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樊宝敏, 李智勇.
- Fan Baomin, Li Zhiyong.
- 黄河流域竹类资源历史分布状况研究
- Study on Bamboo Distribution in Yellow River Drainage Area in History
- 林业科学, 2005, 41(3): 75-81.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5, 41(3): 75-8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03-06-18
-
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竹类资源丰富,现有竹类37属,占世界竹属的50%;竹种(含变种)500余种,约占世界竹种的42%,且许多竹种为我国特有(中国植物志编委会,1996)。目前我国竹林面积约有4 36.31万hm2(含台湾),主要分布在秦岭和淮河以南地区。据研究,我国古代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竹子的分布可达到黄河流域(竺可桢,1973;徐燕千,1980;何业恒,1982)。但总的来说,对竹子历史分布的研究还不很深入。竹子是一类亚热带植物,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是研究气候变迁的指示物种。我国历史资料丰富,不仅有丰富的考古材料而且有浩繁的文字记载。加之千百年来,我国人民注重培育、利用和观赏竹子,形成了悠久而深厚的竹文化。因此中国及其文化长期被世界誉为"竹子王国"和"竹子文明"。根据这些方面的优势,研究我国竹子的古今分布区的差异和变化,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了解竹子生长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对今后科学发展竹子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现代中国竹类的分布状况与分布北界为了与古代竹类的分布相对比,有必要分析现代竹资源的分布情况。根据1994—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统计结果,全国竹林面积436.31万hm2。竹林资源主要分布于南方1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四川(含重庆市)、安徽、广西、台湾、湖北、云南、贵州、海南、上海,总面积为427.43万hm2,占全国的97.96%。尤以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四川6省竹林面积最大,总面积330.63万hm2,占全国的75.7 8%。其中:福建82.03万hm2,占18.80%;江西62.73万hm2,占14.38 %;浙江62.4 5万hm2,占14.31%;湖南49.00万hm2,占11. 23%;广东38.38万hm2,占8.80%;四川36.04万hm2,占8.26%。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竹林资源较少。山东、河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基本没有竹林的分布。山西、河南、江苏、陕西四省,竹林总面积仅为8.88万hm2,占全国的2.04%。其中:山西0.16万hm2,占全国的0.04%;河南1.94万hm2,占0.4 4%;江苏2.30万hm2,占0.53%;陕西4.48万hm2,占1.03%。当代竹类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长。秦岭、淮河一线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在现代气候上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和淮河以北没有大片竹子的自然群落,只有个别种的少量分布和小片竹林的人工栽培。
需要说明的是,与古代相比,现代竹林的分布受人为引种、栽培措施(如选择耐寒种类南竹北引、选择小地形、旱季灌溉等)的影响比较大。如淮河、秦岭以北地区,目前虽有一些成片的竹林,但面积较小,空间上不连续,且多为人工栽培,旱季多要依靠灌溉来维持生长,常作为观赏和景观配置应用。有鉴于此,目前有些地区虽然有竹子栽培,但不属于竹子的自然分布区,只能算作栽培区。
当代黄河以北的竹类栽培区,如河南博爱、沁阳、原阳、封丘等县竹园均需要灌溉,不能算作自然分布区。竹子的自然分布区北界,在河南省应是以黄河为界。江苏云台山为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f. spectabilis)的模式产地,有成片的野生林(张志达,199 8)。山西南部中条山一带有竹类分布。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有较大面积的栽培(陕西森林编委会,1989),当属于竹类分布的北界。如此说来,将竹子的自然分布区北界确定为北纬35°线或稍微偏北一些比较合适。
2 各历史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的分布情况我国丰富的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记录了当时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状况。竺可桢(1973)等利用这些材料,对数千年来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同样,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和相关成果,研究我国竹类资源的历史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见表 1。
