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作为输电线路最主要的设备之一,要求既能满足输送电能的要求,同时还能保证安全可靠地运行。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还应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且经济合理,因此,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在电气、机械和经济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本文根据锡盟—江苏±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电压等级、输送容量以及以往同类工程导线应用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内蒙古段线路导线采用8分裂JL/G3A-1250/70型和JL/G3A-1250/100型钢芯铝绞线。本文采用的设计方法,可供今后更高电压等级、更大输送容量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导线选型参考。
1 锡盟—江苏±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概况 1.1 路径概况锡盟—江苏±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起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锡盟换流站(毛登),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江苏5省,止于江苏省盐城市泰州换流站(杨师村),全线总长1619.7 km(含黄河大跨越3.7 km),综合曲折系数1.18。线路经过地区最高海拔1900 m。内蒙古段线路由锡盟换流站,经正蓝旗、多伦县,止于蒙冀省界(卡伦后沟),路径长度274 km。
全段线路以沙丘地为主,蒙冀省界以北有少量一般山地。线路所经地区的海拔在1200~1500 m(计算电晕时平均海拔取1300 m)。
1.2 电力系统参数线路设计系统额定电压为±800 kV;额定输送容量为10 000 MW;极导线额定电流为6250 A;导线布置方式:极导线水平排列,最小极间距18 m。
2 导线结构及型号选择 2.1 经济电流密度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以《GB 50790—2013±800 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规定的经济电流密度值作为参考(见表 1)。我国已建和在建的±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值均在0.8~0.9 A/mm2,且导线电流密度值呈下降趋势,因此本工程推荐输电线路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应小于0.9 A/mm2。
![]() |
表 1 我国规定的导线经济电流密度参考值[1] |
本次设计选用目前普遍采用的钢芯铝绞线,GB 50790—2013 规定钢芯铝绞线和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允许温度可采用70 ℃(大跨越不得超过90 ℃)。根据该规定,本工程钢芯铝绞线的最高允许温度取70 ℃。
2.3 导线型号导线经济电流密度小于0.9 A/mm2,本工程线路输送容量为10 000 MW,直流电流按6250 A设计,计算出导线总铝截面大于6944.4 mm2。采用6分裂形式时,单导线铝截面不小于1157.4 mm2;采用8分裂形式时,单导线铝截面不小于868.05 mm2。
参照《GB/T 1179—2008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2]中导线的铝截面系列参数要求,导线的分裂形式及截面参数拟选择6×1250 mm2、8×900 mm2、8×1000mm2、8×1120 mm2、8×1250 mm2 4种进行比较。
由于铝截面相同、钢芯结构不同的钢芯铝绞线特性相近,相对于不同铝截面的钢芯铝绞线来说,其对工程技术经济性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进行比选时,对每种铝截面的钢芯铝绞线,仅选取1种钢芯结构进行比较。参与比选的钢芯铝绞线主要性能参数如表 2所示。所选各导线极导线电流密度如表 3所示。
![]() |
表 2 不同型号钢芯铝绞线主要性能参数对比 |
![]() |
表 3 所选各型号导线电流密度 |
导线选择应保证线路过负荷运行的安全,按照GB 50790—2013的规定,导线允许电流应考虑10%过负荷情况。在过负荷情况下,导线的温度应满足导线允许温度的要求。采用《JCS 0374:2003裸线载流量计算方法》[3]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导线允许温度按70 ℃考虑,则所选各导线方案极限输送容量如表 4所示。计算中环境温度取40 ℃,风速0.5 m/s,日照强度0.1 W/cm2,导线温度系数均取0.004。
