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贾子瑞, 王军辉, 张守攻, 马建伟, 杨桂娟
- Jia Zirui, Wang Junhui, Zhang Shougong, Ma Jianwei, Yang Guijuan
- 云杉属花粉形态的电镜扫描研究
- Pollen Morphology of 20 Species in Picea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林业科学, 2014, 50(5): 49-61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4, 50(5): 49-61.
- DOI: 10.11707/j.1001-7488.201405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05-10
- 修回日期:2013-07-08
-
作者相关文章
2.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天水 741020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of Xiaolongshan, Gansu Province Tianshui 741020
云杉属(Picea)现有约40种,分布于北半球,是主要造林树种。在寒温带北方针叶林区分布最广,而且最具有代表性。分布区从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的71°N延伸到北美大陆南部的32°N和亚洲东南部的23°N(周正等,1987)。我国有16种9变种,产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台湾等省区的高山地带,常组成大面积的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阔叶树混生; 另引种栽培2种,日本云杉(P. polita)和欧洲云杉(P. abies)。早期云杉属植物都是通过针叶、球果、树体颜色和枝条等较易观测的外部形态进行鉴定,并且一些种的种间关系并不明确,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仅大约有12种云杉属植物经分类鉴定为独立的种,其他多数被认定是变种或地理小种(Tjoelker et al.,2007)。花粉形态是较稳定的形态性状,因此研究云杉属花粉形态对于云杉属种的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应用扫描电镜已对云杉属部分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Bagnell,1975; 张金谈,1899; 蔡萍等,2009)。Bagnell(1975)研究了白云杉(P. glauca)、西加云杉(P. sitchensis)和恩氏云杉(P. engelmannii) 的花粉形态,结果显示萌发区可作为区分云杉属内种的形态特征,萌发沟由位于2个厚脊之间的萌发隔膜构成; 并认为区别云杉属各个种依据花粉粒的形态表观结构比依据花粉粒和各部位的测量指标更加有效,甚至形状和比例几个主观定义的形态在区别某个种方面也是有效的。依据张金谈(1899)的研究,云杉属花粉粒属于松科(Pinaceae)两气囊花粉,花粉的长度为 110~160 μm,花粉体的长度为60 ~108 μm、宽度为65~105 μm; 从极面观测,花粉体小,轮廓不明显,气囊呈现超半圆型或者半圆型,体和气囊过渡不明显,体和气囊联合呈椭圆型或者并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侧面观测体和气囊连接处形成凹角或者凹角不明显,花粉粒呈现颗粒状或者条纹饰; 由于样本数量较小和扫描电镜技术上的局限性,没有检测到云杉属内部种间的差异。蔡萍等(2009)应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沙地云杉(P. mongolica)及其近缘种红皮云杉(P. koraiensis)和白杄(P. meyeri)的花粉形态特征,研究发现3个种的极面都具有颗粒-瘤纹饰,但纹饰的排列密度不同,沙地云杉表面纹饰排列紧密,纹饰较浅并且平滑,白杄和红皮云杉表面纹饰排列松散并且粗糙。然而上述研究都是对局部区域种的花粉粒进行观测,没有对云杉属的各个种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没有观测到种内和种间的变异规律; 并且这些研究(Bagnell,1975; 张金谈,1989 ; 蔡萍等,2009)由于扫描电镜技术的局限,对一些花粉特征的描述也并不清晰,如花粉的外部纹饰。
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云杉属20个种的花粉,将花粉分别放大到800倍、5 000倍、15 000倍和30 000倍,对20个种花粉各角度的形态和表面纹理分别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花粉形态进行云杉属种间鉴定。本研究旨在应用扫描电镜,为云杉属的花粉形态提供更加详尽的描述; 应用花粉形态特征来验证云杉属种间的分类和系统进化假说。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材收集国内云杉属15个种和引种栽培的国外云杉属5个种的花粉(表 1),进行花粉形态电镜扫描的比较研究。每个种选取1~5株健康母树,在散粉期采集花粉,经自然干燥后储存在-20 ℃冰箱中备用,储存地点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将花粉保存在FAA固定液中至少24 h以上。已固定好的材料,直接转入95%乙醇中过夜。
从95%乙醇中取出的花粉,经95%乙醇→100%乙醇→100%乙醇:乙酸异戊脂=3:1(V:V)→100%乙醇:乙酸异戊脂=1:1(V:V)→100%乙醇:乙酸异戊脂=1:3(V:V)→乙酸异戊脂系列脱水,每级10~20 min; 在CO2临界点干燥; 将干燥过的花粉,用双面胶均匀地粘在金属台上,在离子溅射仪上对金属台喷金、镀膜,然后通过电子扫描电镜(日立S-4800)进行观测。
每株母树随机选取30粒花粉测其花粉大小、体长、体宽; 选取30粒花粉测其花粉大小、体长、体高。通过SPSS 13.0对花粉的大小,体长、体宽和体高进行均值统计。
花粉放大到800倍的情况下,每株母树拍下5个体近极面的形状、5个气囊的形状和5个立体结构; 再将花粉放大到5 000倍、15 000倍和30 000倍,每株母树分别拍下5组体近面的纹理结构和5组气囊的纹理结构。
观测的形态: 1)花粉体的形态包括形状、近极面边缘区的体表模式、表面雕纹的类型和纹饰;2)气囊的形态包括气囊整体的形状、气囊与体的连接方式和雕纹的类型;3)体远极薄壁区的形态包括表面的粗糙程度和萌发区在远极薄壁区的形态(Wodehouse,1935)。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杉属花粉形态描述(图 1)1)黑云杉(P. marian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84.33 ± 12.81)μm; 体长为(63.76 ± 8.76)μm,体高为(44.50 ± 15.39)μm,体宽为(49.34 ± 7.41)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77 ×0.70,体呈长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的形态: 体表中心区平整,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过渡明显形成帽沿,无褶皱; 表面雕纹为瘤状的凸起,无或有少量颗粒状小球分布,气孔隐藏在纹理褶皱中; 雕纹呈蠕虫状由中心向四周铺展。
