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农药在控制病虫害,保持农业的稳产、丰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人体暴露于农药,会增加肿瘤发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2]、激素水平异常的风险[3-4],长期暴露,甚至导致基因损伤[5]。塑料大棚技术可调整蔬菜生产季节,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但是大棚的高温高湿以及封闭环境、农药喷洒频率高使用量大、加上缺乏农药使用方式的指导,使得大棚种植者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暴露程度比较严重[6-7]。为此,对青海省海东地区5个乡镇大棚蔬菜种植者的农药使用知识、行为进行了调查,以期获得该地区影响种植者的农药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农药使用行为的干预促进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青海省海东地区5个乡镇的大棚蔬菜种植者。
1.2 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大棚蔬菜种植者的人群特征、蔬菜种植情况、农药知识及使用行为等进行调查,所有调查采取面对面方式进行,由调查员询问调查对象并填写。
1.3 质量控制统一培训调查员;统一调查标准、统一复查资料;采用Epidata 3.02数据库双录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1.4 统计分析用R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此次调查获得267份问卷,其中合格问卷249份,回收率93.3%;调查对象中男性159人(63.9%),女性为90人(36.1%);年龄主要分布在30~50岁(201人,80.7%),平均年龄46.7岁。文化程度主要为高中(104人,41.8%),其中男性与女性文化程度的人群分布基本一致(表 1)。
文化程度 | 性别 | χ2 | P | |
女(人) | 男(人) | |||
小学 | 11 | 31 | ||
初中 | 23 | 40 | 5.4 | 0.15 |
高中 | 45 | 59 | ||
大专及以上 | 11 | 29 | ||
合计 | 90 | 159 |
2.2 大棚蔬菜种植者基本情况
大棚蔬菜种植具有10年以上经验者达到187人(75.1%),约195位(74.3%)种植者全年种植大棚蔬菜。家庭月收入居1 000~4 000元者占56.2%(表 2)。
频数(人) | 百分比(%) | ||
性别 | 女性 | 90 | 36.1 |
男性 | 159 | 63.9 | |
年龄 | ≤30 | 16 | 6.4 |
31~ | 66 | 26.5 | |
41~ | 81 | 32.5 | |
51~ | 54 | 21.7 | |
61~ | 32 | 12.9 | |
教育程度 | 小学 | 42 | 16.9 |
初中 | 63 | 25.3 | |
高中 | 104 | 41.8 | |
大专及以上 | 40 | 16.1 | |
大棚类型 | 拱棚 | 134 | 53.8 |
温室 | 195 | 78.3 | |
月收入 | <1 000 | 92 | 36.9 |
1 000~ | 84 | 33.7 | |
2 000~ | 56 | 22.5 | |
4 000~ | 15 | 6.0 | |
6 000~ | 2 | 0.8 | |
种植年限 | 1~10年 | 62 | 24.9 |
11~20年 | 139 | 55.7 | |
21~30年 | 44 | 17.6 | |
≥31年 | 4 | 1.6 |
2.3 种植蔬菜种类和相关病虫及所使用农药
该地区种植蔬菜主要包括西红柿、黄瓜、豆角、辣椒、油菜等;主要病虫害有蚜虫、潜叶蝇、菜青虫、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红蜘蛛、病毒病等;主要农药种类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使用的主要农药有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乐果、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氰戊菊酯。
2.4 大棚蔬菜种植者知信行调查 2.4.1 农药使用相关知识获取途径调查种植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包括,个人经验166人(66.7%),农药零售商136人(54.6%),农技人员91人(36.6%),村民交流74人(29.7%),专业书籍46人(18.5%),电视21人(8.4%)。一年内没有与农技人员交流关于农药知识的达125人(50.2%),交流在5次以下者占73人(29.3%,)。
2.4.2 农药知识的态度调查接近96.8%的大棚蔬菜种植者希望获得农药及使用的相关知识,3.2%则认为不重要。了解合格农药外包装具备“三证”者占75.5%,能说出“三证”名称者仅有5.1%。了解农药使用安全隔离期者占32.2%。认为农药能够通过胎盘、乳腺进入人体的种植者占19.28%。种植者关于农药使用问题主要咨询对象为农药零售商(48.2%)。
2.5 农药使用行为调查 2.5.1 农药获得途径结果种植者获得农药的途径主要包括,乡镇、乡村农药零售店193人(77.5%),县农资销售站109人(43.8%),从个体商贩手中购买者32人(12.9%)。
