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3.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4.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5.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系
兰州市地处西北,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集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石油化工为一体,存在较多潜在的职业安全隐患。为了解兰州市近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和职业病变化趋势,更好地指导全市职业病报告及职业病防治,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相关依据,本文对兰州市2006—2016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资料来源于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网络直报的尘肺病报告卡和其他职业病报告卡。
1.2 方法依据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网络直报的尘肺病报告卡和其他职业病报告卡,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对新发职业病总体发病情况、种类分布、年龄分布、工龄分布、经济类型分布、来源企业规模分布、来源行业分布及所属工种分布等内容进行统计描述。
1.3 质量控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系统监测覆盖了所属8个县区疾控中心和辖区职业病诊断机构,兰州市及所属县区疾控中心均建立了有效的职业病报告数据漏报控制措施和督导调查机制,保障了职业病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双录入纠错核实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006—2016年职业病发病概况2006—2016年共报告职业病485例,以男性为主,占95.46%。报告的职业病中,主要是尘肺病占86.60%(表 1)。每年职业病报告例数中,2006—2010年呈上升趋势,2010年报告例数最多(128例)呈高峰,2012—2014年快速下降,2014—2016年又呈上升趋势,每年职业病报告仍以尘肺病为主(图 1)。
年份 | 尘肺 | 职业中毒 | 职业性眼病 | 其他各类职业病 | 合计 (n, %) |
||||||||||
矽肺 | 煤工尘肺 | 石棉肺 | 石墨尘肺 | 水泥尘肺 | 碳黑尘肺 | 电焊工尘肺 | 铸工尘肺 | 铝尘肺 | 慢性 | 急性 | |||||
2006 | 6 | 2 | 0 | 0 | 12 | 0 | 1 | 1 | 10 | 9 | 0 | 0 | 0 | 41(8.45) | |
2007 | 4 | 7 | 0 | 0 | 0 | 0 | 2 | 0 | 11 | 2 | 0 | 0 | 0 | 26(5.36) | |
2008 | 8 | 10 | 0 | 7 | 7 | 0 | 3 | 0 | 1 | 0 | 0 | 7 | 1 | 44(9.07) | |
2009 | 33 | 8 | 1 | 11 | 0 | 1 | 1 | 0 | 4 | 0 | 5 | 0 | 0 | 64(13.2) | |
2010 | 13 | 96 | 0 | 0 | 1 | 0 | 0 | 0 | 2 | 1 | 0 | 15 | 0 | 128(26.39) | |
2011 | 25 | 34 | 0 | 0 | 3 | 0 | 0 | 2 | 0 | 0 | 1 | 0 | 0 | 65(13.4) | |
2012 | 7 | 2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6 | 0 | 16(3.3) | |
2013 | 5 | 3 | 0 | 0 | 5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14(2.89) | |
2014 | 1 | 3 | 0 | 0 | 0 | 0 | 1 | 0 | 0 | 2 | 1 | 3 | 1 | 12(2.47) | |
2015 | 9 | 3 | 0 | 0 | 2 | 0 | 1 | 0 | 4 | 0 | 0 | 0 | 1 | 20(4.12) | |
2016 | 18 | 24 | 0 | 2 | 0 | 0 | 1 | 0 | 0 | 0 | 1 | 0 | 9 | 55(11.34) | |
合计 | 129 | 192 | 1 | 20 | 31 | 1 | 10 | 3 | 33 | 14 | 8 | 31 | 12 | 485(100) |
![]() |
图 1 2006—2016年职业病和尘肺病报告情况 |
2.2 2006—2016年各类职业病发病概况
职业病发病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其次为铝尘肺\水泥尘肺和职业性白内障。死亡病例见于煤工尘肺、矽肺、铝尘肺和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表 2)。
病种 | 病名 | 新病例(n, %) | 死亡病例(n, %) |
尘肺 | 电焊工尘肺 | 10(2.06) | 0(0) |
铝尘肺 | 33(6.8) | 4(5.19) | |
煤工尘肺 | 192(39.59) | 50(64.94) | |
其他尘肺 | 0(0) | 1(1.3) | |
石棉肺 | 1(0.21) | 0(0) | |
石墨尘肺 | 20(4.12) | 0(0) | |
水泥尘肺 | 31(6.39) | 1(1.3) | |
碳黑尘肺 | 1(0.21) | 0(0) | |
矽肺 | 129(26.6) | 18(23.38) | |
铸工尘肺 | 3(0.62) | 1(1.3) | |
急性职业中毒 |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 1(0.21) | 0(0) |
甲苯中毒 | 1(0.21) | 0(0) | |
氯气中毒 | 1(0.21) | 0(0) | |