(2)气囊的形态: 气囊中型、呈小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远,与体接触的直径略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有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过渡平缓,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折痕或无;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也呈波浪状由中心向四周扩展; 气孔分布在波浪的褶皱中,气孔大小不规则,有较大气孔穿透花粉外壁。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纹理平滑,与体面过渡不明显; 与气囊连接处形成折痕; 萌发沟在远极薄壁区中部形成浅的深色沟痕,两侧无隆起的脊; 萌发沟与体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2)紫果云杉(P. purpure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84.59 ± 7.29)μm; 体长为(68.99 ± 6.30)μm,体高为(57.26 ± 8.18)μm,体宽为(60.02 ± 6.57)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79 × 0.81,体近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少量褶皱; 表面雕纹为皱波状纹理,相互堆积呈岛状,有少量颗粒分布,气孔致密地排列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小,呈小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远,与体接触面的直径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平缓,凹角不明显; 与体远极面之间过渡,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波浪状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波浪褶皱中,无较大气孔。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纹理平滑,与体面过渡不明显; 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平滑折痕,与近极面过渡不明显; 萌发沟在远极薄壁区中部,不明显或形成浅的深色条纹,两侧无隆起的脊; 萌发沟与体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3) 塞尔维亚云杉(P. omorik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87.13 ± 5.65)μm; 体长为(61.80 ± 4.28)μm,体高为(49.01 ± 39)μm,体宽(49.29 ± 3.04)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1 × 0.78,体呈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平整或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稀少褶皱; 表面雕纹呈瘤状突起,为复层镂空状,分布有致密的颗粒状小球,纹理不规则,多数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远,与体接触面的直径近似等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有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过渡,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折痕; 气囊纹理平滑,呈微波浪状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波浪褶皱中,无较大气孔。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纹理平滑,与体面过渡不明显; 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平滑折痕,与远极面过渡不明显; 萌发沟在远极薄壁区中部不明显,形成浅的条纹,两侧无隆起的脊; 萌发沟与体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4)白云杉(P. glauc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1.38 ± 6.26)μm; 体长为(65.95 ± 5.55)μm,体高为(51.38 ± 4.98)μm,体宽为(53.84 ± 4.89)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1 × 0.79,呈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平整或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无褶皱; 表面雕纹呈瘤状凸起,为单层,无或有少量颗粒状小球,纹理清晰,气孔较少,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近,与体接触面的直径近似等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有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褶皱状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波浪状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褶皱中,有较大气孔。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与气囊连接处的折痕呈锯齿状,与远极面过渡不明显;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两侧有隆起的脊,形成明显的深色条纹,萌发沟与体面连接处有浅的三向辐射状条纹。
5)大果青杄(P. neoveitchii)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1.40 ± 6.67)μm; 体长为(70.21 ± 5.95)μm,体高为(54.80 ± 6.56)μm,体宽为(54.57 ± 4.28)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78 × 0.79,呈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少量褶皱; 表面雕纹为皱波状纹理,相互堆积呈岛状,有少量颗粒分布,气孔致密地排列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大半圆型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远,与体接触面的直径略大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褶皱状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波浪状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褶皱中,气孔较小。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与气囊连接处形成锯齿状折痕,与远极面过渡明显,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形成深色条纹,两侧有隆起的脊,与远极面连接处有三向辐射状条纹。
