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5, Vol. 33 Issue (01): 39-43   PDF    
锅炉高温受热面管氧化皮检测分析
张俊伟    
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
摘要:对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35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管进行氧化皮检测,结果显示,有4根末级再热器管内氧化皮质量在20 g以上,堆积厚度最大达到10mm。分析认为,氧化皮产生的原因为末级再热器运行时各屏间的热偏差较大,而锅炉内壁壁温升、降速度较大,导致氧化皮剥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严格控制锅炉高温受热面运行温度、加强高温受热面的热偏差监视及调整、减少锅炉启停次数等防控措施,以防止氧化皮剥落引起管道堵塞,为同类型锅炉氧化皮问题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氧化皮     高温受热面     热偏差     末级过热器     末级再热器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Boiler Oxide Skin High-temperature Heating Surface
ZHANG Junwei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Kangbashi Thermal Power Co., Ltd., Ordos 017010, China
Abstract:The result of a test to oxide skin in high-temperature tube of 350 MW supercritical boiler showed that the weight of oxide skin filled in 4 FHRs topped 20 g, and the thickness was up to 10 mm. Analysis was regarded that the phenomenon was caused by a large thermal deviation between the screens of the FHR in the runtime. And the oxide skin kept peeling resulted from the rate of the overquick speed of inner furnace wall temperature changes. To the problems above, propose to prevent the blockage of the pipeline caused by oxide skin peeling and over temperature, by means of controlling the boiler operating temperature strictly,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and adjustment to the thermal devi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surface, reducing the boiler start-stop time,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similar solvement.
Key words: oxide skin     high-temperature heating surface     thermal deviation     FSH     FRH    
0 引言

据数据统计,电站锅炉受热面泄漏事故占锅炉 总事故的86.7%[1]。超临界机组锅炉受热面管内剥 落的氧化皮阻塞管道而造成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 超温爆管,已经成为威胁超临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巴什热电厂)350 MW超临界机 组第1年C修过程中氧化皮检查及锅炉内、外壁温 测点统计结果,分析锅炉高温受热面管氧化皮剥落原因,并制订氧化皮集中剥落的防控措施,为同类 型锅炉氧化皮问题处理提供借鉴。 1 设备简介

康巴什热电厂1号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引进 阿尔斯通技术生产的1210 t/h超临界变压运行螺旋 管圈直流锅炉,型号为SG-1210/25.4-M4402,单炉 膛、一次再热、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紧身封闭、 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Π 型结构,其主要设计 参数见表 1 所示。1 号机组于2013-12-17 正式投 产,截至本次C修,累计运行时长5108 h。

表 1 1号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工况及额定工况设计参数
2 氧化皮检测 2.1 检测范围及比例

康巴什热电厂1号锅炉高温受热面主要包括末 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和屏式过热器。由于检修时 间短,而且对屏式过热器氧化皮进行检测需搭设满 堂红架子,因此本次C修检查范围为末级过热器和 末级再热器管屏下弯处。由于机组运行已达到 5100 h,需要对高温受热面氧化皮进行全面系统的 检测,因此本次C修氧化皮检测比例为100%,末级 过热器共68屏680根管,末级再热器共27屏405根 管。 2.2 检测方法

康巴什热电厂1号锅炉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 器管屏下弯头( 弯管)材质有SA213-T91 和 SA213-TP347HFG两种,管屏的几何形状见图 1、图 2所示,图中红色部位材质为SA213-T91,蓝色部位 为SA213-TP347HFG。检测方法采用磁力氧化皮检 测仪检测和X射线检测[2]

图 1 末级过热器管屏结构示意图

图 2 末级再热器管屏结构示意图

SA213-TP347HFG为奥氏体耐热钢,非铁磁性 材料,无磁性,其氧化皮属于铁磁性材料,故采用磁 力氧化皮检测仪检测(检测效率高,可直接显示管 内氧化皮质量);SA213-T91为马氏体耐热钢,属于铁磁性材料,无法使用磁力氧化皮检测仪检测,故 采用X射线检测[3]3 检测结果分析 3.1 检测仪及X射线检测结果 3.1.1 末级过热器

