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7, Vol. 35 Issue (06): 41-44, 49   PDF    
输电线路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分析
王巍1, 周高2, 张东2     
1. 内蒙古电力集团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呼和浩特 010020;
2. 鄂尔多斯电业局,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分析输电线路绝缘子发生污闪时泄漏电流的变化特点,详细介绍了由传感系统、检测系统和监控主机等组成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及其硬件组成。该系统可以根据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预测污闪电压。在鄂尔多斯地区电网安装该装置后进行了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装置能够有效监测线路的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可应用于防污闪工作。
关键词输电线路     绝缘子     污闪     泄漏电流     在线监测     电压梯度     积污程度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Current Leakage of Transmission Line Insulators
WANG Wei1, ZHOU Gao2, ZHANG Dong2     
1. Inner Mongolia Power Group Synthesis Energy Co., Ltd., Hohhot 010020, China;
2. Ordos Electric Power Bureau, Ordos 017000, China
Abstract: Make an anlysis of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leakage as the serious accident of transmission line insulator flashover occurs. Mak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insulator leakage current online monitoring application system, composed of sensing system, dete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computer, and its hardware composition. The system can predict the flashover voltage according to the insulator surface of the leakage current. After the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Ordos power grid,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data. The analysis results prove that the validation of the device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insulator surface line leakage current monitoring, and it can be applicated to prevent flashover.
Key words: transmisson line     insulator     pollution flashover     leakage current     online monitoring     voltage gradient     contamination degree    
0 引言

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事故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污闪工作一直以来就是电力行业的重中之重[1]。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的绝缘子污闪事故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有必要对输电线路绝缘子绝缘状态进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

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与污闪电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2-9],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可以综合反映绝缘子表面积污程度、污秽成分、污秽分布、污秽受潮程度、绝缘子形状系数等因素对运行绝缘子表面外绝缘状态的影响[10-18]。根据泄漏电流与绝缘子污闪电压之间的关系而开发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利用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预测污闪电压,指导防污闪工作。

本文介绍了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硬件构成。同时,利用安装在鄂尔多斯地区电网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中的运行数据,对绝缘子的外绝缘状态进行分析评估。

1 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简介 1.1 工作原理

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I与污闪电压U、绝缘子表面电导率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清华大学电机系高电压实验室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得到了泄漏电流与污闪电压之间的关系,具体关系如公式(1)所示:

(1)

式中  f—绝缘子形状系数;

I—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mA;

U—污闪电压,kV。

通过分析大量试验结果,发现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最大值和污闪电压、污闪电压梯度之间存在负幂指数关系。因此可以通过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预测绝缘子污闪电压,进而实现对线路运行情况的评估。具体关系如公式(2)所示:

(2)

式中  Ih—泄漏电流最大值,mA;

L—绝缘子泄漏距离,mm;

I* —定义的中间变量。

污闪电压梯度EfI*的关系如公式(3):

(3)

由此得到绝缘子污闪电压为:

Uf=EfnL

式中  n—悬挂绝缘子片数。

另外,利用实测泄漏电流与线路运行电压可以得到绝缘子表面电导,结合线路绝缘子形状系数,可以得到绝缘子表面电导率,进而推测得到绝缘子表面等值盐密。

1.2 系统硬件构成

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的连续监测。系统采集泄漏电流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利用相关公式,实现对绝缘子表面状态的评估。

图 1为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图 1 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连接示意图
1.2.1 前端传感系统

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前端传感系统主要由电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接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以及电源系统等构成。可以实时采集安装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绝缘子泄漏电流。

电流传感器主要利用差分电阻分段(三段)测量原理,能够测量的泄漏电流范围为0.1 mA~5 A。传感器的采样频率为5 kHz,整体测量误差在3%以内。电流传感器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为了保障过流时各元器件的安全,传感器设计了三级保护回路,主要由与采样电阻并联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压控开关、稳压二极管以及空气放电管等元件构成。保护回路的响应速度在ns级,能够有效保护电流传感器的安全运行。

