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刘庆民, 刘晓荣, 陈亚军.
- Liu Qingmin, Liu Xiaorong, Chen Yajun.
- 锯齿齿形CAD及数控加工
- CAD AND NC-WORKING ON THE SAWTEETH SHAPE
- 林业科学, 2001, 37(4): 142-144.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1, 37(4): 142-14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1999-09-27
-
作者相关文章
2. 吉林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吉林 132013
2. Agriculture Broadcast Television School of Jilin city Jilin 132013
目前, 我国各种锯切刀具的最初齿形一般是经过冲压制造而成, 加工质量较差, 齿形表面有毛刺, 易出现裂纹, 特殊齿形(模具)的设计及制造周期长, 不适宜单件、小批生产, 刃磨工作量大。对厚度较大、齿形复杂的锯齿, 加工困难, 生产成本高。
本文研究的系统, 实现了设计、绘图及NC编程(Computer science texts, 1985)一体化, 改进了常规的设计制造工艺,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1 设计及制造环境 1.1 设计环境绘图机1台, 打印机1台, 586微机1台, Windows 98操作系统, Auto CAD 2000, 前处理程序, 后处理程序。
1.2 制造环境线切割机1台。
2 锯齿齿形CAD技术本文用Auto LISP语言(孙江宏等, 1999)对各种圆锯片、带锯条和手工锯锯齿编制了通用程序, 运行相应程序, 可完成齿形的设计计算及绘图, 并可形成NC程序的相关数据。
2.1 图形数据的生成本文以交互方式输入锯切刀具及齿形的原始数据, 如刀具类型、齿形参数及结构参数。程序自动计算出每个齿形的坐标数据, 并在屏幕上绘制轮廓图形。或手动设置参考点, 加工结束后钼丝要返回参考点。
设计者可编辑、修改相应数据, 最后将实体数据提取出来, 输入到一个数据文件中, 以备后处理程序调用。
2.2 锯齿齿形的绘制Auto LISP是LISP语言和CAD(李京江, 2000; 唐荣锡, 1999; 汪诚波, 1999; 吴义忠等, 1997)的有机结合体, 是实现微机自动绘图程序设计的基础。
本系统根据锯切刀具的不同结构类型, 用Auto LISP语言编制相应程序, 根据刀具结构调用Auto CAD绘图指令及数据文件中的数据, 绘制零件图。可在绘图机上输出零件图。
3 锯齿齿形的数控加工 3.1 NC程序的生成本系统根据设备要求采用相对坐标指令生成NC程序。运行该模块时, 系统判断从数据文件中取出的数据类型(直线圆弧)并形成相应的指令, 一个齿形的NC指令生成后, 做Z(齿数)次循环, 可生成全部齿形的NC程序。由于刀具大小及毛坯尺寸的不确定性, 开始时通过人机对话或手动设置参考点, 加工结束后钼丝要返回参考点。
成的NC指令以数据(*.NC)的形式存盘, 可在屏幕及打印机上输出并加以检验。
3.2 刀具中心轨迹本系统在数控线切割机上加工锯齿齿形, 刀具为钼丝。CAD部分形成的数据文件是锯齿齿形的设计数据, 在实际加工时, 为得到正确的锯齿齿形, 钼丝中心相对设计齿形要有一偏移量Δ, Δ值为钼丝半径Rc与单边放电间隙δ之和。数控编程时, 可以视锯齿的设计齿形为钼丝中心轨迹, 加工时利用控制台的“刀偏”功能设置刀具半径补偿量Δ, 按设计齿形生成NC指令。
这样, NC程序可直接利用CAD形成的数据来生成。
3.3 NC程序的传输目前, 一般的线切割机配置的微机内存很小, 主要用于形成NC指令, 不能进行CAD、CAD CAM等工作。
本文在较高档微机上完成CAD, 进而形成刀具路线和NC指令。在传递NC程序时, 必须将记录NC指令的数据文件名(*.NC)改变为(*.ISO), 以便加工系统能够识别这一文件, 从而将NC程序(*. ISO)传输至机床。
3.4 加工过程的仿真机床控制系统本身带有模拟显示功能, 即在不启动机床的情况下, 在显示器上模拟切割工件的情况, 便于操作者检验NC程序的正确与否。模拟过程速度很快, 当发现个别错误时, 可在加工系统上修改。错误较多时, 退出加工系统, 修改NC指令的生成模块, 直至正确为止。加工前进行仿真, 可减少废品率,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综合效率。NC程序经检验后, 即可启动机床进行加工。
4 实验本系统使用泰州机床厂生产的DK7750-MC4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进行加工, 该机床的Rc =0.09 mm, δ=0.01 mm。设计的齿形为折背齿圆锯片, 如图 1所示, 锯片孔径d =25 mm; 锯齿前角γ=20°; 楔角β =45°; 齿槽圆半径R =2.59 mm; 齿高h =10.35 mm; 齿数n =60;锯片厚度为1.6 mm。运行有关模块, 可得数据文件和NC指令。
![]() |
图 1 折背齿圆锯片 Fig. 1 Snap back circular sawblade |
加工出的锯片如图 2所示, 全部设计过程只需几分钟(包括出图), 切齿时间1.5 h。
![]() |
图 2 加工样件 Fig. 2 Worked example |
本系统利用Auto LISP语言将锯齿齿形的CAD技术与NC编程集成, 对设计及制造一体化技术做了有益的偿试。用高级语言实现了自动编程。
由于采用线切割进行加工, 故加工速度慢, 因此该技术特别适合中小尺寸, 单件或小批量(不超过100件)或特殊齿形产品(如变齿距、变齿高)的设计制造。如对某些参数变化时, 分析刀具的噪声、寿命、振动及有限元件分析等影响时, 可用该技术生产不同参数锯齿, 也可用来生产常规刀具的模具。
若用1台线切割机加工100件刀具齿形, 需160 h(20 d), 材料费500元, 工资1000元, 工艺费用5000元, 共6500元。而常规冲压生产时, 仅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即为35 d(设计计算、出图、毛坯制取、机加、热处理、磨削等), 而模具1项费用即达4 ×104元。若为单件(或十几件), 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本系统解决了锯切刀具齿形的CAD、数控编程及制造一体化问题。操作非常灵活, 只须输入某些设计参数, 立即可得设计结果及NC程序, 不需模具, 加工精度高、表面无毛刺及裂纹。系统界面好, 用户可根据特殊需要自编模块介入本系统, 为特殊参数锯切刀具(模具)齿形的单件, 小批生产及科学试验提供了较好的工具。
李京江. 2000. Windows系统下的线切割编程控制软件的设计.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 11. |
孙江宏, 丁立伟, 米洁. 1999. Visual LISP R14- 2000编程及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唐荣锡. 1999. CAD/CAM技术.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汪诚波. 1999. 基于Auto CAD数控编程系统. 制造技术与机床: 1. DOI:10.3969/j.issn.1005-2402.1999.10.001 |
吴义忠, 李广安, 胡元庭. 1997. 机械CAD参数化绘图的一种方法. 机械设计: 11. |
Computer science texts: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xford Londo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