从表 4可以看出,铝截面越大,过负荷能力越强。6×1250 mm2铝截面的导线过负荷倍数不能达到线路额定输送容量(10 000 MW)的1.1倍,不满足过负荷要求。因此,不推荐6×1250 mm2及以下铝截面的导线(在以下的比较中,不再分析6×1250 mm2铝截面的导线)。
![]() |
表 4 所选导线方案极限输送容量计算结果 |
要计算线路电压降及传输效率,关键要计算线路运行时的电阻。导线实际运行时的电阻与导线运行温升有关,而导线运行温升与环境条件及输送电流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准确计算导线实际运行时的电阻较为困难。本节计算导线实际运行电阻时,钢芯铝绞线电阻温度系数取0.004,环境气温取年平均气温5 ℃,风速0.5 m/s,日照强度0.1 W/cm2,极电流6250 A。全线约1619.7 km线路电压降及传输效率计算结果如表 5所示。
![]() |
表 5 所选各导线的电压降、传输效率及电阻损耗计算结果 |
从表 5的计算数据可以看出,铝截面越小,电阻越高,传输效率越低,电阻损耗越大。所选4种导线方案传输效率均超过93%,其中,8×JL/G2A-1250/100型导线传输效率最高,达95.742%。
2.6 导线机械特性导线机械特性比较主要考查导线的机械强度、弧垂特性、荷载特性等方面,其中弧垂特性、荷载特性对整个线路经济性的影响较大,是主要影响因素。将满足要求的JL/G2A-900/75、JL/G2A-1000/80、JL/G2A-1120/90、JL/G2A-1250/100 型导线的机械强度、弧垂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6所示。
![]() |
表 6 所选导线机械强度、弧垂特性比较 |
从表 6比较结果可以看出:
(1) 在本标段设计气象条件下,所选4种导线在张力弧垂计算时均按平均运行张力控制条件计算;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安全系数均大于2.5,且导线截面越大,实际安全系数越大。
(2) 所选4种导线铝部应力相差不大,最大的为JL/G2A-1000/80 型导线,约为51.1 MPa,满足工程需要。
(3) 以导线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不超过设计拉断力的60%为控制条件,所选4种导线过载冰厚均超过设计冰厚的2倍,满足工程需要。导线截面越大,过载能力越强。
(4) 导线弧垂随导线拉力质量比(该参数见表 2)的增大而减小,JL/G2A-1000/80、JL/G2A-1120/90、JL/G2A-1250/100 3种导线拉力质量比相同,导线弧垂相近;JL/G2A-900/75型导线拉力质量比略小,导线弧垂略大。
2.7 电磁环境指标参考国内已建成的哈密—郑州±800 kV线路的成果,其采用导线型号及分裂形式为6 × JL/G3A-1000/45和6×JL/G2A-1000/80,地面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的指标均能满足相关线路工程规定的要求。而本工程采用导线的截面和分裂数均比哈郑线大,地面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的指标均优于哈郑线,本文将不再进行计算,只计算电晕损耗,用于进行年费用的比较。
采用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PRI)推荐的公式进行电晕损耗计算[4]:W=2UI0,其中,W 为电晕损耗,kW/km;U为线路运行电压;I0为电晕电流。
各型号导线在不同海拔高度时电晕损耗计算结果见表 7所示,计算中导线平均高度为23 m,极间距为18 m。
![]() |
表 7 各型号导线在不同海拔时的电晕损耗计算结果 |
按《电力工业部(82)电计字第44号文颁发“电力工程经济分析暂行条例”的通知》第十五条,经济计算——年费用最小法[5, 6]计算方法,线路工程年费用简化计算公式为(折算到工程投运年的总投资):
n—工程的经济使用年限;
Z—折算后的工程总投资,万元;
μ—折算年运行费用,万元;
r0—电力工程投资回收率。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小年费用计算条件如下:
(1) 经济使用年限为30 a,施工期按2 a计,第1 年投资为工程总投资的60%,第2年为40%;
(2) 年最大损耗小时数按6000 h计;
(3) 设备运行维护费率为1.4%;
(4) 电力工程回收率按工程投资的8%和10%计;
(5) 电价分别按0.25 元/kWh、0.30 元/kWh、0.35 元/kWh和0.40 元/kWh计。
计算结果见表 8所示。
![]() |
表 8 额定输送容量下的导线年费用计算结果 |
通过导线年费用比较可知:在初投资方面,8×JL/G2A-1250/100 型导线的投资最大,8 × JL/G2A-900/75型导线的投资最小;在年费用方面,8×JL/G2A-1250/100 型导线的投资最小,8 × JL/G2A-900/75型导线的投资最大。
