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向延平
- Xiang Yanping
-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评价:一种生态位方法——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Tourism Competition Evaluation of the National Forest Park: a Way of Niche: A Case of Zhangjiajie and Tianmen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 林业科学, 2011, 47(4): 152-158.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1, 47(4): 152-15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09-06-16
- 修回日期:2010-12-24
-
作者相关文章
生态位最早由Grinnell(1924)定义为:“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动物生态学家Elton(1927)认为“一种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事物和天敌的关系”,并定义生态位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Hutchinson(1957)把生态位看作一个生物单元生存条件的总体集合,将其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n维超体积生态位”。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理论之一,也是近30年来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其内容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态势理论、生态位重叠理论、生态位扩充理论等(林开敏等,2001;朱春全,1997)。经过近100年的发展,生态位概念及其理论日趋完善,生态位理论应用已超越生物学范畴,渗透到诸多研究领域。在生态系统演化、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元(包括人类)(朱春全,1997)对环境的适应性、人类生态、城市生态(韩秀娣,2000)和企业生态等研究中,生态位理论均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并且起到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内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最早是黄芳(2001)提出的,她认为某些生态学原理(含生态位理论)可为解决如何通过优化旅游系统、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有益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角。祁新华等(2005a)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质问题,提出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位原理、促进旅游地协调共生等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祁新华等(2005b)首次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阐述旅游生态位原则、规律和生态位策略,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思维框架。邹仁爱等(2006)界定旅游地生态位概念、旅游地生态位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并探讨区域旅游在协调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位策略。孟德友(2006)提出旅游地生态位概念及其内涵,进而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巴拉河乡村旅游区进行实证分析。陈鹰等(2007)探讨旅游资源集合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浙江省为例研究旅游资源集合区生态位,为区域旅游规划中对旅游资源的多角度认识提供参考。祁新华等(2007)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研究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竞争中的应用。向延平等(2007)根据生态位理论,提出包括旅游生态位态势、旅游生态位扩充在内的旅游生态位理论,进而以湖南省凤凰县旅游为例,测算其旅游生态位态势和旅游生态位扩充。汪清蓉等(2008)以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为基础,研究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及其竞合模式。李向明(2007)提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与选择策略。向延平(2009)建立旅游生态位指标体系,并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评价其旅游生态位。向延平(2009)以生态位为理论基础,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旅游生态位态势内涵和模型,进而计算武陵源风景区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生态位、旅游流生态位变化情况,分析其中旅游关系。向延平(2010)应用生态位理论评价张家界市5个主要旅游景区竞争情况。
旅游地具有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竞争合作生态关系和旅游生态位等明显的类生命特征(向延平,2008)。旅游生态位是指旅游地个体(包括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和旅游景物等)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地位、作用和功能的表现以及与其他类型旅游地的相对关系(向延平,2009)。旅游生态位重叠是2个或2个以上旅游地的旅游生态位全部或部分相同。旅游生态位重叠所表征和研究的是旅游内在的旅游竞争关系,即旅游生态位重叠与旅游竞争关系。引入旅游生态位理论,将有助于直观有效地描述和测度旅游竞争,为旅游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出旅游生态位策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1982年9月被批准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4 810 hm2,森林覆盖率98%,以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著称,集“雄、奇、幽、野、秀”为一体,是“缩小的仙境,扩大的盆景”,年均接待游客人数达1 200万人次以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与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武陵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1992年7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后张家界市境内第二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总面积436 hm2,总蓄积量3 500 m3,森林覆盖率高达92.9%,是名符其实的“绿色宝库”和“天然氧吧”。自2005年9月6日正式向游客开放以来,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50多万人。