为避免采样时导线直接短接绝缘子片,造成绝缘子泄漏距离减小,需在绝缘子上安装引流环,引流环及其安装示意图见图 2

图 2 引流环及其安装示意图
1.2.2 主机

主机主要由数据处理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等构成。主机的主要作用是处理前端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泄漏电流、温度、相对湿度等数据,通过GPRS传送至后台监测维护平台。在通信中断无法进行数据传输时,主机的存储空间能够存储30 d的数据,以保证数据完整不丢失。

1.2.3 后台监测维护平台

后台监测维护平台的作用主要是对主机传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及存储。按照每分钟1个数据条进行数据存储,包括相对湿度、温度、1 min内最大泄漏电流值、预测污闪电压值等信息。

2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2.1 监测系统安装信息

2016年11月,在鄂尔多斯地区电网共安装了4套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具体安装信息如表 1所示。

表 1 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信息

由于绝缘子型号会影响最大泄漏电流和污闪电压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通过绝缘子形状系数和泄漏距离2个参量来对泄漏电流和污闪电压的关系式进行修正。需要统计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位置处的绝缘子信息。鄂尔多斯地区电网4套监测系统对应的绝缘子信息如表 2所示。

表 2 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安装处绝缘子信息
2.2 数据处理分析

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每分钟产生1条数据,记录了在该时间段内所监测绝缘子的最大泄漏电流值、相对湿度和温度值。在分析相对湿度、环境温度等对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影响时,需要考虑一段时间内的润湿作用,因而选取1 h作为最小时间单位,即取1 h内的相对湿度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相对湿度,取1 h内的温度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温度。

本文以千安Ⅰ回线38号杆塔和北神线12号杆塔为例进行分析。实测数据中,这2处杆塔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值都很小,基本在0.1 mA左右。

2.2.1 北神线12号杆塔

北神线12号杆塔上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于2016-11-19。截至2017-02-05,系统运行了1530 h。在这段时间内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变化趋势如图 3所示。

图 3 北神线12号杆塔附近相对湿度与温度变化趋势图

根据图 3可知,在这段时间内,不存在由于绝缘子表面污层与外界温差过大而导致凝露,致使绝缘子表面污秽迅速受潮的情况,因而可以排除这一因素的干扰而只考虑相对湿度对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的影响。根据趋势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的空气相对湿度并不高,大部分时间内,空气相对湿度不足75%。当空气相对湿度不足75%时,认为绝缘子表面污秽并不能被充分润湿,无法形成连续的导电通道,所以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值很小。

12月20日至12月21日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连续12 h大于85%,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绝缘子表面污秽得到了充分的润湿,但此时泄漏电流值依然很小。另外,在其他时间段内,也有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的情况,但是泄漏电流值很小,说明从2016年11月份到次年2月份该地区的积污程度并不严重。

2.2.2 千安Ⅰ回线38号杆塔

千安Ⅰ回线38号杆塔上的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于2016-11-18。截至2017-01-30,系统运行1105 h。在这段时间内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变化趋势如图 4所示。

图 4 千安Ⅰ回线38号杆塔附近相对湿度与温度变化趋势图

根据图 4可以排除凝露等因素对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的影响。在监测时间段内,空气相对湿度一直很小,大部分时间内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有部分时间段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但持续时间较短。据此推测在监测时间段内,千安Ⅰ回线38号杆塔上绝缘子表面污秽并没有充分受潮,但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值较小,因此不能判断出绝缘子表面积污程度,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2.3 基于泄漏电流的污闪电压预测

利用泄漏电流进行污闪电压预测,能够综合考虑绝缘子表面积污程度、污秽成分、污秽分布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是比较精确的一种预测方法。

同样以千安Ⅰ回线38号及北神线12号杆塔为例进行预测。2条线路上的绝缘子型号分别为FXBW-220/100及双伞WXP-70型复合绝缘子。在利用泄漏电流进行污闪电压预测时,需要考虑不同绝缘子形状系数和泄漏距离对污闪电压的影响。综合以上信息,当泄漏电流为0.1 mA时,2条线路的预测污闪电压如表 3所示。

