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9, Vol. 37 Issue (01): 78-81   PDF    
10 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引起铁磁谐振事故分析
胡金1, 张海霞2, 韩海龙1, 郑玉浩3     
1. 巴彦淖尔电业局,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2. 内蒙古电力培训中心, 呼和浩特 012100;
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山东 潍坊 261000
摘要:巴彦淖尔地区电网布拉格变电站发生10 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在选线拉路后电容参数与电感参数相匹配,引发系统铁磁谐振。经分析,确定原因为变电站出线由杆塔更换为入地电缆后系统电容增大,且10 kV母线未安装消弧线圈。为此提出消弧线圈法、4TV法等预防系统铁磁谐振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     铁磁谐振     过电压     单相接地     系统参数    
Analysis of Ferroresonance Accident in 10 kV Power System Caused by Single-Phased Grounding Fault
HU Jin1, ZHANG Haixia2, HAN Hailong1, ZHENG Yuhao3     
1. Bayannur Electric Power Bureau, Bayannur 015000, China;
2.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Training Center, Hohhot 012100, China;
3. Weif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of State Grid, Weifang 261000, China
Abstract: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ccured in 10 kV system of Prague Substation in Bayannur area power grid. Capacitance parameter matching inductance parameter after pulling off fault line, while the ferroresonance accident appeared in the system. The reason was that the system capacitance increased after the substation outgoing line was changed from tower to ground cable, and no arc suppression coil was installed on 10 kV bus. The methods of arc suppression coil and 4TV were put forward to prevent the ferroresonance in the system.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ferroresonance     overvoltage     single-phase grounding     system parameters    
0 引言

电网中的谐振是电感参数与电容参数相匹配而产生的角频率振荡,会引起剧烈的过电压及过电流。在配电网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数量众多,易发生铁磁谐振,产生的过饱和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100倍,且持续时间较长,极易造成TV烧毁、熔断器熔断及TV爆炸事故[1-2],因此加强对铁磁谐振的分析及治理意义重大。本文以巴彦淖尔地区电网布拉格变电站为例,对该站发生的一起10 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的电磁谐振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1 铁磁谐振形成机理及危害 1.1 形成机理

电网中的电感元件有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二次线圈,发电机线圈、消弧线圈、线路等效电抗等。电容参数有线路的相间电容、电容器补偿电容、线路对地电容、杂散电容等。电网正常运行时,整个系统的感抗大于容抗,远离谐振点。当系统中出现破坏系统参数的事件如接地拉路、雷击、跳闸、弧光接地等时,将会使系统的电感元件达到饱和状态,造成等值电感、电抗迅速减小,电容参数与电感参数达到匹配条件而引发铁磁谐振。在铁磁谐振发生后,电网由正常运行状态过渡到谐振状态,电容元件的电荷聚集,引发过电压及过电流事故[3-6]

配电网中的铁磁谐振多为单相接地引起,以单相接地为例说明故障后系统电流及电压变化。假设某系统W相发生接地,故障发生时系统接线及向量图如图 1所示。配电网正常运行时各相电压有效值相等,中性点电压UN=0。在W相接地后,W相电压UW=0,流过接地点的电流为整个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由图 1b可知,中性点电压UN=-UW,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但此时各个相之间的线电压仍然对称,可连续对负荷供电[7-8]

图 1 W相接地故障时系统接线及向量图
1.2 危害

随着城区变电站的负荷增大,出线电缆增多,因此发生接地后流过故障点的容性电流增大,故障产生的电弧不易熄灭,有可能引发连续性的弧光接地导致重合闸失败,并产生高于额定电压4~6倍的过电压。此时系统中励磁性能较差的TV将达到过饱和状态,可能造成TV熔丝熔断甚至喷油爆炸。此外,谐振过电压还会使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点被击穿,造成设备损毁[9-12]

2 案例分析

2018-05-25巴彦淖尔地区电网布拉格变电站10 kV系统发生一起因单相接地拉路引起的铁磁谐振。

2.1 事故前电网运行方式

布拉格变电站为巴彦淖尔地区调控一体化集控运维主站,正常运行方式下布拉格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接带10 kV系统运行(接线方式如图 2所示),负荷为城区负荷和1个小型光伏电站。

图 2 布拉格变电站10 kV系统接线图
2.2 事故过程

19:21监控员汇报,布拉格变电站10 kV系统U相接地,此时UU=0.6 kV、UV=9.7 kV、UW=9.6 kV。检查小电流选线装置选线线路及站内设备,小电流选线装置选线新城Ⅰ线,备选新城Ⅱ线,站内设备正常。19:30拉开新城Ⅰ线断路器后接地现象消失。19:31系统出现三相电压同时升高并摆动的谐振现象(数据见表 1),10 kV布光线差动保护跳闸。19:32试送新城Ⅰ线,过流Ⅱ段保护动作跳闸,谐振未消失。19:33变电站报电容器942柜附近有浓烟,拉开电容器942后系统谐振消失,电压恢复正常。后检查发现电容器942后柜门观察窗炸开,电容器W相电缆头炸裂(见图 3)。