距今大约4 000~7 000年以前,即我国仰韶、大汶口、龙山等文化时期,属于全新世气候最宜期。亚热带北界到达我国东部平原区京、津以南,晋东南和渭河谷地(崔之久,2002)。在近5 000年中的最初2 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黄河流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2 ℃左右,1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 ℃(竺可桢,197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21》中记载,他曾在延州(今延安)发现笋竹化石(一说为三叠纪的新芦木):“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邪?"沈括据此推断当地早期生有竹林。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文化遗址,年代为5 600~6 080年前,据考古发现有竹鼠(Rhizomys sinensis)骨骼遗迹,说明当时此地必有竹子生长(竺可桢,1973)。竹鼠是亚热带动物,今天分布于江南多竹地区。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建筑基址,被有的学者认为是五帝时代的尧都,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前1900年,考古发现有竹鼠遗骸(王守春,2001)。在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年代约公元前2310—前1810年,考古发现炭化的竹节,有些陶器的外形也似竹节。在河南安阳,殷代(约前1300—前1046年)故都“殷墟",根据考古发现,有大量竹鼠。此外,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字中见到有竹、商等6种“竹"部的文字(谭宏超,2001)。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在4 000年前的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以及夏(前2070—前1600年)、商(前1600—前1046年)时期,竹类的分布在黄河流域是相当普遍的。
2.2 3 000~2 000年前竹类在黄河流域的分布据研究,西周(前1046—前771年)、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秦(前221—前206年)、西汉(前206—24年)诸朝代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竺可桢,1973)。尽管这段时期相对全新世最温暖时期的气候环境开始变得相对寒冷干旱,但总的气候状况仍比现在温暖湿润。秦汉时期,平均年降水量仍比现在高出50~100 mm左右(李秀珍等,2000)。
周朝的官方文件先铭刻以青铜、甲骨,后写于竹简、木牍和锦帛。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册”字,象征着一捆简片系二道书绳。竹简是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最常用的书籍形式。当时很多表示日常生活用品的汉字都冠以“竹”字头,表示这些东西是用竹子做成的。据《逸周书·卷三·文传解》记载,周文王(约前1050年)曾说:“湿润不(可)谷(之地),树之竹、苇、莞、蒲。”说明当时国都镐京(西安)一带可生长竹子。此外,在反映黄河流域情况的先秦古籍如《诗经》、《礼记》、《左传》等中经常提到竹子。如《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表明当时黄河以北的淇河两岸(今河南淇县)盛产竹子。《诗·大雅·韩奕》:“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当时韩国(今河北固安县东南)已把笋作为食品(程俊英,1985)。《礼记·月令》规定“仲冬之月,……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管子·地员》:“五位之土,若在冈在陵,在NFDC6在衍,在丘在山,皆宜竹、箭、藻、龟、NFDA9、檀。”《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年)》:“刘难、士弱率诸侯之师焚申池(在山东临淄)之竹木。”说明春秋时期齐国(今山东)临淄一带多竹。
在被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记载了竹子在当时的分布情况(张钧成,1995)。《山海经·西山经》:“英山(在陕西华县)其阳多箭NFDB1 ”,“竹山(在渭南县)其阳多竹箭”,“番冢之山其山多桃枝(竹名)、NFDB2端(竹名)”,“黄山多竹箭”,“翠山其下多竹箭”,“高山(今六盘山)其草多竹”等。西山经的地域在今秦岭以北,甘肃、青海湖一线,新疆东南角,包括河西走廊,北抵宁夏盐池西北、陕西榆林东北一线,东至陕西黄河界(谭其骧,2000)。《山海经·北山经》:“京山多竹”,“虫尾之山其下多竹”,“泰头之山其下多竹箭”,“轩辕之山其下多竹”等。北山经地域范围在今内蒙以南、贺兰山以东、河套以北,南起山西中条山,东至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山海经·中山经》:“渠猪山(在山西永济)其上多竹”。《山海经·大荒北经》:“丘(在山东诸城)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据《史记·乐毅列传》,战国末期乐毅《报燕惠王书》有“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蓟丘的植物中种植着齐国汶水出产的竹子)的言论。说明,当时山东汶河流域产竹子,并被引种到北京地区。
