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谢拥群, 陈瑞英, 杨庆贤, 廖益强, 张璧光.
- Xie Yongqun, Chen Ruiying, Yang Qingxian, Liao Yiqiang, Zhang Biguang.
- 木材干燥过程的热质迁移及其耦合关系
-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Coupling Effect in Wood Drying
- 林业科学, 2004, 40(1): 148-153.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4, 40(1): 148-15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02-11-22
-
作者相关文章
2.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
2.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既有热量迁移,也有水分物质迁移。这两种迁移现象的一维宏观规律在有关木材干燥的教科书(朱政贤,1992;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4)中都有给出:
(1) |
(2) |
式中q和i分别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热流和水分物质流,a和a′分别是导温系数和导湿系数,T和u分别是温度和木材含水率,δ是热湿传导系数,c和ρ分别是木材的比热和密度,x是空间坐标。
从(1)、(2)式可以看出,温度梯度在引起热流的同时产生一个水分物质流,但是含水率梯度则只引起水分物质流,而不产生热流。人们发现: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表现有一种对称性。既然温度梯度在引起热流的同时可产生水分物质流,那么含水率梯度在引起水分物质流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引起热流?对此,杨庆贤(1998)作过原理性分析,得到了肯定的结论。本文应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原理对木材干燥过程热-质迁移及其耦合现象作定量分析,并建立起含有耦合效应的宏观迁移规律。
1 几个关系式标量场A的实质导数(斯木尔诺夫,1956)
(3) |
式中
连续性方程
(4) |
式中ρ是流体密度,div是散度算符,如速度的散度为
散度运算公式
(5) |
应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原理研究木材干燥中的热-质迁移的核心问题是求出该过程中的熵的产生率的具体表达式。对处于接近平衡态区域的研究对象,下面热力学微分方程成立(普里高京等,1960)
(6) |
式中S和U是比熵和比能(单位质量的熵和内能),μi和ni分别为第i种组元的化学势和单位体积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ρ是密度。
将(6)式乘以ρ/dt,并经适当整理后,得单位体积的熵变率
(7) |
按照(3)式,单位质量的熵S对时间t的全导数为
(8) |
不可逆过程、热交换和流体流动均可引起熵的改变,即
(9) |
式中g是由于不可逆过程引起单位体积单位时间的熵增量,第二项和第三项分别是由于热交换和流体流动引起单位体积单位时间的熵增量。
利用(4)式和(5)式,可把(9)式改写为
(10) |
把(10)式代入(8)式,可得单位体积的熵变率
(11) |
根据(3)式,单位质量的内能U对时间t的全导数为
(12) |
由于分子能量迁移、外力和压力张量做功以及系统与外界的质量交换均可引起系统内能随时间的变化,即
(13) |
式中
(14) |
式中
利用(4)式和(5)式,可以把(13)式改写为
(15) |
把(15)式代入(12)式,得单位体积的内能改变量
(16) |
根据(3)式,单位体积内第i类组元物质的量的实质导数为
(17) |
利用(5)式,将(17)式改写为
(18) |
式中右边第一项
根据(3)式或直接对(17)式两边同乘以组元i的摩尔质量,然后对i求和,即得
(19) |
利用(5)式和(4)式,从(19)式可得质量守恒方程
(20) |
把(16)、(18)和(20)式代入(7)式,经适当运算后得
(21) |
利用(5)式和(14)式,把(21)式改写为
(22) |
比较(11)和(22)两式,即得熵流
(23) |
(24) |
事实上,能流矢量
(25) |
式中Hi是第i组元的偏摩尔焓。
把(25)式代入(24)式,经简单运算后,得
(26) |
式中mi是第i类组元一个分子的质量,Si是第i类组元的偏摩尔熵(TSi=Hi-μi),μi是系统状态参数T、P和ni的函数,因此有
(27) |
式中vi是第i类组元的偏摩尔体积,下标j≠i表示除ni之外所有其它的nj均保持不变。
把(27)式代入(26)式,并令
则得熵产生率为
(28) |
在木材干燥中,如果只有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迁移,而没有宏观的动量迁移和化学反应微弱而忽略,则(28)式可简化为
(29) |
式中q和i分别表示热量和水分物质。
8 线性唯象方程根据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熵的产生率g可以写成“流”与“力”的内积之和(内积代表:两个标量的数字积,两个矢量的标量积,或者两个二级张量的二重简缩积),即
(30) |
根据(30)式的要求,从(29)式不难做出木材干燥中“流”与“力”的选择(一般具有一定的自由性)。
根据输运定律的普遍表示,对于离平衡态不远的系统,任何一个不可逆过程的流ji和各种与其耦合的力Xj线性相关,即
(31) |
式中Lij称为唯象系数,根据Onsager关系
(32) |
按照Curie(居里)定理,(31)式中能够与流ji耦合的各种力Xj它们的张量阶数之差必须为偶数或为零。从(29)式可以看出,木材干燥中所有的“流”和“力”都是矢量或同阶张量,因此,均可耦合。根据(31)式,木材干燥过程热-质传递的线性唯象方程为
(33) |
(34) |
令
(35) |
(36) |
(37) |
(38) |
把(32)式代入(38)式,得
(39) |
把(35)、(36)、(37)、(38)、(39)式代入(33)式,得
(40) |
(41) |
定义下列各量
(42) |
式中u是多孔性物质含水率。
(43) |
导温系数表示当物体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式中ρ是物质的密度,c是物质的比热容。
(44) |
导湿系数的意义与导温系数相类似,即表示当物体润湿或干燥时,物体各部分湿度趋向一致的能力。
(45) |
(46) |
因为u、Θ、T互为函数关系,则有
(47) |
把(47)式两边同除以gradT,并利用(41)、(42)式,可得热湿传导系数
(48) |
同理有
(49) |
把(49)式两边同除以gradu,并利用(40)、(42)式,可得湿热传导系数
(50) |
在以上近似中利用了条件
(51) |
这是因为含水率的变化远比温度的变化对扩散势的影响大。
把(48)、(50)、(51)式代入(40)、(41)式,并利用(43)、(44)两式,可得木材干燥过程热-质迁移的宏观规律
(52) |
(53) |
如果热-质传递过程只限于一维空间,则(52)、(53)式可简化为
(54) |
(55) |
比较(54)、(55)式与(1)、(2)式,容易看出湿度梯度对热流的贡献为
正如温度梯度在引起热流的同时会引起水分物质流一样,湿度梯度在引起水分物质流的同时也会引起热流;湿度梯度对热流的贡献为acρβgradu,若是一维空间则为
林瑞泰. 1995.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引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9-45.
|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1984. 木材干燥.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34;37.
|
普里高京著. 徐锡申译.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导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0: 10-72
|
斯米尔诺夫著. 孙念增译. 高等数学教程(第二卷第二分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6: 150-169
|
杨庆贤. 1998. 木材干燥过程中热质迁移交互作用的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 32(4): 304-308. |
朱政贤. 1992. 木材干燥(第二版).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48;53.
|
Bramhall G. 1979. Sorption diffusion in wood. Wood Science, 12(1): 3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