6)日本云杉(P. polit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2.21 ± 6.73)μm; 体长为(66.10 ± 6.58)μm,体高为(53.87 ± 4.40)μm,体宽为(51.18 ± 5.18)μm; (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0 × 0.80,呈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平整或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无褶皱; 表面雕纹呈瘤状凸起,为单层,无或有少量颗粒状小球,纹理清晰,气孔较少,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远,与体接触面的直径大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有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褶皱状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波浪状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褶皱中,有较大气孔。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与气囊连接处的折痕呈锯齿状,与远极面过渡不明显;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两侧有隆起的脊,形成明显的深色条纹,萌发沟与体面连接处有浅的三向辐射状条纹。
7)青杄(P. wilsonii)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4.62 ± 6.78)μm; 体长为(67.87 ± 5.43)μm,体高为(62.08 ± 5.28)μm,体宽为(62.70 ± 5.29)μm; (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92 × 0.93,近似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少量褶皱; 表面雕纹为皱波状纹理,相互堆积呈岛状,气孔致密地排列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小,呈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远,与体接触面的直径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褶皱状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波浪状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褶皱中,气孔较小。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光滑,与气囊连接处形成锯齿状折痕,与远极面过渡明显,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平滑微呈沟痕,形成深色条纹,两侧无隆起的脊,与远极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8)林芝云杉(P.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5.06 ± 8.69)μm; 体长为(75.89 ± 6.16)μm,体高为(53.49 ± 4.13)μm,体宽为(54.12 ± 3.70)μm; (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72 × 0.71,呈长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向内微凹,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或无褶皱; 表面雕纹瘤状凸起,表面雕纹为复层镂空状,分布有颗粒状小球; 气孔数量多,多数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远; 与体接触面的直径略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帽沿,凹角明显;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有明显折痕,近似平行;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少。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较粗糙,与气囊连接处有明显折痕,与体面之间过渡明显;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两侧有隆起的脊,呈深度沟痕;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形成三向辐射状条纹。
9)红皮云杉(P. korainensis)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6.58 ± 9.98)μm; 体长为(72.16 ± 6.45)μm,体高为(53.79 ± 7.14)μm,体宽为(58.60 ± 5.42)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0 × 0.76,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少量褶皱或无; 表面雕纹呈瘤状突起,雕纹为复层,分布有致密的颗粒状小球;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数量较多。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与体接触面的直径近似等于体宽; 气囊与体的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凹角; 与体的远极面之间过渡平滑,微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波浪状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小。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光滑,与气囊连接处平滑无折痕,与远极面过渡不明显;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平滑、微呈深色沟痕,两侧无隆起的脊; 与远极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10)川西云杉(P. likiangensis var. balfourian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7.08 ± 8.24)μm; 体长为(75.21 ± 6.21)μm,体高为(53.84 ± 5.41)μm,体宽为(54.58 ± 3.91)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73 × 0.72,长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少量褶皱或无; 表面雕纹为瘤状突起,单层,无或有少量颗粒状小球,气孔数量多,多数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近,与体接触面的直径近似等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不明显,无凹角; 与体的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明显,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稀少,较大。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与气囊连接处形成深度折痕,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2个隆起的脊之间,形成深度折叠的沟痕,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形成明显的三向辐射状条纹。