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写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时说:“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可知陕西关中地区有大面积竹林。还说“山西饶材、竹”。此处“山西”指太行山以西,包括现在的山西、陕西、甘肃等省。西汉王朝在NFDB3 NFDB4 (今周至县)设竹圃,后来关中竹林屡受称道,甚至有的地方以竹为名。当时,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地方也有成片的竹子,而且可能是比较大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汉武帝时(前140—前87年),他曾经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去堵黄河的决口,预先准备的木料用完后,他派人到淇县这一带把竹子砍下来代替木桩。《史记·河渠书》称:“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楗”是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竹排,直竖水中,中间用土石填塞。此外,山东泰山多竹。据清·聂NFDB5 《泰山道里记》,西汉辞赋家枚乘(?~前140年)称泰山“夹涧多樱桃、绿竹”。另有“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的诗句为证。
据历史文献记载,在2 000年前,我国的河南、湖南、湖北、山西、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均有大熊猫分布。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大熊猫栖息地逐渐减少,现仅分布于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南部和四川盆地西北部高山深谷地区。大熊猫的历史分布范围也映证了竹类的历史分布状况。
2.3 2 000~1 000年前竹类在黄河流域的分布这段时期大致包括东汉(25—220年),魏晋(220—420年),南北朝(420—589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五代(907—960年)诸朝代。东汉最初几年气候有趋于寒冷的倾向,不久气候又转暖了。东汉末年,气候又转冷。三国时代的气候已经比现在还要寒冷,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这种寒冷的气候逐渐加剧。到公元366年东晋时期,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冰冻,冰上可以往来车马和数千人的军队。南北朝时南京的冬天要比现在大约冷2 ℃。隋唐时代,中国气候变得相当暖和,650,669和678年国都长安无雪、无冰,梅花、柑橘在长安能正常生长(竺可桢,1973)。
东汉时期,据班固《汉书·地理志》,秦地“有鄠(今陕西户县)、杜(今长安县东北)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晋代戴凯之著《竹谱》(265年),列举我国70余种竹类,并认为竹“性忌殊寒,九河鲜育,五岭实繁”。指出黄河以北,竹类较少;南方的竹类却很茂盛。南北朝时期,据任昉《述异记·卷下》河南淇河仍产竹子。北魏时期,据郦道元《水经注·卷九·沁水》,山西太岳山区的森林是:“沿流上下,步径裁通,小竹细笋,被于山渚,蒙茏茂密,奇为翳荟也。”
隋唐时期,陕西终南山有竹。《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唐代,河内(今河南博爱)、西安和凤翔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据《新唐书》知,当时陕西盩厔(今周至县)、鄠县(今户县)间有司竹监所管理的竹林。据《全唐诗·张籍·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知,华山山麓人家散处绿竹之间。据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2》,唐朝开成四年(839年)山西五台山有“竹林麻园,不足为喻”。据清·邢澍田《定襄县补志·卷十三》,定襄神山唐时有竹。但唐代山西省的竹子已不多。白居易曾说,江西“湓浦多修竹……物以多有为贱,南方人不贵重之。”他在《湓浦竹》诗云:“吾闻晋汾间,竹子重如玉。”据唐代《元和郡县志·卷40》,甘肃张掖县祁连山东段的雪山“多材木箭竿”,表明有箭竹(Fargesia spp.)分布。据《新唐书·李白传》,唐天宝年间,李白、孔巢父等六位文人共隐于山东徂徕山,寄居竹溪之畔,伴着青青翠竹,人称“竹溪六逸"。可见,隋唐时期,黄河流域仍有许多竹林。
2.4 1 000年以来竹类在黄河流域的分布北宋(960—1127年)时气候转寒,气温比唐朝明显降低。北宋末年(1111年),太湖冬天全部结冰,且冰上可通车马。南宋(1127—1279年)时,1170年10月20日,北京西山遍地皆雪。现在的10月北京下雪极为罕见。12世纪刚结束,气候又有所回暖,那时北京物候正与今日相同,这种相对暖和的气候持续到元朝(1279—1368年)初年。但不久,冬季又严寒了。13 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竺可桢的研究表明,1400—1900年我国是冷暖交替的。总的来说是非常寒冷的,最冷的是明(1368—1644年)末清(1644—1911年)初,特别是1650—1700年,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淮河、汉江时常结冰,广东、广西下雪。北京周围的运河要封冻105天,而现在只封冻56天。这个时期正处于太阳活动较弱期,全世界气候都寒冷异常,有人把它叫做“17世纪小冰期"。这也是5 000年来我国最冷的时候(竺可桢,19 73)。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气温逐年上升,到40年代末达到最高值。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气温总的趋势是下降,1955—1962年有一个短暂回升,1963年又开始下降,并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从80年代初开始,气温持续升高。但目前似乎还远没有达到唐朝的水平。明清以来,河北、山西两省的旱灾次数显著增多:唐代每百年6.6次,清代每百年34.2次。干旱已逐渐成为黄河流域主要的气候特征(马巧珍,1994)。
