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加强集约化管理及努力构建现代型、节约型企业方面的工作不断深入,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行政语音系统发展迅猛,但现有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公司决定在电力行政程控交换系统的基础上建设软交换系统。软交换技术以SIP协议控制技术为核心,采用软交换体系构架,使传输层与控制层、接入层与承载层分离,应用层主要在业务服务器上运行,业务媒体流直接承载在IP网络系统上,可实现数据传输、语音通话、视频会议、即时信息等功能[1-3],并通过中继媒体网关与现有交换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从而保证了从传统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到软交换系统的平滑过渡。
1 传统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缺陷数字程控交换机,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也称为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它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可以灵活地为用户提供呼叫转移、呼叫控制、会议电话等功能,为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但随着电力通信业务IP化的发展,由于传统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只能提供语音交换业务,而且因为设备老化及厂家逐步停止生产,造成设备故障率高、维护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对电力行政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进行改进。
2 软交换系统的优点软交换技术是指以软交换设备为呼叫控制核心、基于分组传送的通信技术。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其他功能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交换设备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件和信令互通,目的是实现传输层与控制层、接入层与承载层的分离,各功能层面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
软交换系统可以在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进行无缝互操作,其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良好的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件/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业务所需的同步通信协议。在软交换技术的体系架构中采用开放式的应用编程接口,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实现独立于网络的业务开放模式,能够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
由以上可以看出,软交换系统不仅继承了传统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全部功能,而且它采用开放式标准接口,传输层与控制层、接入层与承载层分离,做到了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设备选择与组网方式的灵活性得到提高,易于和不同网关、交换机、网络节点通信,展现了兼容性、互操作性、互通性好的优势[4-7],因此软交换技术成为替代传统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主流技术。
3 内蒙古电力行政交换系统现状内蒙古电力行政交换系统(网络拓扑图见图 1所示)于1992年建成,它是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汇接局、各地市供电局为端局的星形网络架构,架构中汇接局与各端局通过独立的2 Mbit/s中继链路接入PSTN公网;同时各端局通过中继链路与汇接局实现互联互通。行政交换设备大多采用传统程控交换机,主要业务为模拟电话语音业务。
|   | 图 1 内蒙古电力行政交换网络拓扑图 | 
随着公司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行政交换系统组网方式和技术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语音、图像、数据等业务的多元化需求及在维护、管理、业务扩展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这些都是传统数字程控交换设备无法满足的。
4 软交换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以下简称软交换系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全网集中式部署方案,第一期以公司总部软交换平台的建设为目标,实现信通中心所管理的用户在软交换系统的注册和使用。软交换系统与现有程控交换机互联互通,保证程控交换用户可以和软交换用户通信,同时在软交换系统基础上部署统一通信业务。
4.1 系统组网方案内蒙古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全网设置主、备用两个软交换中心,分别配置具备接入全网用户容量的软交换机,满足在主系统故障或网络中断情况下全网业务不中断的要求,同时软交换设备与网络时钟服务器时间同步,达到设备时间的一致性。
集中式组网方案需要在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公司信通中心机房)和灾备中心(鄂尔多斯电业局通信灾备中心)各配置1套核心软交换设备和综合媒体网关,综合媒体网关通过E1中继链路与程控交换机及运营商网络对接。公司总部用户通过AG或IAD接入软交换系统(见图 2)。为了整体网络建设的可靠性,每个设备的关键板卡均采用主备板卡保护或负荷分担的工作方式,同时要考虑网络的QoS保障及安全保障措施(一般采用MPLS VPN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用户及边界网关技术)。
|   | 图 2 软交换系统网络结构图 | 
公司信通中心软交换设备是管理内蒙古电力行政交换系统语音业务、网管终端、接入设备、服务器及用户的核心设备,鄂尔多斯通信灾备中心设备作为公司核心设备的备用设备,当核心设备出现故障时,接管信通中心核心设备管理的终端和用户;公司信通中心部署1套网管系统和1套计费系统,鄂尔多斯电业局通信灾备中心部署1套计费系统,用于整个软交换系统的计费管理及设备的分权分域管理。后期各供电单位在自行建设过程中,分别部署1套综合媒体网关,用于与原程控交换机和PSTN公网连接及与汇接局连接,实现原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用户及软交换系统用户的本地出局及统一通信;部署AG/IAD等软交换接入网关设备,用于模拟电话的接入和控制。
4.2 实际应用效果软交换系统的建成,实现了信通中心管理用户在软交换系统的注册和使用。较交换系统与现有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用户可以互联互通。在软交换系统基础上部署统一通信业务,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有选择性地开展业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多媒体通信业务的规划部署。视频通话、即时消息、即时会议、预约会议、双机联动同振、企业通讯录等功能的实现,大幅提高了行政交换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采用信息网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较传统程控交换机有很大提升,可以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软交换网管设备安装在公司汇接局,软交换设备可以通过网管进行远程维护,不仅可以提高运行维护效率,还节约了成本,真正实现了设备的集中式管理维护。
5 结束语随着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将逐步向统一通信的方向发展。统一通信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电信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通信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在任何时间、地点可以通过任何设备、网络实现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将统一通信提供的业务功能与公司的软交换业务相结合,势必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效率。
| [1] | 
    罗国明, 沈庆国, 张曙光.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 
| [2] | 
    张中荃. 现代交换技术[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 [3] | 
    桂海源. IP电话技术与软交换[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0.        
 | 
| [4] | 
    王妙心.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J].  电信科学, 2010, 26(增刊3): 169-171.         | 
| [5] | 
    姚莉. 电力通信调度交换机组网建设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3): 173.         | 
| [6] | 
    陈建亚, 余浩.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3.        
 | 
| [7] | 
    俞春华. 软交换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电话通信系统中的设计方案研究[J]. 信息通信, 2018(3): 211-212. DOI:10.3969/j.issn.1673-1131.2018.03.097         | 
 2018, Vol. 36
 2018, Vol.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