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五原电力公司)不断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开发应用了覆盖全公司生产、经营、各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起各专业的信息数据库,形成了基于Web站点的综合信息发布和查询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是五原电力公司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实施信息一体化工程,就是要使各应用系统间既相互独立又能有效协同工作,并具备完整的企业级信息化环境,最大限度利用各个业务系统多年积累的大量数据,把数据转换成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支持,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1]。本文针对目前信息一体化工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信息化系统整合的解决办法。
1 信息系统整合目标 1.1 实现管理“三化”1.1.1 决策科学化
按照系统规范建立各种主要基础数据,全公司统计数据的来源唯一且准确可靠,为决策层提供依据。 1.1.2 工作规范化
为每个员工分配确切合适的权限,按照标准的流程处理主要业务,统一标准,统一文档资料格式。 1.1.3 管理现代化
通过输配电GIS管理检修系统,将检修任务下达到手持PDA巡检机中,线路工根据下达的任务进行巡检,发现缺陷通过手持PDA记录并发回到系统中,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检修人员所处位置和到位状态,并可实时回放巡检轨迹。
1.2 为客户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1.2.1 查询电费余额
客户查询电费和交费方式灵活多样,客户查询电费余额有以下3种方法:
(1) 任何1位用电客户在五原电力公司的任意营业所,通过多媒体查询系统进行查询;
(2) 通过95598客户语音综合管理系统自助查询,或由电话及短信催费得知欠费;
(3) 开通互联网电费查询功能,客户上网查询。
1.2.2 交费方式客户交费方式也可选择多方式进行:
(1) 在城区设立多个交费点,与银行合作,利用银联卡进行刷卡交费;
(2) 在营业厅用现金交纳电费;
(3) 应用充值卡通过95598系统的充值卡交费功能进行交费。
1.3 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系统整合后工作流程:客户通过95598客户语音综合管理系统报修,或变压器故障发回短信在95598中弹出处理界面,同时调出生产GIS管理系统显示所处具体位置;监视人员通知值班人员进行事故抢修;根据抢修车GPS定位数据实时调度抢修车,加快抢修进度;最后进行客户回访。
将生产管理系统与营销系统整合,当线路变更或新增设备后,营销系统的配电部分从生产系统实时取回数据进行更新,通过远抄对变压器台区实时抄表,结合条码抄表杜绝估抄、漏抄现象,有利于真实反映管理线损,及时找出原因。
通过考核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每一笔业务的处理状态,按条件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到任务计划、落实、监督、考核闭环管理。
2 整合信息系统的指导思想(1) 规划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建立统一数据结构的核心数据平台;
(2) 各系统之间数据流转畅通,业务工作流相互协同工作;
(3) 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
3 信息系统整合任务 3.1 业务整合将不同厂家开发的应用平台进行整合,重整分属在不同系统中的大量数据,完成应用程序间的关键链接。
3.2 流程管理公司内部的工作流程以电子化的方式进行,将跨系统之间的流程进行整合,实现业务流转完整,同时保持一定弹性,可以随企业的最新需求变更。
3.3 数据整合建立中间数据库,实现公共数据的格式统一,各系统之间可以互访。
4 信息系统整合实践 4.1 现有信息系统简要介绍五原电力公司生产MIS管理系统、营销MIS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2002年开始实施,2003年6月投入运行。自投入以来,各系统独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公司生产营销和行政办公带来了管理上的提升。
95598客服语音综合管理系统于2006年年底投运,实现了与营销系统的接口,为广大客户提供电费明细及余额、停电公告、电价、法律法规等自助查询功能,同时客服人员接到电话的用电咨询、报修后,进行一站式服务,最后回访客户的满意度(进行全程电话录音),实现闭环管理。
计量封印管理系统主要是选用新式的特制封印,按用电性质的不同,对应不同种类的封印。封印有唯一编号做标志,建立出入库台账,每个封印出库都对应相应表计,从而完善了封印管理。
