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0, Vol. 38 Issue (03): 83-85   PDF    
1000 kV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套管过热原因分析
王钰, 郭金刚, 王延伟, 左秀江, 张欣伟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针对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1000 kV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套管发热故障,通过分析套管结构、油化验结果、套管安装过程等,确定套管过热原因为局部放电或者电流致热。提出在现场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产品安装工艺要求,保证安装到位等建议,以保障设备运行安全。
关键词1000 kV高压电抗器     中性点套管     局部放电     电流致热     绝缘    
Cause Analysis of Overheating Fault of Neutral Bushing in 1000 kV High Voltage Reactor
WANG Yu, GUO Jin'gang, WANG Yanwei, ZUO Xiujiang, ZHANG Xinwei     
Eastern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Hohhot 010010, China
Abstract: The overheating problem of neutral bushing of 1000 kV high voltage reactor at the 1000 kV UHV substation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cause of overheating is analyze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bushing structure,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oil test results. The cause of casing overheating is partial discharge or heat induced by current. The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this type of bushing, as strictly implementing the product installation process requirements and ensuring the installation in place during the on-site installation, are presented to ensure the safty of operation for equipments.
Key words: 1000 kV high-voltage reactor     neutral bushing     partial discharge     heat induced by current     insulation    
1 故障概况

某特高压变电站某相1000 kV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套管引出线接头过热,红外测温温度43.3 ℃,环境温度-15 ℃,同期同组相邻相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套管相同部位红外测温为-7.5 ℃,之后该中性点套管内引出线接头温度上升至106.9 ℃。

将该线路由运行转检修,现场对该中性点套管导电密封头进行拆解,发现内部穿芯电缆定位销、密封压板定位孔、引线接头下部螺纹处、导电密封头内部有过热变色现象。同时,套管油样油色谱试验发现氢气、总烃含量超标,初步分析套管内部可能存在油过热裂解、绝缘老化或劣化现象[1-4]

2 故障排查 2.1 套管结构

穿芯电缆套管头部结构如图 1所示。

图 1 穿芯电缆套管头部结构
2.2 解体试验

为进一步查找套管导电密封头过热原因,对缺陷套管进行厂内试验及拆解。主要工作包含套管油化检测,电气试验,设计安装工艺、解体检查等[5-7]

经检查,介损测试、工频耐压及局部放电测量试验结果均合格。产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2.1 套管油化检测

套管电气试验前、后分别对套管中绝缘油进行油化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 1所示。

表 1 油化验检测结果

依据DL/T 722—2014《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8],判断故障类型为油和纸过热。根据三比值法可推断为中温过热(300~700 ℃)。由于有CO与CO2气体产生,可能有固体绝缘材料分解。

2.2.2 解体检查

在对故障套管拆解过程中,发现导电密封头及引线接头螺纹处、定位销及销孔处存在过热痕迹,套管头部零部件已烧蚀,螺纹变形,如图 2所示。其他部位未发现过热或放电痕迹。

图 2 故障套管解体缺陷情况

对套管导管进行内窥镜以及切割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3 故障原因分析

分析认为,本次套管发热原因为局部放电或者电流致热。

3.1 局部放电

按照工艺要求,安装导电密封头时,将导电密封头螺纹旋紧至密封垫圈上表面,此时定位销会与压盖销孔上壁紧密接触,与引线接头销孔下壁紧密接触。压紧后逆时针回转45°~90°,对正安装孔,安装导电密封头与压盖的紧固螺栓。由于逆时针回转以及紧固螺栓时密封垫圈的压缩,会使定位销压缩与压盖销孔下壁紧密接触,与引线接头销孔上壁紧密接触,此时定位销被压紧。同时,紧固的定位销能够为导电密封头与引线接头(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提供备紧力。若安装不到位,则定位销不紧固,且不能为导电密封头与引线接头提供备紧力。

高压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持续振动,在振动作用下定位销与销孔上下壁之间会产生间隙。经过实测,中性点小电抗入地电流为1.78 A,电抗值为413.69 Ω,可计算出在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套管处的最高电压为1041.2 V。按照零部件设计规格,未紧固的定位销与压盖销孔的最大间隙为0.5 mm,与引线接头销孔的最大间隙为0.25 mm。定位销因振动产生悬浮电压,当该电压与中性点套管处电压存在压差且空气间隙足够小时,会产生放电现象。

3.2 电流致热

电流致热是引起套管中绝缘油中温过热、导电密封头螺纹处过热的主要原因。安装不到位时,定位销由于振动与压盖销孔或引线接头销孔接触不紧密,接触电阻增大。引线接头下部为浸油绝缘布缠绕的软缆,若软缆某点由于绝缘缺陷与套管导管内壁接触,此时在套管导管上产生分流,如图 3所示。正常情况下,导电密封头、引线接头与软缆为载流部分。电流过热使绝缘缺陷扩大,电流流过压盖与定位销,由于振动造成二者接触电阻增大,在接触面产生发热现象。

图 3 电流致热原理
4 整改措施及建议

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套管发生过热故障后,及时更换了故障套管,并加强了红外测温工作,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针对本次中性点套管过热故障,建议从细节处提升产品质量,尤其是套管绝缘材料的选取、绝缘部位的装配,同时可通过改进产品结构设计保证现场装配精度。在现场安装中,要严格执行产品安装工艺要求,保证各部件安装到位。

参考文献
[1]
罗舜. 电力变压器套管将军帽发热故障的红外诊断分析[J]. 变压器, 2018, 55(1): 50-53.
[2]
雷军军, 刘煌煌. 油浸式电抗器套管接头发热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J]. 电世界, 2018, 59(8): 18-20.
[3]
杨雪飞, 孙上元. 500 kV变压器套管将军帽发热原因分析和改造[J]. 电工电气, 2018(12): 58-60, 70.
[4]
田肖飞, 孙文星, 杨贤, 等. 油浸式并联铁心电抗器缺陷分析及整改措施[J]. 广东电力, 2019, 32(2): 144-151.
[5]
马江峰, 胡恩德, 徐龙, 等. 变压器套管载流导体接触不良发热的分析与处理[J]. 电气时代, 2018(8): 77-79.
[6]
杜现秋, 夏茂利, 张全芳, 等. 两起变压器套管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 电工技术, 2016(3): 52-53.
[7]
苏文, 穆靖宇, 马凯. 一起220 kV侧变压器套管过热诊断[J]. 东北电力技术, 2019, 40(1): 21-22, 27.
[8]
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DL/T 722-2014[S].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