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8, Vol. 36 Issue (03): 89-92   PDF    
110 kV电容器组保护缺陷分析及处理
高三策1, 孙添资2, 张平3, 张欣伟3     
1. 东北农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学院, 哈尔滨 150036;
2.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呼和浩特 010000;
3.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现场进行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电容器组保护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在模拟电容器组单相、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拒动,存在功能性缺失缺陷。通过运用对称分量法及电路叠加原理进行故障定性分析,发现保护设置违反了继电保护设计规范。修改过电流闭锁保护判断逻辑,解决了设计缺陷问题,防止后续新建变电站工程中电容器保护出现类似缺陷,保证了设备稳定运行。
关键词特高压变电站     110 kV电容器组     过电流保护     短路故障     保护动作逻辑    
Analysis of Protection Defect for 110 kV Capacitor Bank and Its Treatment
GAO Sance1, SUN Tianzi2, ZHANG Ping3, ZHANG Xinwei3     
1.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6, China;
2. Eastern Inner Mongolia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y, Hohhot 010000, China;
3. Eastern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Hohhot 010000,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pre-completion acceptance process of 1000 kV high voltage substation capacitor bank,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functional defect in the protection of single-phase and interphase short-circuit of the capacitor, which violates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relay protection. By using the symmetry component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 of circuit superposition, it is judged that due to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overcurrent locking value, protection is not allowed. Through adjusting the judgement logic of overcurrent locking, the design defects are effectively solved, through which similar defects in capacitor protection in subsequent new substation projects are prevented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system are ensured.
Key words: extra-high voltage substation     110 kV capacitor bank     overcurrent protection     short-circuit fault     logic of protection    
0 引言

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安全保障,它和一次设备同等重要。保护的合理配置与整定是涉及整个电网的问题[1]。在制订电网规划时,要充分研究当电网稳定破坏时按计划分区解列的问题,要把运行电网的事故预想纳入设计阶段,为有效实现电网保护提供前提条件[2]。本文实例分析了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110 kV电容器保护由于违反继电保护设计原则,在电容器组发生单相接地、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不能正确动作切除故障的问题,为防止后续新建工程中电容器保护出现类似情况提供借鉴。

1 并联电容器组作用及其保护配置

电力电容器组是一种无功补偿装置。电力系统和供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需要吸收无功功率才能正常工作。如果这些无功功率都需发电机供给,则会影响其有功出力,造成电压质量低,影响用户使用。因此在变电站低压侧装设并联电容器组以补充无功功率,提高母线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使系统稳定运行。通常电容器组配置的保护有过流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桥差不平衡电流保护[3]

2 电容器保护现场试验 2.1 电容器保护逻辑

胜利变电站110 kV侧系统主接线图如图 1所示。由于连接110 kV电容器组的断路器为负荷开关,无灭弧能力,只能切除小电流故障,因此在设计时电容器过流保护逻辑如下:

图 1 胜利变电站110 kV侧系统主接线图

新增过流闭锁保护定值与过流保护配合使用,即在故障电流大于本段过流保护定值的前提下,当故障电流大于过流闭锁保护定值时,跳主变压器低压侧分支断路器1101,并启动主变压器失灵保护、解除主变压器复压闭锁;当故障电流小于过流闭锁保护定值时,跳负荷断路器1113,并启动母线失灵保护、解除母线复压闭锁。保护动作逻辑如图 2所示。

图 2 保护动作逻辑
2.2 保护模拟试验

2017-05-11,对110 kV侧电容器保护开展现场验收试验工作,试验过程中出现电容器过流保护不能正确动作的现象。

过流Ⅰ段保护定值Idz设为1.2 A,过流闭锁保护定值Ibs为0.9 A,保护动作时间为0.5 s。

(1)模拟单相(L1相)接地短路故障,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向电容器保护装置输入电流量:IL1= 1.312 A,故障持续时间1 s。电容器保护装置未动作,动作灯未亮。

(2)现场模拟L2相、L3相接地短路故障,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向电容器保护装置输入电流量:IL2= 1.312 A,IL3=1.312 A,故障持续时间1 s。电容器保护装置过流Ⅰ段保护未动作,动作灯未亮。

(3)现场模拟三相短路故障,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向电容器保护装置输入电流量:IL1=1.312 A,IL2=1.312 A,IL3=1.312 A,故障持续时间1 s。电容器过流Ⅰ段保护可靠动作,动作灯亮。

3 110 kV电容器组短路故障分析

针对电容器保护动作行为,对110 kV侧电容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对称短路故障进行分析。

3.1 单相接地故障

当电容器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流向如图 3所示,复合序网图如图 4所示。

图中:IkL1—L1相接地短路电流;ICL2ICL3—L2相、L3相电容电流 图 3 K1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中:I01I02I03—非故障支路对地电容电流;I04—故障支路零序电流;C1C2C3—非故障线路对地等效电容;C4—故障线路对地等效电容;UA—非故障线路电压;IKA—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KA1(1)IKA2(1)IKAO(1) —单相接地故障正序、负序、零序电流分量;UKA1(1)UKA2(1)UKAO(1)——单相接地故障正序、负序、零序电压分量 图 4 L1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复合序网图