短信防盗系统是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安装智能防盗设备,当出现电压缺项、断电时,能够通过手机短信功能在预先设置好的手机上发出报警通知。
远抄系统可利用GPRS无线分组通信技术,在每个变台安装1套采集终端,在服务器安装后台控制设备,根据后台程序的设置发送指令,采集终端可以将采集到的电压、负荷、电能表读数信息返回服务器。
4.2 现有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五原电力公司现有信息系统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各信息系统间相对独立,导致了数据资源的分裂,从而形成了信息资源的整体分割局面[2]。
(2) 应用系统在不同时期开发推广,缺乏统一的硬件环境、网络通信环境及数据库,造成数据失真,信息不能在各系统之间传输[2, 3]。
(3) 由于部分应用系统功能交叉重叠,导致数据重复采集,难以保证一致性。
(4) 各应用系统数据库相对独立,难以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深度加工和集中利用,数据综合利用水平较低[3]。
(5) 由于界面不统一,每个应用系统都要通过不同的口令登录,操作不便。
(6) 原有的一些规划是并列、孤立的,应用系统在改造、升级过程中无功能层次之分,常常偏离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加大了后期维护的难度[3]。
4.3 信息系统整合的总体方案针对公司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整合方案。有3个方案可供选择:方案1是舍弃原来的主要系统,重新规划信息系统并进行开发;方案2是选择1个集成厂商,利用中间件进行整合;方案3是由五原电力公司按照现有信息系统的功能,规划主要公共数据规范,建立中间接口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方案1弃掉原来的系统,重新开发工程量很大;方案2选择集成厂商利用中间件,费用投入过高;从五原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最终确定按照方案3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4.3.1 技术规范整合(1) 选择高性能服务器,建立ORACLE 9i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的中间接口数据库。
(2) 确定每个子系统输入、输出的数据流。
(3) 规范每个系统的公共数据定义标准,业务数据流完成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定义。
(4)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间件技术和可视化过程配置管理技术。
(5) 数据层、系统层、业务层3个层次的整合。
4.3.2 整合层次从现阶段各子系统的实用程度、应用范围、难易程度考虑,确立整合的主、次顺序为:
(1) 引进输配电GIS地理信息巡检系统,使生产MIS 管理系统配电薄弱环节得以增强,为营销MIS系统与生产MIS系统的整合提供中间纽带,即以配电系统为基础实现整合。
(2) 生产管理系统与供电所标准化作业系统接口整合。
(3) 生产管理系统同营销管理系统接口整合。
(4) 生产GIS管理系统与95598客户语音综合管理系统及短信防盗系统的接口整合。
(5) 营销管理系统同计量封印管理系统及条形码扫描设备的接口整合。
(6) 营销管理系统同远抄系统的接口整合。
4.4 实施内容4.4.1 建立中间数据库
根据信息化建设中所需接口的功能需求,此次接口的实现都将统一到1个中间数据库中,通过建立中间数据库的方法实现数据层面、业务层面的接口功能集成,生产管理系统(GIS)与95598客户语音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短信防盗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同生产管理系统(包括GIS)的接口以及营销系统与外围系统的接口集成[2]。
4.4.2 营销管理系统与GIS(95598客服系统)接口以配变线路、配电变压器及其他主要配电设备为共享纽带,实现营销生产2大子系统的接口。
(1) 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等设备的入口唯一,以生产管理系统数据为基础,营销配电管理子系统中相关数据从生产系统中获取。
(2) 客户信息的入口唯一,以营销系统的数据为基础,GIS要从营销系统中获取相关数据,如果将来用户定位以配电变压器为最后人为的精确地理位置,那么根据营销系统对用户与变压器台区的匹配,GIS完全可从营销系统中取到所有的数据。
(3) 如有用户变更或需GIS、95598客服系统共享的数据及协同工作的业务,必须提供出务数据和业务处理反馈意见。
4.4.3 计量封印管理系统的接口对每1个封印进行编号,出入库建立台账,有每个封印对应的表计。营销管理系统中每个用户对应相应表计,要求在计量封印中也要建立每个用户对应的封印,可查询到封印对应的用户及表计。
(1) 保留原来的封印系统,将其所需要数据由营销管理系统提供到中间数据库中,数据包括客户基本信息、表计、拆换表计等变更信息。
