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水电站位于黄河北干流托龙段尾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枢纽任务以调峰发电为主,对万家寨水电站进行反调节,兼顾防洪、防凌等。
龙口水电站220 V直流系统包括三部分:LS2-600蓄电池组、CSZT-220 V/120 A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NTT-30 kVA逆变电源装置。2组220 V蓄电池均为美国C & D(圣帝)Liberty1000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220 V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在2016年经多次核对性充、放电试验,发现第1组蓄电池容量未达到额定容量的80%,根据《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中6.3.3条规定:蓄电池组若经过3次全核对性充、放电,容量均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上,可认为此组阀控铅酸蓄电池已到使用年限,应安排更换[1]。因此对龙口水电站220 V直流系统第1组蓄电池进行了更新改造及容量试验工作。
1 蓄电池参数更新改造选用的蓄电池为德国阳光A600系列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型号为A602/580,蓄电池容量为600 Ah(25 ℃),104节/组,单体电池质量39 kg,每节标准电压2 V,浮充电压2.23~2.27 V,均充电压为2.30~2.40 V,生产日期为2015年6月。
2 施工改造步骤根据DL/T 724—2000、《DL/T 637—1997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GB 50172—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9638.1—2014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相关规定,于2016-10-29—2016-11-16对第1组蓄电池进行了更新改造施工[2-4]。
2.1 拆除原蓄电池及其支架开具发电厂电气2种工作票,核对安全措施无误后,开始工作。蓄电池室地面铺绝缘垫,佩戴绝缘手套,用铜制扳手先拆除蓄电池正负极电源线,而后顺序拆除蓄电池极间连接铜排。拆除正负极电源后用绝缘胶带缠绕包裹,拆下铜排做好标记并有序保存。
2.2 安装蓄电池及其支架(1)先进行新电池支架安装中心位置定位,按照蓄电池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池支架安装图,安装第1层支架;
(2)确定第1层电池支架安装正确且稳固后,按顺序放置第1层蓄电池;
(3)进行第2层蓄电池支架安装;
(4)确定第2层电池支架安装正确且稳固后,按顺序放置第2层蓄电池;
(5)佩戴绝缘手套,用铜制扳手按顺序安装蓄电池极间连接铜排,最后完成正负极电源接线。工作负责人确认全部铜排及电源线连接牢固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6)对该组蓄电池进行容量试验。
3 容量试验龙口水电站220 V直流系统包括两段直流母线,正常工况下,两段直流母线、蓄电池组及充电装置分段独立运行,220 V直流系统图如图 1所示。
![]() |
图 1 龙口水电站220 V直流系统图 |
(1)在蓄电池组充电前,调整蓄电池室内温度至25 ℃;
(2)检查直流母线运行情况,记录直流母线负荷电流,对蓄电池组进行恒压限流充电(24~48 h);
(3)确认PDC2盘柜交流进线开关及充电机开关在投,断开PDC2盘柜内开关QS1、QS2,合上PDC2盘柜内充电回路开关QS3,在直流微机监控装置上设置充电参数,蓄电池单体电压为2.40 V,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为249.6 V,电流为0.10C10(60 A)[5];
(4)充电开始后,每隔1 h测量1次电池单体电压及室内温度,并进行记录;
(5)蓄电池电量充满后,会自动转换为浮充电状态。充电完成后将直流微机装置设定值恢复为初始定值,测量并记录蓄电池组端电压及单体电池电压。
3.2 蓄电池放电(1)放电开始前,测量并记录被试验蓄电池组在浮充电状态下的端电压、单体电压、电池表面温度、环境温度等相关数据;
(2)检查PDC2盘柜内的电池放电开关QS3、蓄电池组输入开关QS2、整流输出开关QS1均在断开位置,1号充电屏(PDC2)退出运行,将第1组蓄电池脱离运行。将2根放电专用电缆一端接至蓄电池组输入开关QS2的下侧,另一端接至IDCE-22060CT蓄电池容量测试仪放电接口端,确保接线正确、牢固;
(3)确认蓄电池组静置1~24 h后,打开智能电池放电仪装置电源,设置放电参数如下:放电电流为0.10C10(60 A),终止电压为187.2 V。适当放大电池组预放容量至650 Ah,以防放电仪提前跳闸退出运行;
(4)当蓄电池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合上智能电池放电仪装置放电开关,开始进行放电;
