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李才武, 王敏, 金森燕, 张亚辉, 胡正泉, 瞿春茂, 杨乾, 王承东, 何永果, 张和民, 李德生
- LI Caiwu, WANG Min, JIN Senyan, ZHANG Yahui, HU Zhengquan, QU Chunmao, YANG Qian, WANG Chengdong, HE Yongguo, ZHANG Hemin, LI Desheng
- 罗氏芬在大熊猫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The Application of Rocephin in Gastrointestinal an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Giant Panda
- 四川动物, 2017, 36(6): 669-673
-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2017, 36(6): 669-673
- 10.11984/j.issn.1000-7083.20170062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2-27
- 接受日期: 2017-09-06
2.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卧龙 623006
2. Sichuan Wol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Wolong, Sichuan Province 623006, China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隶属于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sidae大熊猫属Ailuropod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物种,是大自然遗留的宝贵财富,是第四纪冰川以来的“活化石”,也是中国的“国宝”,深受人们的喜爱(杨虎田等,2014)。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是圈养大熊猫最常见的疾病(张和民等,2003),如果治疗用药不正确,会给大熊猫带来巨大伤害,甚至死亡。笔者从事大熊猫临床疾病治疗工作10余年,用罗氏芬(头孢曲松钠)治愈大熊猫消化道病例60余例、呼吸道病例30余例,现将罗氏芬治疗大熊猫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病例进行总结报道,供同行参考借鉴。
1 罗氏芬在治疗大熊猫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使用罗氏芬治愈的60例消化道病例的性别、年龄组成见表 1。
雌性/例 (比例) |
雄性/例 (比例) |
成年 (≥5岁) /例(比例) |
未成年 (≤5岁) /例(比例) |
|
消化道疾病 | 36(60%) | 24(40%) | 42(70%) | 18(30%) |
呼吸道疾病 | 12(40%) | 18(60%) | 6(20%) | 24(80%) |
大熊猫山虎,雄性,发病时5.5岁,体质量125 kg,生活于杭州野生动物园。
1.2 发病情况2016年1月7日09:45发现其呕吐,随后出现蜷卧,哼叫,时而头触地,臀部高高撅起,显得特别疼痛、难受。
1.3 诊断 1.3.1 血常规与生化检查采集血液样品做血常规及生化检测。如表 2所示,白细胞值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发病初期均较高,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而逐渐降低到正常范围,肝功指标值因药物影响也偏高,药物停用后趋于正常。
指标Item | 日期Date | |||
1月7日 | 1月8日 | 1月9日 | 1月10日 | |
白细胞WBC/(109/L) | 16.6 | 12.3 | 9.8 | 7.6 |
红细胞RBC/(1012/L) | 7.6 | 7.5 | 7.8 | 7.6 |
血小板PLT/(109/L) | 283 | 299 | 272 | 305 |
淋巴细胞百分比LR/% | 7.2 | 7.7 | 6.9 | 11.5 |
中值细胞百分比MR/% | 2.0 | 8.0 | 15.0 | 13.5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 | 90.8 | 84.3 | 78.1 | 75.0 |
白蛋白ALB/(g·L-1) | 32 | 28 | 33 | 35 |
碱性磷酸酶ALP/(U·L-1) | 301 | 338 | 313 | 173 |
谷丙转氨酶ALT/(U·L-1) | 124 | 138 | 129 | 78 |
尿素氮BUN/(mmol·L-1) | 9.9 | 11.4 | 10.3 | 6.4 |
肌酐CRE/(umol·L-1) | 221.0 | 247.5 | 194.5 | 167.9 |
葡萄糖GLU/(mmol·L-1) | 2.7 | 1.8 | 2.1 | 2.8 |
总蛋白TP/(g·L-1) | 60 | 51 | 55 | 63 |
钠Na+/(mmol·L-1) | 120 | 110 | 123 | 129 |
钾K+/(mmol·L-1) | 4.3 | 4.2 | 4.9 | 5.1 |