陕西竹林在北宋时范围仍很广,由周至、户县经过武功县,直到凤翔原上,而宝鸡、阳平(今宝鸡县东)以南,也到处有竹林。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陕西终南山上有大竹。嘉佑七年(1062年),苏轼经过陕西宝鸡、虢、NFDB8、NFDB3 NFDB4四县,在沿途写下:“渐入西南风景变,道旁修竹水潺潺"(在石鼻城,今宝鸡县);“近山NFDB9麦早,临水竹篁修"(在NFDB8县);“县(指NFDB3 NFDB4)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等诗句。据清代《定襄县补志·卷十三》,山西定襄神山,宋、金时有竹。阳曲县北部金代时尚有竹。太原西山宋金时有竹。平延县东的慈相寺,金代时“多竹" 1)。南宋初期,只陕西凤翔府竹监司依然保留,河内(今河南博爱)和西安的竹监因无生产取消了。
1) 翟旺.1993.山西省森林简史.见:董智勇.中国森林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 126
元朝初期(1268—1292年)气候转暖,西安和河内又重新设立竹监司。但经历了一个短时间又被停止,只有凤翔的竹类种植继续到明代初期才停(竺可桢,1973)。《元史·世祖本纪》:“竹之所产虽不一,而腹里之河南、怀孟(今修武、武陟等县),陕西之京兆、凤翔,皆有在官竹园。"北京是我国竹子分布最北的地区,金、元、明、清以来一直有竹林的分布(文焕然,1982)。据元·李衎《竹谱详录·卷三》知,当时筀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在“都城(今北京)北墐城山中者,笋出四五月。"同时,“甜竹(Ph. flexuosa)生河内(今沁阳、博爱),卫辉、孟津皆有之。"由于过量砍伐,一些竹园材源穷竭。《元史·食货志》:“怀孟竹课,岁办千九十三锭,……人实苦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丞相完泽上奏说:“怀孟竹课,频年斫伐已损。课无所出,科民以输。宜罢其课,长养数年。"他的上奏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由此可见,北方竹林资源不断减少。
明初以后,竹林分布范围逐渐南移,竹子在黄河以北不再作为经济林木培植了(竺可桢,1973)。明初,据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陕西名胜志》,陕北葭州(今佳县)箭括坞有竹。明中叶时山西晋祠园中尚有“慈竹、水竹、斑竹、紫竹"。到近代时仅中条山南麓有些栽培竹,其他中部地方既便有,也是些庭园中观赏竹丛了2)。明代山东徂徕山仍有不少竹子。明人丘睿(1420—1495年)题《竹溪六逸图》诗:“徂徕之山竹满溪,溪中流水清漪漪。"清代,据张登高《直隶易州志·卷2》,河北太行山北段,易州“棋盘嵎(易州西南九十五里)松竹满地"。据河南《怀庆府志》,乾隆年间博爱县“夹溪修竹带青葱",有竹林分布。据甘肃《成县志》(清)记载,石盘山“环山松竹郁葱,宛若仙境"。据清·黄廷珏《静宁州志·卷一》,今华亭、庄浪界上的主山“峰峦竞秀,溪水潆洄,苍松翠竹"。据清·张国常《重修皋兰县志·卷十》,皋兰县水岔“竹木蓊郁"。青海,明代李素《西平赋》提到西宁一带“春发园葩,夏凉野竹"。清乾隆十二年(1747),《西宁府新志》记载,产于林下的植物有竹类。目前湟水流域已完全看不到野生的竹子3)。总的来说,明代以后竹类在黄河流域的分布大为减少,多是小面积的栽培竹林了。
2) 翟旺.1993.山西省森林简史.见:董智勇.中国森林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 126
3) 张昌兴,魏振铎.1993.青海省森林简史.见:董智勇.中国森林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 230
3 竹类分布区北界的历史变动说明的问题根据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所做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历史时期的5 000多年间,我国竹类的古今分布区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见图 1。
竺可桢(1973)推测,自5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向南后退纬度1~3°,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是4~5°。从仰韶文化直到唐代,前后大约4 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始终有较多的竹类分布。从数量上看,东汉至唐代有所减少。其间竹类自然分布区北界达北纬39—40°,即山西五台山,河北固安、易县(直到清代乾隆时期还有),北京。而今天竹类分布的北界大致在河南洛宁、荥阳和江苏云台山一线,即北纬35°。5 000年来竹类分布北界往南退缩了纬度4~5°。毛竹的自然分布区变动情况也大致如此。西汉时毛竹能在淇园(36°N)生长,到清代公元1803年毛竹的自然分布北界退至河南南部的商城县(32°N)。《商城县志》:“毛竹——作猫竹,出黄柏山。"即从西汉至清代的2 000年间,毛竹的自然分布北界也南退了纬度4°。
在人类历史时期,竹类的分布区北界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往南退缩。关于竹类分布区退缩的原因,竺可桢(1973)认为主要由于北方气候变冷;何业恒(1981)认为主要受人为的影响。而我们认为,除了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外,主要受气候变冷、变干的影响,而且干旱的影响更大。至于气候变干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5 000年来森林大幅度减少的结果(樊宝敏等,2 003)。竹类分布区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竹类对年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降水量、土壤水分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毛竹要求的年均气温为14~21 ℃,1月平均气温1~8 ℃,极端最低气温-14~-16 ℃,年降水量800~1 900 mm(谭宏超,2001)。