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 5(1.03) | 2(2.6) | |
慢性职业中毒 | 苯中毒 | 3(0.62) | 0(0) |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 1(0.21) | 0(0) | |
工业性氟病 | 9(1.86) | 0(0) | |
铍病 | 1(0.21) | 0(0) | |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 | 6(1.24) | 0(0) |
哮喘 | 1(0.21) | 0(0) |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高原病 | 1(0.21) | 0(0) |
职业性传染病 | 布鲁氏菌病 | 1(0.21) | 0(0) |
职业性皮肤病 | 黑变病 | 1(0.21) | 0(0) |
化学性皮肤灼伤 | 1(0.21) | 0(0) | |
职业性眼病 | 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 31(6.39) | 0(0) |
职业性肿瘤 | 苯所致白血病 | 1(0.21) | 0(0) |
合计 | 485(100) | 77(100) |
2.3 2006—2016年职业病年龄和工龄分布
2006—2016年报告职业病病例发病年龄范围为(25~88)岁,中位数(M)为50岁,尘肺病发病年龄范围(27~88)岁,M为51岁,职业病总数和尘肺病主要集中在(40~60)岁年龄段,其次为(30~40)岁和(60~70)岁年龄段(图 2)。485例职业病例工龄为 < 1个月~46年,M为22年;尘肺病工龄范围10个月~46年,M为22年(图 3)。
![]() |
图 2 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年龄分布 |
![]() |
图 3 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工龄分布 |
2.4 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行业分布
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行业排在前三位的是煤炭开采及洗选业221例(45.57%)、非金属矿采选业和制品业82例(16.91%)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8例(9.90%),各年份行业分布详见表 3。
行业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合计(n, %) |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 0 | 3 | 2 | 7 | 99 | 57 | 4 | 3 | 3 | 2 | 41 | 221(45.57)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0 | 0 | 16 | 14 | 0 | 0 | 0 | 0 | 0 | 8 | 4 | 42(8.66) |
非金属矿采选业和制品业 | 17 | 0 | 13 | 29 | 15 | 1 | 1 | 6 | 0 | 0 | 0 | 82(16.9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9 | 15 | 1 | 4 | 3 | 0 | 2 | 4 | 0 | 0 | 0 | 48(9.9) |
其他行业 | 5 | 8 | 12 | 10 | 11 | 7 | 9 | 1 | 9 | 10 | 10 | 92(18.97) |
2.5 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企业规模分布情况
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主要分布在大型企业267例(55.05%),其次为小型企业121例(24.95%),中型企业93例(19.18%),各年份企业规模分布详见表 4。
企业规模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合计(n, %) |
大 | 38 | 20 | 18 | 16 | 33 | 59 | 5 | 13 | 5 | 12 | 48 | 267(55.05) |
微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1(0.21) |
小 | 1 | 3 | 30 | 77 | 4 | 2 | 1 | 1 | 1 | 1 | 121(24.95) | |
中 | 2 | 6 | 23 | 18 | 17 | 2 | 8 | 4 | 7 | 6 | 93(19.18) | |
不详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1 | 0 | 0 | 3(0.62) |
2.6 2006—2016年兰州市职业病经济类型分布情况
2006—2016年兰州市报告职业病病例485例,公有制企业339例(69.90%),年均报告例数31例,非公有制企业146例(30.10%。),年均报告例数13例。公有制企业2011年报告数量最多为63例,其次2010年54例,2016年53例。非公有制企业2010年报告数量最多74例,其次为2009年41例,2008年18例,其余各年份报告病例较少均为数例。
3 讨论2010—2012年职业病和尘肺病例数呈高峰值,2012—2014年快速下降,2014—2016年又呈上升趋势,与全国及甘肃省职业病发病趋势相似[1-3]。原因可能是自从2016年以来职业病报告纳入兰州市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减低了职业病报告的漏报率,报告数高于前几年。
在报告的各类职业病中,以尘肺类疾病(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每年均有新病例发生,主要存在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与甘肃省报道一致[2]。原因可能与兰州市能源结构有关,兰州市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城市,存在较多的煤炭生产区,加重了劳动者患煤工尘肺的风险,煤工尘肺的防治仍然不可忽视。
