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4, Vol. 32 Issue (01): 43-46   PDF    
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国建刚,贾杰,田振宇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分析了直接空冷凝汽器管束结构及工作原理,认为空冷凝汽器顺流管束下端比逆 流管束更容易结冰。介绍了直接空冷凝汽器管束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实施方案,通过 实时测量直接空冷凝汽器入口、出口空气温度,可以随时掌握空冷系统运行状态,预判直接空 冷散热器可能发生冻结的管束,有效避免直接空冷凝汽器冻结故障的发生,并为直接空冷系 统的运行调整及冬季防冻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关键词直接空冷凝汽器     温度场     A形冷却单元     顺流管束     逆流管束    
Direct Air Cooled Condenser Antifreezing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Guo Jiangang, Jiajie, Tian Zhenyu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Hohhot 010020
Abstract:Analysized the control structure and work principle of direct air cooled condenser, proposed that the downstream pipes were easily frozen than the countercurrent pipes. Designed a direct air cooled condenser temperature field online observation system to monitor the inlet and outlet air flow temprature,which could effectively avoided the question of condenser tubes′ freeze.Introduced the system′s de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 scheme in detail.
Key words: direct air cooled condenser     temperature field     A-type cooling tower     downstream pipes     countercurrent pipes    
0 引言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直接空冷机组已成为 山西、内蒙古等富煤缺水地区新建火力发电厂的主 力机型,单机容量已发展到1000 MW。我国北方地 区冬季寒冷,加之空冷散热器露天布置,机组冬季 运行时空冷散热器被冻事件时有发生。空冷散热 器许多部件为进口部件,冻害造成的设备损坏及停 机事故会给电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因此开展 直接空冷凝汽器防冻技术研究工作,对保障直接空 冷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监测直接空冷凝汽器空气侧温度场的意义 1.1 提高机组参数监制水平

直接空冷凝汽器通过管外空气和管内蒸汽的 强制对流换热,实现冷凝管内蒸汽的目的。目前直 接空冷机组监测的运行参数主要有排汽压力、排汽 温度、抽汽温度、凝结水温度等(均为蒸汽侧参数), 而对进、出口空气温度(即空气侧参数)几乎不作任 何监测[2, 3]。根据传热学理论,换热平衡时管内蒸汽 的凝结放热量与管外空气的吸热量相等,因此通过测量空冷凝汽器空气侧参数,可以探知蒸汽侧的运 行状况,达到监视空冷系统运行状态的目的。尤其 在寒冷季节,监测直接空冷凝汽器空气侧温度场对 空冷系统防冻、指导运行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1.2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北方高海拔地区冬季寒冷,空冷岛经常出 现管束过冷现象,如果调整不及时会因管束冻结而 导致设备损坏事故。严寒期,运行人员需要不断进 行巡视、手动测量散热器温度,巡检工作量大、工作 环境恶劣,空冷凝汽器的冬季防冻任务十分艰巨。

1.3 防止发生空冷凝汽器冻结故障

由于直接空冷系统非常庞大,要想全面测量散 热器进、出口空气温度,可能需要数千个测点,且采 用传统的测温元件(热电偶或热电阻)成本会非常 高,因此目前的直接空冷系统设计方案中均没有考 虑对空气温度进行测量。本文介绍的基于现场总 线技术的空冷凝汽器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 现实时监测进、出口空气温度的目的,是对传统直 接空冷系统设计缺陷的有益补充。

2 监测系统简介 2.1 测温原理

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特 制的测温电缆测量空冷凝汽器管束进、出口空气温 度。测温电缆内置的智能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 数据实时传送到前置器,经过信号转换后利用现场 总线技术上传到上位机或DCS;利用测得的空冷凝 汽器各管束进、出口空气温度数据建立直接空冷凝 汽器A形冷却单元实时温度场;上位机或DCS对实 时温度场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订最优的防冻保 护措施或方案[4]

2.2 系统构成

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包 括温度测点、数据采集器、专用线缆、监测主机等, 系统构成示意图如图 1[4]。

图 1 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构成示意图
3 直接空冷凝汽器冻结影响因素分析 3.1 管束型式的影响

