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6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煤发电技 术日趋成熟完善,优势明显,对其燃烧热力特性、煤 种适应性、安全性及节能环保、经济运行、洁净燃烧 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掌握先进发电技术,提高大容 量、高参数机组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布连电厂2×66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 燃烧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锅炉燃用煤质、结构设 计特点、运行参数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以提高超超 临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1 锅炉概况布连电厂660 MW 机组锅炉型号为 B&WB-2082/28.0-M,为超超临界、直流、单炉膛、一 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型锅炉。送风机、 引风机、一次风机、空预器单列布置,均为豪顿华公 司制造。炉膛出口布置屏式过热器,炉膛折焰角上 方布置后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布置于水平烟道处。锅炉尾部设置分烟道:前烟道布置 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后烟道布置低温过热器和省 煤器。通过烟气调温挡板调节再热器出口汽温。 配有内置式汽水分离器、无循环水泵启动系统。锅 炉采用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中速 磨煤机。采用前后墙对冲旋流燃烧方式,配置北京 巴威公司生产的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及NOx 喷口 (OFA),36只DRB-XCL型低NOx燃烧器分3层布置 在炉膛前后墙上,其中前墙中、下层及后墙最下层 的18只燃烧器为兼有等离子体点火及稳燃功能的 等离子体燃烧器。在燃烧器上共设置12个燃尽风 喷口,全炉膛实现分级燃烧[1]。锅炉不设置燃油系 统,点火和助燃均采用等离子燃烧技术。供风系统 采用环形大风箱。配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锅炉 主要设计参数见表 1。
![]() |
表 1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
设计煤种为布连地区烟煤。该煤种为鄂尔多 斯地区煤种,低灰分,中水分,发热量>20 MJ/kg,灰 熔点为1050~1180 ℃,易燃烧,易磨制,极易结焦, 其煤种特性参数见表 2。在锅炉总体设计时,充分 考虑煤质特点,使锅炉的燃烧方式、热负荷分配与 之相适应,炉膛未出现大面积结焦问题。
![]() |
表 2 锅炉设计煤种特性参数 |
锅炉热负荷分布规律是体现燃烧特性的重要 参数,直接关系到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及结焦特 性。布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容积、截面热负荷 及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分别为75.7 kW/m3,4290 kW/m2,1470 kW/m2,分别处于推荐值[2]的低值范围, 设计裕度较大,从而增强了煤种适应性,避免结 焦。表 3为该锅炉与托克托电厂相同容量、相同燃 烧方式的亚临界机组锅炉热负荷参数对比。
![]() |
表 3 不同锅炉热负荷参数对比1) |
布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采用墙式对冲旋 流燃烧技术,与切圆燃烧技术相比,炉内温度场、速 度场均匀,不易产生热偏差[3]。采用红外法测试不 同负荷下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测得烟温偏差平均值 为19.6 ℃,比托克托电厂亚临界机组锅炉低18.8~ 20.2 ℃(见表 4)。布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在 660 MW负荷下高温过热器壁温为572~607.6 ℃,沿炉宽平均分布,最大偏差系数1.03,平均壁温589.8 ℃(见图 1)。
![]() |
表 4 方式费用情况 |
![]() |
图 1 布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过热器 壁温沿炉宽分布趋势 |
布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采用先进的燃烧 技术和合理的受热面布置方式,其热效率平均值较 托克托电厂亚临界机组锅炉高2.24个百分点,达到 94.93%;平均排烟温度为115.3 ℃,飞灰中碳质量分 数为1.15%,大渣中碳质量分数为0.54%。与托克 托电厂亚临界锅炉热效率参数对比见表 5、图 2。
![]() |
表 5 不同锅炉排烟温度及飞灰、大渣中碳质量分数对比 |
![]() |
图 2 布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与托克托电厂 亚临界机组锅炉热效率比较图 |
由于采用新型低氮燃烧技术,布连电厂超超临 界机组锅炉排放的NOx 质量浓度为245~277 mg/ m3,平均为261 mg/m3;采用传统燃烧技术的托克托 电厂亚临界机组锅炉排放的NOx 质量浓度平均为 1097.3 mg/m3,布连电厂较托克托电厂降低836.3 mg/m3。不同负荷下,2种锅炉排放的NOx质量浓度 对比见表 6。
![]() |
表 6 不同锅炉NOx排放对比 |
综上所述,布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热负荷 分配良好,与煤质特性相适应,可避免大面积结焦; 采用新型的低NOx旋流燃烧技术,使锅炉烟气偏差 更低,平均值小于30 ℃,具有良好的低NOx洁净燃 烧特性;受热面布置合理,热损失较低,锅炉热效率 达94.5%以上。随着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600 MW 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的燃烧技术日臻成熟,必 将成为高效、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1] |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 布连电厂B&WB-2082/28.0-M 锅炉说明书[R].北京: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2011:1-9. |
[2] | 胡荫平.电站锅炉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48-253. |
[3] | 高小涛,黄磊.600 MW前后墙布置燃烧器锅炉的NOx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动力工程,2009,29(9):806-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