对末级过热器680根管子下弯管部位进行氧化 皮检测,未发现氧化皮堆积现象,磁力氧化皮检测 仪显示值在0.32~1.51,换算为氧化皮质量在1 g以 下;X射线检测底片显示,管壁轮廓清晰,管内无堆 积影像。 3.1.2 末级再热器

对末级再热器405根管子下弯管部位进行氧化 皮检测,发现左数第13、15、16、17 屏的第15 号管 (共4根管)下弯处有氧化皮堆积,其他部位未发现 氧化皮堆积。

末级再热器各屏15 号管下弯处材质为 SA213-TP347HFG,磁力氧化皮检测仪显示,以上4 根管内氧化皮质量均在20 g以上,检测数据见表 2 所示。为了确定氧化皮在管内的实际堆积状态,又 对以上4根管进行X射线检测,检测结果如图 3图 6所示。射线底片中白色弧形为管子下弯部位管壁 影像,白色发亮的不规则影像为氧化皮堆积影像, 其中第16屏15号管显示最为清晰,堆积厚度约为10 mm,为管内径的1/5,尚不会引起爆管。

表 2 末级再热器管氧化皮检测数据

图 3 第13屏第15号管X射线底片

图 4 第15屏第15号管X射线底片

图 5 第16屏第15号管X射线底片

图 6 第17屏第15号管X射线底片
3.2 割管检查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对末级再热器存在氧化皮堆积 的管子进行切割检查,切割顺序为第13、15、16、17 屏。在切割第13、15屏的第15根管后,取出氧化皮 (见图 7),呈黑色碎屑状。经咨询有关单位,认为该 状态为氧化皮形成的初期阶段(高发期氧化皮形貌 为长条片状,见图 8)。根据氧化皮的形状及数量判 断不会造成爆管,在机组启动时氧化皮可随蒸汽排 出,因此决定不再对第16、17屏第15根管进行割管 检查。

图 7 第13屏第15号管取出的氧化皮

图 8 氧化皮高发期形成的片状氧化皮
3.3 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共1085根管 子下弯头(弯管)进行100%氧化皮检查及结果分析, 认为康巴什热电厂1号锅炉末级再热器已经处于产 生氧化皮的初级阶段,而末级过热器还未产生氧化 皮。 4 原因分析 4.1 氧化皮产生原因

氧化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氧化,此外还受 锅炉设计结构、运行方式、运行时间、水质、高温受 热面管屏的几何形状、管子直径、管子弯头(弯管) 弯曲半径及高温受热面进出口压差等因素影响。

康巴什热电厂1号锅炉末级再热器运行时各屏 间的热偏差较大。根据锅炉炉外(大包内)壁温测 点数据(满负荷下)制作末级再热器各屏第1号管管 壁温度柱状比较图(见图 9),可以看出,末级再热器 各屏间存在较大的热偏差,最高偏差近44 ℃(最高 壁温为12屏1号管594.9 ℃,最低壁温为14屏1号 管550.69 ℃),本次检查发现氧化皮较多的4根管壁 温均偏高。

图 9 1号锅炉末级再热器各屏第1号管壁温柱状比较图
4.2 氧化皮剥落原因

氧化皮剥落有2个主要条件:氧化膜达到一定 厚度(不锈钢0.1 mm、铬钼钢0.2~0.5 mm);温度变 化频繁、幅度大。过热器或再热器钢材的热胀系数 一般在16×10-6~20×10-6/℃,而氧化铁的热胀系数为 9.1×10-6/℃。由于热胀系数的差异,在氧化皮达到一 定厚度后,如果温度发生变化(尤其是剧烈或反复 变化),氧化皮很容易从金属本体剥离,铬钼钢管的 氧化皮内外层同时剥离,剥离厚度达0.2 mm,而不 锈钢只剥离0.05 mm的外层。