表 3 利用绝缘子泄漏电流预测得到的污闪电压

根据表 3所示数据可以看出,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期间,2条线路的预测污闪电压远大于运行电压,表明线路绝缘子的外绝缘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污闪事故的风险。

3 结语

输电线路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在鄂尔多斯地区电网的应用,说明了泄漏电流的监测对绝缘子污闪防治和预测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在线监测,可以掌握污秽绝缘子的运行状态。但是,由于监测装置安装在户外杆塔上,泄漏电流采集易受干扰,监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今后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改进系统设计,以便适合当地情况,不仅要考虑运行环境对泄漏电流检测精度的影响,还要考虑系统不受一年中气候变化和中国南北气候差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关志成, 王绍武, 梁曦东, 等. 我国电力系统绝缘子污闪事故及其对策[J]. 高电压技术, 2000(6): 37–39.
[2] 李治, 王永江, 王黎明, 等. 绝缘子泄漏电流和放电现象的初步研究[J]. 高电压技术, 2002, 28(S1): 1–2, 14.
[3] 关志成, 张仁豫, 薛家麒, 等. 自然污秽可溶盐构成及其对污闪电压值的影响[J]. 电瓷避雷器, 1989, 1(6): 13–18.
[4] 蒋兴良, 舒立春, 张永记, 等. 人工污秽下盐/灰密对普通悬式绝缘子串交流闪络特性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15): 24–28. DOI:10.3321/j.issn:0258-8013.2006.15.005
[5] Tomotaka Suda.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leakage current waveforms of a string of suspension insulato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05, 20(1): 481–487. DOI:10.1109/TPWRD.2004.837668
[6] M A M, Darus A. Modeling leakage current and electric field behavior of wet contaminated insulato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04, 19(1): 432–433. DOI:10.1109/TPWRD.2003.820409
[7] 张寒, 文习山, 丁辉. 用神经网络预测基于气象因素的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J]. 高压电器, 2003, 39(6): 31–32.
[8] 李武峰, 范建斌, 李鹏, 等. 直流绝缘子串污秽闪络特性研究[J]. 电网技术, 2006, 30(15): 21–24. DOI:10.3321/j.issn:1000-3673.2006.15.004
[9] 关志成, 张仁豫, 朱德恒. 染污绝缘子临闪时泄漏电流和闪络电压之间关系的研究[R]. 北京: 清华大学科学报告QH81014(No. 86), 1981: 11-19.
[10] 司马文霞, 徐康, 杨庆, 等. 气压和污秽不均匀度对染污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影响[J]. 高电压技术, 2012(3): 663–670.
[11] 王黎明, 张军广, 赵晨龙, 等. 绝缘子饱和受潮条件下泄漏电流预测方法[J]. 高电压技术, 2014(5): 1416–1423.
[12] 武铁根. 饱和受潮条件下灰密对泄漏电流影响的初步研究[J]. 科学之友, 2011(19): 21–23.
[13] 方春华, 王建国, 操平梅, 等. 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与环境温、湿度相关分析[J]. 高电压技术, 2012(4): 885–891.
[14] 戴云航, 王志刚, 杜欣慧, 等. LXY-120型绝缘子在不同湿度下泄漏电流特性的研究[J]. 华东电力, 2006(9): 27–29.
[15] 张建兴, 律方成, 刘云鹏, 等. 高压绝缘子泄漏电流与温、湿度的灰关联分析[J]. 高电压技术, 2006(1): 40–41, 73.
[16] 张国武. 环境相对湿度及盐密对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影响[C]//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 2015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上册). 贵阳: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 2015: 11.
[17] 赵新德. 人工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湿度、盐密关系及对比研究[D]. 长沙: 长沙理工大学, 2008: 16.
[18] 梅红伟, 毛颖科, 卞星明, 等. 相对湿度对绝缘子泄漏电流最大值的影响[J]. 高电压技术, 2010(3): 62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