11)丽江云杉(P. likiangensis)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7.59 ± 7.57)μm; 体长为(70.49 ± 7.21)μm,体高为(51.65 ± 12.92)μm,体宽为(60.61 ± 5.74)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79 × 0.81,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微凹陷,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少量褶皱; 表面雕纹为皱波状纹理,相互堆积呈岛状,有少量颗粒分布,气孔致密地排列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分布在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近,与体接触面的直径近似等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帽沿,凹角明显;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明显,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少数气孔较大,多数较小。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与体之间过渡不明显,与气囊连接处形成深度折痕,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2个隆起的脊之间,形成深度折叠的沟痕;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形成三向辐射状条纹。
12)鳞皮云杉(P. retroflex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8.09 ± 9.37)μm; 体长为(70.49 ± 7.21)μm,体高为(51.65 ± 12.92)μm,体宽为(60.61 ± 5.74)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4×0.75,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平滑,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褶皱或无; 表面雕纹呈瘤状凸起,表面雕纹为单层,分布有颗粒状小球; 气孔数量多,多数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中下部的两侧,与体接触面的直径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帽沿,凹角明显; 与体的远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多,多数气孔较大。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光滑,与体面过渡不明显,与气囊连接处形成深度锯齿状折痕;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较平滑,呈较浅的沟痕,两侧无隆起的脊;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13)云杉(P. asperat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98.26 ± 7.62)μm; 体长为(70.90 ± 5.51)μm,体高为(55.07 ± 7.77)μm,体宽为(58.11 ± 5.63)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1 × 0.78,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平滑,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褶皱或无; 表面雕纹呈瘤状凸起,表面雕纹为单层,无或有少量颗粒状小球; 气孔数量多,多数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中下部的两侧,与体接触面的直径略大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帽沿,凹角明显;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呈现2条近似平行的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多,大气孔较少。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与气囊连接处形成较平滑折痕,与体面过渡不明显,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两侧有隆起的脊,呈较深的深色沟痕;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形成不明显的三向辐射状条纹。
14)青海云杉(P. crassifoli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101.09 ± 7.80)μm; 体长为(77.38 ± 8.11)μm,体高为(60.51 ± 10.11)μm,体宽为(65.30 ± 7.72)μm; (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4 × 0.79,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平滑,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褶皱; 表面雕纹呈瘤状凸起,为复层,呈镂空状,分布有颗粒状小球; 气孔数量多,多数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小,呈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大,与体接触面的直径略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的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帽沿,凹角明显; 