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人流量大,人口密集,公共场所设施和物品反复为多人所使用和触摸,因此容易交叉污染,危害人群身体健康。为了解柳州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现对2016年柳州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及公共用品的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根据《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试点方案》的要求,在柳州市选择5种类型,按四个城区分布随机抽取50家公共场所作为监测对象,分别为住宿场所18家(其中3星以上的6家、三星以下的6家、快捷6家)、沐浴场所8家、美容美发场所16家(美容8家、美发8家)、游泳场所6家、候车室2家。监测内容包括室内空气和公共用品用具。
1.2 监测项目室内空气监测项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噪声、甲醛、氨、空气中菌落总数;公共用品监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总数;游泳池水监测项目包括浊度、pH、游离性余氯、尿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
1.3 监测仪器DYM3空盒气压表(宁波市鄞州姜山玻璃仪器仪表厂)、BY-2003H温湿度计(北京宝云兴业科贸有限公司)、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3011A1便携式红外线一氧化碳(CO)分析仪(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GXH-3010E1便携式红外二氧化碳(CO2)分析仪(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PC-3 A手持式多功能激光粉尘连续测试(江苏省激光研究有限公司)、QC-2 A型大气采样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BY-300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北京宝云兴业科贸有限公司)、T-SP80游泳池水质分析仪(深圳清时捷科技有限公司)。
1.4 监测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1]及《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2]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环境、公共用品和游泳池水进行监测。
1.5 评价指标的检测结果按现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 9663~9670-1996)[3]中的要求进行评价,PM2.5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4]进行评价,有1项不合格者即判为样品不合格。
1.6 统计学方法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间的检验用χ2检验,以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7 质量控制根据国家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所有参加本项目的检测、检验人员均进行培训,采样及检验过程均按照要求进行,同时采集空白样品和平行样品,采集的样品严格按照卫生检测要求运输、保存,及时送实验室检测。采样仪器依法送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并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仪器设备按期间核查计划进行期间核查,保持仪器在检定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同时做好仪器的定期校验和维护保养,制定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及操作规程,做好相应记录,每台仪器有专人负责管理。仪器采样过程按照仪器使用说明及作业指导书,做好仪器预热、调零、校准,读数。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柳州市各类公共场所全年监测样品总数2 554份,合格份数1 837份,合格率71.9%。五类场所中,游泳场所的总合格率最高,为84.4%;理发美容场所的最低,为65.0%。公共场所监测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1)。
场所类型 | 场所数/ 家 |
监测频次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 份 |
合格率/ % |
住宿场所 | 18 | 2 | 1 392 | 987 | 70.9 |
沐浴场所 | 8 | 2 | 330 | 246 | 74.5 |
理发美容场所 | 16 | 2 | 505 | 328 | 65.0 |
游泳场所 | 6 | 2 | 171 | 145 | 84.8 |
候车室 | 2 | 2 | 156 | 131 | 84.0 |
合计 | 50 | 10 | 2 554 | 1 837 | 71.9 |
注:合格率比较,χ2=39.25,P < 0.01 |
2.2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监测情况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监测总数1 064份,合格800份,合格率75.2%。其中一氧化碳、甲醛、氨的合格率最高,为100%。噪声合格率为75.8%,不合格的场所主要是酒店宾馆,与其位于繁华的市中心路段、汽车总站及火车站附近有关。现场采样调查时发现有的宾馆使用的是普通的玻璃,没有相应的隔音设备,也是噪声超标主要原因之一。PM2.5的合格率最低,为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2)。
监测项目 | 监测数/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温度 | 95 | 81 | 85.3 |
相对湿度 | 95 | 89 | 93.7 |
一氧化碳 | 95 | 95 | 100.0 |
二氧化碳 | 95 | 84 | 88.4 |
PM2.5 | 150 | 23 | 15.3 |
PM10 | 150 | 104 | 69.3 |
噪声 | 95 | 72 | 75.8 |
甲醛 | 139 | 139 | 100.0 |
氨 | 55 | 55 | 100.0 |
菌落总数 | 95 | 58 | 61.1 |
