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华准电公司)以往采用传统文印管理模式,文印输出设备多使用桌面级产品,在成本、效率和安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弊端。
1.1 工作效率低传统文印输出设备因品牌众多、功能单一而分散,文印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分析信息运维人员的工作内容组成可知:35%以上的工作用于文印输出设备的维护和消缺[1]。此外设备售后服务规范不统一、服务体系不一致,导致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设备保养不到位,粉末污染严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1.2 维护成本高传统文印输出设备普遍存在亟待更新升级的问题,由于文印终端设备分散,导致配备数量较多,集中进行设备更新存在较大的压力;且大部分设备已经服役3 a以上,设备可靠性严重下降,维护成本急剧上升;打印耗材回收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污染和浪费严重。
1.3 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文印输出管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缺乏相应的身份认证管理和操作审计管理[2],企业人事、财务和经营等部门的机密文件在打印时容易泄密;桌面打印机共享也为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带来新的隐患,网络打印机往往成为网络风暴等网络攻击方式的入口[1]。
2 文印输出管控目标针对传统文印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节支增效的相关要求以及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以下简称国华电力公司)的21条实施细则,国华准电公司制订了文印输出管控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 逐步取消仅用于单个办公室和个人桌面级的打印、复印设备,建立公共区域的打印、复印中心,逐步向公共区域的打印、复印中心过渡;
(2) 实现安全跟随打印和全厂漫游打印;
(3) 与国华准电公司AD域进行集成,打印作业输入和输出等操作实现身份验证集成管理;
(4) 实现即时的报表输出管理,包括打印配额执行偏差分析、成本报表等,均能自动生成;
(5) 采用身份识别和许可技术,对纸张消耗量进行统计和考核,实现设备和成本的专业化管控[3]。
3 企业集中文印管理平台的建设分析为了切实提升文印管理水平,改善文印操控交互体验,践行信息技术与办公业务管理的有效融合,国华准电公司基于Equitrac构建集中文印管理一体化平台。
3.1 软、硬件配置(1) 采用理光多功能一体化文印设备,内嵌集成理光Equitrac文印管理系统,选配标准刷卡身份验证模块。
(2) 在理光多功能一体机标准配置基础上,增设传真、扫描功能模块,配备OceanFax传真服务器,并与国华电力公司亿邮邮件服务器相集成。
(3) 增加1 台Equitrac打印服务器(额外集成CAS认证服务器功能),服务器环境具体配置如下:以MS 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存储数据库系统,系统软件环境为Windows 2008 Server R2、IIS 7和Microsoft .NET 3.5;应用软件采用Ricoh RemoteCommunication Gate S v1.2.6 和GlobalScan NXServer v2.1.1(for capture)。
(4) 选配文件追溯功能模块,用于捕获用户的打印、复印、扫描和传真文档,并保留成PDF文件,同时进行OCR文字识别,实现对敏感关键字的预警和报警处置。
(5) 选配安装Workstation Client组件,实现对桌面级打印机的统一管理。
3.2 功能集成 3.2.1 与AD集成用户账号管理国华准电公司基于Equitrac的集中文印管理平台如图 1所示。从图 1可以看出,基于Equitrac的集中文印管理平台的核心为CAS服务器。该平台采用AD域同步的方式进行终端用户的维护,通过批量用户导入和定期同步增量更新的方式,对全厂300余个账号进行即时维护,对于没有域账号的客户,诸如外联单位的服务支持人员、业务交流人员,则直接通过理光认证服务器统一管理,采用将临时性访客用户ID和PC MAC绑定的方式,进行终端身份的识别;对于VPN拨入的用户,可通过Web PIN码管理实现身份识别。
![]() |
图1 基于Equitrac的集中文印管理平台架构图 |
将基于Equitrac的集中文印管理平台与国华准电公司现有一卡通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用户身份验证管理。当用户的作业请求发送至打印服务器时,打印输出作业内容将缓存到多功能复合一体机(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以下简称MFP)的硬盘,形成安全作业队列,用户通过使用工作证(或输入密码的方式)执行刷卡输出;当用户的作业请求和CAS服务器的对应账号及有关输出配额(彩色独立配额、打印输出配额)等信息相匹配时,则用户身份通过验证,将处于锁定状态的MFP激活,用户可就地通过设备面板直接操作,完成正常打印、预览、作业取消等操作。在Equitrac服务器支持下,所有打印均采用安全跟随打印方式,每个终端用户的计算机仅显示1台打印机,但可以选择任何1台理光MFP完成作业输出。