2.9 综合比较结果(1) 6×1250 mm2及以下铝截面的导线不满足过负荷1.1倍的要求,8×900 mm2及以上铝截面的导线满足要求。
(2) 经济性方面,在电气、机械特性均满足要求的8×900 mm2、8×1000 mm2、8×1120 mm2、8×1250mm2 4种截面导线中,导线截面最小的900 mm2导线方案初投资最优,截面最大的1250 mm2导线年费用最优。
(3) 本工程推荐采用电气、机械性能满足要求,损耗费用低,年费用最优的8×1250 mm2截面导线。
3 推荐导线结构的选择 3.1 导线参数比选根据前文比较结果,本标段采用8 分裂1250mm2截面的导线技术经济性较优。目前1250 mm2大截面导线在国内输电线路上尚未使用过,国外输电线路使用过的最大截面导线约为1520 mm2。架空线路采用的1250 mm2大截面导线主要有2种,其铝钢截面比分别为1250∶70、1250∶100,钢芯强度可选用G2A、G3A,各导线的参数如表 9所示(本标段推荐导线型号将从表 9所列的导线中选出)。
![]() |
表 9 钢芯铝绞线主要性能参数对比 |
根据本文第2部分中计算结果可知,表 9所列4种导线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电磁环境完全满足本工程需要,且当截面、外径基本一致时,导线电气性能、电磁环境差异微小,因此本部分对表 9所列4种导线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电磁环境不再一一计算。为便于经济比较,仅计算其电阻损耗和1300 m海拔的电晕损耗进行年费用比较。4种导线的年费用计算结果见表 10。
![]() |
表 10 年费用计算结果(利用小时数取6000h) |
由表 10可见,4种导线由于只是钢芯截面有较小差异,因此其初投资、年费用均相差不大。由于电阻非常接近,损耗费用基本相同,4种导线的年费用差异仅由初投资决定。初投资及年费用最优的是JL/G2A-1250/70型导线方案,JL/G3A-1250/70型导线与之相当,仅差0.15万元/km。因此从经济性方面考虑,推荐采用8×JL/G2A-1250/70 或8×JL/G3A-1250/70型导线。
3.2 导线的制造与施工通过以上比较,在4 种导线方案中,8×JL/G2A-1250/70型和8×JL/G3A-1250/70型导线方案技术经济性较优。
就国内导线制造水平来看,大部分生产厂家均具备1250 mm2大截面导线的生产制造能力,因此该型号导线的生产不存在问题。
从施工方面来看,根据以往特高压工程1000mm2大截面导线的施工经验,在大截面导线压接时,强度损失较大。而1250 mm2大截面导线压接后的强度损失情况目前尚未有试验验证。鉴于此,为保证压接后导线的机械强度,建议采用高强度钢芯,因此推荐JL/G3A-1250/70型钢芯铝绞线。
3.3 推荐导线山区线路具有高差大、档距大,存在微气象区等特点,运行条件比平地恶劣,因此对导线的机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JL/G2A-1250/100型与8×JL/G3A-1250/100型导线的机械性能相当,均优于8×JL/G2A-1250/70型和8×JL/G3A-1250/70型导线。考虑8×JL/G2A-1250/100型导线的年费用比8×JL/G3A-1250/100型的低0.48万元/km,因此山区线路建议采用8×JL/G2A-1250/100型钢芯铝绞线。
推荐导线方案:平丘段采用8×JL/G3A-1250/70型钢芯铝绞线,一般山地段采用8×JL/G2A-1250/100型钢芯铝绞线。
4 与新型导线的比较分析 4.1 新型节能导线应用概况一直以来,常规钢芯铝绞线都是我国输电线路建设中采用的主流导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电力建设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对新型节能导线的关注越来越密切。新型节能导线符合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输电线路工程的理念,也是当前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国内750 kV、1000 kV、±800 kV线路试验段应用较多的新型导线主要有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以及全铝合金绞线。但是,这些新型节能导线在国内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其运行经验的积累较少且价格较高。鉴于此,目前国内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对新型节能导线一般采用小范围试用的方式,为日后的大范围推广使用积累运行经验。
4.2 比选导线参数及机械特性比较本文以技术经济性较优的JL/G3A-1250/70型钢芯铝绞线为基准,选择外径基本与之相近的新型导线进行机械特性比较,结果见表 11所示。由表 11 比较结果可见,新型导线与JL/G3A-1250/70钢芯铝绞线各项机械特性基本相同。
![]() |
表 11 本工程推荐导线与新型导线机械强度对比 |
