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
周骥1,2, 高伟1,2     
1.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2.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摘要: 目的 利用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气象环境资料,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和气象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理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手足口病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周日照时数、降水量和环境因素PM2.5等气象环境因子,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周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温(r=0.334,P < 0.001)、最高气温(r=0.367,P < 0.001)、最低气温(r=0.327,P < 0.001)、平均相对湿度(r=0.313,P < 0.001)及累计降水量(r=0.159,P=0.048)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r=-0.444,P < 0.001)呈负相关,而与最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PM2.5相关性不显著。与气压和最低气温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r < 0,P < 0.05),与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累计降水量的线性依存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结合社会、个人和气象环境等因素防治手足口病。
关键词: 手口足病     气象条件     逐步回归分析    
Correlation between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Pudong Shanghai
ZHOU Ji1,2, GAO Wei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bidity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in Pudong New Area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Methods The morbidity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the data for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in Pudong New Area.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Pears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of SPSS 20.0 software. Results The morbidity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week (r=0.334, P < 0.001), the highest temperature(r=0.367, P < 0.001), the lowest temperature(r=0.327, P < 0.001),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r=0.313, P < 0.001) and ac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r=0.159, P=0.048). In addition the morbidity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atmospheric pressure (r=-0.444, P < 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bidity of hand-food-mouth disease with the lowest relative humidity, average air speed, duration of sunshine and PM2.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bidity of hand-food-mouth disease with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the lowest temperature (r < 0, P < 0.05) analyzed by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the morbidity with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week,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as well as ac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P>0.05). Conclusions 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bidity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with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factors.Comprehensive measures integra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dividual and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hand-foot-mouth disease.
Key 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1]。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发病呈上升趋势,并有季节性流行和全年发病的趋势[2],其主要发病期在5—8月,可能与引起该病的病毒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ences Virus)、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 具有不耐干燥的特性相关[3]。郭汝宁等[4]研究表明经济与生活条件、卫生习惯和接触史等会影响手足口病的发生。张书余等[5]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天气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2008年5月,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同年上海市开展对手足口病常规检测,并于2009年建立各区县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实验室[6]。上海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中国人口流动量巨大的城市,手足口病呈高发状态。本研究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连续3年的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相应的气象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科学预防手足口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使用的疫情资料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患者资料,气象资料及PM2.5环境数据来自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

1.2 方法

按周整理浦东新区2010—2012年的气象环境因素,计算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周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周日照时数、周累计降水量和环境因素PM2.5,同时按周整理浦东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对气象环境因素和发病例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将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选入水平和排除水平定为α=0.05。

1.3 统计学方法

2010—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按时间次序进行合计,计算出每个阶段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构成比,对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构成比高的阶段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以相应每个阶段的气象因素作自变量进行分析,求出相关系数r值和P值。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选入变量的检验水准a≤0.05,剔除变量的检验水准a≥0.1,筛选出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上述数据收集和整理,以及图表制作采用EXCEL 2007软件完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2010—2012年3年间,浦东新区报告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共计32 166例。发病例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0年为9 151人,2011年为9 823人,2012年为13 192人。3年间各月均有手足口病发生,其中2月发病人数较少,患者人数最多的是4—7月,均超过千人,特别是2012年的5月和6月,发病例数分别高达2 933人和2 661人。可见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4—7月,2011年和2012年11—12月出现了小高峰。2012年4—7月高发期,占全年发病例数的61.73%,11—12月小高峰期,占全年发病例数的19.11%。2010—2012年各月发病例数统计情况见图 1

图 1 2010—2012年每月手足口病发病例数统计情况

2.2 手足口病按年龄性别发病情况统计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浦东新区男性和女性手足口病患者分别为19 733人和12 433人,男女患者比例为1.59 :1。从年龄分布看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为学龄前儿童,7岁以下儿童占97.31%,2010年1月—2012年12月浦东新区手足口病按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统计如表 1

