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4, Vol. 32 Issue (02): 49-53   PDF    
新建350 MW超临界机组典型缺陷分析及处理
张涛,周宏杰,李泽峰,图嘎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分别对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的2台350 MW超临界空冷火力发电机组在基建监督 检查中发现的锅炉、汽轮机和四大管道等主要设备存在的承重部件焊缝裂纹、未熔合,P91材 料集箱开裂及内壁氧化严重,P91材料集箱硬度异常,集箱内部存在大量异物,弯管壁厚减薄 超标,大型铸件及径向支撑轴瓦等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可能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影响 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补焊、重新加工处理及更换等措施,为保证机组投运后的安全稳 定运行奠定了基础,并为开展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基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350 MW超临界机组     典型缺陷     焊缝裂纹     壁厚    
Analysis on Typical Flaws of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and Detecting for 350 MW Supercritical Power Units
Zhang Tao, Zhou Hongjie, Li Zefeng, Tuga    
Inner Mongolia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ohhot 010020
Abstract:Respectively, the flaws which were found in boilers, turbines and other major equipments of two new air-cooled 350 MW supercritical units in Hohhot Thermal Power Plant were analyzed. These flaws contain cracks and faulty fusion of load-bearing parts welds, cracking and oxidized seriously of P91 header, abnormal hardness of P91 header, there were lots of impurity in headers, excessive bending wall thinning, large castings and bush defects. The generation cause of flaws and effect on long-term safety and stability were analyzed, and taking the appropriate welding, re-processing and replacement of other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units. All of these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to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and detecting of ultra-supercritical thermal power units.
Key words: 350 MW supercritical unit     typical defects     weld crack     wall thickness    
0 引言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发 展“高效、节能、环保”的火力发电技术[1]。提高火力 发电厂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蒸汽参数,即提高蒸 汽的压力和温度,有效提高机组的热效率,降低煤 耗,减少CO2和NOx的排放,满足环境保护和节约能 源的要求。因此,各国都在向大容量、高参数的超 (超)临界火电机组方向发展。

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的2×350 MW超临界空冷 供热机组为蒙西电网最早开始建设并投入商业运 行(2011年1月)的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HG-1140/25.4-YM1 型、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汽轮 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CZK350/ 324-24.2/566/566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 两缸两排气、直接空冷抽汽凝汽式供热汽轮机;发 电机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QFSN-350-2的水—氢—氢冷发电机。

基建监督检查中先后发现锅炉、汽轮机及四大 管道等部件存在多处重大缺陷,通过进行分析和处 理,为机组投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1 锅炉设备存在的典型缺陷 1.1 承重部件 1.1.1 焊缝处存在裂纹及未熔合

钢结构大板梁作为火力发电厂锅炉承重的重 要构件,其质量不仅对火电厂建设进度有很大影响, 也直接影响整个电厂的安全生产,而各焊缝加工是 大板梁质量控制的关键。监检中发现,4号锅炉材 质为Q345的D大板梁腹板固定端下耳板与腹板角 焊缝存在长15 mm裂纹,固定端第1块肋板耳板与 肋板北侧角焊缝熔合线部位的整条焊缝处存在长 约650 mm未熔合缺陷(见图 1);经超声波检测,发 现支撑梁下翼板对接焊缝距下边缘136~144 mm、 深16~18 mm处存在线性超标缺陷,通过挖补发现 该缺陷为夹渣缺陷。

图 1 大板梁角焊缝裂纹及未熔合缺陷
1.1.2 缺陷分析及措施

经分析,上述承重部件的材质均为Q345,属屈 服强度为350 MPa等级的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具有 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焊接性能及低 温冲击韧性。出现裂纹等缺陷的主要原因为在低 温(5 ℃以下)情况下对大厚度部件施焊时,未采取 局部预热措施,使得焊接应力和焊缝淬硬倾向均增 大。按照工艺要求对上述缺陷进行彻底挖除并补 焊,鉴于当时低温环境,且是对大厚度部件进行焊 接,补焊时采用焊前预热及焊后缓冷的补焊工艺, 补焊后复检合格。 1.2 高温集箱