2.5.2 使用方法农药施用时间间隔与施药时间一般以“见虫就喷”和“预防性喷药”为主要方式,分别占56.2%和54.2%。施药间隔期主要“依据农药使用说明”作为参考者占49.8%。距离采摘前最后一次喷药时间大多集中与7~14 d左右(67.5%)。施药标准主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者占34.54%,病情严重时,以药液从叶面滴落为标准者占29.7%。
2.5.3 施药个人防护、药品容器的处理及存放行为情况调查对象采用量杯量取农药者占77.5%,瓶盖量取者占14.1%;施药人员防护调查结果显示,无防护措施者占63.1%,佩戴防护口罩者占24.5%,穿防护服者占9.2%,戴防护眼镜者占2.0%,戴防护手套者占14.5%,穿防护胶鞋者占2.4%;农药容器处理行为调查显示,53.0%的调查对象将其遗弃田间,18.9%的将其烧毁,13.3%的将其带离田间后处理,8.8%的将其就地掩埋,6.0%的将其冲洗后放入塑料袋内。农药存放行为调查中67.1%的调查对象现用现买,19.7%的则放在隐蔽处,置于上锁的专用柜子的仅占4.8%;调查还显示30.1%的施药者出现过明显的头疼、头晕、恶心、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痒发红及眼部刺激等农药中毒症状。
2.6 农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6.1 Logistic回归线性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根据理论分析,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做出规定,若Y1、Y2、Y3、Y4任意两项正确(=1)[8],即农药安全使用行为正确率≥50%时,作为合格,则规定因变量Y=1(表 3)。
变量 | 变量规定 | 变量定义 |
因变量Y | 农药容器处理(Y1) | 正确处理=1,否则=0 |
防护措施(Y2) | 有两项防护措施=1,否则=0 | |
规范存放农药(Y3) | 正确存放=1,否则=0 | |
施用农药间隔(Y4) | 按说明书操作=1,否则=0 | |
自变量 | ||
性别(X1) | 种植者性别 | 男性=0,女性=1 |
年龄(X2) | 种植者年龄 | ≤30岁=1,31~40岁=2,41~50岁=3,51~60岁=4,61岁以上=5 |
教育程度(X3) | 种植者学历 | 小学=1,初中=2,高中=3,大专及以上=4 |
种植年限(X4) | 种植大棚蔬菜年限 | 1~10年=1,11~20年=2,21~30年=3,≥31年=4, |
月收入(X5) | 蔬菜种植收入 | <1 000元=1,1 000~1 999元=2,2 000~3 999元=3,34 000~4 999元=4,46 000元以上=5 |
农药知识获取途径 | ||
(X6) | 农技人员 | 是=1,否则=0 |
(X7) | 农药零售商 | 是=1,否则=0 |
(X8) | 村民交流 | 是=1,否则=0 |
(X9) | 个人经验 | 是=1,否则=0 |
(X10) | 电视媒体 | 是=1,否则=0 |
(X11) | 专业书籍 | 是=1,否则=0 |
2.6.2 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利用R软件中的glm函数包对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检验,结果显示教育水平、零售商与个人经验3个变量纳入方程,其中个人经验对农药使用行为改变的影响最大,教育水平对农药使用行为改变的影响最小(表 4)。
变量 | β | P-value | exp(β) | exp(β)95%CI |
教育水平(X3) | 0.3739 | 0.0133 | 1.4535 | 1.0852~1.9660 |
农药零售商(X7) | 0.9394 | 0.0009 | 2.5583 | 1.4783~4.4829 |
种植者个人经验(X9) | -1.3152 | 0.0000 | 0.2684 | 0.1406~0.4936 |
3 讨论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农业较发达的海东地区的5个乡镇,地理位置靠近县城中心,是较早成为青海省主要大棚蔬菜供应基地的乡镇。该地区种植者40岁以上占67.1%,趋于老龄化,文化水平较高,高中以上学历占57.8%,并具有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10年以上者占75.1%)。关于农药“三证”知晓情况较好(75.5%),与沈惠平[9]的调查结果相近,但了解农药使用安全隔离期者仅占32.2%。
从农药知识获得途径来看,主要通过个人经验(66.7%)与农药零售商获得(54.6%),说明种植年限越长者,对经验的依赖性越大;其次,对于未知虫害的知识获取倾向于零售商(48.2%),结合农技人员交流机会较少的实际情况,零售商成为种植者农药知识获取的重要来源。根据种植者的行为调查,显示喷药的时间、方式、农药空瓶处理、剩余农药的处理不当行为比例较大;施药期间不做个人防护者占63.1%,30.1%(75/249) 的种植者出现过农药中毒症状。表明该地区大棚蔬菜种植者农药知识获取渠道较为单一,农药安全使用行为的情况不容乐观。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药使用行为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农药知识来源(个人经验与农药零售商)。种植者文化程度越高则农药使用行为越安全,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能力及判断能力越强,理解农药说明书的能力越强,或能提高自我防范的自觉性;种植年限越长者,其行为越不规范,可能由于早期缺乏合理、有效的指导而形成不良农药使用行为习惯,后者对行为的促进有阻碍作用,与贾雪莉等[10-11]研究结果相似;农药零售商可影响种植者农药使用行为,这与零售商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种植经验和技能,掌握农药相关知识有关。此外,据上述3个协变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分析,种植经验影响农药使用行为的能力要大于教育水平和零售商,部分地解释了该地区种植者文化水平较高,而农药安全使用行为并不乐观的原因。