(2) 营销管理系统在进行校表的时候,查询计量封印管理系统中此表计封印安装状态,如封印安装则可继续进行。
(3) 营销管理系统在进行表计安装后应增加1个环节,控制小盖封印的安装状态,如封印安装则可继续进行。
(4) 在营销管理系统中应增加封印管理的流程,同时在各种涉及封印的地方应增加对应的管理环节。
(5) 由封印系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来修改、更新所保存的数据信息。
(6) 营销管理系统可调入封印管理系统的统计查询功能进行统计查询。
4.4.4 营销管理系统与外围数据采集系统的接口(1) 所有外围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远抄、集抄、负控和各种抄表器等)采集回来的数据,按照营销系统所提出的要求指定格式存放。
(2) 外围系统所需要的与客户、配网、电能表、互感器有关系的数据信息,均由电力营销系统提供。
(3) 营销系统客户信息及计量信息的改变(包括新装及变更、计量故障、轮换业务等),要把信息的变化记录存放到中间数据库中,通知外围系统取得变化的客户信息和表计信息。
(4) 由营销系统进行设置并发出执行指令,通知外围系统采集客户及关口、专用变压器、公用变压器等用于分析的数据及电能表信息、表码读数,按要求的时间间隔及时间长度实时采集回来存放到采集数据表中,并反馈执行情况。
(5) 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日、月、季、年电量及负荷、线路功率因数和线损的分线、分台区、分电压等级的各类分析。
4.4.5 营销管理系统与条形码设备的接口营销管理系统的计量子系统在进行表计入库、出库时,原来以出厂编号为唯一标志,但由于各厂家的编号不统一,字段长度不等且有重复现象,同时考虑条码扫描应用于抄表中,决定所有表计加装条形码代替原出厂编号为表计唯一身份标志。为方便今后数据录入,考虑到公司用户在5位数以内,最终确定以后6位数代替出厂编号。在计量子系统中能正确识别条形码,进行表计出入库管理。
4.4.6 95598客服语音综合管理系统与输配电GIS巡检系统接口的实现方法95598客服语音综合管理系统与输配电GIS巡检系统接口的实现也采取中间接口数据库的方法。
ORACLE中间接口数据库表与95598客服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的表有2个对应关系:
ORA_CodeEvent对应T_CodeEvent;
ORA_EquipmentSms对应T_EquipmentSms。
即95598客服系统中表T_CodeEvent、T_Equip-mentSms 的数据变化时,ORACLE 中的表ORA_CodeEvent、ORA_EquipmentSms 也要同步变化,这些变化由95598客服系统保证。
用户通过95598客服系统打入电话,值班人员接起电话,95598系统通过电话号码检索用户信息,将检索到的信息以记录形式弹出界面(如图 1)。
![]() | 图 1 95598调用客户信息记录 |
如果出现多行记录可选择1条记录;如果认为信息不准确,95598可调用营销MIS系统的综合查询功能,根据用户提供信息查找到此户具体信息(最主要是户号)填入上面界面。值班人员选择1条记录后点击调用GIS地图按钮发送相关信息到中间数据库的表KFYHXXSJJB中,此时标志位置于0,并调用输配电GIS系统界面进行相应的显示和操作。
(1) 95598系统在调用GIS系统时要将此次的唯一ID号在95598的处理信息中记录,以备今后查询时调用GIS时使用。
(2) 调用GIS系统时使用的格式为“AB”,其中A为调用GIS时的固定网址,此网址在95598系统中设置界面进行编辑;B为调用参数。
如果为用户,则格式为USER_ID=“中间库表KFYHXXSJJB中具体记录字段YHGIS_ID的值”(例如:http://10.127.41.53/spdgis/aspmap/jk.aspx?user_id=100);
如果为防盗短信,则格式为FD_ID=“中间库表KFFDDXXXSJJB 中具体记录字段FDSMS_ID的值”( 例如:http://10.127.41.53/spdgis/aspmap/jk.aspx?fd_id=100)。
(3) 进入GIS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
① 如果调用用户信息正确,由GIS系统将此次记录的中间库表KFYHXXSJJB中的相应记录标志字段BZ置为对应数值。
如果BZ为0则将BZ置为1,否则标志位不变。② 如果调用用户信息不正确,由GIS系统将此次记录的中间库表KFYHXXSJJB中的相应记录标志字段BZ置为对应数值。
如果BZ为0则将BZ置为2,否则标志位不变。③ 95598系统在录音查询中增加1项调用GIS的功能,此时将用到用户生成工作票调用GIS时保留的ID号,同时查找中间库表KFYHXXSJJB中与此ID号对应的记录。如记录不存在或虽存在但BZ字段为2时,则提示无地图记录,否则调用GIS。
95598客服系统接收到变压器防盗短信,值班人员根据短信内容判断是否处理,点击处理后发送此条信息的具体内容到中间数据库表KFFDDXXX-SJJB中,并调用输配电GIS信息系统界面进行相应的显示和操作。