与体远极面之间过渡不明显,无明显折痕;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较多、较大,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光滑,与气囊连接处平滑,无明显折痕,与体连接处过渡不明显;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两侧无隆起的脊,呈较浅的沟痕;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15)鱼鳞云杉(P. jezoensis var. microsperm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101.41 ± 9.55)μm; 体长为(79.23 ± 7.53)μm,体高为(59.05 ± 8.35)μm,体宽为(62.68 ± 5.34)μm; (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0 × 0.75,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向内微凹,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或无褶皱; 表面雕纹瘤状凸起,表面雕纹为复层镂空状,分布有颗粒状小球; 气孔数量多,多数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较大,呈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近; 与体接触面的直径略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帽沿,凹角明显;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有明显折痕,近似平行;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少。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较粗糙,与气囊连接处有明显折痕,与体面之间过渡明显;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两侧有隆起的脊,呈深度沟痕;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形成三向辐射状条纹。
16)欧洲云杉(P. abies)花粉大小的均值为(103.18 ± 7.99)μm; 体长为(74.51 ± 6.23)μm,体高为(53.95 ± 9.94)μm,体宽为(61.21 ± 5.67)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1 × 0.74,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向内微凹或平滑,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或无褶皱; 表面雕纹为瘤状,起伏小,较平滑,纹理为单层,有少量颗粒状小球分布; 气孔数量较少,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近,气囊直径与体接触面的直径略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帽沿,凹角明显;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明显,有明显折痕,折痕呈锯齿状,近似平行;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多。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平滑,与气囊连接处有明显折痕或无;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呈浅的沟痕,两侧无隆起的脊;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17)白杄(P. meyeri)花粉大小的均值为(102.62 ± 7.31)μm; 体长为(72.60 ± 6.49)μm,体高为(55.74 ± 8.69)μm,体宽为(60.31 ± 5.27)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58 × 0.78,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向内微凹、平滑或微凸,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或无褶皱; 表面雕纹为瘤状凸起,单层,无或有少量颗粒状小球; 气孔致密,排列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大,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大,与体接触面的直径略小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帽沿,凹角明显;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明显,有明显折痕,折痕呈锯齿状,近似平行;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多。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平滑,与气囊连接处有明显折痕,与体面过渡不明显;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两侧无隆起的脊,呈深色沟痕;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无三向辐射状条纹。
18)天山云杉(P. schrenkiana var. tianschanic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105.80 ± 9.28)μm; 体长为(76.56 ± 7.83)μm,体高为(65.56 ± 6.08)μm,体宽为(64.96 ± 6.00)μm; (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8 × 0.84,近似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向内微凹或平滑,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或无褶皱; 表面雕纹为瘤状,纹理为单层,颗粒状小球较小;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近,气囊直径与体接触面的直径近似等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较平滑,无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明显,有明显折痕,折痕呈锯齿状,近似平行;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多。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平滑,与气囊连接处有明显折痕或无;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呈浅的沟痕,两侧有隆起的脊;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有三向辐射状条纹。
