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2004, Vol. 40 Issue (6): 85-96   PDF    
0

文章信息

刘淑明, 孙长忠, 孙丙寅.
Liu Shuming, Sun Changzhong, Sun Bingyin.
油松和侧柏人工林适宜灌溉定额的研究
Study on Suitable Irrigation Norm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Plantation
林业科学, 2004, 40(6): 85-96.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4, 40(6): 85-9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3-03-10

作者相关文章

刘淑明
孙长忠
孙丙寅

油松和侧柏人工林适宜灌溉定额的研究
刘淑明1, 孙长忠2, 孙丙寅3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凌 712100;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中心 北京 100091;
3.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 杨凌 712100
摘要: 采用人工灌水的方法,研究20年生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的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确定其适宜的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油松和侧柏的耗水量与其灌水水平呈正相关:平水年,1.5、1.0、0.5倍降水量的灌水水平和对照条件下,5—10月份,油松的耗水量分别为10 358.5、8 290.5、6 455.5、4 337.0 m3·hm-2, 侧柏为9 547.5、7 980.0、6 471.0、4 195.0 m3·hm-2。灌水促进了树木的生长,油松在1.0倍灌水处理时,树高、胸径、材积增加最大,侧柏在1.0~1.5倍处理时,分别对树高和胸径影响最大,材积在1.5倍处理时效果最显著;油松在1.0倍处理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而侧柏则在1.0~1.5倍处理为宜;生长季中,油松和侧柏的适宜灌溉定额分别为5 250~6 000 m3·hm-2和5 330~9 330 m3·hm-2,分3次进行灌溉。
关键词: 油松    侧柏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适宜灌溉量    
Study on Suitable Irrigation Norm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Plantation
Liu Shuming1, Sun Changzhong2, Sun Bingyin3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712100;
2. Forestry Centre of North China, CAF Beijing 100091;
3. Department of Forestry, Yangl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Yangling 712100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 of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20-year-old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plantation were studied by artificial irrigating. The results shown that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ater consumption and irrigation.When the irrigation level were 1.5, 1.0, 0.5 time of precipitation and control, the water consurnption of Pinus tabulaeformis were 10 358.5, 8 290.5, 6 455.5, 4 337.0 m3·hm-2 respectively,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were 9 547.5, 7 980.0, 6 471.0, 4 195.0 m3·hm-2 respectively. Irrigation accelerated the growth of the trees. The hight,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and volum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were greatly increased at the level of 1.0 time, and those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were at 1.0, 1.5, 1.5 time. The water utitization efficiency of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were highest at the level of 1.0 time and 1.0~1.5 time respectively, and the suitale water of irrigation were 5 250~6 000 m3·hm-2 and 5 330~9 330 m3·hm-2 per tree respectively from March to October,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3 times.
Key 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Characteristic of water consumption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Suitable irrigation amount    

黄土高原地区,树木生长对水分的反应,要比对其他任何自然因素的反应更为强烈。对于集约经营的人工林,灌水的增产效益是明显的,然而关于灌水的技术指标研究却很少,仅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杨树的灌溉水平上(刘奉觉等,1987; 1988; 1991;王明庥等,1979王葆芳等,1997; 郑世锴等,1988),而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的合理灌水量的研究则很少。本研究通过不同水平的灌水处理,分析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合理灌水量,为这一地区人工林的培育,发展径流林业,进而确定适宜的集流面积,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内,年均温12.9 ℃,1月均温-1.2 ℃,7月均温26.0 ℃,年干燥度1.1,年降水量631.0 mm,且集中于7—9月,土壤为垆土,土层深厚,田间持水量为210 g·kg-1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供试树种为油松、侧柏,树龄约20年,平均胸径分别为11.3和5.5 cm,平均树高分别为5.5和5.1 m。林分均已郁闭,生长良好。

2.2 处理方法

根据树冠投影大小,在各树干周围划定区域,于3—10月份分别在降水后15~20 d补充0.5倍(0.5×)、1.0倍(1.0×)、1.5倍(1.5×)降水量(表 1)。各树种灌水面积:油松为2m×2m,侧柏为1.5m×1.5 m,并设有对照(CK)。各树种每处理重复2次(包括对照)。

表 1 油松和侧柏的灌水量 Tab.1 The irrigation amount of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2.3 测定方法 2.3.1 降水量

采用雨量筒测定,时间为每年的3—10月份。

2.3.2 土壤含水量

从地面向下每20 cm取一土样,深度0~1.2 m。每隔20~30 d左右用烘干法测定1次土壤水分含量。

2.3.3 树高、胸径年生长量

分别于1998、1999和2000年的11月份对各树种进行实际测定。

2.3.4 枝长

用标准枝法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处理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规律

