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室内游泳馆氯气刺激反应事件的调查
张振伟,秦京宁,李若岚,李博洋,吕彦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目的 调查某室内游泳馆发生一起多人急性氯气刺激反应事件的原因,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室内游泳馆的设备设施和刺激反应患者进行调查。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 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对游泳馆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9-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GB/T 18204.10-2000)对游泳池水进行检测。依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进行评价。 结果 现场检测游泳池水余氯质量浓度为0.07 mg/L和0.08 mg/L,均低于《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游泳馆内空气质量及游泳池水卫生质量均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结论 此次刺激反应事件原因为泳池临时工清洗脚垫、篦子时,误将盐酸和次氯酸钠混合配制消毒液,瞬时产生大量毒性和刺激性气体,他是本事件的唯一原因。
关键词: 室内游泳馆     氯气     刺激反应    
An Event of Stimulus-response for Acute Chlorine Gas Release in Indoor Swimming Pool
ZHANG Zhenwei , QIN Jingning , LI Ruolan , LI Boyang , LÜ Yan
Published online: 2016-04-25 12: 00
Abstract: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many people with acute chlorine gas stimulus response occurred in the indoor swimming pool, and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similar incident in the future. Methods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indoor sngimming pool facilities and stimulus response patients by means of pidemiolog survey. The tests of swimming pool air quality were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Public Places-Part 1: physical Parameters(GB/T 18204.1-2013), and the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Public Places-Part 2: Chemical pollutants (GB/T 18204.2-2014), the test of swimming pool water were based on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GB/T 5750-2006), the Method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Water in Swimming Pool-Determina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GB/T 18204.9-2000), and the Method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Water in Swimming Pool-Determination of Coliform Bacteria(GB/T 18204.10-2000). The evaluation was based on the Hygienic Standard for Swimming Place (GB 9667-1996). Results The tests of swimming pool water residual chlorine concentration were 0.07 and 0.08 mg/L,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Hygienic Standard for Swimming Place (GB 9667-1996). The tests of swimming pool air quality and swimming pool water health quality were comformed to the Hygienic Standard for Swimming Place (GB 9667-1996). Conclusions The temporary member of the stuff made a faulty operation, who mixed commercial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with water disinfection liquid(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for mats and strainer cleaning; a violent and exothermic chemical reaction occurred immediately between a strong acid and a strong alkali, which produced enomous amount of todic and pungent chlorine gas. It was the unique cause of the event.
Key words: indoor swimming pool     chlorine gas     stimulus response    

2015年8月17日晚,笔者接到电话,称辖区内某游泳馆有10余人出现咳嗽、呕吐、胸闷等不适反应,随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理。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辖区内某游泳馆中发病病患及游泳馆设施设备。

1.2 调查方法

1.2.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该游泳馆位于某学校,为室内独立游泳馆,经营管理外包给个人,常年对社会人员开放。有一个25 m×10 m游泳池,馆内西侧设有窗户,可开启与外界相通,安装了机械通风装置控制空气流通。

该游泳馆池水循环设备间位于场馆最内侧,设备间内设有游泳池水循环过滤加药设备,且安装有游泳池水质电子在线监测装置,设备间与游泳馆相通,无其他出口。

经现场调查,事发情况为泳池临时工清洗脚垫、篦子时,误将盐酸和次氯酸钠混合配制消毒液,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配制消毒液的地点远离游泳馆窗户,紧邻游泳池深水区,导致泳池内深水区人员吸入刺激性气体,产生不适反应。

1.2.2 刺激反应患者调查情况

经询问刺激反应患者称,事发时游泳池内共有20余人游泳,晚上7时左右,靠近深水区的游泳人员突然闻到一股刺鼻气味,然后很快出现咽痛、咳嗽、呕吐等刺激性症状。游泳馆工作人员立即将游泳人员疏散到室外通道,症状无缓解后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将不适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靠近浅水区游泳人员无明显不适反应,均自行离开。

此次刺激反应事件共有14人在医院进行治疗,其中男性4人,女性10人,年龄最大43岁,最小15岁。症状主要表现为咽痛、咳嗽、胸闷等刺激性症状,部分伴有头晕、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常规检查有2人白细胞计数升高,胸片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医院按刺激性气体中毒反应对患者采取吸氧、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对症治疗方案。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并逐步缓解,所有患者均在两日内康复出院。

