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8, Vol. 36 Issue (03): 56-59   PDF    
光伏电站35 kV集电线路连锁跳闸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
温向炜1, 翁鹏飞1, 刘杰1, 呼和1, 宫力彬2     
1. 内蒙古京能乌兰伊力更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300;
2. 京能新能源内蒙古分公司, 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针对内蒙古乌兰伊力更光伏电站的一起35 kV集电线路连锁跳闸事故进行原因排查,结果为TA内部绝缘击穿以及高压设备尖端放电引发事故跳闸。对此提出定期对35 kV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对光伏箱式变压器35 kV侧电缆接线母排尖端进行拆除或做绝缘处理等防范措施,35 kV集电线路再未发生连锁跳闸事故。
关键词光伏电站     集电线路     跳闸事故     高压设备     尖端放电    
Cause Analysis of Concatenate Trip Accident of 35 kV Collector Line in Solar Power Station and Its Treatment
WEN Xiangwei1, WENG Pengfei1, LIU Jie1, Hu he1, GONG Libin2     
1.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Ulan Yiligeng Wind Power Gene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Bayannur 015300, China;
2. Jingneng New Energy Inner Mongolia Branch, Hohhot 010070, China
Abstract: The cause of a chain trip accident of 35 kV power line in Inner Mongolia Ulan Yiligeng solar power sta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was the accident of TA internal insulation breakdown and high voltage equipment discharge. In this regard, the periodical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on of 35 kV switchgear, the removal of the tip of the bus bar line of the 35 kV side connection of the solar box transformer and the insulation treatment were put forward, through which the chain trip accident of 35 kV power line never happened any more.
Key words: solar power station     collector line     trip accident     HV equipment     point discharge    
0 引言

新能源发电行业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大批风电及光伏电站并入电网,对于单体容量较大的新能源电站,由于其输配电线路数量较多且分布范围较大,加上其电源结构较为分散,输配电线路时常发生跳闸事故。本文对一起线路连锁跳闸事故进行原因查找与事故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消除了事故隐患。

1 系统概况

乌兰伊力更光伏电站35 kV输变电系统由8条光伏集电线路、1台35 kV母线TV及1台直挂式无功补偿装置(SVG)组成,其中单条光伏集电线路接带10台光伏箱式变压器运行。每台光伏箱式变压器容量为1000 kVA,每条光伏集电线路容量为10 MVA,35 kV输变电变压器系统容量共计80 MVA,直挂式SVG容量为16 Mvar。乌兰伊力更光伏电站35 kV输变电系统图见图 1

图 1 乌兰伊力更光伏电站35kV输变电系统图
2 事故经过及初步处理 2.1 事故经过

2017-08-13T23:21:15.578,变电站监控后台报6号光伏集电线路386过流Ⅰ段动作断路器跳闸;23:21:15.669,3号光伏集电线路383过流Ⅰ段动作断路器跳闸;23:21:15.670,7号光伏集电线387过流Ⅰ段动作断路器跳闸。就地检查6号光伏集电线路386断路器确认在分闸位置,保护装置显示动作值为118.63 A,故障相为L2、L3相;就地检查3号光伏集电线路383断路器确认在分闸位置,保护装置显示动作值为97.61 A,故障相为L3相;就地检查7号光伏集电线路387断路器确认在分闸位置,保护装置显示动作值为120.28 A,故障相为L2相。3号、6号、7号光伏线路过流Ⅰ段保护定值均为27.5 A。

2.2 事故发生时电站运行方式

光伏线路跳闸时电站运行方式为:光伏主变压器运行,35 kV母线运行,1号—8号光伏线路运行,35 kV母线TV运行,SVG冷备用。

2.3 故障点查找及初步处理

8月14日依次将3号、6号及7号光伏集电线路转为检修状态[1],同时对3号光伏集电线路383间隔电缆及其10台箱式变压器进行检查,发现383断路器下口L3相线路TA完全烧损,未发现其他故障点;对6号光伏集电线路386间隔电缆及其10台箱式变压器进行检查,发现57号箱式变压器至56号箱式变压器高压侧35 kV电缆终端头L2、L3相击穿,未发现其他故障点;对7号光伏集电线路387间隔电缆及其10台箱式变压器进行检查,发现387断路器至66号箱式变压器高压侧35 kV电缆终端头L3相击穿,未发现其他故障点。

8月15日对383断路器下口L3相线路TA进行更换,重新制作57号箱式变压器至56号箱式变压器高压侧35 kV L2、L3相电缆终端头,387断路器至66号箱式变压器高压侧35 kV L3相电缆终端头。经设备预试合格后3号、6号、7号光伏集电线路依次恢复正常运行[2]