表 1 2010—2012年手足口病按年龄性别发病情况
年龄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0~ 318 201 327 161 442 291
1~ 1 364 784 1 306 819 1 829 1 157
2~ 1 237 737 1 276 807 1 663 1 114
3~ 1 212 762 1 350 888 1 722 1 072
4~ 732 481 883 559 1 175 684
5~ 390 273 485 315 642 377
6~ 179 109 179 111 271 186
7~ 67 49 68 48 116 83
8~ 32 32 33 32 63 45
9~ 31 18 25 21 36 28
10~ 67 42 59 34 78 55
15~ 4 4 11 3 7 8
20~ 5 5 0 2 3 8
25~ 1 3 4 4 10 5
30~ 6 2 2 3 5 5
35~ 3 1 4 0 6 2
40~ 0 0 2 2 3 1
合计 5 648 3 503 6 014 3 809 8 071 5 121

2.3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周气象因素和周手足口病发病数基本情况

浦东新区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气象因素,基本情况见表 2

表 2 2010—2012年每周手足口病发病数和周气象因素数据
项目 均数 中位数 标准差 范围
周发病例数/人 205.44 151.50 169.56 7.00~735.00
周平均气温/℃ 17.04 18.35 8.88 0.60~32.30
周最高气温/℃ 24.47 25.70 9.13 5.60~40.00
周最低气温/℃ 10.98 11.30 9.82 -5.00~27.30
周平均气压/hPa) 1 015.85 1 017.25 8.21 1 000.30~1 032.50
周平均相对湿度/% 71.09 71.70 7.85 46.30~88.40
周最小相对湿度/% 35.30 34.00 13.21 13.00~75.00
周平均风速/(0.1 m/s) 1.84 1.60 1.51 0.90~12.00
周日照时数/h 42.08 34.90 47.65 0.00~396.00
PM 2.5/(μg/m3) 35.25 34.30 16.60 6.90~99.00
周累计降水量/mm 23.31 12.30 31.24 0.00~172.20

2.4 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与气象环境条件单因素相关分析

为具体分析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周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累计降水量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而与最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PM2.5相关性不显著(表 3)。

表 3 2010—2012年周手足口病发病数和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气象因素 相关系数r P
平均气温/℃ 0.334 < 0.001
最高气温/℃ 0.367 < 0.001
最低气温/℃ 0.327 < 0.001
平均相对湿度/% 0.313 < 0.001
累计降水量/mm 0.159 0.048
平均气压/hPa -0.444 < 0.001

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手足口病周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温的关系(图 2),温度高,手足口病发病多,适宜温度在22℃~30℃; 周发病例数和周平均相对湿度的关系(图 3);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手足口病周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压的关系(图 4),总体而言周平均气压低时发病数较多。

图 2 2010—2012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温的关系

图 3 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周平均相对湿度的关系

图 4 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压的关系

2.5 手足口病发病数和相关气象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累计降水量以及平均气压作为自变量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选入水平和排除水平定为α=0.05。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的发病与气压和最低气温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r < 0,P < 0.05),与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累计降水量的线性依存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 4)。

表 4 2010—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气象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变量 偏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 t P
常量 15 790.71 3 321.02 - 4.755 < 0.001
周平均气压 -15.28 3.24 -0.74 -4.71 < 0.001
周最低气温 -5.74 2.71 -0.33 -2.12 0.036

3 讨论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在季节、性别、年龄分布上均符合手足口病流行的一般趋势,高发期为4—7月;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例为1.59:1;多数发病于学龄前儿童,7月以下发病人数占总数的97.31%;2011年和2012年11—12月出现小高峰。这与安庆玉[7]、庄建林等[8]的研究相符。但本文中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系数并不大,均在0.5以下。

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周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及累计降水量等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考虑到夏季暑热潮湿利于肠道病毒繁殖。该结果符合许一玲等[9]基于月病例的研究认为山东淄博地区影响手足口病的主要因素是高温、高湿和低压。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的发病与气压和最低气温之间呈负相关,与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累计降水量的线性依存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文明等[10]报道的昆山市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基本一致。

