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翁牛特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隐孢子虫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性原虫病,老人、婴幼儿、免疫缺陷的病人、吸毒人员等人群是易感人群[1]。目前对隐孢子虫病没有有效治疗措施[2],因而控制或消除导致隐孢子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为了解牧区儿童隐孢子虫的感染现状和感染隐孢子虫的影响因素,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牧区,于2014年6—7月调查当地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和预防隐孢子虫病的发生或流行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赤峰市某旗6个牧区的8所幼儿园进行隐孢子虫感染状况及卫生学调查。
1.2 样本采集使用粪便收集盒采集儿童的新鲜粪便4~5 g/份,所有粪便样品均在24 h内送至实验室。
1.3 样本检测采用RIDA©隐孢子虫快速检测试剂盒(R-Biopharm,德国)检测样本中的隐孢子虫。用吸液管吸取100 μL液态粪便样本或用药匙挑取50 mg固态粪便标本悬浮于1 mL提取缓冲液中,混匀,沉淀5 min,取500 μL上清液置于另一干净试管中。用检测试剂条检测待检样本,5 min后,若蓝色条带(质控带)和红色条带(检测带)同时出现,则为阳性;若只出现蓝色条带则为阴性。若无色带出现,说明结果无效。
1.4 卫生学调查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庭供水方式、卫生厕所、牲畜饲养、儿童个人卫生行为、近一个月游泳和腹泻状况等。
1.5 统计分析应用Epidata 3.1和SPSS 17.0分别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儿童感染隐孢子虫的主要风险因素。
1.6 质量控制对调查员和检验员进行统一培训,规范调查和检测方法,明确问卷内容和调查方法,并对问卷进行复核,将有效问卷纳入统计;粪便检测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检测样本前,使用RIDA© QUICK寄生虫快速检测阳性质控(R-Biopharm,德国)对RIDA©隐孢子虫快速检测试剂条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取200 μL阳性质控与200 μL提取缓冲液充分混合,5 min后,用检测试剂条检测,可见蓝色条带和红色条带,检测结果均为有效。
2 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和便盒1 250份,收回有效样本数据1 002份,有效回收率为80.16%。
2.1 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儿童年龄3~8岁,平均年龄4.99岁,其中男孩537人,女孩465人;汉族272人,非汉族730人。
2.2 儿童家庭环境卫生状况儿童家庭环境卫生调查结果显示,牧区家庭集中式供水覆盖率为27.7%(278/1 002);卫生厕所普及率为14.6%(146/1 002);约81.0%(812/1 002) 的家庭饲养牲畜。
2.3 儿童个人卫生行为饭前洗手占调查者的98.0%(982/1 002),便后洗手的占94.5%(947/1 002),饭前便后都洗手的占93.7%(939/1 002),饭前便后都不洗手的占1.2%(12/1 002),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儿童占37.0%(371/1 002),喝生水儿童占63.5%(636/1 002),生吃未洗瓜果蔬菜的儿童占45.5%(456/546),接触牲畜的儿童占63.1%(632/1 002),近1个月游过泳的儿童仅占1.2%(12/1 002),近1个月有腹泻症状的儿童占12.0%(120/1 002)。
2.4 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儿童1 002份粪便样本检测出阳性样本42份,感染率为4.2%。其中男生和女生感染率分别为3.9%和4.5%,汉族和非汉族的感染率分别为5.1%和3.8%,其中蒙族人数为718,感染率为2.7%(27/1 002)。经单因素χ2分析,只有喝生水习惯因素和近1个月发生腹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吮手指习惯(P<0.1) 也可能是风险因素(表 1)。
变量名 | 调查人数 (n=1 002) | 感染 人数 /人 | 感染 率/% | χ2 | P |
性别 | 0.227 | 0.634 | |||
男 | 537 | 21 | 3.9 | ||
女 | 465 | 21 | 4.5 | ||
民族 | 0.843 | 0.359 | |||
汉族 | 272 | 14 | 5.1 | ||
非汉族 | 730 | 28 | 3.8 | ||
年龄 | 1.318 | 0.517 | |||
3~4岁 | 314 | 12 | 3.8 | ||
5岁 | 363 | 13 | 3.6 | ||
6~8岁 | 325 | 17 | 5.2 | ||
供水方式 | 0.225 | 0.636 | |||
集中式供水 | 278 | 13 | 4.7 | ||
分散式供水 | 724 | 29 | 4.0 | ||
厕所类型 | 0.879 | 0.348 | |||
卫生厕所 | 146 | 4 | 2.7 | ||
非卫生厕所 | 856 | 38 | 4.4 | ||
饲养牲畜情况 | 0.618 | 0.432 | |||
有 | 812 | 36 | 4.4 | ||
无 | 190 | 6 | 3.2 | ||
饭前洗手 | 0.033 | 0.856 | |||
是 | 982 | 41 | 4.2 | ||
否 | 20 | 1 | 5.0 | ||
便后洗手 | 0.765 | 0.382 | |||
是 | 947 | 41 | 4.3 | ||
否 | 55 | 1 | 1.8 | ||
吸吮手指 | 3.094 | 0.079 | |||
是 | 371 | 21 | 5.7 | ||
否 | 631 | 21 | 3.3 | ||
喝生水 | 5.464 | 0.019 | |||
是 | 635 | 34 | 5.4 | ||