5 信息系统整合效果 5.1 消除了信息孤岛,统一了公共数据定义标准,为系统的扩展奠定基础将原有各独立子系统数据进行梳理,公共数据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定义标准和读取规则,从而为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建立了沟通渠道,为实现数据集成、规则统一等功能的扩展提供了空间[3]。例如:营销系统为外围数据采集系统(远抄系统、抄表器、低压载波集抄)定义了统一数据格式,不论是哪个厂家的设备,只要符合规约都可使用且表底都可自动采集到营销系统进行发行。在系统实施之前,新上系统只能靠操作员人工重复录入。
5.2 实现数据的唯一入口,共享程序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计量封印系统的数据各自独立,各系统间的数据交叉录入,重复性工作经常出现,且在各系统中的命名不统一,设备的管理不严谨。在系统升级完善后,各系统间通过中间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基础数据的录入工作只要在一个系统中录入后其他系统都可读取,保证了数据入口的唯一性,且各个系统中统一数据命名规则,不会出现管理上的混乱。减少数据重复性录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生产管理系统和营销管理系统都有1套配电子系统,出于不同的应用目标,侧重点也不同,营销系统中的目标是为了计算电费、线损,所以对变压器的具体位置不要求很准确,同时为了计算电费方便,数据的录入命名不严格;而生产管理系统要求配电线路设备及开关的命名要准确,在升级完善后,营销管理系统配电系统相关设备数据从生产管理系统中读取,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入口的唯一性。
5.3 数据准确性得以保证,为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各种外围数据采集系统(如低压载波集抄系统、变电站、变压器远抄系统)根据管理的需要设定抄表频率,及时准确地通过采集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采集,对线损进行及时分析,提高了线损管理水平。条码抄表器的应用解决了抄表员估抄、漏抄现象;输配电GIS巡检系统利用手持PDA进行线路巡检,事后通过GPS定位数据轨迹回放,配以地理信息系统对到位情况进行考核,督促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便于做出科学决策。
5.4 各系统之间数据的耦合度加大,协同程序提高,信息化的优势得到极大发挥升级完善系统、整合数据平台消灭信息孤岛后,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增强,流程畅通且有序进展,系统间的协同程度提高,达到了管理的规范性。如果表计大盖封印在计量封印管理系统中未进行登记,则在营销计量子系统中表计校验合格进行配表时无法提取,下一步工作无法开展。
客户通过95598客服系统打入电话进行报修,这时95598客服系统从营销系统中读取客户基本信息且发送到输配电GIS系统,同时触发输配电GIS系统调出电子地图,输配电GIS系统再根据发送的来电信息定位用户地理位置进行显示,且从营销系统读取相关数据进行详情备查。这些功能需要95598客服系统、营销MIS系统、生产GIS管理系统3个系统进行协同工作,未升级之前是无法达到这样效果的。
6 结语随着五原电力公司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力度不断扩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五原电力公司信息化整合工作从开始实施就一直遵循国家电网“SG186”工程规划要求[4, 5];结合五原电力公司自身特点,建立了统一数据平台,消除了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了数据的充分共享。
[1]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十二五”规划[R].呼和浩特: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
[2] | 王欧,周小明.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体系设计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1,4(9):95-98. |
[3] | 王祥林,高慎.对新形势下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探讨[J].供电企业管理,2008(1):30-31. |
[4] |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实施方案的规划[R].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6. |
[5] | 奥伟.构建应用安全展现平台实现电力企业信息资源整合[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8,26(5):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