气象因素是影响传染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因素不仅可以影响人体的免疫力,而且对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病原体和媒介生物的繁殖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对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流行起着重要作用[11]。陈澜帧等[12]对局部地区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气象环境资料进行的研究认为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亚热湿润环境气候条件下极易生存与传播,而上海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环境温和湿润。本研究表明上海市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夏季节,每年5—7月达到高峰期,但全年也可散发流行,与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13]

上海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手足口病的感染和传播原因也比较复杂,包括社会因素,接触史、个人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水平,气象环境只是影响其发病的众多原因之一。因此,要防治手足口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及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应该教育家长和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应加强消毒和隔离,尽量避免患病儿童相互接触,同时根据气象情况及时监测和控制疫情,及早发现消除疫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 2009-5-16.
[2] 胡丽莉, 董金荣. 武威市凉州区手足口病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甘肃科技, 2011(17): 184–185, 131. doi: 10.3969/j.issn.1000-0952.2011.17.070
[3] Jaenisch TA, Patz J. Assessment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climate and infectious diseases:a comparison of the report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and united states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gram (USGCRP)[J]. Global Change Human Health, 2002, 3(1): 67–72. doi: 10.1023/A:1019625332705
[4] 郭汝宁, 张正敏, 杨芬, 等. 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5): 530–531. Guo RN, Zhang ZM, Yang F, et al.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Guangdong province[J]. Chin J Epidemiol, 2009, 30(5): 530–531. (in Chinese).
[5] 张书余. 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2: 149-183.
[6] 邵俊杰, 王嘉瑜, 滕峥, 等. 2009~2011年上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J]. 微生物与感染, 2013, 8(4): 227–233. Shao JJ, Wang JY, Teng Z,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hanghai, 2009-2011[J]. J Microb Infect, 2013, 8(4): 227–233. (in Chinese).
[7] 安庆玉, 范雪松, 吴隽, 等. 大连市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1): 3–6. An QY, Fan XS, Wu J, et 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parameters and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Dalian city[J]. Mod Prevent Med, 2014, 41(1): 3–6. (in Chinese).
[8] 庄建林, 蔡恩茂, 李颖, 等. 上海市长宁区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 2013, 13(7): 910–911. Zhuang JL, Cai EM, Li Y,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ic factors and incidence of hand-foot-mouth diseasae in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J]. China Trop Med, 2013, 13(7): 910–911. (in Chinese).
[9] 许一玲, 李栋. 淄博市张店区手足口病流行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0, 10(10): 1237–1239. Xu YL, Li D.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ic factors and HFMD in Zhangdian district of Zibo[J]. J Trop Med, 2010, 10(10): 1237–1239. (in Chinese).
[10] 王文明, 王华, 田昌伟, 等. 昆山市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性[J]. 中国热带医学, 2014, 14(2): 223–224. Wang WM, Wang H, Tian CW,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incidence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Kunshan[J]. China Trop Med, 2014, 14(2): 223–224. (in Chinese).
[11] 陈伟文, 谭雪芳, 崔楚平, 等. 云浮市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讨[J]. 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6): 623–625. Chen WW, Tan XF, Cui CP, et 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piratory tract and digestive tract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limatic factor in Yunfu city[J]. J Trop Med, 2008, 8(6): 623–625. (in Chinese).
[12] 陈澜帧, 王玲, 吴中发, 等. 手足口病流行的预警方法探讨[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 30(3): 419–420.
[13] Frydenberg A, Starr M.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J]. Aust Fam Physician, 2003, 32(8): 594–595.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7.04.00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0
周骥, 高伟
ZHOU Ji, GAO Wei
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
Correlation between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Pudong Shanghai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7, 7(4): 262-266,273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2017, 7(4): 262-266,273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7.04.002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