集箱作为电站锅炉中的重要部件,一旦发生意 外,危害性极大。因此在集箱设计、制造、运输及安 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均应及时解决。 1.2.1 P91材料集箱开裂及内壁存在大量氧化皮 1.2.1.1 缺陷描述

在对材质为P91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出口集箱及高温再热器集箱等进行检验时,发现编号为 B14的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筒体内壁存在裂纹,见 图 2a;编号为B124和B134的2个高温再热器集箱 存在贯穿于筒体、端盖及两者连接焊缝的裂纹,见 图 2b、2c;4个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内部存在大量厚 块状氧化皮,见图 2d

图 2 P91材质高温集箱母材及焊接缺陷
1.2.1.2 原因分析

350 MW超临界机组由于蒸汽参数,特别是压 力的大幅提高,高温段集箱已全部使用由美国橡树 岭国家实验室和美国燃烧工程公司共同研究开发 的动力工程用马氏体热强钢A335-P91,其综合性能 优良,是在标准9Cr-1Mo钢基础上通过降低C含量, 添加微量的Nb、V使其合金化,并对N含量加以控 制而得到的。该钢持久强度和许用应力高,620 ℃ 以下时均高于奥氏体不锈钢TP304H,其许用应力是 标准9Cr-1Mo钢的2倍,是2.25Cr-1Mo钢的3倍;在 704 ℃时还表现出优良的组织稳定性和持久强度[2, 3]。 但P91 钢属于空冷马氏体钢,合金元素含量大于 13%,钢材的淬硬倾向大,冷裂纹敏感性强,且具有 一定的热裂纹倾向。尽管该材质的焊接工艺已经 成熟,但如果焊材选用不当、预热温度不足,或是其 他工艺没有严格按要求执行也易产生焊接冷裂 纹。集箱内壁的母材裂纹及大量氧化皮均产生于 热加工过程中,为热加工工艺不当造成。 1.2.2 实际壁厚小于设计壁厚 1.2.2.1 缺陷描述

经超声波测厚检测发现,3号锅炉的全部22个 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筒体,4号锅炉的1个设计规格 为直径245 mm、壁厚60 mm、材质为P91的末级过热 器出口集箱筒体壁厚均介于50.4~56.1 mm,均不符 合设计要求。按照GB 5310—2008[4]中关于高级钢 管公称外径和公称壁厚允许偏差的要求,对于外径 大于219 mm、壁厚大于20 mm的钢管,其壁厚允许 负偏差为10%,因此,对于该规格集箱壁厚的最大允 许负偏差为6 mm,即集箱壁厚应≥54 mm。 1.2.2.2 缺陷分析及措施

为了保证电厂建设工期及质量要求,按照GB/ T 9222—2008[5]中对圆筒形集箱筒体强度校核计算 的要求,对该批壁厚负偏差超标集箱进行了壁厚强 度校核。

集箱筒体的厚度理论计算公式[5]为: 式中δL —集箱筒体理论计算厚度,mm; P—计算压力,MPa; Dw —管外径,mm; φmin —焊缝最小减弱系数,无缝管取1; [σ]—使用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按照设计条件,该规格集箱的使用温度为 600 ℃;BMCR设计压力为27.6 MPa,则计算压力取 设计压力的1.15倍31.74 MPa;设计外径为245 mm; P91材质在600 ℃下的许用应力为66 MPa。通过计 算可知,管道的最小理论壁厚为47.5 mm,即当集箱 壁厚大于47.5 mm时即可满足使用要求,最后由锅 炉厂出具质量保证书继续使用。 1.2.3 P91材料集箱硬度异常 1.2.3.1 缺陷描述

在对设计材质为P91、规格为直径457 mm、壁 厚95 mm(长度16 000 mm)的末级过热器出口汇集 集箱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时发现,该集箱筒体母材硬 度极不均匀,最高处达430 HB,最低处为145 HB,最 大硬度差值为285 HB。按照标准ASTM A335/ A335M-10b[6]及DL/T 438—2009[7]的要求,A335-P91 的硬度允许值为180~250 HB。因此该集箱的实测 硬度值远大于标准值。 1.2.3.2 缺陷分析

