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薛家湾供电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0300
2. Xuejiawan Power Surply Bureau, Inner Mongolia Ordos 010300
吉兰太500kV变电站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乌 素图工业园内,现有3×750MVA主变压器,电压等 级均为500kV/220kV/35kV,主变压器分接头参数 为500/230±8×1.25%/36kV,均为油浸单相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目前该地区通过吉兰太变电站至各 220kV变电站2—3回220kV线路以辐射状网络供 电,形成独立供电区。
吉兰太变电站现有2回500kV出线,分别至乌 海500kV变电站、凤凰岭电厂,目前正在建设吉兰 太—乌海变电站Ⅱ回500kV线路;已有220kV出线 13回,在建220kV出线3回;220kV侧电气主接线 为双母线双分段接线,其中,1号主变压器,吉兰太 —中盐Ⅱ回,吉兰太—乌斯太Ⅲ回,五福Ⅰ回,拟建 设的庆华Ⅰ、Ⅱ回均位于Ⅰ、Ⅱ号母线,其他主变压 器及线路均位于Ⅲ、Ⅳ号母线。吉兰太变电站电气 接线示意图如图 1所示。接入吉兰太变电站220kV 侧的主要电源项目如表 1所示。
![]() |
图1 吉兰太变电站电气接线示意图 |
![]() |
表1 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主要电源项目 |
在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4台60MW机组、 海神电厂二期1台200MW机组未投运,以及上述机 组投运且吉兰太—巴音敖包第三回线路建成后,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电流水平对比见表 2。
![]() |
表2 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电流水平对比 kA |
通过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吉兰太 变电站形成独立供电区,且220kV侧接入的电源项目较多,地区网络结构较为紧密,特别是乌达工业 园区各站点距离吉兰太变电站均较近(均在10km 以内),因此,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电流水平 较高。而且由于5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均采用自 耦型变压器,中性点均为直接接地方式,变电站220 kV侧单相短路电流明显大于三相短路电流。在近 期规划的2个火电机组项目未投运时,吉兰太变电 站220kV侧三相短路电流为39.07kA,单相短路电 流达到45.89kA;当2个火电机组项目投运后,三相 短路电流为43.31kA,单相短路电流达到50.2kA, 将超出现有220kV断路器额定遮断容量(50kA), 因此急需解决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单相短路电 流超标问题。 3 解决措施 3.1 减少供电区内接地点
目前吉兰太变电站主要问题是220kV侧单相 短路电流超出50kA,因此,减少吉兰太供电区接地 点可以直接降低单相短路电流水平。计算时将吉 兰太变电站3台主变压器均接地,各220kV变电站 只有1台主变压器接地,由于阿拉善盟地区距离主 网较远,低压侧无电源的220kV变电站考虑不接 地,各电厂仅有1台机组接地,吉兰太变电站220kV 侧短路电流水平计算结果见表 3。
![]() |
表3 采用减少接地点措施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电流水平 kA |
从表 3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减少吉兰太供电区 内接地点,可以降低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单相短 路电流水平,但是作用不明显,单相短路电流水平 仍接近50kA。 3.2 在主变压器中性点装设小电抗
针对500kV变电站220kV母线侧单相短路电 流超标问题,目前国内通用措施为在主变压器中性 点装设小电抗[ 1, 2 ],该措施具有工期短、投资少且见 效快等优点。 3.2.1 电抗值分析
吉兰太变电站3台主变压器均为单相自耦有载 调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为直接接地。根据上 述计算结果,该地区正在建设的2个电源项目投运后,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单相短路电流为50.2 kA,三相短路电流为43.3kA,单相短路电流大于三 相短路电流。因此,可考虑在吉兰太变电站主变压 器中性点接小电抗这一措施。对此,参考国内其他 电网的实践经验,对吉兰太变电站中性点接不同值 小电抗后的短路电流进行了初步计算,计算结果见 表 4所示。
![]() |
表4 吉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电流计算结果(主变压器中性点装设不同值小电抗) |
