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保定071003
2.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China
近年来,新能源电力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后,面临的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是如何保证电力的可靠输出。特别是新能源电力以分层分布的形式送入中低压网络后,在满足地区自身负荷供电后仍有大量盈余电力需要升压送出时,送出网络面临极大的送电压力。一旦地区送出网络上有元件(如线路、变压器)发生故障,剩余网络将极有可能不满足N-1准则。因此,在现有网络及设备情况下,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在N-1故障情况下保证新能源电力的可靠送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和林县60 MW设施农业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神舟和林光伏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该项目接入系统第一落点网络进行了N-1校验分析,以分析该网络存在的过载问题;并提出采用在相关变电站及光伏电站装设安全自动装置的方案,以解决光伏电站接入系统后引起的N-1过载问题。
1 电力系统N-1准则按照电网稳定导则有关定义,N-1准则是指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中任意一元件(如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后,电力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1]。
N-1准则一般用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计算中,校验单一元件在无故障断开条件下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性,或单一元件在故障断开后的电力系统稳定性,从而分析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解决电网N-1问题,一般采取的措施可分为2类: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电网供电能力;运用调度手段,降低网络输送功率,避免出现N-1问题。
2 新能源接入电网N-1问题分析2.1 神舟和林光伏电站概况神舟和林60 MW光伏项目通过双回35 kV线路接入和顺110 kV变电站。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示意图见图 1所示。
![]() | 图 1 神州和林光伏电站接入系统示意图 |
该光伏电站内建设1座35 kV开关站,以2 MW的光伏板为1个发电单元,每个发电单元经逆变、升压后以35 kV电压等级接入开关站,共建设28台35 kV 箱式变压器,以6 回35 kV 集电线路接入开关站。35 kV采用2个独立的单母线接线。光伏电站电气接线形式见图 2所示。
![]() | 图 2 神州和林光伏电站电气接线形式图 |
110 kV和顺变电站现有2×40 MVA主变压器,电压等级为110 kV/35 kV/10 kV,容量比为100/100/100。变电站110 kV、35 kV侧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110 kV侧出线2回,分别至台基营变电站、昭君变电站;35 kV侧出线2回,均接至丰华生物质电厂(18 MW);10 kV侧为地区负荷,目前最大负荷约为30 MW。
2.3 过载计算分析在神舟和林光伏项目接入和顺变电站之前,丰华生物质电厂18 MW机组已通过2回35 kV线路接至和顺变电站,该网络接线方式完全满足地区电力的输送要求。当神舟和林光伏项目建成后,和顺变电站35 kV侧装机容量将大幅度增加,远大于和顺变电站1台主变压器的容量。而和顺变电站2台主变压器35 kV侧正常运行方式为并列运行,因此,当和顺变电站1台主变压器发生故障时,由于和顺变电站35 kV侧盈余电力较多,剩余1台主变压器极有可能发生过载。
本文采用PSD电力系统软件工具(PSD PowerTools)潮流程序(V4.2.2版)[2]对神舟和林光伏项目接入系统后的送出网络进行了详细的电气计算。计算中根据光伏电站实际装机情况,其最大出力按56 MW考虑,丰华生物质电厂出力按18 MW考虑。同时,根据光伏电站运行特性,受太阳能辐照度影响,光伏出力会在0~100%范围内变化[3, 4, 5]。对光伏电站出力为装机容量的100%、70%、50%的3种典型方式进行了计算,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1。
| 表 1 光伏电站不同出力方式分析表 |
通过对光伏电站不同出力方式下的计算分析可知,当和顺变电站2台主变压器正常并列运行时,无论光伏电站在什么出力方式下,主变压器均能满足地区35 kV侧电源装机的送出要求。当2台主变压器发生N-1故障时,正常运行的1台主变压器将出现过载情况,且随着光伏电站出力的增加,过载率随之增大。
为了分析在不采取措施的方式下,确定和顺变电站主变压器发生N-1故障时不过载的情况,对光伏电站临界出力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见表 2。在该方式下,光伏电站正常运行最大出力为21.2 MW,约为装机容量的39.3%。
| 表 2 光伏电站临界出力方式分析表 |
从表 2可以看出,若要保证和顺变电站主变压器在N-1情况下不发生过载,须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对光伏电站出力进行控制,这样会导致多数光伏阵列不能发电,造成较大的电力损失。而且,由于光伏电站出力具有不稳定性,正常运行时对其出力进行限制,需要根据电网运行工况对光伏电站出力控制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增加了控制的复杂性和难度。