经分析认为,造成P91材质集箱硬度极不均匀 的主要原因为:焊后进行整体热处理时,加热及冷 却不均匀。该集箱经返厂进行重新整体热处理后, 复检合格,可继续使用。 1.2.4 集箱内部存在大量异物 1.2.4.1 存在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经内窥镜检验发现,水冷壁集箱、高温再热器 集箱以及其他集箱中均存在众多铁块、焊渣等异 物,见图 3。集箱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切割、切削及焊 接等处理工艺时,未对产生的铁块、铁屑及焊渣等 异物进行认真清理、遗留在集箱内,会在机组启动 运行后堵塞管孔、减小通流面积,造成爆管等事故。

图 3 集箱内部异物
1.2.4.2 措施

监检过程中对全部集箱内部异物进行了清理, 并用内窥镜反复检查,直至彻底清理干净为止,避 免机组投运后发生由于管路堵塞造成的受热面过 热等爆管事故。 1.3 受热面 1.3.1 弯管壁厚减薄 1.3.1.1 缺陷描述

在对受热面管进行监检时发现,全部22屏屏式 过热器下部U形弯处的U形定位管弯管侧弧处存在 长约200 mm、深度约2 mm的尖锐机械损伤缺陷,如 图 4所示。DL/T 438—2009中要求,管子内外表面 不允许有深度大于壁厚5%、且最大深度大于0.4 mm的直道缺陷。

图 4 屏式过热器U形定位管损伤
1.3.1.2 缺陷分析及措施

在对屏式过热器管进行超声波测厚检验时发 现,18屏U形定位管弯管外弧壁厚小于6.4 mm。屏 式过热器管的设计材质为TP347H不锈耐热钢,规 格直径38 mm,壁厚7.5 mm。按照DL/T 438—2009 中对安装前受热面管子的要求,对于1.8≤R/D≤3.5 (R、D 分别为管的弯曲半径和公称直径)的弯管外弧 侧减薄率应≤15%,即管壁厚为7.5 mm时,其弯管 外弧最小壁厚应大于6.4 mm,因此该18屏的U形定 位管弯管减薄程度超标。

经分析认为,U形定位管弯管侧弧的机械损伤 及弯管壁厚减薄超标均为管子弯制工艺不当及模 具选用不合理造成。对于薄壁小半径弯头的生产,意大利的钢管生产企业采用先将弯头区域局部镦 粗,以增加管壁厚,再挤压精整的新工艺,值得在国 内弯管(头)生产中学习和借鉴[8]

对上述22根U形定位管全部进行了更换处理。 1.3.2 管鼓包及裂纹 1.3.2.1 缺陷描述

监检中发现,1根材质为A213-T91[9]的末级过 热器管45°弯管外弧存在长约30 mm的环向开裂缺 陷,如图 5a所示;另外多根材质为12Cr1MoVG的低 温再热器管45°弯管内弧处存在严重鼓包现象,如 图 5b所示。

图 5 受热面管子开裂及鼓包
1.3.2.2 缺陷分析及措施

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目前在进行受热面小管 弯制时,一般相对弯曲半径R/D>2时,采用冷弯工 艺[8]。弯制时,弯管外弧面受最大拉伸应力作用,当 管壁存在机械损伤、锻造折叠及夹杂物等严重缺陷 时,该部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就会被削弱而引发 环向开裂。对于管材质为硬度较小的12Cr1MoVG, 其弯管内弧的鼓包大多是由管弯制时模具选择不 合理,或管与模具间摩擦力过大造成的。

