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北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口腔科门诊常见疾病的各项检查和治疗操作大部分都在患者口腔内进行,而口腔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口腔内都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医疗器械与患者的唾液和血液接触,会加重门诊空气和物品的污染程度[1]。为了解本院口腔科3个综合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和牙科手机在诊疗过程中及消毒措施应用后细菌总数的变化,评价现有消毒措施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口腔治疗中致病微生物数量,以达到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确保医疗安全。为此对某医院口腔科各诊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和医疗用品细菌学监测和分析,以选择更有效、更方便的消毒方式。
1 对象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以院口腔科3个综合诊室作为监测对象,自2013年10—11月,每日对口腔科各诊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和牙科手机的细菌总数进行监测,采集样本120个。
1.2 监测方法 1.2.1 诊室空气微生物检测采用平皿沉降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2]要求,用安德森空气采样器置于诊室中央(中央离地面1.2 m高处,采集器分上下两层,采样孔径为0.2 μm,内置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内放置5 mL采集液)。每日7:00诊室紫外线消毒30 min后采集样本;开诊后选择上午诊疗活动高峰结束后10 min后再进行采样。每周1、3、5用自然通风空气净化法,每周2、4、6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法,1 h后再次采集样本。每次将培养基暴露5 min后,马上送检,放入37℃温箱中培养48 h,观察结果。
1.2.2 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采用倾注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2]要求,用5 cm×5 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综合治疗椅治疗台面,用浸有灭菌9 g/L氯化钠溶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减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装入10 mL采样液试管,采样液倒入灭菌培养皿,用血琼脂作倾注培养。每日7:30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法消毒5 min后采集样本;开诊后选择上午诊疗活动高峰结束后5 min采样,用1%单过硫酸氢钾消毒液拭法消毒5 min再次消毒后进行采样。样本放入37℃温箱中培养48 h,观察结果。
1.2.3 牙科手机微生物检测采用倾注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2]要求,用浸有灭菌9 g/L氯化钠溶液的棉拭子在涡轮手机表面、及进、出气管和进水管三处进行内部涂抹采样,将棉拭子装入10 mL采样液试管,采样液倒入灭菌培养皿,用血琼脂作倾注培养。每日开启密封的经高压蒸汽灭菌涡轮手机采集样本;每接诊1个病人后再次进行采样;采用环氧乙烷消毒6 h,通风24 h后再次进行采样。样本放入37℃温箱中培养48 h,观察结果。
1.3 细菌培养仪器采样用SS-PJ100全自动空气微生物培养仪(德国),实验室培养按《医院感染检测规范》(WS/T 312 -2009)[3]要求进行。
1.4 菌落数计算方法空气中细菌总数(CFU/m3)=50 000N/(A×T),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物体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
医疗用品细菌总数(CFU/100 cm2)=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
1.5 结果评价标准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2]来评价, Ⅳ类环境清洁消毒后空气菌落数≤500 CFU/m3为合格; 物体表面菌落数≤10 CFU/cm2为合格; 医疗物品细菌总数≤20 CFU/100 cm2。
1.6 统计学处理结果呈近似正态分布,均以x±s表示,以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室空气中细菌总数 2.1.1 每日上午就诊高峰时间段口腔科各诊室空气中细菌总数当上午诊疗活动结束后10 min检测3个诊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远远超过开诊前,诊室内空气污染较严重,口腔综合1诊室菌落数为(839.00 ±61.62) CFU/m3,口腔综合2诊室菌落数为(918.89±69.00) CFU/m3,口腔综合3诊室菌落数为(986.00±83.35) CFU/m3(表 1)。