考虑若在和顺变电站主变压器发生N-1故障后,及时切除多余的电力,也能够保证和顺变电站剩余的1台主变压器不发生过载。本文对光伏电站各出力方式下,通过切除光伏电站35 kV侧部分汇集线路(切除一定容量)的方式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可知,在光伏电站不同出力方式下,根据35 kV侧各汇集线路输送容量,结合和顺变电站剩余正常运行主变压器的过载容量,通过合理优化切除光伏电站35 kV侧汇集线路的输送容量,切除合适的汇集线路,使切除容量略大于和顺变电站主变压器过载容量,可解决和顺变电站主变压器N-1故障过载的热稳定问题,同时采用该方案也可降低电网运行的复杂程度。
3 解决方案根据上述计算分析的结论,神舟和林光伏项目接入系统后,对接入落点的变电站造成送电压力,当该变电站2台主变压器发生N-1故障时,正常运行的1台主变压器会存在过载的热稳定问题。若采用故障情况下切除过载容量的方式,则需安装安全自动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作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道重要防线,主要用于系统发生较严重故障时,通过切机、切负荷、系统解列等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确保故障不会波及整个系统而导致系统崩溃,保证重要用户用电[6, 7]。
根据目前内蒙古电网相关技术规定[7],考虑光伏电站接入系统第一落点后,引起系统第一落点的输变电设施不满足N-1要求时,可考虑采用安全自动装置解决。因此,为解决本文分析的电网N-1问题,考虑装设安全自动装置,并提出具体的配置方案。
3.1 安全自动装置配置方案在和顺变电站、神舟和林光伏电站各配置1套安全自动装置,组成1套完整的稳定控制系统,其中,和顺变电站设为控制主站,光伏电站设为控制子站,主站和子站之间通过通信通道实现信息传递。
当和顺变电站主变压器发生N-1故障时,和顺变电站侧安全自动装置检测到另1台主变压器发生过载,则向光伏电站侧装置下达切机命令,通过光伏电站侧安全自动装置跳开35 kV光伏发电单元的汇集线路开关,从而切除光伏电站相应的容量。
3.2 安全自动装置控制策略3.2.1 和顺变电站主站侧正常运行时,和顺变电站主站采集本地主变压器中压侧三相电压、电流信息,从而确定2台主变压器各自的升压功率。同时该主站接收光伏电站传送的该站各35 kV汇集线路功率信息。将上述功率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对应的功率坐标,再根据故障选取切除出力的策略。
当和顺变电站主变压器发生N-1故障时,和顺变电站主站安全自动装置检测到另1台主变压器输送功率大于门槛值时,根据光伏电站各35 kV汇集线路功率信息,通过计算确定最优切除容量,向光伏电站子站下达切除出力的命令。
3.2.2 光伏电站子站侧正常运行时,光伏电站子站采集各35 kV汇集线路三相电压、电流信息,计算各35 kV汇集线路输送的功率,并将功率信息上传至和顺变电站主站。当和顺变电站主变压器发生N-1故障时,接受和顺变电站主站发来的切除出力的命令,根据和顺变电站主站指令,跳开相应的35 kV汇集线路开关。
4 结语本文针对神舟和林光伏电站接入系统后,在其电力送出网络中,对第一落点和顺变电站进行了主变压器N-1故障的计算分析,指出送出网络中存在不满足N-1准则的问题。结合相关电网规程规定,提出了在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后送出网络发生N-1故障时利用安全自动装置解决过载问题的具体方案。该方案的研究为新能源电力接入内蒙古电网后,N-1故障电力送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1] | 电力行业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 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3-5. |
| [2]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PSD-BPA潮流程序用户手册(4.0版)[R].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7:5. |
| [3] | 杨金焕,于化丛,葛亮.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4-20. |
| [4] | 沈辉,曾祖勤.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25. |
| [5] | [日]太阳能光伏发电协会.刘树民,宏伟,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5- 111. |
| [6] | 许正亚.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8-25. |
| [7] | 白云,朱昱.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研究[J].广东电力,2012,25(3):68-71. |
| [8]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PG003—2015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R].呼和浩特: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
| [9]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
| [10] | 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 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
2015, Vol.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