对上述开裂及鼓包的弯管管段进行了更换。 2 四大管道典型缺陷分析 2.1 加工刀槽及未焊透缺陷

在对四大管道进行监检中发现,3号机组材质 为P91的再热热段蒸汽管道内壁存在整圈宽约150 mm、深约2 mm 的加工刀槽,见图 6a;管道上直径 256 mm 接管座角焊缝根部存在深2~3 mm、长50 mm的根部未焊透缺陷,见图 6b。按照DL/T 438— 2009,不允许钢管内外表面存在深度大于壁厚5%、 且最大深度大于0.4 mm 的直道缺陷,同时DL/T 869—2012[10]标准要求,四大管道焊缝等一级焊缝中 不允许存在根部未焊透缺陷。

图 6 再热热段管道母材及焊接缺陷
2.2 措施

现场对上述热段管道内壁加工刀槽及管座焊 缝未焊透缺陷进行了彻底削磨处理,因缺陷深度 浅,经强度校核后可以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监督。 3 汽轮机设备典型缺陷分析 3.1 大型铸件缺陷

大型铸件由于其特殊的制造工艺,不可避免地 存在一些缺陷。本工程2台机组汽缸、隔板(套)及 阀门等铸件存在大量裂纹、铸造缩孔、冷隔及焊接 裂纹等缺陷(见图 7),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 大隐患。监检中发现上述缺陷后,及时通知电厂及 制造厂对上述缺陷进行了彻底的打磨消缺处理,打 磨深度较深的由汽轮机厂出具工艺要求进行补焊 处理,保证了机组投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

图 7 汽轮机大型铸件缺陷
3.2 径向支撑轴瓦缺陷

监检中发现3号汽轮机3号瓦上瓦及4号瓦上 瓦巴氏合金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胎鼓包现象。大型 汽轮发电机的径向支撑轴瓦巴氏合金面采用浇注 工艺制造,即在机械加工并回火去应力后的瓦体上 用高速钢刀具加工轴瓦结合面,然后在该结合面上 浇注巴氏合金并进行冷却喷水,当瓦温降至150 ℃ 以下时,停止喷水,拆除工装,放于100 ℃左右的炉 中缓冷至室温,最后进行超声波和着色探伤,检查 粘合层质量。但巴氏合金与轴瓦体的结合力很弱, 当发生瓦体焊后未进行去应力回火、浇注面粗糙度 不足、瓦体浇注面存在锈蚀或氧化层、采用杂质较 多的回炉料及锡金属纯度不足等情况,都有可能引 起巴氏合金与瓦体无法有效粘合,造成严重脱胎[11]

对上述脱胎鼓包轴瓦进行返厂重新加工处理, 复检合格。 4 结语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的 大规模建设,机组在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 有大量应用,尽管在新建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 调试等方面已采用了很多国际先进技术,但在机 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质量问题,给设备安装和 机组投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隐患,因此,有必要通过开展工 程质量监督、设备监造和安装前检验等工作来全面 提升设备的质量,以确保机组的安装质量和投运后 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R].北京:国家能源局,2011:53.
[2] 朱丽慧,赵钦新,顾海澄,等.10Cr9Mo1VNbN耐热钢强化 机理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1999,23(1):6-8.
[3] Jones Wendell B.Hills C R, Polonis D H.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odified 9Cr-1Mo steel[J]. Metallic Trans A,1991,22A:1049.
[4]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5310—2008 高压锅炉用 无缝钢管[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5]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9222— 200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S].北京:中国标准出 版社,2008.
[6] ASTM International. ASTM A335/A335M-10b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Seamless Ferritic Alloy-Steel Pipe for High-temperature Service[S]. Pennsylvania: ASTM International, 2010.
[7] 国家能源局.DL/T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 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8] 樊险峰,高秀芬,董喜山,等.国外电站锅炉蛇形管制造 工艺[J].电站系统工程,1998,14(2):59-64.
[9] ASTM International. ASTM A213/A213M-10a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Seamless Ferritic and Austenitic Alloy-Steel Boiler, Superheater, and Heat-Exchanger Tubes[S]. Pennsylvania: ASTM International, 2010.
[10] 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准化委员会.DL/T 869—2012 火 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11] 陈丽娟,刘剑,张连芝.影响轴瓦巴氏合金浇注质量的 因素及改进措施[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24(3): 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