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05, Vol. 41 Issue (5): 211-213   PDF    
0

文章信息

吴玉章, 周宇.
Wu Yuzhang, Zhou Yu.
3种棕榈藤藤材变色的研究
Discoloration of Three Rattan Canes
林业科学, 2005, 41(5): 211-213.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5, 41(5): 211-21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4-04-01

作者相关文章

吴玉章
周宇

3种棕榈藤藤材变色的研究
吴玉章, 周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
关键词: 棕榈藤    变色    抽出物    
Discoloration of Three Rattan Canes
Wu Yuzhang, Zhou Yu     
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 CAF Beijing 100091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scolorations of the canes of three rattan species, i.e., Calamus simplicifolius, Calamus tetradactylus, Daemonorups margaritae and its cause. The apparatus, X25F Xenon Fade Meter and CR-300 Chromatic Aberration Meter and the extractions, hot water and alcohol_benzene were applied for the test.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scoloration of D. margaritae was severer than the other. This is related with extract of the rattan cane because quantity of photoinduced discoloration (ΔE*ab)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extracting and the quantity of the extract of D. margaritae was largest than the other. There was similar effect between the hot water and alcohol_benzene extracting on the discoloration.
Key words: rattan    discoloration    extract    

棕榈藤(rattan)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多用途植物,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林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许煌灿等,19931999)。自古以来,藤主要用来制作家具,在我国藤家具制造业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藤家具美观、轻便、耐用,深受人们喜爱,产品畅销国内外。但是,藤材的变色影响了藤条的质量和等级,进而影响商品的外观,左右商品的价值。变色原因有多种,生物的(如微生物繁殖)、化学的(如金属离子、酸碱作用)及物理的(如光和热)等(村神哉等,1979陆文达,1993村神哉,2002)。藤材变色有霉菌引起的霉变色,还有因藤材及其制品长时间暴露而导致颜色加深的光氧化变色,本研究重点探讨其光氧化变色。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所用藤材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白藤(Calamus tetradactylus)和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均采自广东高要金鸡坑林场。约10年,丛生,白藤植株茎长4~6 m,黄藤和单叶省藤植株茎长10~15 m,攀缘在杉树(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上。采集的藤条首先去除叶鞘,保留藤茎并气干。气干后在藤茎的节间截取100 mm长的小段,纵向剖切2~3 mm厚的小薄片,用于测色、衰减试验和抽出处理等。每个条件选取5个重复。

1.2 方法

抽出处理参照GB/T 2677.4-93和GB/T 2677.6-94进行,将小薄片进行热水和苯醇[苯:乙醇=2:1(V/V)]抽出处理。热水处理3 h,苯醇处理1周。处理试片气干;衰减试验利用人工方法促进变色,所用设备为X25F氙衰减仪(日本スガ试验机株式会社,Xenon Fade Meter, X25F)。试验条件:照度42 W·m-2,温度50~60 ℃,湿度60%。每个处理条件分别照射1、3、10、30、60、84 h;利用色彩色差计(Chromatic Aberration Meter, CR-300,Japan)对抽出处理前后、衰减处理前以及各个衰减处理时段的试片进行测色。为了减小测色误差,标定测色位置,每次都对同一位置测色。

2 结果与讨论 2.1 藤材的变色

新采伐的3种藤材的藤条表皮呈浅黄色或白色,但自然放置后其颜色均会逐渐加深,尤其黄藤变色最快。肉眼观察黄藤、单叶省藤颜色变化较大,室外自然放置1年后表面呈深棕色或深褐色,而白藤变色较小。据腰希申等(1998)对这3种藤的电镜观察,藤茎最外层为蜡质层、角质层和表皮组织构成的保护层,紧邻表皮组织的是维管束组织。实际观察表明,藤茎最外侧的蜡质层和角质层透明无色,变色发生在表皮组织以内的部分。剖开藤茎观察,内部颜色呈浅黄色或白色,与初始颜色相近。这说明颜色变深只是藤茎表面很薄的一层,而内部变化不大。

从化学组成来看,藤材与木材相同,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成分构成,还有一些内含物。木材的表层变色是一个复杂的光化学作用,既有吸收光的辐射问题,又有氧化问题(葛明裕,1985)。同样,藤材的表面变色问题也与吸收光的辐射、氧化等密切相关。

本研究利用氙衰减仪对未经任何处理的藤材进行加速变色试验,结果见表 1表 1结果显示:3种藤材经氙衰减处理84 h后明度(L*)下降,红绿轴色度指数(a*)上升,单叶省藤和白藤的黄蓝轴色度指数(b*)值上升而黄藤的下降;其中,以黄藤的变化最大。