从表 4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主变压器中性点 装设小电抗,可以有效降低单相短路电流。在小电 抗值从0Ω增至20Ω过程中,220kV侧的单相短路 电流降幅明显,由50.2kA降至43.57kA,与吉兰太 变电站220kV侧三相短路电流接近。装设小电抗 对500kV及220kV侧三相短路电流基本没有影 响。因此,建议在吉兰太变电站主变压器中性点装 设的小电抗值为15~20Ω。 3.2.2 装设小电抗的变压器数量分析
对在不同数量变压器中性点装设15Ω、20Ω小 电抗情况下,220kV侧单相短路电流数进行了计 算,结果如表 5所示。
![]() |
表5不同数量变压器装设15Ω、20Ω小电抗220kV侧单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
若小电抗值为15Ω,吉兰太变电站3台主变压 器中1台或2台中性点装设小电抗,均可以使220 kV侧单相短路电流降至50kA以内,但裕度较小。 但是,若2台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小电抗,其220kV侧 单相短路电流在47kA左右,考虑到电网发展的适 用性,建议3台主变压器均装设小电抗。若小电抗值为20Ω,吉兰太变电站220kV母线侧单相短路电 流水平比15Ω情况下略小。 3.2.3 存在的问题
变压器中性点装置小电抗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吉兰太变电站是地区电网枢纽变电站,形成独立供 电区,接带负荷较大,若在中性点装设小电抗,需依 次将吉兰太变电站3台主变压器停运,存在限制地 区负荷用电情况;由于吉兰太变电站建设时间较 早,未预留中性点小电抗接地装置位置,需对变电 站内电气平面布置进行进一步分析,决定是否有位 置装设小电抗及其他相应设备。 3.3 吉兰太变电站主变压器220kV母线分裂运行
目前吉兰太变电站有3台主变压器,根据该站 220kV侧出线排列情况,1号主变压器及吉兰太— 中盐Ⅰ、Ⅱ回,吉兰太—乌斯太Ⅰ、Ⅱ、Ⅲ回,吉兰太 —庆华Ⅰ、Ⅱ回,吉兰太—五福Ⅰ回位于Ⅰ、Ⅱ号母 线,2号、3号主变压器及吉兰太—五福Ⅱ回,吉兰太 —顺达Ⅰ、Ⅱ回,吉兰太—巴音敖包Ⅰ、Ⅱ、Ⅲ回,吉 兰太—贺兰山Ⅰ、Ⅱ回均位于Ⅲ、Ⅳ号母线,吉兰太 供电区的负荷主要集中在1号主变压器侧。 3.3.1 方式1
根据现有的出线排列方式,直接将吉兰太变电 站主变压器220kV母线分裂运行,1号主变压器与2 号、3号主变压器220kV母线间通过五福—吉兰太 的1回220kV线路(导线型号LGJ-2×300)联络,网 架结构较为薄弱,具体网架结构如图 2所示。
![]() |
图2 220kV母线采用方式1网架结构 |
按照方式1,将吉兰太变电站主变压器220kV 母线分裂运行,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三相及单相短路电流明显降低(约9kA),使得其短路电流在合 理范围内,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6所示。
![]() |
表6 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电流水平(方式1) kA |
吉兰太主变压器220kV母线分裂方式存在的 问题是,根据潮流和暂态稳定计算后对该方式的供 电能力分析结果,在地区75%开机率情况下,可以满 足供电区内约1000MW用电负荷的供电需求。但 方式1中,一旦1号主变压器停运,且吉兰太—五福 Ⅱ回线路故障,即系统发生“N-2”故障,将导致五 福、慧通、君正、乌斯太、中盐、庆华6座220kV变电 站与电网失去电气联络,电网将损失大量供电负 荷,造成重大停电事故,该方式对电网安全运行极 为不利。 3.3.2 方式2
根据最新地区项目建设情况,海欣环保材料公 司拟在乌达工业园区内建设1座220kV变电站,同 时建设4台60MW机组,按照地区电网规划,海欣变 电站拟分别通过双回220kV线路与五福、顺达变电 站联络。结合海欣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对吉兰太 变电站220kV出线排列进行优化,形成如图 3所示 网架结构。
![]() |
图3 220kV母线采用方式2网架结构 |
按照方式2,母线分裂运行后,若海欣变电站未建成,五福、君正、慧通、中盐、乌斯太、庆华6座变电 站将与吉兰太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形成独立供电 区。海欣变电站建成后,吉兰太变电站1号主变压 器与2、3号主变压器的220kV侧间将通过五福—海 欣—顺达的双回220kV线路联络。方式2中海欣变 电站建成前、后吉兰太220kV母线短路电流计算结 果如表 7所示。
![]() |
表7海欣变电站建成前、后吉兰太变电站220kV母线侧短路电流水平(方式2) kA |
通过表 7可以看出,采用分裂方式2,通过网架 优化,地区供电网络更为清晰,吉兰太变电站220 kV侧短路电流水平明显降低,降幅达11kA,能够达 到降低短路电流的目的。
经潮流和暂态稳定计算,该分裂方式中吉兰太 供电区可供电负荷与供电区内开机分布有较大关 系,在吉兰太变电站1台主变压器停运,地区各自备 电厂均为100%开机,而公用电厂50%开机方式下, 可为地区约1600MW负荷供电(约占供电区内总预 测负荷的85%左右);在地区开机率为50%方式下, 可接带负荷约1400MW(约占供电区内总预测负荷 的75%左右)。从供电能力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来 看,分裂方式2具有可行性。