4种新型导线方案年费用计算结果见表 12。根据表 12 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与JL(GD)/G3A-1250/70型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JLHA3-1350型中强度全铝合金绞线、JL/LHA1-800/550型铝合金芯铝绞线3种新型导线相比,JL/G3A-1250/70型钢芯铝绞线年费用仍具有优势。根据以上经济性比较结果,本工程并不推荐采用新型导线。如果出于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以及为日后工程积累运行经验等方面考虑需要试用新型导线,则建议试用年费用较优的铝合金芯铝绞线。
![]() |
表 12 年费用计算(年利用小时数取6000h) |
通过综合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5.1 能量传输本工程额定输送容量10 000 MW,按照过负荷1.1倍的要求验算导线允许载流量,6×1250 mm2铝截面的导线不满足要求。8×900 mm2及以上铝截面的导线满足要求,且传输效率大于93%。
5.2 电磁环境本工程的导线截面和分裂数均大于哈密—郑州±800 kV线路工程,其指标均满足电磁环境的相关要求,且优于哈郑线。
5.3 机械特性在本标段设计气象条件下,对所选8×900 mm2及以上铝截面进行导线张力弧垂计算时,均按平均运行张力控制条件计算,所选导线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安全系数均大于2.5,且导线截面越大,实际安全系数越大。
另外,导线截面越大,其过载能力越强。以导线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不超过设计拉断力的60%为控制条件,所选8×900 mm2及以上铝截面导线过载冰厚均超过设计冰厚的2倍,满足工程需要。
5.4 经济性在导线电气、机械特性均满足要求的8×900mm2、8×1000 mm2、8×1120 mm2、8×1250 mm2 4种截面导线中,导线截面最小的8×900 mm2导线方案初投资最优,截面最大的8×1250 mm2 导线年费用最优。
在电气、机械特性均满足要求,铝截面均为8×1250 mm2 等级的JL/G2A-1250/100、JL/G3A-1250/100、JL/G2A-1250/70、JL/G3A-1250/70 型钢芯铝绞线中,初投资及年费用最优的是JL/G2A-1250/70型导线方案,JL/G3A-1250/70型导线与之相当。
5.5 制造与施工目前国内1250 mm2大截面导线正处在研制阶段,多数导线生产厂家均具备该型导线的生产能力。但从施工方面来看,为保证压接后导线的机械强度,推荐JL/G3A-1250/70型钢芯铝绞线。
5.6 新型导线应用以技术经济性较优的JL/G3A-1250/70型钢芯铝绞线为基准,选择外径基本与之相近的JL(GD)/G3A-1250/70 型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JL/LHA1-800/550型铝合金芯铝绞线以及JLHA3-1350型中强度全铝合金绞线进行技术经济比较,3种新型导线的技术性能均满足工程要求。年费用方面,JL/G3A-1250/70型钢芯铝绞线仍具有优势,本标段不推荐采用新型导线。
5.7 推荐导线本工程内蒙古段线路平丘段导线采用8×JL/G3A-1250/70型钢芯铝绞线、一般山地段采用8×JL/G2A-1250/100型钢芯铝绞线,分裂间距500 mm。
[1]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GB 50790—2013 ±800 kV直流架空输 电线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
[2] | 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委员会.GB/T 1179—2008 圆线同心 绞架空导线[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
[3] | 日本电线电缆生产商协会.JCS 0374:2003 裸线载流量计 算方法[S].东京:日本电线电缆生产商协会,2003. |
[4] | Lings R. EPRI AC ransmission line reference book-200kV and above[M]. Third edition. Palo Alto: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2008. |
[5] | 电力工业部.电力工业部(82)电计字第44号文电力工程 经济分析暂行条例[R].北京:电力工业部,1982. |
[6] | 李孝林.220 kV输电线路采用钢芯铝绞线与碳纤维导线 的方案比较[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4,32(6):3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