竹类分布区退缩的情况与气候的变化是一致的。在近5 000年中的最初2 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2 ℃左右。1月温度比现在高3~5 ℃。在那以后,气候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气温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 ℃。在1400-1900年间,尤其是17世纪,气候相当寒冷。而且,古代的气候比今天要湿润。全新世最温暖的时期,陕西年均降水量比现在高出250 mm左右,秦汉时期仍比现在高出50~100 mm左右(李秀珍等,2000)。明清以来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马巧珍,1994)。中国北部沙漠化扩大,湖泊干涸消失,旱灾加剧,黄河断流。气候干旱尤其是春旱成为黄河流域竹类减少的更主要因素。竹类抗旱力弱,抗寒性相对较强。在清代乾隆时期,虽然气温比现在低,但当地的水分状况要好于现代,故在河北易州仍有不少竹类生长。
中国的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而过去在黄河流域竹林分布相当普遍,故在我国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竹文化是很自然的事。同时,也正由于我国古代竹资源分布比今天更为普遍的事实,以及随之产生的浓厚而悠久的竹文化,才会使得包括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内的许多西方学者,称中国为“竹子文明的国度"。这其中的道理恐怕与竹资源的历史分布不无关系。
竹类植物对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相当敏感,可作为研究气候变迁的指示物种。根据历史分析,年均气温每下降1 ℃,竹类分布北界则南退约2°N。通过研究竹子的历史分布状况,尤其是其分布区北界的进退,可以反映历史上气候的变化。
据研究,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自1861年以来一直在增高,20世纪增加了(0.6±0.2) ℃,而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在1990—2100年期间提高1.4~5.8 ℃(罗会邦,2003)。当代气候变暖,年平均气温上升,在我国北方扩大竹类的栽培面积是较为有利的。加强人为引种栽培,有利于竹类向新的适生区域扩展。尤其是在竹类历史分布区域更容易成功。历史情况说明,每当气候变暖,竹类的栽培区域就扩大,国家并设置相应的管理竹子的机构。但是北方干旱缺水是竹类生长发育的一个制约条件,所以必须要注意解决好水的问题,加强旱季灌溉,这样在北方扩大竹类栽培面积便会顺天应人,事半功倍。
程俊英.1985.诗经译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598
|
崔之久.2002.冷圈·气候变化·温室效应.http://www.tibet_web.com/ziran/10keyan/06.htm
|
樊宝敏, 董源, 张钧成, 等. 2003. 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林业科学, (3): 136-142. DOI:10.3321/j.issn:1001-7488.2003.03.022 |
何业恒. 1981. 古代黄河流域的竹林. 中南林学院学报, (2): 147-155. |
李秀珍, 魏京武, 吕厚远, 等.2000.秦兵马俑坑附近剖面全新世气候记录及春秋—秦汉历史时期气候环境.http://210.5.4.91/gate/big5/www.bmy.com.cn/qwhyj/y520.htm
|
罗会邦.2003.目前对气候变化的一些科学认识.http://www.tqyb.com.cn/qxrxw/muqiandui.htm
|
马巧珍.1994.六千年来汾渭流域薏苡栽培地位的变化. http://old.jcei.gov.cn/grwy/mqz/gj/94/9404ny.htm
|
陕西森林编辑委员会. 1989. 陕西森林.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60-267.
|
谭宏超. 2001. 中国主要经济竹种丰产栽培及加工利用.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77.
|
谭其骧.2000.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见: 长水粹编.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99-345
|
王守春.2001.尧的政治中心的迁移及其意义. http://www.pku.edu.cn/academic/archeology/center/structure/main_3/i/2.html
|
文焕然. 1982. 历史上北京的竹林. 竹类研究, (1): 59-60. |
徐燕千.1980.我国竹类栽培利用起源及其发展.见: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编纂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北京: 农业出版社, 330-344
|
张钧成. 1995. 中国古代林业史·先秦篇. 台湾: 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55-173.
|
张志达. 1998. 中国竹林培育.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67.
|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1996.中国植物志.第9卷第1分册.北京: 科学出版社, 5
|
竺可桢. 197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 (1): 168-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