19)雪岭云杉(P. schrenkian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113.83 ± 9.40)μm; 体长为(80.84 ± 6.72)μm,体高为(68.58 ± 5.56)μm,体宽为(67.20 ± 5.75)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6 × 0.83,近似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向内微凹或平滑,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或无褶皱; 表面雕纹为瘤状,纹理为单层,颗粒状小球较小;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近,气囊直径与体接触面的直径近似等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明显,有明显折痕,折痕呈锯齿状,近似平行;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多。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与气囊连接处有明显折痕或无;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呈浅的沟痕,两侧有隆起的脊;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有三向辐射状条纹。
20)长叶云杉(P. smithiana)花粉大小的均值为(113.83 ± 9.40)μm; 体长为(92.99 ± 5.85)μm,体高为(67.01 ± 4.82)μm,体宽为(65.38 ± 4.50)μm;(体宽/体长)×(体高/体长)为0.86 × 0.83,长椭圆形。
(1)花粉体近极面形态: 体表中心区向内微凹或平滑,边缘区体与气囊连接处形成帽沿,有或无褶皱; 表面雕纹为瘤状,纹理为单层,颗粒状小球较小;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
(2)气囊形态: 气囊呈大半圆形分布于体的中下部两侧,两气囊之间的距离较远,气囊直径与体接触面的直径近似等于体宽; 气囊与体近极面之间过渡明显,形成凹角; 与体远极面之间的过渡明显,有明显折痕,折痕呈锯齿状,近似平行; 气囊纹理较体面平滑,呈不规则波浪纹理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气孔分布在纹理褶皱中,气孔较多。
(3)远极薄壁区形态: 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与气囊连接处有明显折痕或无; 萌发沟位于远极薄壁区中部,呈浅的沟痕,两侧有隆起的脊; 萌发沟与远极面连接处有三向辐射状条纹。
2.2 云杉属花粉形态检索表1.花粉体近极表面雕纹呈瘤状凸起,有或无颗粒状小球分布。
2.花粉近极面表面颗粒状小球较小、瘤状雕纹平缓,为单层,形成褶皱。
3.中型花粉,体长105.80 μm…………………………………………………………天山云杉P. schrenkiana var. tianschanica
3.大型花粉,体长大于110 μm。
4.体近似圆形……………………………………………………………………………………………………………………雪岭云杉P. schrenkiana
4.体呈长椭圆形……………………………………………………………………………………………………………………长叶云杉P. smithiana
2.花粉近极面表面无或有少量颗粒状小球、雕纹凸起较大,为单层,平铺或形成褶皱。
3.小型花粉,体呈长椭圆形………………………………………………………………………………………………………………………………………………黑云杉P. mariana
3.中型花粉,体呈椭圆形。
4.花粉体远极薄壁区平滑,萌发沟两侧无隆起的脊。
5.气囊与体接触的直径小于体宽; 气囊与远极薄壁区之间形成明显折痕……………………………………………………………………………………………………………………鳞皮云杉 P. retroflexa
5. 气囊与体接触的直径大于体宽; 气囊与远极薄壁区之间形成明显折痕…………日本云杉P. polita
5.气囊与体接触的直径接近体宽; 气囊与远极薄壁区之间过渡不明显白杄………………………… P. meyeri
4.花粉体远极薄壁区粗糙,萌发沟两侧有隆起的脊。
5.远极面两气囊距离较近,气囊较大……………………………………………………………………………………………………………………白云杉P. glauca
5.远极面两气囊距离较远。
6.气囊较大,分布在体中下部两侧。
7.体表面瘤状纹理较明显,有颗粒分布…………………………………………………………云杉P. asperata
7.体表面瘤状纹理较平缓,颗粒分布较少…………………………………………………………欧洲云杉P. abies
6.气囊较小,分布在体下部两侧…………………………………………………………川西云杉P. likiangensis var. balfouriana
2.花粉近极面表面有较多颗粒状小球,雕纹为镂空状,由中心向四周平展。
3.小型花粉,为87.1 μm……………………………………………………………………………………………………………………塞尔维亚云杉P. omorika
3.中型花粉。
4.远极薄壁区粗糙,萌发沟呈向内折叠的深度沟痕。
5.体呈长椭圆形……………………………………………………………………………………………………………………林芝云杉P.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
5.体呈椭圆形……………………………………………………………………………………………………………………鱼鳞云杉P. jezoensis var. microsperma
4.远极薄壁区平滑。
5.萌发沟不明显,呈深色条纹状……………………………………………………………………………………………………………………红皮云杉P. korainensis
5.萌发沟明显,呈浅的深色沟痕……………………………………………………………………………………………………………………青海云杉P. crassifolia
1.表面雕纹较大,为皱波状,相互堆积呈岛状。
2.无颗粒状小球分布。
3.小型花粉; 表面纹理较深,气孔分布致密; 体呈近圆形……………………………………………………………………………………………………………………紫果云杉P. purpurea
3.中型花粉; 表面纹理浅,气孔少; 体呈椭圆形……………………………………………………………………………………………………………………丽江云杉P. likiangensis
2.有颗粒状小球分布。
3.体近似圆形……………………………………………………………………………………………………………………青杄P. wilsonii
3.体呈椭圆形……………………………………………………………………………………………………………………大果青杄P. neoveitchii
3 结论与讨论 3.1 云杉属花粉的主要形态特征1)花粉的大小与花粉体的大小本研究中云杉属花粉大小为84.33~118.79 μm,体长61.80~92.99 μm,体宽为49.28~67.20 μm; 与张金谈(1899)对云杉属6个种(每个种仅取1株)的研究结果有明显差异,即云杉属花粉大小为110~160 μm,体长为60~108 μm,体宽为65~105 μm;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研究的取材以及扫描电镜的精密程度造成的。本研究20个种中,除塞尔维亚云杉(1株)、长叶云杉(3株)、紫果云杉(3株)和大果青扦(3株)之外,每个种取5株母树,每株母树又检测了60个花粉粒,扫描电镜可放大到120 000倍,测量精度较高。
2)花粉体的形状体是花粉的主体部分,它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气囊和萌发器官的分布,进而对花粉的功能产生影响。本研究中云杉属20个种花粉体的形状,经聚类可划分成3种类型: 近圆型、椭圆型和长椭圆型。近圆型包括紫果云杉、青杄、天山云杉和雪岭云杉; 椭圆型包括大果青杄、丽江云杉、塞尔维亚云杉、日本云杉、云杉、鱼鳞云杉、白杄、红皮云杉、鳞皮云杉、欧洲云杉、青海云杉和白云杉; 长椭圆型包括林芝云杉、黑云杉、长叶云杉和川西云杉。