各树种测定结果以年际间时间较为一致时汇总比较(表 23),可以看出,1998、1999年均为平水年,3—10月降水量分别为455.5和535.4 mm,土壤贮水量年际变化不大。2000年为歉水年,7月份降雨量仅25.0 mm。油松在1.5、1.0,0.5倍和对照情况下,土壤贮水量分别较上年减少1.9%、7.3%、14.4%、9.0%,但这种差距随灌水量的增加而缩小,1.5倍灌水时,土壤贮水量与正常年份基本相同。

表 2 油松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Tab.2 The changes in soil water content of Pinus tabulaeformis in different years
表 3 侧柏土壤含水量年际变化 Tab.3 The changes in soil water content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n different years

侧柏的测定结果(表 3)表明,1998、1999年在降雨量正常情况下,各灌水水平在年际间土壤贮水量基本稳定,而在2000年,1.5、1.0、0.5倍灌水和对照分别比1999年降低0.4%、5.5%、10.5%、13.2%。表明虽然夏季严重干旱,但经秋季降水及灌水补充后,土壤贮水量大幅度提高,1.5和1.0倍灌水已基本接近正常年份的贮水水平。

比较表 23可以看出,侧柏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贮水量均大于油松林地,反映了油松、侧柏耗水特性的不同,即相同情况下,侧柏耗水量小于油松。

3.2 灌水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3.2.1 树高生长

表 4可以看出,油松、侧柏不同水平灌水处理,1.5,1.0、0.5倍处理的树高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8.7%、80.6%、25.8%和68.0%、76.0%、12.0%,F检验差异显著(P=0.95)。这种结果表明,补充水分可促进油松、侧柏树高生长,其中1.0倍灌水生长量最大。

表 4 2树种单株不同灌溉定额的年生长量(1998—2000年) Tab.4 Annual growth of individual tree for two species irrigated with different norms from 1998 to 2000
3.2.2 胸径生长

不同水平灌水后,油松1.0倍灌水时胸径生长量最大,增幅为65.4%;而侧柏在1.5倍处理时最大,增幅为72.4%。对照条件下,侧柏较油松生长快,分别为0.58和0.52 cm。

3.2.3 材积生长

不同水平灌水对各树种材积生长的影响与胸径相同,即油松在1.0倍、侧柏在1.5倍灌水时材积生长量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120.0%、142.8%, 增产效果明显。方差分析表明,各水平间差异显著。

3.2.4 灌水对树木枝长的影响

刘奉觉等(1988)王葆芳等(1997)对杨树的研究表明,材积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灌水使树冠叶数、单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加,扩大了受光面积。试验表明,对于油松和侧柏,灌水使其新枝长度和标准枝叶干质量增加(表 5)。枝长、叶干质量的变化与光合速率的变化相一致(刘淑明等,2002),表明适量的灌水可有效地促进光合器官的生长。

表 5 灌水对树木枝条生长的影响(2000年) Tab.5 Influence of irrigation on the growth of tree branch in 2000
3.3 各树种合理灌溉定额的确定 3.3.1 树木耗水量的确定

各树种的耗水量可根据下式求得(朱德兰,2000):ET=(W0-We)+M+P0+K-D。式中:ET为树木耗水量(mm);W0We为某一阶段初、阶段末1 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mm);M为灌水量(mm);P0为有效降水量(mm);K为地下水供给量(mm);D为深层渗漏量(mm)。

黄土区地下水埋藏在100 m以上,K可忽略;根据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与对照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计算土壤水分的渗漏量(D)。因此,可计算出各树种的耗水量(包括地面蒸发和树木蒸腾)(表 6)。可以看出,各树种耗水量与灌水量呈正相关,在土壤灌水能力、树木蒸腾的影响下,呈现出灌水越多,蒸散量越大。

表 6 2树种不同处理下的耗水量 Tab.6 The amountof water consumption for two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3.3.2 各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

林木的产量取其材积生长量(m3)。由表 7可知,油松水分利用效率的最大值为1998年的1.0倍处理,其次为1999年的1.0倍处理;侧柏水分利用效率的排序为1998年1.0倍、1999年1.5倍处理。根据降水量的测定,1999年为平水年,1998年降水量稍低,而侧柏在1998年1.5倍降水处理时,水分利用效率并不大,主要原因是7月4、5日的降水量达125 mm,此后又补充该雨量的1.5倍,造成无效水增多,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可以看出,侧柏对于均匀而充足的土壤水分能完全适应。

表 7 2树种水分利用效率 Tab.7 The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trees

上述结果表明,各树种的灌水量每次不宜偏大,应多次适量灌溉。从高效节水的角度出发,油松在0.5~1.0倍灌水处理时,生长量大,水分利用效率高;侧柏灌水量应为降水量的1.0~1.5倍时较为适宜。