教育水平和农药知识获取途径(个人经验、农药零售商)影响着该地区种植者农药知识水平,后者又决定了农药使用行为。其中种植经验妨碍农药使用安全行为习惯的形成,而教育水平与农药零售商的指导作用则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就短期促进种植者农药使用安全行为而言,该地区应重视农药零售商的积极作用,纠正种植者的不良习惯。长期则需进一步提高种植者的文化素质水平,增强安全防护意识,自觉培养农药安全使用行为习惯,改善该地区大棚蔬菜种植者的农药使用行为。
[1] | Bajwa U, Sandhu KS. Effect of handling and processing on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a review[J]. J Food Sci Technol, 2014, 51(2): 201–220. doi: 10.1007/s13197-011-0499-5 |
[2] | Wohlfahrt-Veje C, Andersen HR, Schmidt IM, et al. Early breast development in girls after prenatal exposure to non-persistent pesticid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 2012(35): 273–282. |
[3] | Toft G1, Flyvbjerg A, Bonde JP. Thyroid function in Danish greenhouse workers[J]. Environmental Health: A Global Access Science Source, 2006, 5(32). |
[4] | Lesmes-Fabian C, Binder CR. Pesticide flow analysis to assess human exposure in greenhouse flower production in colomb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3, 10(4): 1168–1185. doi: 10.3390/ijerph10041168 |
[5] | Piperakis SM, Kontogianni K, Piperakis MM, et al. Effects of pesticides on occupationally exposed humans[J].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06, 6(2006): 1211–1220. |
[6] | Ribeiro MG, Colasso CG, Monteiro PP.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mong flower greenhouses workers from Alto Tietê region (Brazil)[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2, 416(2012): 121–126. |
[7] | Esechie JO, Ibitayo OO. Pesticide use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among greenhouse workers in Batinah Coastal Region of Oman[J]. Journal of Forensic and Legal Medicine, 2011, 18(5): 198–203. doi: 10.1016/j.jflm.2011.02.009 |
[8] | 郭映花, 邢永华, 陈英. 西宁市居民叶酸任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7): 906–907. doi: 10.11847/zgggws2011-27-07-41 |
[9] | 沈惠平, 彭云, 孙志伟, 等. 上海市郊某区大棚果蔬种植者农药使用行为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11, 27(7): 721–723. |
[10] | 贾雪莉, 董海荣, 戚丽丽, 等. 蔬菜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2011, 31(3): 266–270. |
[11] | 魏欣, 李世平. 蔬菜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2(24): 116–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