康巴什热电厂2号锅炉在基建期安装了炉内壁 温测点,并在锅炉启、停过程中进行了炉内外壁温 测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锅炉启、停过程中受热面 炉外测点显示壁温升、降速度符合要求,但炉内壁 温测点显示升、降速度较大,在启炉升温升压初期 (炉内壁温在300 ℃以下时),升温速度达到7 ℃/ min;在停炉降温降压过程中,锅炉熄火后,虽然主 蒸汽温度及炉外壁温下降保持平稳态势,但炉内各 壁温测点温度下降很快,达到10 ℃/min,不符合康 巴什热电厂《超临界锅炉氧化皮防控措施管理标 准》中规定的“在末过壁温低于300 ℃后方可自然通 风冷却,降温速率 2 ℃/min”要求[4]4.3 造成氧化皮堆积的原因

造成氧化皮堆积的主要原因是受热面管内介 质压力小、流速低;次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氧化皮的 形状和大小、氧化皮剥落的数量,受热面管子内的 介质动力特性,受热面管内径、形状、变径、节流孔 等。

康巴什热电厂1号锅炉末级再热器各管屏的15 号管(与壁温测点1号管相同)下弯处为“U”形弯,介 质流速较低,这也是造成氧化皮堆积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本次氧化皮检查中发现4根管内有氧化皮 堆积,但不能确认其他管内无氧化皮;末级再热器 第13、15屏的第15根管并不是末级再热器中温度 最高的部位,其他管内未发现氧化皮堆积,有可能 随蒸汽排出。 5 防控措施

康巴什热电厂1号锅炉末级再热器氧化皮生成 已处于初级阶段,如果末级再热器局部温度还将长 期维持在600 ℃以上,则很快进入氧化皮高发期,届 时将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因此,氧化皮防控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康巴什热电厂实际情 况提出以下防控措施。

(1) 严格控制锅炉运行温度,建议末级过热器 出口蒸汽温度不超过571 ℃,末级再热器出口蒸汽 温度不超过569 ℃,高温受热面壁温按照表 3要求 控制,严禁锅炉超温运行。

表 3 高温受热面壁温控制标准

(2) 加强对高温受热面的热偏差监视及调整, 防止受热面局部长期高温运行,在末级再热器热偏 差较为严重时,必须进行燃烧调整,以保障锅炉的 安全运行。

(3) 尽可能减少锅炉启、停次数,降低升温和 降温速率(应考虑炉内壁温测点升、降温速率);停 炉时,采用闷炉处理(约72 h),不得强制冷却,以防 止氧化皮脱落。

(4) 机组启动期间应开旁路进行受热面吹扫, 并严格进行汽水品质监测。

(5) 机组启动结束后,应维持机组在较大负荷 下稳定运行一段时间,以尽快带走过热器管内残存 的氧化皮。

(6) 在检修期间,应对高温受热面管进行氧化 皮检测和清理。 6 建议

根据康巴什热电厂1号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 检测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 氧化皮防控要注重解决水平烟道内管屏 壁温偏差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管屏壁温偏差,则 局部管屏超温必然造成氧化皮大量集中脱落。

(2) 制定锅炉启停升温和降温速率时应结合 炉内壁温测点的测量数据进行,相同管子炉内壁温 测点与炉外(大包内)壁温测点显示的升、降温速率 是不同的,炉内壁温在300 ℃以下时,升、降温速率 远大于炉外壁温[5, 6]

(3) 进行氧化皮检测时,管屏“U”形弯部位应 作为检测重点,列入每次检查必检项。

参考文献
[1] 杨红权.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集 中剥落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神华科技,2009(3): 31-33,39.
[2] 金万里.防止超临界锅炉受热面管内壁氧化皮剥离堵管 的技术措施[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全国 火电600 MW机组技术协作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北京: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2009.
[3] 金万里,郭连丰.超临界锅炉受热面管内壁氧化皮剥落 堵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 27(3):4-6.
[4] 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Q/KBS-227.07-16- 2014 超临界锅炉氧化皮防控措施管理标准[R].鄂尔多 斯: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2014.
[5] 张李锋,郑准备,罗鹏,等.1100 t/h锅炉高温过热器爆管 原因分析[J].陕西电力,2010,38(7):66-68.
[6] 张广文,孙本达,张金升,等.给水加氧处理对过热器高温 氧化皮生成影响的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2,41(1):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