3.3.3 适宜灌水定额的确定

根据各处理水分生理反应及水分利用效率,可以确定出平水年油松和侧柏的适宜灌溉定额,即油松为5 250~6 000 m3·hm-2,侧柏为5 330~9 330 m3·hm-2

树木的生理需水与影响耗水量的气候条件基本相同,即5—8月为树木生长代谢旺盛时期,温度高,常出现水分亏缺,因而应补充水分。根据已有的研究(王克勤等,1998; 余新晓等,1996),土壤水分达到150~160 g·kg-1之后,再增高则造成蒸腾的无效消耗,对植物体有机物的形成影响较小,因而补充水分时,土壤含水量处于150~160 g·kg-1(田间持水量的72%~77%)应作为适宜的土壤湿度。根据3年的试验,生长季灌水3次为宜(表 8)。

表 8 2树种的适宜灌水定额 Tab.8 Suitable irrigation norm of two tree species

关于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原则上应根据土壤的墒情确定。黄土高原地区,油松、侧柏一般于3月长出新叶,由于冬春季干旱,土壤水分低(3月份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不足田间持水量的50%),因此,各树种应在发芽至展叶时进行首灌,灌水量应以冬季降水量(40 mm)的1.0倍(油松)或1.0~1.5倍(侧柏)作为标准;5月份和7—8月份分别进行第2、3次灌水,平水年,灌水量应分别以春季和夏季的降水量1.0倍(油松)或1.0~1.5(侧柏)作为灌水定额(表 8),可根据当年的降水情况进行调整。

4 结论与讨论

油松、侧柏人工林在降水正常年份,各灌水水平在年际间土壤贮水量基本稳定。1.2 m土层内,3—10月份,1.5、1.0、0.5倍灌水和对照条件下,油松林地土壤贮水量分别为2 977.5、2 719.2、2 541.8和2 063.1 m3·hm-2,侧柏分别为3 141.1、2 809.9、2 617.9、2 391.9 m3·hm-2

生长季中侧柏林土壤含水量在1.5、1.0、0.5倍和对照情况下,分别比油松高9.8%、13.1%、21.2%、19.4%。

灌水促进了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增幅随灌水定额不同而有差异。油松在1.0倍处理时树高、胸径增加最大,侧柏在1.0倍和1.5倍处理时分别对树高和胸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1.5倍处理下,侧柏材积增幅最大,而油松在1.0倍处理时,效果最显著。各树种方差分析表明,各水分处理间,材积差异显著。

油松、侧柏的耗水量与灌水定额呈正相关。平水年,1.5、1.0、0.5倍和对照条件下,5—10月份,油松耗水量为10358.5、8290.5、6455.5、4337.0 m3·hm-2,侧柏为9 547.5、7 980.0、6 471.0、4 195.0 m3·hm-2

油松在1.0倍灌水处理时,水分利用率最高,侧柏灌水量应为降水量的1.0~1.5倍为宜。3—10月份,油松和侧柏的灌水定额分别为5 250~6 000 m3·hm-2和5 330~9 330 m3·hm-2,分3次进行灌溉。

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在单株定量灌水的条件下得出的,其目的在于掌握成年树木的耗水特性及需水规律。在漫灌、喷灌等条件下,成年树木的灌水效果及其灌水定额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刘奉觉, 郑世锴, 臧道群. 1987. 杨树人工幼林的蒸腾变异与蒸腾耗水量估算方法的研究. 林业科学, 23(营林专辑): 35-44.
刘奉觉, 郑世锴, 臧道群. 1988. 田间灌水与杨树生长关系的研究:灌水处理对杨树生长、树体结构和叶量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1(2): 153-161.
刘奉觉, 郑世锴. 1991. 杨树水分生理.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28-129.
刘淑明, 孙长忠, 范升才, 等. 2002. 灌水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生理反应特性的影响. 西南林学院学报, (4): 22-25.
王葆芳, 朱灵益. 1997. 内蒙古干旱地区杨树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林木生长量. 林业科技通讯, (4): 7-10.
王克勤, 王斌瑞. 1998. 集水造林防止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的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 34(4): 14-21. DOI:10.3321/j.issn:1001-7488.1998.04.003
王明庥, 黄敏仁. 1979. 黑杨派三个无性系的性状分析. 林业科学, 15(1): 9-14.
余新晓, 张建军, 朱金兆. 1996. 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水分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林业科学, 32(4): 289-296.
朱德兰. 2000. 渭北地区果园高效节水技术研究. 陕西杨陵:西北农业大学: 8-9.
郑世锴, 刘奉觉, 臧道群. 1988. 灌水对杨树人工幼林材积生长的影响. 林业科学, 24(3): 33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