场所 | 样本数 | 消毒后开诊前 | 上午诊疗结束后10 min | 空气自然通风净化法 |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法 |
口腔综合1诊室 | 15 | 204.56±12.44 | 839.00 ±61.62◆● | 210.67±22.66◆▲ | 207.11±15.43●▲ |
口腔综合2诊室 | 15 | 205.11±13.43 | 918.89±69.00◆● | 222.89±17.59◆▲ | 212.62±16.01●▲ |
口腔综合3诊室 | 15 | 200.25±10.67 | 986.00±83.35◆● | 230.33±25.21◆▲ | 218.04±18.54●▲ |
注:上午诊疗结束后10 min与空气自然通风净化法诊室空气样本之间比较,t1=42.80,t2=47.71,t3=38.81,◆P<0.05;上午诊疗结束后10 min与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法诊室空气样本之间比较,t1=44.49,t2=44.59,t3=40.22,●P<0.05;空气自然通风净化法与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法诊室空气样本之间比较,t1=0.70,t2=1.93,t3=1.76,▲P>0.05 |
2.1.2 使用自然通风净化法作用1 h后口腔科各诊室空气中细菌总数
医务人员正常工作,将诊室大门、朝南窗户全部打开,1 h后进行空气采样。试验结果显示在自然通风净化法作用1 h后,3个诊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1)。
2.1.3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法作用1 h后口腔科各诊室空气中细菌总数医务人员正常工作,将壁挂式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打开,1 h后进行空气采样。试验结果显示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法作用1 h后,3个诊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1)。
2.2 物体表面细菌总数 2.2.1 每日上午就诊高峰时间段内,口腔科各诊室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当上午诊疗活动结束后5 min检测3个诊室内综合治疗椅治疗台面细菌总数超过开诊前,物体表面污染严重,其中口腔综合3诊室物体表面菌落数达到(322.1±11.2) CFU/cm3(表 2)。
场所 | 样本数 | 消毒后开诊前 | 上午诊疗结束后5min | 1%单过硫酸氢钾消毒液擦拭法 |
口腔综合1诊室 | 10 | 6.1±0.3▲ | 259.4±17.0● | 5.9±0.1●▲ |
口腔综合2诊室 | 10 | 3.5±0.7▲ | 205.3±22.4● | 4.4±0.9●▲ |
口腔综合3诊室 | 10 | 7.2±0.4▲ | 244.1±11.2● | 6.3±1.1●▲ |
注:上午诊疗结束后5 min与1%单过硫酸氢钾消毒液拭法诊室物体表面样本之间比较,t1=36.53,t2=21.95,t3=51.76,●P<0.05;含氯消毒剂擦拭法与1%单过硫酸氢钾消毒液拭法诊室物体表面样本之间比较,t1=1.55,t2=1.93,t3=1.88,▲P >0.05 |
2.2.2 使用1%单过硫酸氢钾消毒液拭法作用5 min后口腔科各诊室物体表面细菌总数
清除治疗台面上所有物品、污渍,使用1%单过硫酸氢钾消毒液擦拭法作用5 min后,试验结果显示3个诊室内综合治疗椅治疗台面细菌总数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开诊前使用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法的作用效果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 2)。
2.3 医疗用品细菌总数 2.3.1 接诊病人后口腔科各诊室医疗用品细菌总数严格遵循“一人一机”原则,每接诊一个病人后更换手机,检测涡轮手机细菌总数远远超过使用前,物品表面、内部污染严重(表 3)。
场所 | 样本数 | 消毒后开诊前 | 接诊一个病人后 | 环氧乙烷消毒法 |
口腔综合1诊室 | 15 | 0 | 153.12 ±21.08● | 0● |
口腔综合2诊室 | 15 | 0 | 86.60±11.34● | 0● |
口腔综合3诊室 | 15 | 0 | 201.45±17.32● | 0● |
注:接诊一个病人后与环氧乙烷消毒法诊室医疗用品样本之间比较,t1=17.79,t2=18.70,t3=28.49, ●P<0.05 |
2.3.2 使用环氧乙烷消毒法后口腔科各诊室医疗用品细菌总数
使用环氧乙烷对清洗后的涡轮手机作用6 h,消毒效果彻底,未检测出细菌(表 3)。
3 讨论口腔科诊室面积相对不大、人员流量性大、通风不足、患者较多。水、汽枪及高速手机旋转时所产生微生物气溶胶对诊室中空气和物品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均导致口腔诊室空气污染严重[4],容易使就诊人群和医务工作者成为医源性感染的对象。调查表明口腔诊室的空气合格率仅为61.2%[5]。因此提高和改善口腔诊疗过程中环境质量,防控污染十分重要。