但是,吉兰太变电站主变压器220kV母线采用 分裂方式2存在的问题是,实施该方式必须保证海 欣变电站建成,否则一旦吉兰太变电站1号主变压 器停运,将有6座变电站失去与电网的电气联系。 而海欣变电站受产品市场消纳能力影响,目前建设 进度不明确,建设周期长,无法短时间内解决吉兰 太变电站单相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另外,需在吉兰 太220kVⅠ、Ⅱ号母线侧突破规模扩建1个出线间 隔,同时避免倒间隔等一系列问题,需采用部分电 缆线路,使得吉兰太—五福Ⅱ回线路占用新扩建间 隔,投资相对较高;且目前顺达变电站220kV侧出 线间隔已满,站外无扩建条件,为满足该方案的实 施,需考虑将华电乌达电厂与宜化变电站其中1回 线路在顺达变电站外短接,同时将现有的吉顺双回 线路向东侧依次倒间隔,令顺达变电站腾出2个间隔,用于海欣变电站接入,投资相对较高,且实施较 为复杂,具体实施方案和投资还需进一步研究,同 时需与华电乌达电厂、宜化变电站建设单位进行协 商。此外,该方案使吉兰太供电区的负荷供电压力 集中在吉兰太变电站1台主变压器及吉兰太—顺达 的双回线路上,不利于电网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3.4 建设吉兰太变电站4号主变压器
若考虑充分保证地区负荷供电可靠性和电网 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因素,建议扩建吉兰太变电站第 4台主变压器,与现有的1号主变压器共同接带Ⅰ、 Ⅱ号母线。为了使得地区网架更为明晰,建议在4 号主变压器建设过程中,将现有吉兰太—五福Ⅱ回 线路倒至Ⅰ、Ⅱ号母线侧。该方案实施后,吉兰太 变电站220kV母线分裂运行,形成同上述的分裂方 式2相同的网架结构,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 电流计算结果如表 8所示。海欣变电站建成后,采 用该方案,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电流计算结 果如表 9所示。
![]() |
表8吉兰太220kV侧短路电流水平(建设4号主变压器) kA |
![]() |
表9吉兰太220kV侧短路电流水平(海欣变电站建成) kA |
从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案也能够 达到降低吉兰太变电站220kV侧短路电流水平的 目的,降幅可达12kA左右。随着海欣变电站建成, 网架进一步加强,可将短路电流降至45kA,在现有 220kV断路器的额定遮断容量范围内。
经对该方案进行潮流和稳定计算,该方案在不 同开机方式下,均可以满足供电区内预测负荷的供 电需求,且系统暂态稳定性较好。从降低短路电流 水平、满足地区负荷供电、保证负荷供电可靠性和 电网远期发展方面来看,该方案优势明显。
根据现有吉兰太变电站站区平面布置情况,经 初步研究,提出以下变压器布置方案:在现有的500 kV架构东侧放置新增的4号主变压器,将500kV架 构向南突破规模扩建1个完整串,以便于将4号主变压器接入,但主变 压器放置位置与220kV母线架构区距离较远。4号 主变压器220kV引线需钻过现有的多回500kV出 线,同时从变电站验修楼与220kV架构间的空余空 间穿过,以进入现有1号主变压器接带的Ⅰ、Ⅱ号 220kV母线架构区。根据初步测量,该空余区宽度 不足,需拆除现有的验修楼西墙。若采用该方案, 需对站区内各设备的电气距离、建筑物面积、各种 电气设备容量等进行详细的研究核实,且拆除和改 造工程量较大,建设周期长,投资也会相对较高。 4 综合比选结果及建议 4.1 结论
综上所述,提出的4个降低500kV变电站220 kV侧单相短路电流的方案中,减少中性点接地点方 案作用甚微;主变压器加装中性点接地阻抗,是目 前国内电网较为通用的一种方案,投资少、工期短、 作用较为明显;将现有主变压器分裂运行,虽能明 显降低单相和三相短路电流,但同时也降低了现有 负荷的供电可靠性,且不利于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建设4号主变压器,在降低短路电流和优化地区电 网结构方面均有较大优势,但投资相对较高、工期 长且不确定因素较多,而且目前为了满足地区产业 园区的延伸,地区电网拟在乌达工业园北部建设乌 达北500kV变电站,该变电站建成后拟与吉兰太变 电站形成联合供电区。目前正在开展方案设计等 前期工作,扩建主变压器或建设乌达北变电站对于 电网长远发展和保证地区企业供电方面将有积极 作用,但是均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高、无法较快解 决电网目前存在的单相短路电流超标的问题。 4.2 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结果,建议近期采用在吉兰太变 电站3台主变压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的方案来解决 吉兰太变电站220kV母线侧单相短路电流超标问 题。目前该方案已进入设计阶段,预计2014年上半 年将正式投入使用。
[1] | 崔勇,郭强,杨增辉.华东500 kV主变中性点小电抗参数的选取[J].华东电力,2012,40(9):1552-1556. |
[2] | 毛雪雁,宣晓华.500 kV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小电抗接地的研究[J].华东电力,2005,33(5):26-29. |
[3] | 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力系统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342-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