注:1月7日12:00、1月8日09:00、1月9日10:00肌肉注射罗氏芬各4 g。 Note:Treated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4 g Rocephin at 12:00 (January 7th),09:00 (January 8th),and 10:00 (January 9th),respectively. |
采集粪便样品做微生物培养及药敏实验。微生物培养发现粪便中有溶血性链球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K-B法对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多黏菌素、复方新诺明等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见表 3。粪便样品中分离出的溶血性链球菌对13种抗生素都耐药,只对头孢曲松钠敏感;分离出的出血性大肠杆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链霉素敏感。
抗生素种类(缩写) Antibiotic (abbreviation) |
抑菌圈直径(判定标准) Bacteriostatic circle diameter (criterion) |
分离菌株 Isolated strain |
||||
耐药 R/mm |
中度敏感 I/mm |
敏感 S/mm |
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
溶血性链球菌 Hemolytic Streptococci |
||
头孢曲松钠CEO | ≤19 | 20~22 | ≥23 | S | S | |
头孢他啶CAZ | ≤17 | 18~20 | ≥21 | S | R | |
氟苯尼考FFC | ≤12 | 13~17 | ≥18 | R | R | |
庆大霉素CN | ≤12 | 13~14 | ≥15 | I | R | |
阿米卡星AK | ≤14 | 15~16 | ≥17 | S | R | |
多黏菌素PB | ≤ 9 | 10~12 | ≥13 | R | R | |
诺氟沙星NOR | ≤12 | 13~16 | ≥17 | R | R | |
环丙沙星CIP | ≤15 | 16~20 | ≥21 | R | R | |
复方新诺明SXT | ≤10 | 11~15 | ≥16 | R | R | |
氨苄西林AMP | ≤13 | 14~16 | ≥17 | R | R | |
多西环素DO | ≤10 | 11~13 | ≥14 | R | R | |
四环素TE | ≤11 | 12~14 | ≥15 | R | R | |
链霉素S | ≤11 | 12~14 | ≥15 | S | R | |
阿莫西林AMC | ≤13 | 14~17 | ≥18 | R | R |
2016年1月7日12:00肌肉注射罗氏芬4 g,16:00疼痛感减轻,哼叫声较少,排水样稀便,肠黏膜较多,至24:00共拉稀4次,期间提供补液盐水自由饮用;1月8日01:00口服氟哌酸0.6 g,09:00肌肉注射罗氏芬4 g,至12:00共拉稀2次,13:00口服氟哌酸0.6 g,大熊猫山虎开始进食,精神状态开始恢复。1月9日上午采血复查,血象对比恢复较好,10:00肌肉注射罗氏芬4 g,24:00口服氟哌酸0.6 g;1月10日大熊猫山虎精神活动、食欲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状态,停止治疗,血常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表 2)。
1.5 结论通过实验室微生物、血液检测,治疗前白细胞明显偏高,经抗感染治疗后恢复到正常值,微生物培养发现粪便中有溶血性链球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因此,可以判定大熊猫山虎受溶血性链球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腹痛、腹泻,使用罗氏芬抗感染治疗后恢复。
2 罗氏芬在治疗大熊猫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30例呼吸道病例的性别、年龄组成情况见表 1。
2.1 患病大熊猫基本情况大熊猫淼淼,雌性,发病时2月龄,体质量1.2 kg,生活于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
2.2 发病情况2013年8月27日07:00在饲喂时发现其食欲差,口腔发白,咽部充血,但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呼吸快,有湿性啰音。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发现肿大。
2.3 诊断 2.3.1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采集血液样品做血常规及生化检测。如表 4所示,发病初期白细胞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都逐渐降低到正常范围。生化指标值变化不大。
指标Item | 日期Date | |||||
8月27日 | 8月28日 | 8月29日 | 8月30日 | 9月1日 | 9月2日 | |
白细胞WBC/(109/L) | 15.7 | 15.3 | 12.3 | 11.8 | 9.8 | 7.6 |
红细胞RBC/(1012/L) | 7.6 | 6.4 | 5.3 | 5.5 | 5.6 | 6.0 |
血小板PLT/(109/L) | 202 | 256 | 298 | 289 | 272 | 250 |