1.2.3 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 18204.1-2013)[1],《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GB/T 18204.2-2014)[2]进行游泳馆内的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尿素的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3]进行游泳池水余氯、pH值、浑浊度的检测,依据《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9-2000)[4]、《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GB/T 18204.10-2000)[5]进行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检测。依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6]进行评价。

2 主要结果 2.1 室内空气质量测定

事件发生后,游泳馆工作人员将事件报告时间拖延了两个小时,对游泳人员进行了有序疏散,加强了自然与机械通风,我们赶到现场后,游泳馆内空气中已无明显刺激性气味。现场检测游泳馆内空气质量,相对湿度、二氧化碳等空气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6]

2.2 游泳池水水质检测

现场检测游泳池水余氯质量浓度为0.07 mg/L和0.08 mg/L,均低于《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6]。同时采集游泳池水样5件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pH值、浑浊度、尿素、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五项卫生指标(表 1)。五件游泳池水样品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6],结合现场检测游泳池水余氯值偏低的结果,可以排除此次刺激反应事件是由游泳池水中的余氯扩散引起。

表 1 游泳池水质卫生指标检测结果
采样地点 pH 浑浊度/NTU 尿素/(mg/L) 细菌总数/(CFU/mL) 大肠菌群/(MPN/L)
检测值 标准值 检测值 标准值 检测值 标准值 检测值 标准值 检测值 标准值
游泳池东南角 7.39 6.5~8.5 0.330 ≤5 0.62 ≤3.5 <1 ≤1 000 <3 ≤18
游泳池西北角 7.45 6.5~8.5 0.267 ≤5 0.70 ≤3.5 <1 ≤1 000 <3 ≤18
游泳池西南角 7.40 6.5~8.5 0.291 ≤5 0.62 ≤3.5 <1 ≤1 000 <3 ≤18
游泳池中部 7.40 6.5~8.5 0.273 ≤5 0.62 ≤3.5 <1 ≤1 000 <3 ≤18
游泳池东北角 7.45 6.5~8.5 0.261 ≤5 0.52 ≤3.5 <1 ≤1 000 <3 ≤18

3 讨论

根据现场询问及调查,结合游泳池水质检测结果,认定此次事件为急性氯气刺激反应事件。原因为泳池临时工误操作使用盐酸和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液配制时,瞬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导致泳池内深水区人员吸入刺激性气体,产生不适反应,排除由于游泳池水中的余氯扩散而引起游泳者不适。

此次事件的患者集中于深水区游泳人员,与配制消毒液的地点相邻,泳池临时工配制消毒液时,盐酸和次氯酸钠发生化学反应后,瞬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氯气,配制消毒液的地点未加装机械通风装置,远离游泳馆窗户,加之游泳馆内空气湿度大,刺激性气体不易扩散,导致泳池内深水区人员吸入刺激性气体,产生不适反应。事件发生后,游泳馆工作人员及时疏散游泳人员,加强了自然及机械性通风,将不适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4 建议

氯气(Cl2)是一种刺激性气体,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急性氯气刺激反应是指在短时间内吸入较大量氯气后迅速出现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或偶有散在性干啰音,胸部X线无异常表现[7]。目前,我国有很多室内外游泳场馆采用定时定量向游泳池水中加入氯气或氯制剂的池水消毒方式,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而导致游泳者出现氯气中毒反应案例鲜有报道[8]

该事件的发生,首先提示游泳馆管理单位必须做好人员上岗前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游泳馆消毒操作规程,切忌在游泳人员进行游泳活动时对游泳场所及物品消毒,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其次,室内游泳馆必须加强机械通风,使馆内空气中的氯气及时排出,游泳馆内部要建立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第三,事件发生后不仅应迅速疏散游泳馆内人员,还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使事件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 18204.9-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 18204.10-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6] 国家技术监督局.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65-2002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S].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8] 王洪波, 郑洋, 刘永泉, 等. 某室内游泳馆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现况调查[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 13 (5) : 352 –353.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6.02.01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0

文章信息

张振伟, 秦京宁, 李若岚, 李博洋, 吕彦
一起室内游泳馆氯气刺激反应事件的调查
An Event of Stimulus-response for Acute Chlorine Gas Release in Indoor Swimming Pool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6, 6(2): 157-159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2016, 6(2): 157-159
DOI: 10.13421/j.cnki.hjwsxzz.2016.02.016

文章历史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