3)花粉体表面雕纹花粉体表面雕纹较气囊表面雕纹显著。表面雕纹可分成2大类: 一类是表面呈瘤状-颗粒凸起雕纹,上面覆盖有或无颗粒状小球,划为云杉组,包括16个种; 另一类是龟裂状雕纹,相互堆积呈现岛状,有或无颗粒状小球分布,划为丽江云杉组(贾子瑞等,2011),包括4个种,其中丽江云杉和紫果云杉雕纹表面无颗粒分布,青杄和大果青杄表面有颗粒分布。云杉组根据颗粒状小球多少又可分成3类: 第1类,瘤状-颗粒雕纹过渡平缓,并且为单层,包括天山云杉、雪岭云杉和长叶云杉; 第2类,瘤状-颗粒雕纹明显,排列较规则,并且为单层,包括黑云杉、白云杉、鱼鳞云杉、云杉、鳞皮云杉、欧洲云杉、白杄和川西云杉; 第3类,瘤状-颗粒雕纹明显,排列不规则,为镂空状,包括林芝云杉、日本云杉、塞尔维亚云杉、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张金谈(1899)的研究认为云杉属花粉体的轮廓线常不明显,体与气囊常连合成宽椭圆形,少数不形成一体; 观测发现花粉体外壁表面平,具颗粒状或短条状纹饰,没有具体描述颗粒和短条纹饰的分布情况。蔡萍等(2009)对红皮云杉、白杄和沙地云杉花粉的观测发现,体表面都为颗粒状-瘤纹饰,这与本文的观测结果相近; 观察到了颗粒排列的松散程度,但图片模糊,没有观测到雕纹的精细结构。
4)花粉远极薄壁区和萌发沟形态云杉属花粉远极薄壁区表面粗糙或平滑。萌发沟位于花粉两气囊之间的远极薄壁区中部,形成或深或浅的深色沟痕; 花粉萌发沟的两侧有或无隆起的脊; 有些种萌发沟与体的连接处形成深浅不同的T字型沟痕。Bagnell(1975)也观测到白云杉萌发沟两侧具有隆起的脊,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2 云杉属花粉形态的分类学意义云杉属是单系类群的观点,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属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并且属内种之间的分类复杂。在中国的东部、东南部和亚洲的中部就分布有30多个种,但这些种的分类学位置尚不清楚,仅有12个种在分类学上有所记载(Tjoelker et al.,2007); 并且传统上依据表观形态对云杉属进行的分类与DNA水平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在拓扑结构上差异很大,以不同的营养器官表观形态作为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郑万均,1978; Liu,1982;Schmidt,1989),这是因为营养器官受环境控制较大,不同环境和年份之间变异很大。本研究从花粉形态方面研究了云杉属20个种,其中分布在中国境内的13个种、亚洲中部的1个种(日本云杉)、北美洲的2个种(黑云杉和白云杉)以及欧洲的2个种(欧洲云杉和塞尔维亚云杉)。测量了花粉的大小,体的大小和形状,并将花粉放大到800倍、1.5万倍和3万倍观测了花粉气囊和体表面的精细纹理结构和附属瘤状颗粒的分布以及萌发区的形态。结果发现花粉形态的各指标在种间具有变异性、种内具有保守性,是研究云杉属系统进化规律较为直观有效的孢粉学指标。
根据花粉形态进行聚类分析,云杉属花粉可分为2大类: 丽江云杉组和云杉组。
丽江云杉组树种根据表面雕纹又可分成2类: 一类为体表面无颗粒状小球分布的丽江云杉和紫果云杉,另一类为体表面有颗粒状小球分布的青杄和大果青杄。青杄和大果青杄体表面纹理既呈现龟裂状又有颗粒状小球分布,所以既具有丽江云杉和紫果云杉的特点,又具有云杉组花粉体表面纹理的特点,同时青杄的花粉形态接近紫果云杉; 由此推测青杄是紫果云杉为父本、云杉组树种为母本的天然杂交种,大果青杄是青杄的地理变种。
通过花粉形态研究将鱼鳞云杉、林芝云杉和川西云杉划分为云杉组,这与通过叶片形态和气孔线多少的分类结果相驳(郑万均,1978),前人通过叶片外部形态和树体形态把林芝云杉和川西云杉划为丽江云杉组,并将其认定为丽江云杉的一个变种。但林芝云杉和川西云杉与丽江云杉的花粉形态差异均很显著,特别是体的表面雕纹形态,林芝云杉和川西云杉体表面分布有瘤状颗粒,丽江云杉体表面为龟裂状雕纹; 林芝云杉花粉体表面为复层颗粒状纹理,而川西云杉为单层颗粒状纹理,由此推测川西云杉为以丽江云杉为母本、云杉组树种为父本的天然杂种,而林芝云杉为川西云杉经地理隔离产生的更加进化的一个变种。此推测也得到云杉属cpDNA的系统进化树的拓扑结构(贾子瑞,2011)的支持,在应用6个cpDNA片段进行云杉属系统进化研究中,鱼鳞云杉、林芝云杉和川西云杉被划为一个聚类分支,而丽江云杉被单独划为一个聚类分支。
根据针叶形态把鱼鳞云杉、麦吊云杉(P. brachytyla)、西藏云杉(P. spinulosa)划为鱼鳞云杉组(郑万均,1978)。但从花粉形态观测发现鱼鳞云杉是典型的颗粒状复层雕纹,属于云杉组树种的进化类型; 同样这个结果也得到云杉属cpDNA系统进化(贾子瑞,2011; Ran et al.,2006; Bouillé et al.,2011)的支持。
同时根据花粉形态观测,黑云杉的花粉形态与塞尔维亚云杉的花粉形态比白云杉的花粉形态更为接近,白云杉的花粉形态与亚洲大陆的日本云杉的花粉形态接近,这说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陆的云杉属在早期有过花粉交流,这暗示3个大陆板块有过联合的历史。
白杄、云杉、鳞皮云杉、欧洲云杉、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聚为一个小分支; 白杄与云杉、鳞皮云杉、欧洲云杉花粉形态接近,体表面都为单层瘤颗粒纹理,其中白杄与云杉花粉形态最为接近,推测白杄是云杉的近期地理隔离形成的小种; 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聚为一个小分支,体表面为复层瘤状颗粒纹理,推测青海云杉为红皮云杉的地理隔离种。天山云杉、雪岭云杉和长叶云杉聚为一类,其中天山云杉与雪岭云杉花粉形态最为接近,由此推测天山云杉为雪岭云杉的变种,而与长叶云杉分化的时间较早,但体表纹理一致,说明3个树种近期有花粉交流。这一研究结果在云杉属cpDNA系统进化树中也有体现(贾子瑞,2011; Ran et al.,2006; Bouillé et al.,2011),在cpDNA系统进化树中白杄、云杉、鳞皮云杉、欧洲云杉、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被聚为一个亚分支,而天山云杉与雪岭云杉聚为一个亚分支,长叶云杉被单独聚为一个分支。
依据花粉表面雕纹的形态对云杉属进行的组和亚组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学上依据营养器官进行的分类差异很大(郑万均,1978; Liu,1982;Schmidt,1989),却与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的拓扑结构相似,这与花粉形态与营养器官相比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更能反映种内变异有关。
3.3 云杉属花粉形态表面雕纹的系统进化依据花粉形态表面纹理将云杉属20个种划分为2个组,云杉组和丽江云杉组。根据前人的研究花粉雕纹是由原始类群的简单平滑向进化类群的复杂粗糙进化(Walker,1974),演化趋势大致为龟裂状到平滑、小穴、小沟,到颗粒状突起,再到棒状、刺状、鼓棰状,最后演化成网状、皱波状、条纹状(Lü et al.,2002; Nakagawa et al.,1995; 2000; Cai et al.,2008; Lu et al.,2007; Tellería et al.,2009; Chung et al.,2010; Fukuda et al.,2008)。根据云杉属花粉的表面纹饰的特点,推断在组间进化上是由丽江云杉组向云杉组进化。这一结果也得到cpDNA的系统进化树的支持(贾子瑞,2011; Ran et al.,2006; Bouillé et al.,2011),在cpDNA的系统进化树中丽江云杉组树种都处于进化分支的下部位置,云杉组树种中除了天山云杉、雪岭云杉和长叶云杉处于进化分支的下部,其他树种都位于进化分支的顶部位置。
