diana 3 |
83.直带黛眼蝶 L. lanaris 2 |
84.重瞳黛眼蝶 L. trimacula 3 |
85.比目黛眼蝶 L. proxima 2 |
86.舜目黛眼蝶 L. bipupilla * |
87.黄斑荫眼蝶 Neope pulaha *,1 |
88.布莱荫眼蝶 N. bremeri *,3 |
89.田园荫眼蝶 N. agrestis 1,2 |
90.蒙链荫眼蝶 N. muirheadii *,2 |
91.丝链荫眼蝶 N. yama 1,2 |
92.宁眼蝶 Ninguta schrenkii 2 |
93.蓝斑丽眼蝶 Mandarinia regalis *,1,2 |
94.多眼蝶 Kirinia epaminondas 2 |
95.稻眉眼蝶 Mycalesis gotama 1,2 |
96.密纱眉眼蝶 M. misenus *,1 |
97.拟稻眉眼蝶 M. francisca *,1 |
98.白斑眼蝶 Penthema adelma *,1 |
99.彩裳斑眼蝶 P. darlisa * |
100.凤眼蝶 Neorina patria 3 |
101.四射林眼蝶 Aulocera magica * |
102.矍眼蝶 Ypthima balda *,3 |
103.前雾矍眼蝶 Y. praenubila *,3 |
104.东亚矍眼蝶 Y. motschulskyi 3 |
105.中华矍眼蝶 Y. chinensis 2 |
106.连斑矍眼蝶 Y. sakra 1 |
107.卓矍眼蝶 Y. zodia 1 |
108.幽矍眼蝶 Y. conjuncta * |
109.古眼蝶 Palaeonympha opalina 1 |
110.混同艳眼蝶 Callerebia confusa *,3 |
111.多斑艳眼蝶 C. polyphemus 3 |
(六)蛱蝶科 Nymphalidae |
112.钩翅眼蛱蝶 Junonia iphita *,1 |
113.翠蓝眼蛱蝶 J. orithya 1 |
114.二尾蛱蝶 Polyura narcaea *,2 |
115.大二尾蛱蝶 P. eudamippus 2 |
116.红锯蛱蝶 Cethosia biblis *,3 |
117.紫闪蛱蝶 Apatura iris 2 |
118.柳紫闪蛱蝶 A. ilia 2 |
119.迷蛱蝶 Mimathyma chevana *,2 |
120.白斑迷蛱蝶 M. schrenckii 1 |
121.武铠蛱蝶 Chitoria ulupi 3 |
122.罗蛱蝶 Rohana parisatis 3 |
123.白裳猫蛱蝶 Timelaea albescens * |
124.猫蛱蝶 T. maculata * |
125.黄帅蛱蝶 Sephisa princeps *,2 |
126.银白蛱蝶 Helcyra subalba 3 |
127.傲白蛱蝶 H. superba 3 |
128.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milis *,2 |
129.拟斑脉蛱蝶 H. persimilis *,3 |
130.蒺藜纹脉蛱蝶 H. nama *,2,3 |
131.黑紫蛱蝶 Sasakia funebris *,3 |
132.大紫蛱蝶 S. charonda 2 |
133.秀蛱蝶 Pseudergolis wedah *,3 |
134.素饰蛱蝶 Stibochiona nicea 2 |
135.电蛱蝶 Dichorragia nesimachus 2 |
136.绿豹蛱蝶 Argynnis paphia 2 |
137.斐豹蛱蝶 Argyreus hyperbius *,1,2 |
138.老豹蛱蝶 Argyronome laodice *,1,2 |
139.珀蛱蝶 Paduca fasciata * |
140.青豹蛱蝶 Damora sagana 2 |
141.曲纹银豹蛱蝶 Childrena zenobia 3 |
142.绿裙玳蛱蝶 Tanaecia julii * |
143.鹰翠蛱蝶 Euthali anosia 3 |
144.黄铜翠蛱蝶 E. nara *,3 |
145.珀翠蛱蝶 E. pratti 2 |
146.嘉翠蛱蝶 E. kardama *,3 |
147.珐琅翠蛱蝶 E. franciae * |
148.孔子翠蛱蝶 E. confucius *,2 |
149.折线蛱蝶 Limenitis sydyi 2 |
150.扬眉线蛱蝶 L. helmanni 1 |
151.断眉线蛱蝶 L. doerriesi 3 |
152.残锷线蛱蝶 L. sulpitia 2 |
153.珠履带蛱蝶 Athyma asura *,2 |
154.六点带蛱蝶 A. punctata 3 |
155.离斑带蛱蝶 A. ranga *,2 |
156.倒钩带蛱蝶 A. recurva 3 |
157.玉杵带蛱蝶 A. jina *,2 |
158.幸福带蛱蝶 A. fortuna 2 |
159.相思带蛱蝶 Athyma nefte * |
160.虬眉带蛱蝶 A. apalina * |
161.奥蛱蝶 Auzakia danava 3 |
162.中华黄葩蛱蝶 Patsuia sinensis 3 |
163.仿珂环蛱蝶 Neptis clinioides * |
164.小环蛱蝶 N. sappho *,2 |
165.宽环蛱蝶 N. mahendra *,2 |
166.断环蛱蝶 N. sankara *,2 |
167.阿环蛱蝶 N. ananta *,2 |
168.羚环蛱蝶 N. antilope 2 |
169.莲花环蛱蝶 N. hesione 2 |
170.黄重环蛱蝶 N. cydippe *,3 |
171.娜巴环蛱蝶 N. namba * |
172.折环蛱蝶 N. beroe 2 |
173.链环蛱蝶 N. pryeri 2 |
174.重环蛱蝶 N. alwina 2 |
175.矛环蛱蝶 N. armandia 1 |
176.泰环蛱蝶 N. thestias * |
177.中环蛱蝶 N. hylas *,1 |
178.珂环蛱蝶 N. clinia * |
179.桂北环蛱蝶 N. guia * |
180.娑环蛱蝶 N. soma * |