图 4得到故障电流表达式:

即故障线路电流等于非故障线路对地电容电流之和,其向量关系如图 5所示。

图中:UL1UL2UL3—系统正常运行时L1、L2、L3相电压;IkL1—故障电流;IL2IL3—L1相接地时L2相、L3相电容电流;UL2UL3—L1相接地时L2相、L3相电压 图 5 故障相电流与非故障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向量关系

图 5可知,当电容器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为其他支路对地电容电流之和,数值较小,但对设备仍存在一定危害,保护应动作跳闸。

3.2 两相短路故障

当电容器组发生两相(L1、L2)相间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流向如图 6所示。

图 6 K2点发生两相(L1、L2)相间短路时故障电流流向示意图

此时边界条件为[4]

式中  IKL3(2) —L3相电流;

IKL1(2)IKL2(2) —L1相、L2相故障电流;

UKL1(2)UKL2(2)—L1相、L2相故障电压。

由边界条件及对称分量法得[4]

式中  UKL3[0] —故障前L3相电压;

Z—综合阻抗。

可见,当电容器组发生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为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的倍,该故障电流对设备危害严重,保护应动作跳闸。

3.3 三相短路故障

当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流向如图 7所示。

图 7 K3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流向示意图

电容器组发生三相短路故障,为对称性故障,故障电流为[4-7]

当电容器组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由于短路综合阻抗Z远小于正常负荷阻抗,因此故障电流远大于负荷电流,对设备危害最严重,必须立即跳闸,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

4 保护装置拒动原因分析

综上分析,在110 kV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容器组发生单相、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应动作,但是进行现场模拟试验时,电容器保护装置不能正确动作。

(1)首先对保护装置进行了采样检查,采样值符合精度要求,排除采样回路及采样插件故障引起电容器保护的不正确动作行为;

(2)投退电容器组过流保护控制字,对应控制字变位正常,排除控制字引起电容器保护的不正确动作行为;

(3)在过流保护控制字置“1”时,加入故障电流幅值为1.312 A(面板显示采样值正确),故障持续时间为1 s,分别模拟电容器组不同故障类型,结果电容器过流保护只在三相短路故障时动作[8]

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怀疑电容器过流保护功能逻辑错误。根据图 2,电容器过流Ⅰ段保护动作条件为:(1)任何一相故障电流值大于过流Ⅰ段保护定值(1.2 A);(2)L1L2L3三相中最小相故障电流大于闭锁保护定值(0.9 A);(3)故障持续时间大于延迟时间(0.5 s)。以上保护功能逻辑与现场模拟故障试验现象相符,即在单相、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由于非故障相电流较小,不满足条件(2),因此保护不动作。

综上分析,电容器组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为保护逻辑设计错误,当发生单相、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由于过流闭锁保护定值设置不合理,非故障相电流(即三相中最小电流)未达到闭锁保护定值,导致保护不动作。

5 采取的措施

通过在软件程序中对保护逻辑进行修改,将过流闭锁保护的判断逻辑由Min(IL1IL2IL3)>Ibs调整为Max(IL1IL2IL3)>Ibs,修改后电容器过流保护逻辑如图 8所示。

图 8 调整后的电容器过电流保护逻辑

修改后对电容器过流保护功能重新校验,电容器保护能正确、可靠、快速切除电容器组各种类型故障,满足电容器安全可靠运行要求,可正常投入运行。

6 结语

目前,继电保护产品总体缺陷较少,但在验收试验中仍有必要进行全面试验检测,以保证工程安全投产。同时,现场继电保护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认真做好二次设备验收工作,以免出现因继电保护系统不正确动作造成的电网停电事故。

参考文献
[1] 王梅义, 蒙定中, 郑奎璋, 等. 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技术[M].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 13-19.
[2] 张保会, 尹项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2版.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3] 黄益庄, 张传利. 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J]. 中国电力, 1998, 31(6): 21–23.
[4] 杨立川. 高压并联电容器组过流保护研究[J]. 电世界, 2013, 12(6): 10–12.
[5] 郭昆丽, 田海霞, 王建波, 等. 某变电站10 kV并联电容器故障分析及对策[J]. 广东电力, 2017, 30(3): 58–63.
[6] 牛静, 何进进. 110 kV系统优化后备保护的研究[J]. 电力大数据, 2018, 20(1): 48–51.
[7] 张俊才. 电力电容器的绝缘诊断技术[J]. 内蒙古电力技术, 1991, 9(1): 50–55.
[8] 于永源, 杨绮雯. 电力系统分析[M]. 3版.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