[1] | 蔡萍,宛涛,张洪波,等.2009.沙地云杉与其近缘种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40(6): 685-672.(4) |
[2] | 贾子瑞,张守攻,王军辉.2011.7种云杉属树种花粉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的意义.电子显微学报,30(3): 257-264.(5) |
[3] | 贾子瑞.2011.云杉属系统进化学研究.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5) |
[4] | 张金谈.1899.中国松科花粉形态研究.植物研究,9(3):87-98.(4) |
[5] | 郑万钧.1978.中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4) |
[6] | 周正,陈喜军,薛茂贤.1987.世界主要用材树种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 |
[7] | Bagnell Jr C R.1975.Species distinction among pollen grains of Abies, Picea,and Pinus in the rocky mountain area(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y).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19(3): 203-220.(3) |
[8] | BouilléM,Senneville S,Bousquet J.2011.Discordant mtDNA and cpDNA phylogenies indicate geographic speciation and reticulation as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genus Picea. Tree Genetics & Genomes,7:469-484.(3) |
[9] | Cai M,Zhu H,Wang H.2008.Pollen morphology of the genus Lasianthus (Rubiaceae)and related taxa from Asia.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46(1): 62-72.(1) |
[10] | Chung K S,Elisens W J,Skvarla J J,et al. 2010.Pollen morphology and its phylogenetic significance in tribe Sanguisorbeae(Rosaceae).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85(3/4):139-148.(1) |
[11] | Fukuda T,Naiki A,Nagamasu H.2008.Pollen morphology of the genus Skimmia(Rutaceae)and its taxonomic implications.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121(5):463-471.(1) |
[12] | Liu T S.1982.A new proposal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genus Picea. Acta Phyt Geobot,33: 227-244.(2) |
[13] | Lu L,Wang H,Blackmore S,et al. 2007.Pollen morphology of the tribe Rhinantheae(Orobanchaceae)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s.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134(4):527-533.(1) |
[14] | LüS Y,Li Y F,Chen Z K,et al. 2002.Pollen development in Picea asperata Mast.Flora-Morphology,Distribution,Functional Ecology of Plants,198(2): 112-117.(1) |
[15] | Nakagawa T,Edouard J L,de Beaulieu J L.2000.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study of sediments from Lake Cristol,southern French Alp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Pinus cembra and other Alpine Pinus species based on SEM pollen morphology.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108(1/2): 1-15.(1) |
[16] | Nakagawa T,Yasuda Y,Tabata H.1995.Pollen morphology of Himalayan Pinus and Quercus and its importance in palynological studies in Himalayan area.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91(1-4): 317-329.(1) |
[17] | Ran J H,Wei X X,Wang X Q.2006.Molecular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Picea(Pinaceae): implications for phylogeographical studies using cytoplasmic haplotypes.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41(2):405- 419.(3) |
[18] | Schmidt P A.1989.Beitrag zur systematik und evolution der gattung Picea A.Dietr.Flora(Jena),182(5/6):435-461.(2) |
[19] | Tellería M C,Katinas L.2009.New insights into the pollen morphology of the genus Mutisia (Asteraceae,Mutisieae).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80:229-241.(1) |
[20] | Tjoelker M G,Boratynski A,Bugala W.2007.Biology and ecology of Norway spruce.Dordrecht,The Netherland:Spring,23.(2) |
[21] | Walker J W.1974.Evolution of exine structure in the pollen of primitive angiosperms.American Journal Botany,61:891-902.(1) |
[22] | Wodehouse R P.1935.Pollen grains.New York:Mc Graw Hill Book Co.Inc,323-3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