否 | 367 | 8 | 2.2 | ||
生吃未洗果蔬 | 0.356 | 0.551 | |||
是 | 456 | 21 | 4.6 | ||
否 | 546 | 21 | 3.8 | ||
接触牲畜情况 | 1.298 | 0.255 | |||
是 | 632 | 30 | 4.7 | ||
否 | 370 | 12 | 3.2 | ||
近1个月游泳 | 0.496 | 0.481 | |||
是 | 12 | 1 | 8.3 | ||
否 | 990 | 41 | 4.1 | ||
近1个月腹泻情况 | 5.492 | 0.019 | |||
是 | 120 | 10 | 8.3 | ||
否 | 882 | 32 | 3.6 |
对单因素分析结果P <0.1的影响因素,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进入法选择变量(表 2)。经分析,只有喝生水为风险因素,其OR值为2.231,调查结果显示有喝生水习惯的儿童感染隐孢子虫的风险是不喝生水儿童的2.231倍(1.011~ 4.921)。
因素 | B | Wald χ2 | P | OR(95%CI) |
吸吮手指 (是=1,否=0) | 0.448 | 1.974 | 0.160 | 1.565(0.838~2.925) |
喝生水 (是=1,否=0) | 0.802 | 3.948 | 0.047 | 2.231(1.011~4.921) |
近1个月腹泻 情况 (有=1,无=0) | 0.708 | 3.439 | 0.064 | 2.029(0.961~4.286) |
3 讨论
隐孢子虫在我国呈全国性分布,农村高于城市,其中以农牧区最高。据报道,我国隐孢子虫病感染率在一般人群中为1%~3.3%[3]。本次调查的儿童隐孢子虫感染率(4.2%)高于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
喝生水是牧区儿童感染隐孢子虫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由于牧区牲畜隐孢子虫感染也较为严重[4],调查地区饮用水中和环境用水中隐孢子虫检出率较高[5],恰调查地区儿童大多数有喝生水的习惯,一旦直接饮用了含有隐孢子虫卵囊的水就可能被感染,调查结果显示有喝生水习惯的儿童感染隐孢子虫的风险是不喝生水儿童的2.231倍,可见饮水习惯对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隐孢子虫的卵囊壁对温度很敏感,64.2℃以上处理2 min,或者72.4℃以上处理1 min可使隐孢子虫灭活[6],因此饮用开水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隐孢子虫的风险。
国际上对于隐孢子虫感染的风险因素研究较少,不同地域和环境隐孢子虫的风险因素也略有不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和民族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对隐孢子虫感染率无显著差异,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8]。卢良安等[9]研究得出接触动物是隐孢子虫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而本研究该因素并未识别为风险因素,其原因可能是被调查儿童多数有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减少了与动物接触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此习惯也降低了吸吮手指带来的感染隐孢子虫风险。尽管可能与感染隐孢子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本研究结果并未显示接触动物是儿童隐孢子虫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值得进一步探索。
[1] | 张荣, 王丽, 孙伯寅. 饮用水隐孢子虫污染与感染研究现状分析[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3, 3(6): 571–574. |
[2] | 石凯, 江克君. 隐孢子虫病的防治[J]. 中国动物检疫, 2014, 31(5): 37–40. |
[3] | 谭红芳. 饮用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危害及防治[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3): 127. |
[4] | 杨晓野, 刘珍莲, 杨莲茹, 等.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初步调查[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5(1): 40–42. |
[5] | 夏云婷, 查玉娥, 田向红, 等. 牧区生活饮用水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5, 32(2): 134–135. |
[6] | Fayer R.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infectivity of Cryptospordium parvum oocysts in water[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4, 60(8): 2732–2735. |
[7] | 屠兴国, 姚立农, 黄学敏, 等. 浙江省第二次人体寄生虫虫种分布抽样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1, 19(3): 145–148. |
[8] | 陈韶红, 艾琳, 田利光, 等. 腹泻病人隐孢子虫及其他原虫感染粪样检测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 28(8): 815–819. |
[9] | 卢良安, 张文生, 李碧波, 等. 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及病例对照研究[J]. 当代医学, 2009, 5(13): 150–151. doi: 10.3969/j.issn.1009-4393.2009.1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