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7, Vol. 35 Issue (03): 25-30   PDF    
并网小电源低压解列防误方案分析
王彦国, 余群兵, 徐光福, 董凯达, 金震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南京 211102
摘要: 接有小电源的主系统在主供电源消失时,常通过低压解列保护迅速断开小电源,以保证终端变电站可靠运行。由于低压解列保护灵敏度高,在电压互感器断线时需可靠闭锁,而常用的防误判据不完全适用于小电源并网。针对该问题,对电压互感器二次断线各种情况和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比较了电压变化情况,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并网小电源低压解列防误方案。经工程验证,该方案可靠、易于实现,适用于终端变电站各种主接线和运行方式。
关键词并网小电源     低压解列     终端站     电压互感器断线    
Universal Anti-error Solution to Undervoltage Separation for Micro Power Grid-connected
WANG Yanguo, YU Qunbing, XU Guangfu, DONG Kaida, JIN Zhen    
Nanjing NR Electric Co., Ltd., Nanjing 211102, China
Abstract: When the main power of systems with micro power grid-connected disappear, undervoltage separation protection is often used to rapid trip off micro power,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reliable operation of terminal substations.Undervoltage separation protection due to high sensitivity, should be reliable locked when TV wire-break, whil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usual anti-error solutions not entirely suitable for micro power grid-connected situations.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TV secondary break situation and single phase grounding fault are analyz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compare of voltage changes, an universal anti-error solution to undervoltage separation for micro power grid-connected is proposed.After verified by projects, the solution is reliable, easy to realize, suitable for various main connections and operation modes of terminal substations.
Key words: micro power grid-connected     undervoltage separation     terminal substations     TV wire-break    
1 问题的提出

在常规能源逐渐枯竭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水电、光伏、风电并网[1-2]。小电源并网改变了终端站单电源辐射型供电的传统结构,影响系统检无压重合闸、备自投[3]。发生接地故障后,受小电源的影响,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时,110 kV母线侧会产生很大的零序电压,损坏变压器绝缘[4-5]。另外系统电源断开后小电源带负荷孤岛运行,供电质量不可靠,可能损坏用电设备,甚至危及检修人员人身安全[6]

因此在小电源并网场合通常配置故障解列装置。图 1为110 kV终端站典型接线,小电源1升压后接入35 kV母线,小电源2直接接入10 kV母线。对于图 1所示典型接线,将故障解列装置安装于终端站110 kV母线侧,接入母线三相电压和开口三角电压,当系统电源消失时,常使用低压解列保护来迅速断开小电源[7-8]

图 1 小电源接入110 kV终端站典型接线图

当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母线不会出现三相无压,为缩短重合闸、备自投检无压等待时间,低压解列保护采用任1个线电压低于定值时开放的或门逻辑,在故障时快速启动,尽快切除小电源。

低压解列保护非常灵敏,当母线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TV)断线时必须可靠闭锁,否则会误解列小电源。本文根据小电源并网情况对常用防误判据进行了分析,对TV各相断线和单相接地故障后电压情况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比较,从小电源低压解列防误及判据通用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适用于终端站各种主接线和运行方式。

2 常用防误判据分析2.1 非三相断线判据

TV二次不对称断线时,外接零序电压3U0ext为0,自产零序电压3U0cal不为0;故障时外接和自产零序电压都不为0,且两值理论上相等。因此常用开口三角电压来判断非三相断线,判据如下:

但在现场常有误报TV断线情况,原因是受外加3U0ext极性干扰,当3U0ext为负时判据极易满足;另外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3U0ext受TV铁心饱和影响达不到300 V理论值[9],也可能误报TV断线。

2.2 三相断线判据2.2.1 进线有流和TV二次无压判据

该判据采用TV、TA两种元件,当母线无压且进线有流时判为三相断线,在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但小电源并网后进线有流很难判定,因为既有向电网倒送电能的“功率过剩型”小电源,也有依靠电网供电的“功率缺额型”小电源,且在同类故障下反送电流大小不同。另外,小电源出力受风速、光照、枯水期、丰水期等因素影响,反送电流在故障时会有波动,在故障电压降低时很可能满足进线有流判据导致误闭锁解列。

2.2.2 进线有压和TV二次无压判据

该判据为母线无压同时进线有压判为TV三相断线,而在系统故障时母线和进线电压同时跌落,不会误报TV断线。

但该方法受主接线和运行方式的影响难以通用,如图 2单母分段接线,小电源接入Ⅰ母10 kV侧,分列运行时进线电压取电源1,并列运行时进线电压可能取电源2。

图 2 单母分段接线图

对于图 3单母多进线接线,也存在同样的进线电压选择问题。

图 3 单母多进线接线图

进线电压的选择如在外回路做电压切换,将增加用户操作;如在装置逻辑中实现,则需按各种主接线及运行方式特制版本,无法通用。进线电流选择也有同样问题。

2.2.2.1 电压滑差判据

该判据为在固定短时间内3个相间电压由低压解列一段定值或二段定值降至某门槛值以下,判为三相TV断线[10],其适用于系统功率不足时低压减载,但在小电源并网场合若系统发生三相接地故障,电压快速跌落,满足电压滑差判据则会误闭锁解列。