本文主要选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P1)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P2)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赋权采用Delphi法(Kennedy,2004)确定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其中包括4个Ⅰ级指标(A1~A4)、14个Ⅱ级指标(B1~B14)、50个Ⅲ级指标(C1~C50)。由于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所表征资源的利用程度并非等概率,本文运用AHP法(Satty,1980)获取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的权重(表 1)。
由于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包含技术型、定性和定量3种类型,为了便于研究,使之具有可比性,根据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作用性质及表现形式,采取以下3种方法进行量化处理,获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指标评分和各评价等级分布频率。
1) 定量指标:如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年接待境外游客数、与客源地距离、门票收入、旅游开发时间、旅游经营时间、适游期或使用范围、日容量、年容量和绿化率等进行直接调查。根据数据大小分为5,4,3,2,1等5个等级进行评分,每个等级赋予9~10,7~8,5~6,3~4,1~2的分值。如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大于60万人次的分别赋值9~10分,50~60万人次的赋值7~8分,30~50万人次的赋值5~6分,10~30万人次的赋值3~4分,10万人次以下的赋值1~2分。
2) 技术性指标:如空气质量、噪声、水质等环境指标则去张家界市环保局、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为5,4,3,2,1等5个等级进行评分,每个等级分别赋予9~10,7~8,5~6,3~4,1~2的分值。即: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噪音符合《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达到国家1级标准以上的赋值9~10分,达到国家1级标准的赋值7~8分,达到国家2级标准的赋值5~6分,达到国家3级标准的赋值3~4分,国家3级标准以下的赋值1~2分。
3) 定性指标:如观赏游憩价值、美誉度、气候舒适度、价格合理性、旅游容量合理性等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以5级(非常好、非常高)、4级(比较好、比较高)、3级(一般)、2级(比较差、比较低)、1级(非常差、非常低)等5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赋予9~10,7~8,5~6,3~4,1~2的分值。如气候舒适度,达到非常好的赋值9~10分,达到比较好的赋值7~8分,达到一般的赋值5~6分,达到比较差的赋值3~4分,达到非常差的赋值1~2分。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实施分2次实地调查。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真实性,问卷调查对象:张家界市旅游局、政府机关人员、森林公园管理人员、游客、当地居民。另每个森林公园调查人数规定为2 000人,共4 000份,如是无效问卷则进行再次问卷调查。第1次调查在2008年9月20日至10月10日进行,调查落点选取为森林公园、火车站、汽车站、相关部门,采用单随机抽样与主观判断相结合方法选择样本,共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1 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 020份,有效率为92.73%。第2次调查以同样方法在2009年5月20日至6月10日进行,共发放问卷1 100份,收回1 010份,其中有效问卷980份,有效率为97.03%。
1.2.3 数据处理旅游生态位重叠使用Pianka公式计算(Pianka,1974),公式如下:
(1) |
式中:O12表明旅游景区1和2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P1j是旅游景区1的Pj值,P2j是旅游景区2的Pj值。
在数据处理时,首先将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赋值乘以指标权重(表 1)后,换算成相对比例获得Pj值,然后分别代入公式(1)计算旅游生态位重叠值。
2 结果与讨论根据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评分调查问卷和调查数据,分别统计各旅游生态位指标评分值在5个等级1~10分中各分值的分布频数,用于计算它们的旅游生态位重叠。
2.1 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Ⅲ级指标)采用公式(1)计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Ⅲ级指标的旅游生态位重叠情况(表 2)。表 2数据表明:在娱乐、购物、内交通畅通性、通讯网络建设程度、宣传促销力度和资源环境保护状况等旅游生态位Ⅲ级指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分别为0.953 5,0.608 1,0.540 7,0.637 9,0.615 2和0.993 6,说明它们在上述指标存在旅游竞争,在以后发展中,应该尽量在这些指标避开旅游竞争,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特色且符合实际的旅游内容;其他指标均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都非常小,表明它们之间在这些指标不存在明显旅游竞争,2个国家森林公园可以继续在这些指标加强旅游发展。
运用公式(1)计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Ⅱ级指标的旅游生态位重叠情况(表 3)。
表 3数据表明: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信息服务等旅游生态位Ⅱ级指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分别为0.623 2,0.487 0和0.471 0,说明它们存在这些指标的旅游竞争,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2个国家森林公园应该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信息服务避开竞争;其他指标均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都非常小,表明它们之间在这些指标不存在明显旅游竞争。
2.3 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Ⅰ级指标)运用公式(1)计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Ⅰ级指标的旅游生态位重叠情况(表 4)。
表 4数据表明: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等旅游生态位Ⅰ级指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分别为0.320 5和0.327 5,说明它们在这些指标存在旅游竞争,要求在以后的发展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要尽量避开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方面的旅游竞争;其他指标均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都非常小,表明它们之间在这些指标不存在明显旅游竞争。