淋巴细胞百分比LR/% | 9.0 | 9.2 | 12.0 | 11.5 | 10.0 | 9.5 |
中值细胞百分比MR/% | 3.0 | 5.8 | 8.0 | 10.0 | 11.9 | 15.5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 | 88.0 | 85.0 | 80.0 | 78.5 | 78.1 | 75.0 |
白蛋白ALB/(g·L-1) | 28 | 27 | 27 | 28 | 30 | 32 |
碱性磷酸酶ALP/(U·L-1) | 128 | 139 | 200 | 185 | 165 | 108 |
谷丙转氨酶ALT/(U·L-1) | 98 | 123 | 125 | 100 | 89 | 78 |
尿素氮BUN/(mmol·L-1) | 11.0 | 11.7 | 10.7 | 8.9 | 8.2 | 6.4 |
肌酐CRE/(umol·L-1) | 176.8 | 221.0 | 247.5 | 185.6 | 167.9 | 167.9 |
葡萄糖GLU/(mmol·L-1) | 8.9 | 8.1 | 7.6 | 7.4 | 8.2 | 8.7 |
总蛋白TP/(g·L-1) | 60 | 57 | 51 | 55 | 55 | 63 |
钠Na+/(mmol·L-1) | 120 | 111 | 118 | 115 | 117 | 123 |
钾K+/(mmol·L-1) | 4.3 | 4.0 | 4.1 | 4.5 | 4.6 | 5.1 |
对患病大熊猫淼淼肺部进行CT影像检测,发现其左肺有阴影(图 1)。
![]() |
图 1 大熊猫淼淼肺部CT影像 Fig. 1 The CT image of giant panda Miaomiao's lungs |
|
采集痰液样品做微生物培养及药敏实验,发现痰液中有肺炎链球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对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多黏菌素、复方新诺明等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见表 5。痰液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只对头孢曲松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3种抗生素敏感。
抗生素种类(缩写) Antibiotic (abbreviation) |
抑菌圈直径(判定标准) Bacteriostatic circle diameter (criterion) |
分离菌株 Isolated strain |
|||
耐药 R/mm |
中度敏感 I/mm |
敏感 S/mm |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
头孢曲松钠CEO | ≤19 | 20~22 | ≥23 | S | |
头孢他啶CAZ | ≤17 | 18~20 | ≥21 | R | |
氟苯尼考FFC | ≤12 | 13~17 | ≥18 | R | |
庆大霉素CN | ≤12 | 13~14 | ≥15 | R | |
阿米卡星AK | ≤14 | 15~16 | ≥17 | R | |
多黏菌素PB | ≤ 9 | 10~12 | ≥13 | R | |
诺氟沙星NOR | ≤12 | 13~16 | ≥17 | S | |
环丙沙星CIP | ≤15 | 16~20 | ≥21 | R | |
复方新诺明SXT | ≤10 | 11~15 | ≥16 | R | |
氨苄西林AMP | ≤13 | 14~16 | ≥17 | S | |
多西环素DO | ≤10 | 11~13 | ≥14 | R | |
四环素TE | ≤11 | 12~14 | ≥15 | R | |
链霉素S | ≤11 | 12~14 | ≥15 | R | |
阿莫西林AMC | ≤13 | 14~17 | ≥18 | R |
2013年8月27日11:55静脉滴注罗氏芬100 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19:11静脉推注沐舒坦15 mg;8月28日10:00静脉滴注罗氏芬100 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18:00静脉推注沐舒坦15 mg,大熊猫淼淼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口腔发白现象减轻;8月29日10:15静脉滴注罗氏芬100 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18:30静脉推注沐舒坦15 mg,口腔颜色逐渐变红润,湿性啰音逐渐消失;8月30日10:18静脉滴注罗氏芬100 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19:00静脉推注沐舒坦15 mg,咽部充血现象基本消失,呼吸趋于平稳,口腔黏膜红润。为了巩固治疗效果,持续治疗到9月2日,大熊猫淼淼精神、活动、食欲、呼吸及其他体征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停止治疗。
2.5 结论CT影像显示大熊猫淼淼左下肺有斑片状阴影,痰液中培养出肺炎链球菌,可以判定其受肺炎链球菌侵袭,造成肺部感染,使用罗氏芬抗感染治疗后,白细胞值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恢复到了正常范围,大熊猫淼淼痊愈。
