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4, Vol. 32 Issue (4): 56-59,69   PDF    
220kV主变压器总烃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
周惠东    
湛江电力有限公司, 广东 湛江 524099
摘要:对某电厂主变压器本体油色谱进行季度技术监督定期化验时发现变压器内部油总烃超标,总烃体积分数在1000×10-6以上。将发电机停运后,经过内检、吊罩、局放、空载、负载、反充电空载运行等相关检查、试验,发现故障是由于变压器冷却器潜油泵电机故障造成的。更换了电机后变压器油指标恢复正常,并制订了相应的检查措施,以避免再出现同类问题。
关键词主变压器     油色谱     总烃     冷却器     潜油泵     定子线圈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Total Hydrocarbon Overweight in a 220 kV Main Transformer
Zhou Huidong    
Zha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99
Abstract:Oil total hydrocarbon was found overproof through the main transformer oil chromatogram in a power plant during regular periodic laboratory quarterly technical supervision, total hydrocarbon value was above 1000 × 10-6. Through internal inspection, cover hanging, PD, no-load test, load trial, reverse transmission on load operation, checked out the fault cames from the transformer cooler submersible pump motor. After replaceing the motor, the transformer oil index returned to normal, and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check measures to avoid similar problems.
Key words: transformer     oil chromatographic     hydrocarbon     cooler     submersible pump     stator reactor    

1 故障的发生

某电厂3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P9-396000/220, 额定电压242±2×2.5%/20 kV,额定电流944.8 A/11 431.5 A,连接组别YN、d11,冷却方式为强迫油循环 风冷,1997年出厂,1999年投运。2014-01-22,在对 3号主变压器本体油色谱进行季度技术监督定期分 析时发现总烃值超标,经过2次取样,4次分析,确认 3号主变压器本体油中总烃值大于1000×10-6,检测 结果见表 1所示。

表 1 3号主变压器油色谱数据检测结果 10-6

表 1数据可以看出,甲烷、乙烯、乙烷体积分 数大幅度增加,并有微量乙炔,总烃值已超出《GB/ 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 则》[1]要求的注意值(150×10-6)。在确定3号主变压 器总烃测试数据结果无误后,为确保设备及人身安 全,按照《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2] 要求,于2014-01-23将3号机调峰停机。 2 主变压器现场检查过程及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故障时的色谱数据(见表 1)分析,判断变 压器内部存在故障。采用《GB/T 7252—2001》[1]中 的三比值法判断故障类型,按照编码规则计算的编 码组合为0、2、2,其中,φ(C2H2)/φ(C2H4)=0.0007< 0.1;φ(CH4)/φ(H2)=2.4>1;φ(C2H4)/φ(C2H6)=5.5> 3。根据故障类型判断方法,故障具有高温过热特 征,且温度高于700 ℃。根据色谱试验数据分析,初 步判断热故障原因应该是裸金属过热,可能涉及内 部磁路、金属结构件、开关触头、低压引线接触不 良、铁心多点接地、线圈股间短路或者潜油泵故障 等。 2.1 常规试验

故障发生后对3号机组2013年10月—2014年 1月的负荷、主变压器的电流、油温数据进行了跟踪 分析,期间机组负荷在160~310 MW,主变压器电 流在400~750 A,油温在40~56 ℃,均没有超过额 定值。

按《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程》[3]对停运的变压器进行了绝缘、直阻、泄漏电流 及介损等常规电气试验,结果无异常,试验数据见 表 2

表 2 主变压器常规电气试验数据
2.2 内检和吊罩检查

对变压器热油循环后,进行了2次内检,无法确 定故障点,决定进行现场吊罩检查测试,吊罩后检 查没有发现与总烃超标相关的过热及放电迹象。 2.3 全面电气试验

在内检与吊罩检查后仍无法确定故障点的情 况下,决定进行全面的电气试验,包括局部放电试 验、空载试验、负载试验及反送电空载运行试验,以 逐一查找、排除故障。 2.3.1 直流电阻测量

低压绕组直流电阻测量结果见表 3。高压绕组 直流电阻测量结果见表 4

表 3 低压绕组直流电阻测量结果

表 4 高压绕组直流电阻测量结果

变压器低压侧(无中性点引出)绕组直流电阻 不平衡率为0.49%,符合《DL/T 596—1996》[3]要求 (不应大于1%);变压器高压绕组(有中性点引出)直 流电阻不平衡率为0.57%,符合《DL/T 596—1996》[4] 要求(不应大于2%),可初步排除开关触头、低压引 线接触不良的故障。 2.3.2 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结果见表 5。局部放电试验过程 未见异常,试验结果符合《DL/T 417—2006 电力设 备局部放电现场测试导则》[4]在线端电压为1.3倍时 持续30 min放电量不大于300 pC的要求。可排除 主变压器内部放电的故障。