181.娜环蛱蝶 N. nata * |
182.耶环蛱蝶 N. yerburii * |
183.弥环蛱蝶 N. miah * |
184.蔼菲蛱蝶 Phaedyma aspasia 1,2 |
185.网丝蛱蝶 Cyrestis thyodamas *,1,2 |
186.黑缘丝蛱蝶 C. themire * |
187.枯叶蛱蝶 Kallima inachus *,1,2 |
188.幻紫斑蛱蝶 Hypolimnas bolina 3 |
189.大红蛱蝶 Vanessa indica *,2 |
190.小红蛱蝶 V. cardui *,2 |
191.琉璃蛱蝶 Kaniska canace *,2 |
192.白钩蛱蝶 Polygonia c-album 2 |
193.黄钩蛱蝶 P. c-aureum *,2 |
194.黄豹盛蛱蝶 Symbrenthia brabira * |
195.云豹盛蛱蝶 S. niphanda *,3 |
196.散纹盛蛱蝶 S. lilaea * |
197.花豹盛蛱蝶 S. hypselis * |
198.直纹蜘蛱蝶 Araschnia prorsoides *,3 |
199.曲纹蜘蛱蝶 A. doris *,2 |
200.断纹蜘蛱蝶 A. dohertyi * |
201.布网蜘蛱蝶 A. burejana 3 |
202.绢蛱蝶 Calinaga buddha 3 |
(七)珍蝶科 Acraeidae |
203.苎麻珍蝶 Acraea issoria *,3 |
(八)喙蝶科 Libytheidae |
204.朴喙蝶 Libythea celtis 3 |
(九)蚬蝶科 Riodinidae |
205.黄带褐蚬蝶 Abisara fylla *,3 |
206.白带褐蚬蝶 A. fylloides *,1,2 |
207.长尾褐蚬蝶 A. neophron 3 |
208.白点褐蚬蝶 A. burnii * |
209.白蚬蝶 Stiboges nymphidia *,1 |
210.波蚬蝶 Zemeros flegyas *,1,2 |
211.银纹尾蚬蝶 Dodona eugenes *,2 |
212.秃尾蚬蝶 D. dipoea 1 |
213.斜带缺尾蚬蝶 D. ouida 3 |
214.无尾蚬蝶 D. durga * |
(十)灰蝶科 Lycaenidae |
215.尖翅银灰蝶 Curetis acuta 2,3 |
216.缪斯金灰蝶 Chrysozephyrus mushaellus *,3 |
217.丫灰蝶 Amblopala avidiena 2 |
218.豆粒银线灰蝶 Spindasis syama 3 |
219.银线灰蝶 S. lohita 1 |
220.双尾灰蝶 Tajuria cippus 3 |
221.安灰蝶 Ancema ctesia 3 |
222.高沙子燕灰蝶 Rapala takasagonis 3 |
223.霓纱燕灰蝶 R. nissa 1 |
224.彩燕灰蝶 R. selira 3 |
225.生灰蝶 Sinthusa chandrana 3 |
226.丽罕莱灰蝶 Helleia li 3 |
227.摩来彩灰蝶 Heliophorus moorei 3 |
228.斜斑彩灰蝶 H. epicles * |
229.浓紫彩灰蝶 H. ila * |
230.美丽彩灰蝶 H. pulcher * |
231.美男彩灰蝶 H. androcles * |
232.古铜彩灰蝶 H. brahma * |
233.钮灰蝶 Acytolepis puspa * |
234.蚜灰蝶 Taraka hamada * |
235.锯灰蝶 Orthomiella pontis *,3 |
236.亮灰蝶 Lampides boeticus *,2 |
237.酢浆灰蝶 Pseudozizeetia maha 2 |
238.毛眼灰蝶 Zizina otis *,3 |
239.枯灰蝶 Cupido minimus 2 |
240.蓝灰蝶 Everes argiades *,1 |
241.长尾蓝灰蝶 E. lacturnus 3 |
242.波太玄灰蝶 Tongeia potanini 3 |
243.点玄灰蝶 T. filicavdis 1 |
244.珍贵妩灰蝶 Udara dilecta * |
245.琉璃灰蝶 Celastrina argiola 3 |
246.大紫琉璃灰蝶 C. oreas *,3 |
247.华西琉璃灰蝶 C. hersilia 3 |
248.靛灰蝶 Caerulea coeligena 3 |
249.珞灰蝶 Scolitantides orion 2 |
(十一)弄蝶科 Hesperiidae |
250.纬带趾弄蝶 Hasora vitta 2 |
251.三斑趾弄蝶 H. badra 2 |
252.绿弄蝶 Choaspes benjaminii *,2,3 |
253.疏星弄蝶 Celaenorrhinus aspersus * |
254.斑星弄蝶 C. maculosus *,1,2 |
255.黄射纹星弄蝶 C. oscula *,3 |
256.尖翅小星弄蝶 C. pulomaya * |
257.斜带星弄蝶 C. aurivittatus * |
258.白弄蝶 Abraximorpha davidii *,2 |
259.黑弄蝶 Daimio tethys 3 |
260.中华捷弄蝶 Gerosis sinica * |
261.飒弄蝶 Satarupa gopala * |
262.密纹飒弄蝶 S. monbeigi *,3 |
263.蛱型飒弄蝶 S. nymphalis *,1 |
264.黑边裙弄蝶 Tagiades menaka 3 |
265.沾边裙弄蝶 T. litigiosa 2 |
266.曲纹袖弄蝶 Notocrypta curvifascia *,1,2 |
267.宽纹袖弄蝶 N. feisthamelii 3 |
268.放踵珂弄蝶 Caltoris cahira 3 |
269.直纹稻弄蝶 Parnara guttata 1,2 |
270.曲纹稻弄蝶 P. ganga 1,2 |
271.中华谷弄蝶 Pelopidas sinensis 1,2 |
272.隐纹谷弄蝶 P. mathias 2 |