表 1 10 kV系统谐振电压变化值

图 3 电容器W相电缆头炸裂
2.3 原因分析

该案例是典型的单相接地故障拉路后激发的系统铁磁谐振事故,谐振产生的过电压造成电容器电缆头炸裂。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极易激发铁磁谐振。单相接地期间,故障点流过的是整个系统的电容电流,同时不接地相电压升至线电压,因此10 kV系统储存了大量电荷。选线拉路后接地点消失,三相电压回归至正常相电压,线路上积累的大量电荷在电压回归瞬间,只能通过并联母线的TV中性点释放,在此情况下TV达到饱和状态,系统电感参数与电容参数相匹配,激发铁磁谐振。

布拉格变电站出线由杆塔更换为入地电缆后,造成系统的电容增大,而且变电站的10 kV母线未安装消弧线圈,造成电感电流不足,不能够补偿电容电流,这是造成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

3 防治措施 3.1 消弧线圈法

消弧线圈法是在电网系统中接入补偿电容电流的消弧线圈,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抑制系统谐振方法。该方法需要定期检测系统电容电流,进行过补偿运行[5]。目前配电网接入的非线性设备增多,导致谐波增多,但是消弧线圈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对谐波分量进行补偿,对谐波引起的电弧的熄灭能力有限。

3.2 4TV法

配电网中TV易饱和问题可采用4TV法对原有的TV进行改造:在三相TV的中性点接入一个单相TV,使其开口三角形短路。该方法可以改善TV励磁特性曲线,以提高电感的饱和点,其接线方式如图 4所示。该方法的优点是改造方便,可抑制TV熔断器的熔断。缺点是用户侧的TV不能接地,且TV的三角形绕组内会有环流,如果环流过大易损坏TV。

图 4 4TV法接线方式示意图
3.3 TV高压侧经非线性电阻接地

将系统TV高压侧的中性点改造为接入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如图 5所示),以增大零序回路的阻尼,在谐振发生后消耗谐振能量。

图 5 TV高压侧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示意图

非线性电阻参数的合理选取是该方法现场应用的一个难点,从试验和现场情况来看,采用此方法抑制谐振,系统要经历几次低频摆动,消谐的暂态过程较长。同时随着配电网的出线增多,饱和电流增大,需要在负荷侧TV也装设非线性电阻。

3.4 其他措施

(1)配电网故障处理后,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谐振,可在送电前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投退电容器以避开谐振点,破坏谐振条件。

(2)配电网中的运行设备都是按照电网三相一致方式进行设计的,三相不平衡易激发谐振,故在分合断路器时须提高断路器动作的同期性。

(3)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可采取快速拉路措施。按负荷性质提前设置拉路序位,将序位表输入智能化拉路系统。

(4)对电缆进行入地改造后,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的可能性提高,在电缆出线较长的线路上设置分段重合器,以快速隔离故障,缩短故障查找时间。

4 结语

目前铁磁谐振抑制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配电网的谐振发生机理具有非线性及系统运行方式的灵活性、抑制谐振设备的局限性,铁磁谐振在配电网中还经常发生。抑制铁磁谐振的措施须根据变电站的具体情况,按照“防”“消”结合进行综合治理。本文对铁磁谐振机理的分析方法及提出的谐振防治措施,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电网运行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天奇, 刘银彬, 杨玉新, 等. 35 kV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影响因素及消谐措施仿真分析[J].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7, 35(4): 34-36.
[2]
庞吉年.配电网谐振过电压故障分析与抑制措施研究[D].南京: 东南大学, 201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6-1016324869.htm
[3]
林莉, 王凯佩, 何月, 等. 基于瞬时对称分量法的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电压互感器暂态过电流分析[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 36(11): 157-164.
[4]
姜伟.配电网铁磁谐振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 2015.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2-1015531657.htm
[5]
王蝶, 马晋佩, 田金虎. 35 kV配电网铁磁谐振抑制措施研究[J]. 电工技术, 2014(11): 10-12.
[6]
曾祥君, 杨先贵, 王文, 等. 基于零序电压柔性控制的配电网铁磁谐振抑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7): 1666-1673.
[7]
朱岸明, 王倩. 配网铁磁谐振过电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及抑制措施的研究[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7, 33(3): 28-34. DOI:10.3969/j.issn.1674-3814.2017.03.005
[8]
常方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风险预警方法研究[D].北京: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2302-1014295216.htm
[9]
Varma R, Salama.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solar power integration in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IEEE power and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Detroit: 2011.
[10]
Radmanesh H, Gharehpetian G B. Ferroresonance suppression in powertransformers using chaos theo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13, 45(1): 1-9.
[11]
杨鸣, 司马文霞, 段盼, 等. 铁磁谐振过电压柔性控制的试验研究[J]. 高电压技术, 2015, 41(2): 647-653.
[12]
林莉, 何月, 王学军, 等.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互感器损坏机理[J]. 高电压技术, 2013, 39(5): 1114-1120. DOI:10.3969/j.issn.1003-6520.2013.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