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场新建航站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
刘睿聪1,2, 曾婕1, 秦岭1, 程炼1, 张成云1     
1.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消毒所;
2.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摘要: 目的 分析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健康危害因素, 减少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建筑物内爆发流行的潜在危险。方法 采用查看设计图、现场调查、现场采样检测、风险评估等方法对该建筑物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建筑物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有3个采样点的细菌总数和9个采样点的真菌总数超过标准限值; 送风有2个采样点的细菌总数和9个采样点的真菌总数超过标准限值; 其余检测指标合格。结论 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 的要求, 须经过清洗消毒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关键词: 机场     公共场所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危险因素     卫生学评价    
Hygienic Evaluation for Final Acceptance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New Airport Terminal
Liu Ruicong1,2, Zeng Jie1, Qin Ling1, Cheng Lian1, Zhang Chengyun1     
Abstract: Objectives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health risk factors which might present in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CACVS) of a new airport terminal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risk of airborne disease outbreak. Methods To investigate,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acceptance of the system through checking the design, field investigation, field sampling and detection, risk assessment etc. Results The total bacteria counts and the total fungi counts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air tubes exceeded the national standard in 3 samples and 9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total bacteria counts and the fungi counts in air supply system exceeded the national standard limits in 2 samples and in 9 samples, respectively.The other indexes were qualified. Conclusions This CACVS was not qualified for the requirement in Hygienic Specification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Public Buildings (WS 394-2012).Therefore, this CACVS could be used only after being cleaned and disinfected.
Key words: airport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risk factors     hygiene evaluation          

某机场新建航站楼,建筑面积总计296 200 m2,采用指廊集中式布局,由一个主楼中央处理大厅通过连廊统领4个指廊。地下部分包括负一层的行李处理用房,负二层的地下交通厅和负三层的设备用房,交通厅与规划的地铁站厅相连。一层中央处理大厅部分主要服务到达旅客,包括行李提取大厅和迎宾大厅;连廊及主楼两翼设置VIP出发、到达、CIP出发、工作人员餐厅、对外餐厅及辅助配套房间;一层指廊部分主要为航空公司机务用房、设备用房、机坪服务用房、远机位候机厅;二层主要为旅客到达通道、中转厅、航站楼工作人员办公室;三层主要为出发旅客服务,包括值机大厅、候机厅及配套商业;四层设置有计时旅馆、商业、餐饮、放映厅,为候机旅客和迎送人员服务。大厅屋面兼有设备层的功能。项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总服务面积约200 000 m2,分为全空气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两部分,除二层和四层部分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方式外,其余区域均采用全空气系统。

受该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委托,对该机场新建航站楼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内容

项目建筑物的选址、平面布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出现的健康危害因素种类及产生环节;主要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卫生指标现场检测;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1.2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四川省公共场所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51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1]、《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WS/T 395-2012)[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 396-2012)[3]、《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 50365-2005)[4]、《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2003)[5],以及该机场新建航站楼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平面图。

1.3 检测与评价方法

按照随机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4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中全空气式空调系统12套,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2套。每套系统抽取5个送风口,进行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检测;抽取5个具代表性的风管内表面断面,进行积尘量、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检测;抽取冷却塔冷却水水样4份,进行嗜肺军团菌检测。

通过现场调查、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通过检查表法和检验检测法对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试运行期间卫生状况及其对健康影响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各部分设计合理,安装到位,运行正常。新风口、过滤器、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送风口和回风口,风管内表面及风机盘管表面等可见积尘。新风口多数位于建筑物一层,面对停机坪,部分位于一二层之间的夹层空间。新风阀联动装置运行正常。空气过滤器及过滤网未见破损,边缘密封完好。风管及保温层完好,未见腐蚀或破损。空调机房卫生状况较好,个别机房可见地面潮湿、积灰、有异味(空调机房36),个别机房堆放有工具、桌椅等物品。冷却塔组位于建筑物一侧的能源中心,冷却塔周围卫生状况良好。该项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所处建筑物毗邻飞机起降跑道和停机坪。建筑物主体一侧有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工地。该项目空调系统建设时未设置有供风管系统检修及清洗用的检修口。该项目空调系统建设时安装有净化消毒装置。

2.2 现场调查结果

2.2.1 建筑物自身及周边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评价期间,该建筑物已装修完毕,全面投入使用,建筑物内清洁、无异味。建筑物内部空间高大,通风状况良好。使用乳胶漆或花岗石装饰墙面、地面。新建航站楼周边无垃圾场、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等明显污染源;新建航站楼与机场跑道和停机坪毗邻,其指廊随时有飞机接近、停靠,且指廊一侧有施工中的建筑工地。建筑物内部有火锅店等餐饮店。

2.2.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

用检查表法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现场调查结果见表 123

表 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卫生管理情况
序号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要求 调查结果
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当直接来自室外,严禁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 部分新风口设置于二层夹层,新风未取自室外
2 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并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 符合要求
3 空调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严禁存放无关物品。 个别机房潮湿、有异味
4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具备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 符合要求
5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具备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 符合要求
6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具备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符合要求
7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具备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 抽检机组均未设置有可开闭窗口
8 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检查、检测和维护,并建立专门档案 未查见档案资料