兰州市新发职业病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5.46%),发病年龄M为50岁,主要集中在(40~60)岁,尘肺病发病工龄较长,M为22年,这与本市职业病种类构成有很大关系。本市新发职业病种类以尘肺病为主,其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
兰州市新发职业病患者主要来源于公有制企业和大型企业,与调查2006—2013年兰州市新发职业病特点一致,但是,小型企业发病例数也较多[4],究其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后,兰州市涌现了大量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这类企业职业病前期预防工作不到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未制度化,缺乏足够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而工人又以农民工为主,缺乏职业病卫生知识,导致出现了大量受害人群[5-6]。
兰州市每年实际发生的职业病要大于报告数量。一是少数用人单位为逃避责任,利用“短期用工”的手段,把职业病危害转嫁给劳动者和社会。二是一旦发生职业病,未采取积极的治疗和申请职业病诊断,而是采取“私了”的形式来回避职能部门的监管。三是申请职业病诊断过程烦琐。四是职业病报告是由职业病诊断机构承担,虽然职业病防治法要求依法报告,但是对于未报告者也未依法处置,监管责任不明确。根据以上的分析,本市的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对粉尘危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并进行专项整治,加强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制品业的日常监管、监测、健康监护。积极开展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政府和企业的应急管理制度,以完善本市职业病防治体系,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高速平稳发展。
[1] | 钟学飘, 朱志良, 马争, 等. 2005-2013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7): 858–859. zhong XP, Zhu ZL, Ma Z. The analysis on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 2005-2013[J].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2015, 22(7): 858–859. (in Chinese). |
[2] | 何健, 寇振霞, 寇嘉宁, 等. 2001-2012年甘肃省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4(6): 470–471. He J, Kou ZX, Kou JN. The Analysis on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 Gansu Province during 2001-2012[J]. 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2014(6): 470–471. (in Chinese). |
[3] | 丁云龙, 雷永良, 黄玲. 丽水市2007-2014年职业病报告情况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5, 33(5): 346–348. Ding YL, Lei YL, Huang L. The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report in Lishui during 2007-2014[J].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emergency rescue, 2015, 33(5): 346–348. (in Chinese). |
[4] | 徐鹏, 李盛. 2006-2013年兰州市新发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 2014, 27(8): 1029–1031. Xu P, Li S. Th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 diagnosed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 Lanzhou during 2006-2013[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2014, 27(8): 1029–1031. (in Chinese). |
[5] | 李盛, 王金玉. 兰州市部分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9(4): 232–233. Li S, Wang JY. The Investigation on occupational health statu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 Lanzhou[J].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 2009(4): 232–233. (in Chinese). |
[6] | 李盛, 王金玉. 兰州市中小企业工人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09(2): 115–118. Li S, Wang JY. The Survey on awarenes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knowledge among workers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 Lanzhou[J]. Chinese Journal of Viral Diseases, 2009(2): 115–118. (in Chine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