表 1 3种藤材氙衰减84 h的变色情况 Tab.1 Discoloration of the rattan cane in Xenon irradiance for 84 h

图 1结果表明,藤材的变色主要是表示黑白的L*a*值的变化,即光照后藤材变暗,颜色向红方向发展。照射初始3种藤材的L*急剧下降,a*上升,照射10h后这种下降和上升的趋势停止,转向平缓变化。在整个衰减过程中,b*的变化不明显。

图 1 3种藤材的L*a*b*及ΔE*ab随照射时间的变化 Fig. 1 Change of the L*a*b* and ΔE*ab with the time of irradiation ○黄藤D. margaritae;□白藤C.tetradactylus;△单叶省藤C. simplicifolius.

ΔE*abL*a*b*3项指标综合变化的结果。照射初始到10h之间,ΔE*ab明显增大,其中,黄藤的变化比其他2种都剧烈。黄藤照射10h,单叶省藤和白藤照射30h后ΔE*ab达到最大,继续照射,ΔE*ab不发生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3种藤材变色明显,以黄藤变色最为严重。

2.2 变色原因

了解变色原因为探索合理有效的防变色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抽出物是影响木材变色的原因之一(村神哉,1979葛明裕,1985)。据此,对3种藤材进行了热水和苯醇抽出处理,然后再进行衰减处理,测定变色情况,结果见表 2

表 2 抽出处理藤材氙衰减84 h的变色情况 Tab.2 Discoloration of the extracted rattan cane in Xenon irradiance for 84 h

抽出处理后,ΔL*和Δa*明显减小,L*a*几乎达到了不变的程度。Δb*有所增大,亦即b*提高。从ΔE*ab的变化来看,单叶省藤和白藤下降50%左右,黄藤下降80%左右。尤其黄藤,由变色最大变到几乎肉眼观察不到变色。由此说明,抽出处理对藤材的变色有很大影响,换言之,藤材的变色与其内含物密切相关。

表 2可知,热水抽出和苯醇抽出对ΔE*ab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图 2表示抽出处理藤材的ΔE*ab随照射时间而变化的情况。照射初始到10h之间,ΔE*ab明显增加,但黄藤以及热水抽出处理的单叶省藤和白藤比未抽出处理的增加幅度小,尤其黄藤更明显。苯醇抽出处理的单叶省藤和白藤与未抽出处理的相当。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3种藤材的ΔE*ab变化幅度不大。

图 2 抽出方法对藤材ΔE*ab的影响 Fig. 2 Effect of the extraction on the ΔE*ab for the rattan cane ○素藤Control;▲热水抽出Hot water;●苯醇抽出Alcohol-benzene

为进一步说明抽出物的影响,对3种藤材的热水和苯醇抽出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见表 3。由表 3可知,3种藤材中黄藤抽出物含量最高,达30%左右(热水抽出物20%左右,苯醇抽出物10%左右),其次是白藤,17%左右(热水抽出物13%左右,苯醇抽出物4%左右),单叶省藤10%左右(热水抽出物6%左右,苯醇抽出物4%左右)。白藤和单叶省藤的苯醇抽出物含量比较接近,在4%左右。黄藤的抽出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种藤。这是黄藤变色度比其他2种藤材大的原因。

表 3 3种藤材的热水和苯醇抽出物含量 Tab.3 Content of the extract of the rattan cane
3 结论

3种藤材变色研究结果表明,抽出物是影响其变色的主要原因。抽出处理后,黄藤的ΔE*ab下降75%左右,单叶省藤和白藤分别下降50%左右。在影响变色方面,热水抽出和苯醇抽出相近。3种藤材抽出物含量定量分析结果为进一步说明抽出物对变色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村神哉, 梅原雄.1979.木材调色(1).北海道林产试验报告, 68: 92-145
村神哉.2002.木材的变色.木材工业, 16(2): 5-8
葛明裕著.1985.木材加工化学.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01-107
陆文达主编.1993.木材改性工艺学.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01-162
许煌灿, 吴金坤, 尹光天. 1999. 棕榈藤的研究和开发. 世界林业研究, 12(5): 37-42.
许煌灿, 尹光天, 李意德, 等. 1993. 我国棕榈藤天然分布及其利用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6(4): 380-389. DOI:10.3321/j.issn:1001-1498.1993.04.017
腰希申, 李NFDA5, 许煌灿, 等. 1998. 棕榈藤的电镜观察Ⅰ:藤基部分的电镜观察. 林业科学, 34(3): 104-109. DOI:10.3321/j.issn:1001-7488.1998.0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