空冷凝汽器管束有单排管、双排管和3排管3 种结构型式,因各管型结构的流动特性不同,冻结 机理也不同。单排管结构在电厂应用较多,因此下 面只以单排管空冷管束为例进行分析。

单排管截面结构及汽水分布情况如图 2

图 2 单排管截面结构及汽水分布示意图
3.1.1 顺流管束

顺流管束内汽、水流动状态示意图如图 3 所 示。顺流管束内蒸汽和凝结水同时向下流动,沿着 流程蒸汽越来越少而凝结水不断增多。冬季热负 荷减少、环境温度较低时,由于空气的冷却能力较 强,进入顺流管束的蒸汽有可能在上半程就已凝结 完毕,顺流管束下端全部是凝结水,在空气冷却下 容易出现过冷情况,严重时就会发生冻结[2, 3]

图 3 顺流管束内汽、水流动状态
3.1.2 逆流管束

图 4为逆流管束内汽、水流动状态示意图。逆 流管束内,蒸汽从下端进入散热管自下而上流动, 而凝结水则从上向下流动。蒸汽和凝结水反向流 动使得蒸汽可以不断向凝结水传热,所以逆流管束 下端不易出现过冷。即使逆流管束内的蒸汽在散 热管下半部分就已凝结完毕,但因管束的上半部分 没有蒸汽或凝结水,所以也不易出现过冷,因此,逆 流管束内不易结冰[2]。但如果不凝结气体中带有蒸 汽,逆流管束上端会出现絮状结冰(即雪花状结冰) 情况。絮状结冰严重时也会造成管束堵塞,需通过 逆流风机反转回暖进行融化,通常空冷系统设计时 均考虑了该防冻措施。

图 4 逆流管束内汽、水流动状态

综上所述,由于顺流 管束的下端比逆流管束更 容易结冰,因此顺流管束 下端应是重点监测部位; 在顺流管束下部布置测点 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实现 监测最容易冻结部位、防 止管束冻结的目的。

3.2 顺、逆流管束比例对 冻结的影响

直接空冷系统蒸汽先 进入顺流管束(K)而后进 入逆流管束(D)的设计方 式称为顺逆流结构(即K/ D 结构)。采用K/D 结构 是冬季防冻的需要,K 与 D的面积比是根据不同的 防冻要求而选择的,一般 环境温度越低的地区逆流 管束占比越大。逆流区面积大时冬季防冻能力强, 但因流动阻力大不利于降低机组夏季背压。

3.2.1 冻结机理

机组负荷减小或环境温度降低时逆流区的蒸 汽量会迅速减少,负荷或环境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 时,顺流管束0 ℃以下区域会迅速蔓延到管束下 部。由于顺流管束下端蒸汽已完全凝结,管束的下 半部分完全由流动的凝结水构成,极易产生过冷。 因截面上半部分少量的蒸汽不足以对凝结水进行 加热,所以较小的逆流面积会使得逆流区的防冻调 节能力变弱,使得顺流管束下端的防冻任务变得十 分艰巨。国产300 MW机组逆流面积占总面积之比 一般选择为16%~24%(供热机组选择较大数值)。

3.2.2 顺流区加装温度测点的必要性

图 5为某电厂1号直接空冷机组冬季低温时, 第1列各冷却单元的温度分布监测画面。

图 5 第1列各冷却单元的温度分布监测画面

图 5可知,即使逆流管束下端温度较高、仍有 蒸汽时,部分顺流管束下端已经没有蒸汽了(温度 显示为0 ℃以下),这是因为逆流区汇集了所有顺流 管束中未凝结的蒸汽,而顺流下端局部出现低温并 不能说明逆流下端一定没有蒸汽。由于逆流下端 仍然汇集了部分顺流管束剩余的蒸汽,所以仅仅监 测逆流管束的状态,并不能代表顺流管束下部的状 态,即逆流管束下部即使有蒸汽,也不能说明顺流 管束下部就一定都有蒸汽。因此,仅在逆流区布置温度测点是不够的,顺流区同样应该布置监测测 点。