2.4 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最后运用公式(1)计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为0.190 4,总体说来,两者之间旅游竞争不是很明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占据显著旅游竞争优势。其原因表现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4块招牌并属于5A级旅游景区,但是,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都以石灰溶岩地貌景观为主要特色,均属于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所以两者之间存在旅游生态位重叠和旅游竞争。
3 结论借鉴生态位理论,从生态位角度提出旅游生态位重叠模型,建立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旅游生态位重叠模型评价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情况,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 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为0.190 4,说明它们之间总体上旅游竞争并不明显,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320 5和0.327 5,说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之间主要存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竞争,要求2个森林公园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要充分避开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竞争。
2) 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信息服务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623 2,0.487 0和0.471 0,表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形象服务等存在旅游竞争,在以后旅游发展中,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形象服务等方面尽量避免旅游竞争。
3) 在娱乐、购物、内交通畅通性、通讯网络建设程度、宣传促销力度和资源环境保护状况方面,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953 5, 0.608 1, 0.540 7, 0.637 9, 0.615 2和0.993 6,说明它们存在这些方面的旅游竞争,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以后旅游发展过程中避免上述指标旅游竞争。
陈鹰, 黄磊昌, 王祥荣. 2007. 区域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集合区生态位的研究[J]. 城市规划, (4): 37-41. |
韩秀娣. 2000. 城市生态位的内涵及其调控[J]. 现代城市研究, (2): 42-43. |
黄芳. 2001. 优化旅游系统的生态学原理[J]. 生态经济, (11): 25-27. |
李向明. 2007. 略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与选择策略[J]. 旅游学刊, 22(2): 49-53. |
林开敏, 郭玉硕. 2001.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1(3): 283-287. |
孟德友, 陆玉麒. 2006.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技, 34(21): 5629-5631. |
祁新华, 陈烈, 程煜, 等. 2005a.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1(1): 74-78. |
祁新华, 董观志, 陈烈. 2005b.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J]. 生态经济, (8): 92-98. |
祁新华, 程煜, 包战雄. 2007.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地竞争中的应用研究:以皖南三座名山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8(3): 404-406. |
汪清蓉, 余构雄. 2008. 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及其竞合模式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旅游学刊, 23(3): 50-56. |
向延平, 陈友莲. 2007.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市场发展问题探析:以湖南凤凰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 19-22. |
向延平. 2008. 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8(2): 93-96. |
向延平. 2009. 旅游生态位评价研究: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林业经济问题, 29(2): 185-188. |
向延平. 2009.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关系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9(6): 1047-1050. |
向延平, 向昌国, 陈友莲. 2010. 生态位理论在张家界市主要旅游景区评价中的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1(5): 1315-1320. |
朱春全. 1997. 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 生态学报, 17(3): 324-332. |
朱春全, 雷静品. 1997. 人类生态位的扩充与可持续发展[J]. 生态学杂志, 16(3): 50-54. |
邹仁爱, 陈俊鸿, 陈绍愿, 等. 2006. 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原理及优化策略研究[J]. 人文地理, 21(5): 36-40. |
Elton C. 1927. Animal Ecology[M]. London: Sidgwick and Jackson: 63-68.
|
Grinnell J. 1924. Geography and evolution[J]. Ecology, 5(3): 225-229. DOI:10.2307/1929447 |
Hutchinson G E. 1957. Concluding remarks[J]. Cold Spring Harbor Symp Quant Biol, 22(2): 415-427. |
Kennedy H P. 2004. Enhancing Delphi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5(5): 504-511. DOI:10.1046/j.1365-2648.2003.02933.x |
Pianka E R. 1974. Niche overlap and diffuse competition[J].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71(5): 2141-2145. DOI:10.1073/pnas.71.5.2141 |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 New York: McGraw H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