本结果显示工作状态下口腔科诊室空气中菌落数严重超标,尤其是口腔综合3诊室就诊的病人主要是进行牙体硬组织治疗,冲洗窝洞时飞溅的唾液等更加重了空气的污染,空气中菌落数较多。在人员无较大流动的动态灭菌效果监测中自然通风和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净化器对降低诊室内细菌总数都有有效作用,但两者之间比较效果无明显差别,均符合国家Ⅳ类环境空气标准。以往医院常使用紫外线灯对诊室进行消毒,但由于紫外线消毒法不能在有人的时候进行,并且照射距离、环境温度、穿透能力等因素决定了其不适用于接诊时间段口腔门诊空气消毒[6]。开窗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置换室内空气,从而减低室内微生物密度,是一种方便、简单、有效的方法。但也是有限制性的,必须要确保天气晴好时才有较好效果。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法其优势及特点是可以在人员正常工作的情况进行消毒杀菌,即解决了紫外线灯管直照的缺点,又对仪器设备无腐蚀,且消毒时无臭氧味,消毒效果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方便实用。
实验结果显示综合治疗椅治疗台面是口腔诊室内物品污染较重的区域,医生在操作时常将污染敷料散漏在治疗台面,增加交差感染发生的机会。使用含氯消毒剂和单过硫酸氢钾消毒液均可有效减少其表面细菌总数,与消毒措施实施前的细菌总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含氯消毒剂是一种广谱、高效、价廉的常用消毒剂,在我国广泛用于对水源、各类物品表面、地面的消毒。但因对金属物体腐蚀严重,且有效成分次氯酸钠可与血液、唾液等反应,降低杀菌效果。本实验使用的单过硫酸氢钾消毒剂,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皮肤无刺激且在作用过程中不产生刺激性气味,应用越来越广泛。提示在口腔诊室内物体多为金属材料的特殊环境中选择一类更为安全有效、方便实用的消毒剂作为传统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替代尤为有意义。
牙科手机是口腔科诊疗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设备,在其高速转动的过程中会与病人口腔中的唾液、血液充分接触,其表面、内部组件和管道在使用后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因此涡轮手机的消毒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牙科手机消毒的措施很多,各有优缺点。本院一直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效果可靠,与国外牙医协会和疾病控制中心推荐手机灭菌方法相一致。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高压蒸汽灭菌后的手机轴承干燥无油迹,使用时轴承因缺油润滑加重磨损。而环氧乙烷作为一种高效气体灭菌剂,可以杀死包括病毒在内的各种常见微生物,并且对于高速涡轮手机表面、内部的消毒效果与“金标准”的高压蒸汽灭菌法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戊二醛、碘酊等试剂只能清除手机表面微生物,环氧乙烷还可有效作用于手机内部涡轮、水道、气道,完全有效地阻断交叉感染的途径。
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消毒措施,重视门诊消毒情况和消毒操作规范化,完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最大程度地控制和预防医源性感染,为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提供很好的保障[7]。
[1] | 李莉莉. 口腔诊室空气污染分析与干预[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9): 2147–2148.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
[3] | 洪淑莲. 细菌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11): 17–18. |
[4] | 曹卫平, 解红文, 许文林, 等. 医院感染与医院环境微生物关系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2): 384–385. |
[5] | 罗春. 几种口腔消毒液对口腔诊室空气质量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对比[J]. 中国社区医师, 2013, 15(5): 197–198. |
[6] | 赵树红, 张晓洁. 口腔诊疗医院感染的因素与对策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教育, 2012, 9(6): 275–276. |
[7] | 李晓莹, 刘晓艳. 凌源市某综合医院门诊消毒质量监测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 2011, 12(4): 15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