2.2.2.2 零电压闭锁判据

该判据通过设置1个很小的门槛值,当3个相间电压都低于该值时判为三相TV断线。设置门槛值时要考虑装置的TV精度,并躲过母线无压时电压零漂。

该判据考虑在主供电源断开后,因为小电源的影响母线电压不会全降至0,只有三相断线时所有电压才为0。该判据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工程中却常发生误闭锁解列,原因是当主电源断开后,母线电压首先迅速跌落,随后在小电源的影响下回升,跌落时会出现满足零电压闭锁的情况;另外若110 kV母线发生三相接地故障,所有电压都会降至0。

2.3 接入进线保护动作判据

某些地区引入进线保护动作信号来开放低压解列,没信号时的电压跌落均判为TV断线。有些场合开放判据更为严格,在收到进线保护动作信号后加判进线开关分位,同时手跳为0才投入解列。

该判据确实可有效防止解列保护误动,但在远端失电时却会导致误闭锁解列。如图 1所示,当远端故障导致系统侧110 kV母线失压时,2DL不会动作,不发进线保护动作信号,低压解列不开放。另外该判据也受主接线和运行方式影响。

2.4 双母电压冗余判据

该判据使用2组母线电压来相互校验。如单母分段主接线并列运行时,1段母线电压异常,而另1段母线电压正常,则判该段母线TV断线,闭锁解列;如果另1段母线电压同时异常,则判为故障,开放解列。

该判据不考虑2组母线TV同时断线的情况,优点为判据简单且可靠性高,一般采用正序无压或负序有压即可;缺点也是难以通用,例如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时,该判据无法使用。

通过分析可见,上述防误判据均不完全适用于小电源并网场合,因此有必要对TV断线各种情况和接地故障进行详细分析。

3 TV二次断线与单相接地分析3.1 TV二次断线

中低压系统1组TV二次回路往往连接多台装置,这些装置电压接线既有角形接入,也有星形接入,如图 4所示。TV断线时,要充分考虑电压接线不一致带来的影响。

图 4 TV二次电压接线图

假设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对称,角形接入和星形接入装置内电压变换器三相阻抗也都完全对称,且两者存在线性关系Z/ZY=KK为实数),其中,Z为所有角形接入装置内抗,ZY为所有星形接入装置内抗,则可得电路图如图 5所示。

图 5 TV二次接入电路图
3.1.1 单相断线

以L1相断线为例(见图 6),断线前三相对称,UL2+UL3=Ue,其中,UL1UL3分别为L1相、L3相电压,Ue为TV额定二次相电压,得:

图 6 单相断线

式中U1—正序电压;

   U2 —负序电压;

   3U0cal—自产零序电压。

3.1.2 两相断线

以L2、L3相断线为例(见图 7),得:

图 7 两相断线
3.1.3 三相断线

图 8所示,有:

图 8 三相断线
3.2 单相接地故障

图 1中110 kV联络线发生L1相完全接地故障为例进行分析,110 kV母线压变为/0.1。

3.2.1 中性点接地运行时单相接地故障

在1DL跳开前,110 kV变电站为中性点接地系统,见图 9所示,接地相电压为0,其他2相电压幅值和相角不变,得:

图 9 中性点接地运行时单相接地故障电压矢量示意图

式中UL1 2UL2 2UL3 2—正常时TV二次绕组相电压;

  UL1 2UL 2 2UL3 2 —故障后TV二次绕组相电压;

   UL 1 3UL2 3UL3 3—正常时TV三次绕组相电压;

  UL13UL23UL33 —故障后TV三次绕组相电压;

    UN —故障后中性点电压。

根据对称分量法:

外接零序电压:

自产零序电压:

3.2.2 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时单相接地故障

1DL跳开后,110 kV变电站变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见图 10所示,L1相接地后中性点电压升高至相电压UN=-UL1,接地相电压为0,其他2相电压升高至相间电压,3个相间电压依然对称,得:

图 10 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时单相接地故障电压矢量示意图

外接零序电压:

自产零序电压:

3.3 结论

对比表 1表 4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表 1 TV断线时电压变化情况

表 2 TV不对称断线K→0时电压变化情况

表 3 TV不对称断线K→+∞时电压变化情况

表 4 单相接地时电压变化情况

(1)TV单相断线时负序电压大于8 V,两相断线时负序电压可能小于8 V;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无负序电压,但中性点接地系统有负序电压。因此负序电压不适用于低压解列闭锁。