表 5 局部放电试验结果
2.3.3 负载试验

负载试验结果见表 6。根据负载试验结果,对 各相负载损耗及阻抗电压进行横向比较,未发现相 与相间有明显差异,基本可排除线圈股间短路故 障。

表 6 负载试验结果
2.3.4 空载试验

空载试验结果分别见表 7表 9。对3次单相 空载试验结果进行横向比较,未发现异常,可进一 步排除铁心回路故障。

表 7 空载试验结果(低压VW相加压, UW相短接,高压开路)

表 8 空载试验结果(低压UV相加压, VW相短接,高压开路)

表 9 空载试验结果(低压UW相加压, UV相短接,高压开路)
2.3.5 反送电空载运行试验

在确定局放试验、空载试验、负载试验结果均 无异常后,将主变压器低压侧联线解开,由220 kV 升压站向主变压器反送电,空载运行48 h,连续对主 变压器色谱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总烃体积分数由送 电前的32×10-6升至112×10-6。具体油色谱测试数据 见表 10所示。

表 10 3号主变压器反送电空载运行油色谱试验数据 10-6
2.4 故障点发现

通过对主变压器进行反送电空载运行试验,发 现总烃值是在冷却器进行切换后发生变化的,特别 是切换到4号冷却器后总烃值有明显上升趋势,主 变压器停运后总烃值仍在不断上升。对冷却器进 行进一步的电气参数定量检查,发现4号冷却器潜 油泵电流比其他冷却器潜油泵电流偏大15%左右, 且三相不平衡。遂对4号冷却器潜油泵电机进行了 直流电阻测量,发现其直流电阻三相不平衡,U相直 流电阻偏大,具体数据见表 11

表 11 冷却器潜油泵电机直流电阻测量结果

将4号冷却器停运隔离、更换,将潜油泵电机解 体进行检查,发现其定子绕组中部有部分线圈已经 明显烧焦发黑,并有熔断现象,见图 1图 2所示。

图 1 解体后的4号潜油泵电机

图 2 4号潜油泵电机定子的部分线圈已烧断
2.5 采取的措施

发现故障点后,立即隔离、更换4号冷却器潜油 泵,于2月22日将3号机组与系统并列运行,至3月 1日,3号机组最高负荷为300 MW,期间对主变压器 的本体油色谱进行了持续监测,测试数据见表 12, 油中各气体成分没有发生突变,总烃值基本与启动 前一致。

表 12 3号主变压器重新投运油色谱检测数据 10-6
2.6 结论

在更换4号冷却器的潜油泵电机后,通过对机 组不同负荷情况下持续运行的油色谱检测情况来 看,可以确定3号主变压器总烃值突增的原因为油 冷却系统附属设备,即4号潜油泵的电机定子线圈 发生故障,高温过热导致主变压器油总烃值超标。 4号潜油泵电机定子线圈故障的原因初步判断是制 造工艺欠缺,U相绕组的漆包线在长期运行过程中 由于发热、振动等原因导致股间绝缘损坏,使得U相 并绕的导线中产生股间短路。 3 建议

针对上述故障,提出如下建议:

(1) 对于服役时间过长的设备,特别是主设 备,要考虑增加技术成熟的在线监测手段,目前厂 内对运行超过15 a的主变压器均已加装油色谱在线 监测装置。正常运行时取样周期定为每天1次,并 每3个月进行人工取样比对,以确保在线数据可靠、 准确,将对主变压器油色谱的定期检查工作常态 化[5,6]

(2) 完善规程及检修作业文件包,增加对主变 压器附属设备的检查维护及试验内容,正常运行时 要对主变压器冷却器的电机运行电流定期进行测 量对比,每次主变压器大小修时要对 冷却器的电机绝缘及直流电阻进行 测量比对,避免设备超期服役造成故障。

(3) 加强电气专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 认真学习相关国标及专业技术规范,争取多与国内 专家交流沟通,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判断导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 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委员会.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4] 电力行业高电压试验技术标准化委员会.DL/T 417— 200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5] 吕广飞,吕振峰,燕宝峰.电力变压器排油充氮装置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3,31(4): 76-78,82.
[6] 吕向明,安治贤,冯晓东.主变压器冷却装置控制方式的改进[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23(1):32-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