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log随钻测井系统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 ![]() |
随着科技的发展,随钻测井技术日新月异。能够提供的测井项目包括:自然伽马、电阻率、中子、密度、随钻声波、随钻地震、随钻核磁、成像、环空压力、地层压力测试等,能够实时传输数据,为地质导向提供依据。
斯伦贝谢走在LWD技术的最前沿[1],常规组合为:ARC(伽马、电阻率)和ADN(中子、密度)、Ecosocope(伽马、电阻率、中子、密度)、Neoscope(伽马、电阻率、中子、密度);贝克休斯紧随其后,常规组合为:OnTrak(伽马、电阻率)和LithoTrak(中子、密度);哈里巴顿的常规组合为:FEWD(伽马、电阻率、中子、密度)。
国内也致力于这一方向的研究,但是技术攻关难度大,迟迟没有进展。2014年,中海油服在渤海地区成功推出自主研发的随钻测井系统Drilog和旋转导向系统Wellleader,这两个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打破了国际垄断,而且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这两项技术的国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成为全球第四、国内第一个同时拥有这两项技术的企业。
经过近两年的使用,Drilog是否满足作业需求?本文通过Drilog在渤海油田的应用,进一步证实该系统的稳定性、一致性和适用性。
1 Drilog系统简介Drilog系统由Drilog仪器ACPRT(Array Compensated Propagation Resistivity Tool)、地面系统、MWD(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系统三部分组成。
Drilog仪器为一体化双参数随钻测井仪(图 1),可进行电磁波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测量。它采用四发双收双频(400 kHz、2 MHz)补偿电阻率测量、NaI闪烁晶体探测器自然伽马测量和可选超声井径/环空压力/振动冲击测量。
![]() |
图 1 Drilog仪器示意图 |
地面系统由正压防爆工作间、备件周转箱、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电源管理、气体检测报警、减震机架安装地面处理系统、双配置备份等组成。
MWD系统由液压推动式脉冲器,通过蘑菇头和限流环配合,产生泥浆脉冲,数据传输采用0.5~3 bps泥浆正脉冲遥传速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加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结构,实现LWD数据接收、编码和脉冲器驱动等功能;定向探管通过三轴磁通门和三轴加速度计测量,解算获得井斜、方位、工具面。
2 性能对比Drilog系统性能对比见表 1。
表 1 Drilog基本型系统性能对比项 |
![]() |
3 电阻率测量原理[2]
发射器发射电磁波[3],传播方向与仪器垂直。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相位和衰减随地层电阻率变化而变化,接收器接收电磁波,测量幅度的衰减和相位的改变(图 2)。
![]() |
图 2 电阻率测量原理 |
4 应用 4.1 质量分析
(1)电阻率代码
RCPLLM(Resistivity Compensated Phase Long Low Memory)长源距低频相位补偿电阻率内存数据;
RCPSHM(Resistivity Compensated Phase Short High Memory)短源距高频相位补偿电阻率内存数据;
RCALLM(Resistivity Compensated Attenuation Long Low Memory)长源距低频衰减补偿电阻率内存数据;
RCASHM(Resistivity Compensated Attenuation Short High Memory)短源距高频衰减补偿电阻率内存数据;
RCPLLX(Resistivity Compensated Phase Long Low Real Time)长源距低频相位补偿电阻率实时数据。
(2)自身匹配性
各条实时曲线本身响应一致、实时曲线与内存曲线响应一致、相位曲线和衰减曲线响应一致,能够反映地层的变化与特征,自身匹配性较好。
(3)与电缆测井匹配性
整体响应与电缆测井响应一致;局部钙尖,电缆测井与相位电阻率响应一致,这说明衰减电阻率探测深度大,纵向分辨率低,识别薄层的能力差;随钻测井各条曲线基本重合,电缆测井略有幅度差,这说明随钻测井无泥浆侵入或者侵入程度较低,电缆测井受泥浆侵入影响相对较大。由此可见,Drilog测井结果与电缆测井匹配性较好(图 3)。
![]() |
图 3 A1井电缆测井与Drilog随钻测井对比图 |
(4)与其它随钻测井匹配性
结合它井Drilog测量结果与FEWD、Ontrak、Ecoscope等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匹配性好,完全可信。
4.2 侵入分析图 4为三口井孔隙度与电阻率比值交会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孔隙度小于6%时,随钻电阻率小于电缆电阻率;当孔隙度大于11%时,随钻电阻率高于电缆电阻率。这说明孔隙度越大,对测井时间要求越高,电缆电阻率受侵入影响比较大。
![]() |
图 4 孔隙度与电阻率比值交会图 |
图 5为Drilog与FEWD对比图,FEWD为一周后倒滑补测,图中可以看出:3 400 m一套油层,Drilog实时测量,基本不受泥浆侵入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各条电阻率基本重合。一周后倒滑测FEWD结果显示:各条电阻率明显分离,显示为不同的侵入状况。经过EXA反演[5],获得原状地层电阻率RT,证实Drilog测量值更接近原状地层电阻率。反演应用条件:
![]() |
图 5 Drilog与FEWD对比图 |
(1)Rsh/R<Vsh-2+2/Vsh;
(2)R/Rsh<2/Vsh;
(3)Vsh<0.3。
其中Rsh为泥岩电阻率、R为实测电阻率、Vsh为泥质含量。
4.3 地质导向Drilog实时资料可以传到陆地进行地质导向,提供轨迹调整建议,通过旋转导向将轨迹调整到位。图 6为XX井地质导向图,该井水平段215.0 m,水平段深电阻率均在10 Ω·m以上,地质导向显示水平段保持距储层顶1.5 m左右。最终测井解释油层186.4 m,差油层25.5 m,致密层3.1 m,油层钻遇率98.5%。
![]() |
图 6 XX井地质导向图 |
5 结论与建议
(1)在探井、定向井、水平井等不同应用环境下表现稳定,基本为一趟钻完成。
(2)在渤海油田不同区块均表现了较强适应能力,特别是砂泥岩交互层、大套砂岩、大套泥岩响应良好。
(3)经与进口设备取得资料对比,Drilog测量稳定,资料质量可靠。
(4)经与电缆测井取得资料对比,Drilog较好体现了随钻测量优势。
(5)Drilog实时上传数据能较好的划分储层,成功实施地质导向。
综上所述,Drilog测量系统的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得到证实,标志着中海油服掌握的这项关键技术日趋成熟、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时上传速率较低、缺乏高端测井仪器等等,建议:
(1)开展中速、高速脉冲器的研发与挂接。
(2)研制高端测井仪器,以应对复杂岩性储层。
[1] |
付恩玲, 安秀荣, 王晓琳, 等. 用随钻测井补偿波电阻率曲线求纯地层电阻率[J].
测井技术,2002, 26(4): 294-297.
(![]() |
[2] |
马哲, 李军, 王朝阳, 等. 随钻感应电阻率测井仪器测量原理与应用[J].
测井技术,2004, 28(2): 155-157.
(![]() |
[3] |
陈爱新. 随钻电阻率测井仪器探测特性分析[J].
天然气工业,2007, 27(5): 61-62.
(![]() |
[4] |
陈爱新. 随钻电磁波测井环境影响分析[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 41(5): 601-605.
(![]() |
[5] |
王守君, 刘振江, 谭忠健, 等.
勘探监督手册-测井分册[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3: 243-2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