(2)TV单相、两相断线时产生自产零序电压,没有外接零序电压;接地故障时无论系统中性点接地或不接地,都产生自产零序电压和外接零序电压,且理论上两值相等。因此可优化开口三角电压判据来判断非三相断线。

(3)TV两相断线负序电压小于8 V时,正序电压必然也小于8 V。无论TV何种方式断线,必然满足正序电压小于8 V或负序电压大于8 V。

4 通用防误解列闭锁方案4.1 非三相断线闭锁判据

优化开口三角电压判据,自产零序电压和外接零序电压取模值绝对值进行比较,避免外接零序电压极性干扰。

对比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理论上相差3倍,比较门槛值不宜采用8 V的固定值,而应根据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判据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优化后判据如下:

U根据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情况可设定,一般在系统中性点接地时设置为8 V,不接地时设为4 V。以上3个判据同时满足后,不经延时立即判为TV断线,闭锁并网小电源低压解列;而在接地故障时,上述3个判据不会同时满足,开放并网小电源低压解列。

可见,优化后的开口三角电压判据可迅速、可靠地判断出TV二次不对称断线,保证了小电源解列的正确动作。

4.2 三相断线闭锁判据

为了防止短路故障造成线圈烧毁,TV二次侧一般装设熔断器(Fuse)或微型断路器(Micro Circuit Breaker),当二次侧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相熔断器迅速熔断(或跳开微型断路器)以断开电压互感器与二次设备的连接。目前保护组屏时多使用微型断路器引入二次电压,11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多采用三相一次微型断路器,在TV二次侧任1相检测到故障后三相全部跳开,这也是TV二次三相断线发生概率极大的一种情况。

因此,可在外回路引入TV辅助节点加强对TV回路的监视,如图 11所示,Q1为110 kV母线TV隔离开关合位,反映TV一次回路情况;F1为母线TV保护级二次开关常开接点,反映TV二次回路情况;ZKK1为故障解列保护屏柜内的空气开关辅助接点。

图 11 TV辅助节点(MCB)接入设计图

三接点串接后引正电至装置开入端子,在正常运行时,Q1、F1、ZKK1接点都闭合,装置对应的MCB合位开入为“1”,开放解列保护;当TV一次、二次或保护屏柜内任1环发生故障后,对应的接点断开,装置MCB合位开入变为“0”,不经延时立即判为TV断线,闭锁解列保护。

MCB位置的引入可迅速判断TV三相断线及对一次侧断线情况进行监视,保证小电源解列的正确动作。

4.3 辅助报警判据

故障解列装置在正常运行时,增加以下2种延时TV断线报警判据,只要满足1种就延时报警。该判据用于提醒用户排查TV回路,不用于闭锁解列。

(1)正序电压小于8 V或负序电压大于8 V;

(2)MCB合位时母线无压或MCB分位时母线有压。

通用防误方案逻辑见图 12所示。

图 12 通用防误方案逻辑图
5 结语

经工程推广验证,本文所述防误方案可靠、通用、易于实现,适用于小电源并网的各种终端站主接线,且不受运行方式影响。该方案保证了并网小电源解列的正确动作,提高了小电源的经济效益,保障了系统的可靠供电。

参考文献
[1] 梁振锋, 杨晓萍, 张娉. 分布式发电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西北水电, 2006(1): 51–53.
[2] 杨萍. 应对地区小电源并网大系统电网保护的完善措施[J].电气传动自动化, 2010, 32(3): 62–63, 47.
[3] 孙鸣, 赵月灵, 王磊. DG容量及接入方式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定值的影响[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 29(9): 46–49.
[4] Cigre working group B5.34 TB421.The Impac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on Substation Protection and Automation[C/OL].[2016-08-02]. http://www.doc88.com/P-9062351985762.html.
[5] 孙伟, 王永新. 区域电网小电源并网的保护配置与整定探讨[J].电力学报, 2008, 23(5): 418–420.
[6] 程启明, 王映斐, 程尹曼, 等. 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中孤岛检测方法的综述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6): 147–153. DOI:10.7667/j.issn.1674-3415.2011.06.029
[7] 浙江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 浙江电网10~110 kV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规范: Q/GDW-11-141-2008[S]. 杭州: 浙江省电力公司, 2008.
[8] 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委员会. 3 kV~110 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84-2007[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9] 许涛. 一起110 kV主变零序过电压保护动作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8, 36(18): 93–95. DOI:10.7667/j.issn.1674-3415.2008.18.024
[10] 陈松林, 吴银福. 微机故障解列装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0, 20(1): 31–32.
并网小电源低压解列防误方案分析
王彦国, 余群兵, 徐光福, 董凯达, 金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