(5)放电过程中,每间隔1 h对蓄电池组开路电压、电池单体电压、电池表面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1次测量记录[6];
(6)蓄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2 V的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8 V,记录第1个蓄电池单体电压达到终止电压的时间,而后继续放电至该电池组单体电池平均电压低于1.8 V(即整组蓄电池电压为187.2 V)时,终止放电并记录放电总时间[7];
(7)放电至10 h时,第23节电池单体电压为1.798 V,继续放电至10 h 20 min时,第1组蓄电池端电压为187.2 V,此时,第23、39、40、44、49、57、60、67、94、100节蓄电池单体电压低于1.8 V。记录蓄电池组端电压及蓄电池单体电压,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停止放电;
(8)放电结束后,拆除放电回路接线。
3.3 容量试验后蓄电池充电按照3.1所示步骤进行充电。
3.4 投入运行容量试验结束后,观察该组蓄电池外观,若无异常现象,即可投入运行。投入运行1 d后,对蓄电池组端电压及单体电压进行测量,加强巡检,观察直流系统运行状态[5]。
4 蓄电池容量计算4.1 蓄电池组容量计算蓄电池组容量计算公式为:
![]() |
(1) |
式中 Cr—非标准温度下电池放电量,Ah;
If —恒定放电电流,A;
t—放电时间,h。
依据GB 19368.1—2014规定,“以60 A电流放电至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为1.8 V时终止放电”,可得第1组蓄电池非标准温度下电池放电量为:
![]() |
依据GB 19368.1—2014规定:“阀控式蓄电池放电时,若温度不是标准温度(25 ℃),则需将实际容量换算成标准温度的容量”,即:
![]() |
(2) |
式中 Cr—非标准温度下电池放电量;
C25—标准温度(25 ℃)下电池容量;
T—电池表面(平均)温度;
K—温度系数,10小时率放电时K=0.006/℃。
计算第1组蓄电池标准温度下电池放电量为:
![]() |
所以,第1组蓄电池(104节)标准温度下电池放电量为实际容量的100.8%。
5 蓄电池容量试验结果根据DL/T 724—2000中5.3.3条规定:“阀控蓄电池组在3次充放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值的100%,此组蓄电池为不合格”。对第1组蓄电池分别进行第2次、第3次容量试验,记录每次试验数据并计算蓄电池放电量,放电量均可达到额定容量的100%,因此,该组蓄电池容量试验合格。
6 结束语蓄电池组是水电站直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安装的蓄电池组,需进行容量试验,试验数据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本文以龙口水电站220 V直流系统第1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更新改造步骤、容量试验过程及数据分析方法,为后续铅酸蓄电池更新改造及容量试验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1] | 电力行业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 724-2000[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
[2] | 电力工业部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637-1997[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 |
[3]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2-2012[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 |
[4] | 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 技术条件: GB/T 19638. 1-2014[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5. |
[5] | 王吉校, 钱希森. 阀控铅酸蓄电池容量测试技术研究[J].蓄电池, 2013, 7(2): 9–15. |
[6] | 石卫涛, 孙研. 节能的蓄电池容量测试新技术[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4, 12(1): 8–10. |
[7] | 邵双喜, 史鹏飞. 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电导/内阻与电池性能关系研究[J].蓄电池, 2010, 6(1): 15–17. |
[8] | 邵正忠. 核对性容量试验方法的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 2014, 7(1): 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