273.刺纹孔弄蝶 Polytremis zina 3 |
274.白斑赭弄蝶 Ochlodes subhyalina 2 |
275.黄赭弄蝶 O. crataeis * |
276.黑豹弄蝶 Thymelicus sylvaticus 2 |
277.旖弄蝶 Isoteinon lamprospilus * |
278.白伞弄蝶 Bibasis gomata * |
279.断纹黄室弄蝶 Potanthus trachalus 1 |
注:本名录分类系统参照《中国蝶类志》(周尧,1999a); 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所获标本,全部保存于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室; 1. 李传隆,1962; 2. 赵力,1993; 3. 刘文萍,胡绍安,1997 Notes: Based on Monograph of Chinese Butterflies (Zhou,1999a); Data resource: * all the specimens were preserved i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Sichuan University; 1. Li,1962; 2. Zhao,1993; 3. Liu & Hu,1997 |
胡冰冰, 李后魂, 梁之聘, 等. 2010. 八仙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多样性及区系组成[J]. 生态学报, 30(12): 3226–3238. |
李传隆. 1962. 云南生物考察报告(鳞翅目锤角亚目)[J]. 昆虫学报, 11(增刊): 172–198. |
刘晶, 郑发科. 2006. 四川省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初探[J]. 野生动物学报, 27(5): 38–40. |
刘文萍, 胡绍安. 1997. 四川省峨眉地区蝶类名录[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5): 472–474. |
寿建新, 周尧, 李宇飞. 2006. 世界蝴蝶分类名录[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敏, 范骁凌. 2002. 中国灰蝶志[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武春生. 2001. 中国动物志第二十五卷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武春生. 2010. 中国动物志第五十二卷昆虫纲鳞翅目粉蝶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谢嗣光, 李树恒, 石福明. 2004. 四川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多样性[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5): 584–588. |
谢嗣光, 李树恒. 2007. 四川省喇叭河自然保护区蝶类垂直分布及多样性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2): 111–117. |
姚佳慧, 罗浩然, 杨成聪. 2014. 四川峨眉山生态旅游及其环境保护[J]. 农业与技术, 34(6): 180. |
袁锋, 袁向群, 薛国喜. 2015. 中国动物志第五十五卷昆虫纲鳞翅目弄蝶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翟卿. 2010. 中国眼蝶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D]. 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赵力. 1993. 四川西部蝶类资源调查[J]. 四川动物, 12(3): 12–14. |
周尧, 袁锋, 陈丽轸. 2004. 世界名蝶鉴赏图谱[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尧. 1999a. 中国蝶类志(修订本)[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尧. 1999b. 中国蝴蝶原色图鉴[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Kremen C. 1992. Assessing the indicator properties of species assemblages for natural areas monitoring[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 203–217. DOI:10.2307/1941776 |
Maes D, van Dyck H. 2001. Butterfly diversity loss in Flanders (north Belgium):Europe's worst case scenario?[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99: 263–276. DOI:10.1016/S0006-3207(00)00182-8 |
Pateman RM, Hill JK, Roy DB, et al. 2012. Temperature-dependent alterations in host use drive rapid range expansion in a butterfly[J]. Science, 336(6084): 1028–1030. DOI:10.1126/science.1216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