合计 | 1 064 | 800 | 75.2 |
注:合格率比较,χ2=427.88,P < 0.01 |
2.3 各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检测情况
公共用品微生物检测结果中,检测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和真菌总数。菌落总数的检测合格率为72.1%。沐浴场所拖鞋真菌总数的检测合格率为39.1%,现场调查时发现,有的沐浴场所对拖鞋的消毒不重视,没有专门的消毒间,消毒时间不够,甚至不消毒就只是简单冲洗就再次给顾客使用。理发用具剪刀、梳子检测30份、合格14份,合格率为46.7%。毛巾、床单、浴衣、茶具、候车室等公共用品都检出菌落总数(表 3)。
公共用品 | 菌落总数 | 大肠菌群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真菌总数 | 小计 |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总合格率/% | |||||
毛巾 | 469 | 297 | 63.3 | 469 | 469 | 100.0 | 469 | 469 | 100.0 | - | - | - | 63.3 | ||||
床单 | 230 | 201 | 87.4 | 230 | 230 | 100.0 | 230 | 230 | 100.0 | - | - | - | 87.4 | ||||
浴衣 | 90 | 70 | 77.8 | 90 | 90 | 100.0 | 90 | 90 | 100.0 | - | - | - | 77.8 | ||||
茶具 | 304 | 220 | 72.4 | 304 | 304 | 100.0 | 304 | 304 | 100.0 | - | - | - | 72.4 | ||||
理发用具 | 30 | 14 | 46.7 | 30 | 30 | 100.0 | 30 | 30 | 100.0 | - | - | - | 46.7 | ||||
拖鞋 | - | - | - | - | - | - | - | - | - | 64 | 25 | 39.1 | 39.1 | ||||
座椅扶手 | 45 | 40 | 88.9 | 45 | 45 | 100.0 | - | - | - | - | - | - | 88.9 | ||||
合计 | 1 168 | 842 | 72.1 | 1 168 | 1 168 | 100.0 | 1 123 | 1 123 | 100.0 | 64 | 25 | 39.1 | 70.4 | ||||
注:合格率比较,χ2=91.65,P < 0.01, “-”代表未检测此项目 |
2.4 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结果
四类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卫生检测结果显示,候车室座椅扶手公共用品用具的合格率最高,为88.9%;住宿场所的毛巾、床单、杯子公共用品用具的合格率为78.1%;沐浴场所毛巾、浴衣、拖鞋公共用品用具的合格率为65.6%;理发美容类毛巾、梳子、剪刀公共用品用具的合格率最低,为55.1%。公共用品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4)。
场所 | 菌落总数 | 大肠菌群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真菌总数 | 小计 |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监测数/ 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总合格率/% | |||||||
住宿场所 | 636 | 497 | 78.1 | 636 | 636 | 100.0 | 636 | 636 | 100.0 | - | - | - | 78.1 | ||||||
沐浴场所 | 186 | 139 | 74.7 | 186 | 186 | 100.0 | 186 | 186 | 100.0 | 64 | 25 | 39.1 | 65.6 | ||||||
理发美容场所 | 301 | 166 | 55.1 | 301 | 301 | 100.0 | 301 | 301 | 100.0 | - | - | - | 55.1 | ||||||
候车室 | 45 | 40 | 88.9 | 45 | 45 | 100.0 | - | - | - | - | - | - | 88.9 | ||||||
合计 | 1 168 | 842 | 72.1 | 1 168 | 1 168 | 100.0 | 1 123 | 1 123 | 100.0 | 64 | 25 | 39.1 | 70.4 | ||||||
注:合格率比较,χ2=62.01,P < 0.01, “-”代表未检测此项目 |
2.5 游泳场所泳池水水质监测结果
游泳池水质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是余氯和尿素,其中余氯的合格率最低,为56.5%;浑浊度、pH、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埃希菌等指标的合格率为100.0%(表 5)。
监测项目 | 监测数/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浑浊度 | 23 | 23 | 100 |
pH值 | 23 | 23 | 100 |
尿素 | 23 | 17 | 73.9 |
余氯 | 23 | 13 | 56.5 |
菌落总数 | 23 | 23 | 100 |
大肠菌群 | 23 | 23 | 100 |
耐热大肠埃希菌 | 23 | 23 | 100 |
合计 | 171 | 145 | 84.8 |
注:合格率比较,χ2=75.49, P < 0.01 |
2.6 嗜肺军团菌的监测结果
对8家沐浴场所的淋浴喷头采集淋浴水,检测嗜肺军团菌。共采集淋浴水样品80份,全部未检出,合格率为100.0%。对3星以上的6家酒店宾馆,采集冷却塔的冷却水12份,未检测嗜肺军团菌,合格率100.0%。
3 讨论2016年柳州市50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结果显示,公共场所监测全年总合格率71.9%,低于昆明(98.57%)[5]、吉林(93.9%)[6],与广州市、珠海市相近(71.84%)[7]。柳州市公共场所PM2.5的合格率仅为15.3%,合格率最低;噪声检测合格率为75.8%,噪声超标是公共场所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8-10]。柳州市噪声超标的公共场所主要是住宿酒店类,与住宿酒店类场所大部分坐落在比较繁华的市中心路段、汽车总站及火车站附近有关。受交通噪声、音响噪声、人的嘈杂声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噪声的强度。而且多数公共场所内未设置隔音、消声等设施。