4 直接空冷凝汽器空气侧温度场监测方案 设计 4.1 方案总则

根据上述对冻结机理的分析,考虑到逆流管束 和顺流管束内流体的流动状况,制订了主要在A形 冷却单元外侧上、下部位布置温度测点的设计方 案。分析已发生过的冻结故障案例,发现空冷管束 结冰现象往往只发生在个别管束上,所以温度监测 测点应保证一定数量、密度,并尽量覆盖到所有管 束,保证容易结冰的区域都能被准确地监测到。下 面以某300 MW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监测设计 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4.2 温度测点布置方案设计 4.2.1 测点布置方式

所有A形散热器每个侧面下部距离管束下端约 1.2 m 处布置1 排温度测点,每个测点横向间隔 0.75~1.12 m;在该排温度测点上方5 m处布置第2 排测点,如图 6所示。

图 6 温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4.2.2 测点数量

300 MW机组A形散热器总长约56 m,每列A形 散热器单侧面由25片管束组成(4片逆流管束,21 片顺流管束),每片管束平均宽2.24 m。测点间隔按 照0.75-1.12 m布置即可保证每片管束横向分配2-3 个测点,这样每列A形冷却单元1排温度测点数量 可达50-75个。单侧面共布置2排测点,因此单侧 面测点数可达100-150个,300 MW机组共有6列A 形散热器,则每台机组测点总数为1200-1800个。

4.3 安装方法 4.3.1 专用监测线缆的安装

专用监测线缆固定于空冷散热器的表面。安 装配件(如图 7a所示)采用厚铝合金板冲压成型后, 固定于翅片管的翅片上,然后再用卡件(如图 7b所 示)将监测专用线缆固定于配件上。安装配件与专 用监测线缆均能承受喷水装置冲洗时的高压水冲 击。

图 7 安装配件结构与卡件外形
4.3.2 智能采集器的安装

每列A形散热器使用2-4台采集器,每台300 MW机组共需12-24台采集器,均集中布置在1个采 集器箱内。采集器箱安装在A形散热器端部挡风墙 一侧,直接固定在挡风墙上或用支架固定在地板 上。采集器箱采用不锈钢制作,采集器箱内的每台 采集器均配有双层防护壳体,满足IP66防水、防尘 等级要求。

A形散热器至采集器的线缆用金属包塑软管、 电缆槽盒等穿线,采集器与采集器之间利用已有的 电缆槽盒穿线。采集器的数据线缆利用空冷岛的 电缆竖井引到0 m后,接入至电子间或主控室的监 控主机。

4.3.3 系统通信方式及功能

监测系统包括主机、采集器、信号线、电源及电 源线等。

空冷岛平台需提供220 V电源,经转换模块转 换成安全电源(24 V)即可向采集器供电。主控计算 机可以安置在电子间,所有温度数据可以通过 RS485接口送至DCS中(也可将主控计算机直接安 置于主控室控制台,温度数据不进入DCS)。系统 除具有实时显示、历史趋势显示及数据存储功能 外,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 分别用不同颜色显示管束0 ℃以下、低温 和正常温度区域,供运行人员判断死区位置;

(2) 可以计算顺流区死区百分比和逆流区充 满度等。

5 空冷凝汽器温度场自动测量系统应用效 果

直接空冷凝汽器管束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已 在国内多个电厂成功投入运行,经过长时间的检验 证明该系统防冻效果显著[4],可以实现以下设计目 标:

(1) 冬季运行时,运行人员在集控室就可以随 时掌握空冷系统的运行状态,了解空冷散热器所处 的环境状况,为防冻措施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2) 根据监测到的空冷温度场实时数据(即空 冷凝汽器进、出口空气温度),可以预判任何1组空 冷散热器可能发生的冻结故障,或某组散热器有可 能发生冻结的部位,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冻措 施。

(3)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能及时掌握空冷系统 的运行状态,为冬季防冻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4) 虽然该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伴随着 直接空冷技术的发展,直接空冷凝汽器管束温度场 在线监测系统还可以扩展出更多的功能,对空冷系 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大宏,雷平和.600 MW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度夏与防冻能力探讨[J].电力建设,2009,27(9):35.
[2] 徐传海,刘刚,李晋鹏.三排管直接空冷凝汽器冻结原因[J].电力设备,2006,7(9):51-53.
[3] 程海涛,韩峰,周春山.浅析国产300 MW直接空冷机组防冻措施[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8,26(5):34-35.
[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厂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场在线监测装置:中国,201220060526[P].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