3.2.3 实行打印智能化管理(1) 借助Equitrac服务器统一实现输出规则定义、权限分摊、成本控制、数据收集和报表分析。Eq⁃uitrac DRE软件模块利用强大的后台审核功能,准确记录包括打印及复印日期、时间、用户名称、部门名称、设备名称、彩色/黑白、单/双面、纸张规格(A4/A3)、文件名称、页数、作业数量、费用、余额等信息。利用Equitrac文印管理系统直接抓取MFP硬盘内容Log以及统计打印及复印作业信息,为后续即时查询安全审计、数据统计和成本分析报表做好信息支持和平台支撑[4]。
(2) 采用理光RCN技术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管理。Equitrac服务器通过DCE、DME和Port Monitor组件,全面实现几十台文印终端设备的在线管理和监控,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通过部署Workstation Client组件实现对桌面级打印机的管理;通过驱动打包工具部署管理相关的设备驱动;通过设备日志管理来收集和显示任务请求日志、设备配置日志等信息,互动的设备图标自动显示可管理设备的实时状态,实现文印设备管理的数字化[3]。
(3) 通过打印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以及传真服务器的集成,可实现扫描、传真、复印输出文件的自动接收和发送等操作,真正实现数字化网络管理。
3.3 运维服务定期针对文印设备的消耗、劣化进行技术维修和保养是非常必要的。国华准电公司采取全外包的服务方式,执行按印付费来提升服务级别。通过和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MC合同(MC,MeterCharge Contract),将技术维修必要的消耗品费、零件费和技术服务人工费换算成1张复印品的单价,再根据用户每月的使用量来收取相应费用。理光厂家借助远程设备集中监控平台,采用点检和远程诊断手段预测消耗零件/影像劣化的时间,定期对文印设备进行预防性技术维修和保养。此外,理光工程师上门提供原装备件、耗材更换服务[4]。
4 实施方案结合现有文印资产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评估结果以及文印输出管控目标,国华准电公司采取了逐步替换、分阶段推广部署的实施方案。
4.1 第1阶段(1) Equitrac企业版打印服务器上线,实现全公司范围的数字化传真运维管理,建立A座办公楼打印中心,每层配备彩色、黑白多功能复合型文印设备各1台,实现各打印中心双机冗余热备的配置标准。
(2) 该阶段身份的验证管理均采用1:1 的模式,即1台PC终端对应1个域账号,对应1张员工工作证,并与个人邮箱进行绑定。
(3) 全公司范围内不再额外采购桌面级(包括工作组级、部门级)单功能打印、复印设备,将A座办公楼退备的优质资产逐步在B、C座及各运行点服役,不再对损坏的文印设备进行维修和换件,而是采取直接报废处理;(4) 逐步整合和集约文印设备品牌型号,严格控制集中采购的打印、复印耗材的规格和数量,通过压缩管理的方式,控制文印终端设备的管理。
4.2 第2阶段随着A座办公楼桌面级打印设备的逐步淘汰和报废(经过3 a的替换应用),陆续增加物资库区,B、C座办公楼等区域的MFP数量,按照每楼层1个打印中心的建设原则,每个打印中心双机冗余配备,实现全公司范围内任何办公位不超过20 m即可就地打印;将原单台物理服务器配置的打印服务器更换为双机集群服务器配置,增强打印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升打印服务器的作业处理能力;对身份验证管理手段进行定制化的完善和升级,满足运行点等区域公共计算机的文印输出管理要求,最终实现全公司范围内的刷卡认证。
5 应用效果分析 5.1 初步成效目前A座办公楼已整改完毕。分析A座办公楼的应用成效可知,改造前,桌面级黑白打印机40台,桌面级彩色打印机5台,黑白复合机3台,传真机10台,累计年度文印输出量55 万张,彩色打印约占10%,打印成本约0.41元/张;改造后,文印设备减少至6台,其中仅将桌面级打印机更换为MFP,每年即可节约使用成本1/3,节约耗材费用约6万元。此外,集中文印管理平台的建设,减少了固体废弃物与文印设备碳粉微粒及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避免了硒鼓等耗材引发的二次污染[5],改善了员工的办公环境,扩展了人员办公作业区域,促进了电厂6S定制管理的实施。
5.2 远期成效国华准电公司集中文印管理平台的建设及应用,可提高企业文档输出效率和安全性,实现设备资产运维状态可视化、自动化的维护管理。A、B、C3座办公楼全部整改完毕后,用户PC外部设备可减少68%(70台减至22台),设备生产力可提升43%[6];在成本管理方面,能够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可将总成本降低25%,长期使用节支增效显著。
[1] | 孙强.信息系统审计: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10-212. |
[2] | Rachel.文印安全管理构建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J].网络与信息,2012,26(5):63-64. |
[3] | 谭卓.汉高中国集中打印管理解决方案[M].北京: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07:14-18. |
[4] | 佚名.理光OA文印系统助力企业管理——引进一年文印成本降幅超50%[J].计算机与网络,2014(1):73. |
[5] | 张丽霞.让文印系统更安全、高效、贴心[J].金融电子化,2013(10):88-89. |
[6] | 莫黎可.基于集中管理的广西移动一站式文印外包服务(TCO)项目实施及持续改进[D].上海:复旦大学,2010: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