3 讨论头孢曲松钠是新型长效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具有广谱抗菌、耐酶、血浆半衰期较长等特点。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头孢曲松钠,商品名为罗氏芬(靳凤柱,张立平,2004),自20世纪80年代初投放中国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人类临床,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报道较多。段蕰铀等(1999)和李羲等(2001)报道了罗氏芬对下呼吸道感染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1.9%和97.29%;李雪波等(2000)观察了罗氏芬对54例细菌性感染的小儿疾病治疗效果,其中肺炎治愈率达到100%,支气管炎治愈率达93.33%,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治愈率分别为66.67%和50%,而且罗氏芬在治愈脑膜炎时可以减少脑膜炎引起的听力损害(陆忠,何志高,2001);体外实验也表明,头孢曲松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陆权张,2001)等。但是,罗氏芬在动物临床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报道较少,在大熊猫临床应用上更是鲜有报道。作者在大熊猫临床工作10余年中,使用罗氏芬对60余例大熊猫消化道病例和30余例大熊猫呼吸道病例进行治疗,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少。本报道在大熊猫山虎的治疗中辅以了氟哌酸(诺氟沙星)治疗,但细菌性实验表明,溶血性链球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对氟哌酸并不敏感,但都对罗氏芬敏感,说明在大熊猫山虎的治愈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是罗氏芬。本文对1例成年大熊猫消化道和1例幼龄大熊猫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对大熊猫临床疾病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此外,罗氏芬在人类临床应用中有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孔建伟,2012),甚至有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的病例(李凯,房静,2003),同时也有使用罗氏芬而引起荨麻疹的报道(林辉,1998;刘树周,1998),这些不良现象可能是因为个体特殊生理状况而出现的特殊病理反应。但不管怎样,今后在大熊猫临床治疗中使用罗氏芬也应小心谨慎,用药后应密切观察,避免个体在一些特殊时期因特殊生理状况的差异而导致不良后果。
段蕴铀, 轰舟山, 张新红, 等. 1999. 小剂量罗氏芬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及其疗效[J]. 海军总医院学报, 12(2): 109–113. |
靳凤柱, 张立平. 2004. 国产与进口头孢曲松钠临床用药观察比较[J]. 河北医学, 10(1): 73. |
孔建伟. 2012. 罗氏芬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14(7): 318. |
李凯, 房静. 2003. 罗氏芬过敏致死1例[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4(17): 1594. DOI:10.3321/j.issn:1000-2790.2003.17.046 |
李羲, 钱桂生, 孙耕耘. 2001. 罗氏芬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药物与临床, 13(4): 73–74. |
李雪波, 冯益真, 闻军. 2000. 罗氏芬治疗小儿细菌性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 21(8): 23–24. |
林辉. 1998. 罗氏芬致荨麻疹型药疹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2(5): 345. |
刘树周. 1998. 应用罗氏芬引起荨麻疹型药疹1例[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5(1): 13. |
陆权张, 淮季芳, 陆敏, 等. 2001. 头孢曲松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 19(5): 306–307. |
陆忠, 何志高. 2001. 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疗效的荟粹分析[J]. 循征药学, 19(1): 50–52. |
杨虎田, 许贤会, 党丽梅, 等. 2014. 大熊猫常见病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30(11): 134. |
张和民, 王鹏彦, 张贵权, 等. 2003. 大熊猫繁殖研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