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杜红岩, 李芳东, 杨绍彬, 杜兰英, 傅建敏, 孙志强, 李福海
- Du Hongyan, Li Fangdong, Yang Shaobin, Du Lanying, Fu Jianmin, Sun Zhiqiang, Li Fuhai
- 果用杜仲良种‘华仲8号’
- An Elite Variety for Samara Use: Eucommia ulmoides 'Huazhong No. 8'
- 林业科学, 2010, 46(11): 189-189.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10, 46(11): 189-18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0-02-08
-
作者相关文章
主要育种人简介:杜红岩(1963-),从事杜仲育种栽培与利用研究25年,选育出9个杜仲良种‘华仲1~9号’,在杜仲果园化、园艺化栽培模式和技术以及杜仲油综合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杜仲雄花茶及其加工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98117519.1)
‘华仲8号’杜仲(Eucommia ulmoides ‘Huazhong No. 8’)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培育出的果用杜仲良种,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育成。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杜仲果实为研究对象,以产果量、主要成分含量等数量性状为主要选择指标,连续2年观察测定所选单株的结果性状包括大小年结果情况,筛选出35个杜仲优株。先后用13年时间,经无性繁殖、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根据丰产性、结果稳定性、主要成分含量和生态适应性等指标选育而成,2007年荣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
良种特征特性
雌株,树皮浅纵裂型,成枝力中等。叶片卵圆形,长12.9 cm,宽6.4 cm。花期3月25日—4月13日。果实长椭圆形,果长2.99 cm,宽1.03 cm,果实千粒质量75.2 g。果实含胶率11.96%,种仁粗脂肪含量28%~30%,其中亚麻酸含量达59%~62%。果实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熟。早实高产,结果稳定性好,果皮含胶率和种仁亚麻酸含量均高。嫁接苗或高接换种后2~3年开花,第5~6年进入盛果期,年产果量达2.8~4.3 t·hm-2。适于建立高产杜仲胶和亚麻酸良种果园。
栽培技术要点及目前栽培区域
该良种采用嫁接繁殖,砧木采用杜仲本砧,带木质嵌芽接。采用苗高1.2 m以上嫁接苗造林,造林密度2 m×3 m或3 m×3 m,造林后定干0.8~1.0 m。配置3%~5%的‘华仲5号’或‘9901’杜仲作为授粉树。日常管理中适当增加磷钾肥。‘华仲8号’杜仲主要的树形结构为自然开心形或2层疏散开心形。自然开心形留主枝3~4个,2层疏散开心形第2层留主枝2~3个,层间距50~70 cm,主枝与主干垂直角度50°~70°。幼树适当短截,促发萌条,进入结果期后以疏枝和缓放为主。
该良种适应性强,抗干旱,在河南省山区、丘陵和沙区均生长良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杜仲适生区也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