3 原因分析

本次跳闸事故中3条光伏集电线路几乎同时发生断路器跳闸事故,间隔不足100 ms,因此初步判断本次跳闸事故为一起连锁跳闸事故,线路动作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为了进一步查找事故原因,依次对3条光伏线路保护装置及一次设备进行排查。

3.1 线路保护误动作

对跳闸线路事故电流、动作时间与线路保护定值、动作时限进行校核,结果为事故电流及动作时间均符合保护动作条件,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正确,因此排除线路保护误动作的可能性。

3.2 TA内部绝缘击穿

结合变电站监控后台报文信息、事故线路故障点情况及事故跳闸时刻的故障录波图(图 2)对本次光伏线路连锁跳闸事故进行分析,发现3号光伏集电线路L3相TA故障瞬时接地,使得35 kV母线L1、L2相电压升高,造成6号、7号光伏线路设备绝缘击穿,从而导致线路连锁跳闸,具体情况如下。

图 2 乌兰伊力更光伏电站2017-08-13T23:21:15故障波形图

(1)图 2中,23:21:15.349,3号光伏集电线路L3相及零相电流先于6号光伏集电线路L2相、L3相及零相电流发生故障电流突变。故障发生时,3号光伏集电线路L3相发生接地故障,故障持续大约20 ms后消失;

(2)3号光伏集电线路L3相接地瞬间使35 kV母线L1、L2相电压升高突变,导致6号光伏集电线路L2、L3两相发生接地故障跳闸(图 2中红圈内异常电流波形);

(3)23:21:15.430,3号光伏集电线路L3相接地故障重启(图 2中黄圈内异常电流波形),使得35 kV母线L1、L2相电压再次升高突变,导致7号光伏集电线路发生L1、L2、L3三相短路故障跳闸(图 2中蓝圈内异常电流波形),同时3号光伏集电线路因L3相接地故障跳闸[3]

3.3 高压设备尖端放电

6号、7号光伏集电线路故障点如图 3图 4所示。

图 3 6号光伏集电线故障点

图 4 7号光伏集电线故障点

(1)图 3中,6号光伏集电线故障原因为56号箱式变压器35 kV侧L2相电缆接线母排尖端(图 3中红圈内)对L3相电缆终端头屏蔽层放电,造成线路单相接地,进而发展为L2、L3相短路接地故障,引起6号光伏集电线故障跳闸。

(2)图 4中,7号光伏集电线路故障原因为66号箱式变压器35 kV侧L2相电缆接线母排尖端(图 4中红圈内)对L1、L3两相电缆终端头屏蔽层放电造成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引起7号光伏集电线路故障跳闸。

(3)在光伏集电线路正常运行时,由于箱式变压器35 kV侧电缆接线母排边角为90°,根据高压设备尖端放电原理,线路正常运行时,35 kV母排直角尖端处电场强度会明显高于母排平滑处电场强度。在此次线路跳闸事故中,当3号光伏集电线路L3相发生单相接地时,35 kV系统L3相电压瞬间由20.8 kV降低为0,L1、L2两相电压由20.8 kV突变为36 kV,L2、L3相电压差由正常运行时的0.1 kV瞬间增加至36 kV,使箱式变压器35 kV侧L2相电缆接线母排直角尖端对L1、L3相电缆头绝缘薄弱处放电,进而导致线路保护动作发生连锁跳闸事故[4-5]

4 治理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造成35 kV集电线路连锁跳闸的原因为TA内部绝缘击穿以及高压设备尖端放电,对此提出以下治理措施。

(1)定期对35 kV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检测[6],发现设备放电点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

(2)对光伏箱式变压器35 kV侧电缆接线母排尖端进行拆除或做绝缘处理[3],消除因线路电压突变导致母排尖端对电缆或屏蔽层放电的隐患。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35 kV集电线路设备隐患得到了有效治理,电站再未发生类似连锁跳闸事故。

参考文献
[1] 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DL/T 1253-2013[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2005[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3] 阎孟昆, 庄猛. 35 kV电缆终端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 华东电力, 2014, 42(9): 1873–1875.
[4] 汪超, 许剑波, 张波. 一起35 kV电缆头烧毁事故引起电压异常的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19): 117–118.
[5] 徐兴发. 一起线路跳闸引起35 kV变电站失压的故障分析[J]. 广东电力, 2016, 29(10): 85–91. DOI:10.3969/j.issn.1007-290X.2016.10.015
[6] 国家能源局.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