公共用品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菌群的检出合格率为100.0%,而细菌总数的合格率比较低,为72.1%。细菌总数是用来判定公用物品被细菌污染的总体程度。毛巾、床单、浴衣、理发用具、座椅扶手等所有类别的公共用品用具都有检出菌落总数,其中理发用品用具的菌落总数的合格率最低,仅为46.7%。理发美容类毛巾、梳子、剪刀公共用品用具的总合格率很低,为55.1%。原因主要是某些理发场所的规模相对较小,设备相对简陋,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且缺乏统一的卫生知识培训。调查采样时发现有些理发店公共用品如毛巾消毒周转困难,未能严格按照规定的清洗消毒制度清洁公共用品;利用率高数量的剪刀和梳子未经消毒就再次投入使用。沐浴场所拖鞋真菌的合格率仅为39.6%。真菌生命力强、不易清除,加之柳州市处在华南地区,气候潮湿,拖鞋消毒不彻底易造成真菌污染;有的沐浴场所客流量大,对拖鞋的消毒不够重视,没有配备相应消毒间或消毒浸泡时间不够,有的甚至只是清洗但未经消毒就给客人使用,这样容易发生人群交叉感染。
游泳场所监测数据表明,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是余氯和尿素。余氯不合格主要是游泳池水以及浸脚池水余氯不合格。余氯值低,消毒效果差,水中微生物会超标容易发生传染病;余氯值高,会对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等产生刺激。尿素主要来源是人的汗液及尿液,游泳池每天补充的新水量不足也是尿素超标的主要原因。尿素值过高,会有利于有害菌繁殖,增加皮肤病、眼病、呼吸道、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建议游泳场所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消毒药物在按要求使用,按规定配制,按估算量投入的同时,需要按时测定游离余氯含量,及时调整消毒剂量投放量并做好登记,保证消毒效果,保证游泳池水游离余氯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鉴于该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合格率偏低的状况,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和卫生操作技能。将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作为卫生监督检查的重点,确保公共用品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8204. 6-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6部分: 卫生监测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In English: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T 18204.6-2013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public place-Part 6: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health monitoring[S]. 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 2014.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18204-2013/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In English: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public places[S]. 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 2014. |
[3] | 国家技术监督局. GB 9663~967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6. In English: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 3095-2012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16. |
[5] | 周卫民, 韩瑞萍, 邱裕仁, 等. 2010-2012年昆明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4, 30(13): 1805–1807. Zhou WM, Han RP, Qiu YR, et al. Results of hygiene monitoring in public places of Kunming City from 2010-2012[J]. Occup Health, 2014, 30(13): 1805–1807. (in Chinese). |
[6] | 苏海涛, 何英华, 解名环, 等. 200家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4, 13(5): 398–399. Su HT, He YH, Xie MH, et al. Sanitation monitoring results of 200 public places in Jilin province[J]. Chin J Public Health Eng, 2014, 13(5): 398–399. (in Chinese). |
[7] | 苏婉华. 广州市海珠区2005-2010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1, 27(13): 1520–1522. Su WH. Analysis on health status of public places in Haizh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during 2005-2010[J]. Occup Health, 2011, 27(13): 1520–1522. (in Chinese). |
[8] | 刘恕安, 李诚, 罗桂河, 等. 广州市白云区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广州医药, 2014, 45(3): 73–75. |
[9] | 李娜, 朱伟光, 周海泓. 2012年宿迁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3, 24(5): 56–57. |
[10] | 陈凤格, 马月兰, 邢志宏, 等. 石家庄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 河北医药, 2012, 34(23): 3644–3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