表 2 建筑物室内及周边环境情况
现象描述 调查结果
墙壁贴有墙纸 少数区域,如餐厅等贴有墙纸
使用地毯 VIP候机室等使用地毯
使用花岗石进行装饰 部分区域地面、墙面等使用花岗石
摆放建筑板材 未查见
有无吊顶 少数区域采用吊顶装饰
建筑物内无窗户 设有供通风换气的窗户
建筑物内不能形成对流风 建筑物内空间较大,能形成对流风
建筑物内楼层较矮 建筑物内层高均超过3 m
建筑物潮湿有异味 未查见
建筑物内清洁状况 清洁状况较好
建筑物周围有垃圾堆 未查见
建筑物周围有居民生活排烟口 建筑物周边无居民区
建筑物周围有产生污染的工厂 建筑物周边无工厂
建筑物附近有传染病医院 建筑物周边无传染病医院
建筑物附近其它可能产生污染的建筑 建筑物附近主要污染来源为停机坪和供飞机起降的跑道
建筑物是否位于闹市区 建筑物远离闹市区
建筑物周围是否有农田 建筑物周边无农田

表 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
现象描述 调查结果
新风口可见明显污物聚集 大部分新风口可见灰尘堆积
新风口未设置防护网和过滤装置 新风口均设置有防护网和过滤装置
机房附近有污染源存在 部分机房设置在1楼,与停机坪毗邻,飞机停靠时距离较近
机房内是否堆放杂物 个别机房堆放有工具、桌椅等无关物品
风管及保温层有腐蚀破损 未查见
空调系统风口分布不够均匀 空调系统风口设置均匀合理
体感空调系统制冷/热效果差 体感空调制冷/热效果良好
送风口及回风口周围有灰尘堆积 部分送风口及回风口可见灰尘堆积

2.3 卫生检测结果

2.3.1 检测点的确定

通过对委托方提供的该机场新建航站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平面图的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央处理大厅抽取4套、各指廊及CD连廊分别抽取2套系统,共14套系统进行采样检测,在该建筑物共计255套风机系统中,抽样比例为5.5%。

2.3.2 卫生检测结果 2.3.2.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管内表面检测结果

抽取14套空调系统风管内表面进行现场监测采样,每套系统的主风管分别抽取5个断面,共计70个采样点。结果3个采样点的细菌总数和9个采样点的真菌总数超过标准限值(表 4),其余指标均未超过标准限制。

表 4 送风管内表面卫生检测超过标准限值结果
采样点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cfu/cm2)
卫生要求
(cfu/cm2)
空调机房25,AH(DH)-L3-G-03空调风管内左0.5 m 细菌总数 134 ≤ 100
空调机房40,AH(CH)-L3-H-11空调风管内左0.5 m 细菌总数 216 ≤100
空调机房40,AH(CH)-L3-H-11空调风管内右0.3 m 细菌总数 154 ≤100
空调机房25,AH(DH)-L3-G-03空调风管内左0.3 m 真菌总数 146 ≤100
空调机房25,AH(DH)-L3-G-03空调风管内左0.1m 真菌总数 154 ≤100
空调机房25,AH(DH)-L3-G-03空调风管内右0.1 m 真菌总数 168 ≤100
空调机房25,AH(DH)-L3-G-03空调风管内左0.5 m 真菌总数 228 ≤100
空调机房40,AH(CH)-L3-H-11空调风管内左0.5 m 真菌总数 105 ≤100
空调机房40,AH(CH)-L3-H-11空调风管内左0.3 m 真菌总数 520 ≤100
空调机房40,AH(CH)-L3-H-11空调风管内右0.3 m 真菌总数 380 ≤100
空调机房40,AH(CH)-L3-H-11空调风管内左0.1 m 真菌总数 540 ≤100
空调机房40,AH(CH)-L3-H-11空调风管内右0.1 m 真菌总数 800 ≤100

2.3.2.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检测结果

抽取14套空调系统的空调送风进行现场监测采样,每套系统抽取送风口5个,送风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共检测630点次,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共70个采样点。结果2个采样点的细菌总数和9个采样点的真菌总数超过标准限值(表 5),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其余指标均未超过标准限制。

表 5 送风卫生检测结果
采样点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cfu/cm2)
卫生要求
(cfu/cm2)
G指廊头等舱候机室上方3送风口 细菌总数 519 ≤ 500
G指廊头等舱候机室上方13送风口 细菌总数 527 ≤ 500
G指廊头等舱候机室上方1送风口 真菌总数 918 ≤ 500
G指廊头等舱候机室上方3送风口 真菌总数 993 ≤ 500
G指廊头等舱候机室上方8送风口 真菌总数 1099 ≤ 500
G指廊头等舱候机室上方13送风口 真菌总数 1159 ≤ 500
E指廊3楼吸烟室上方送风口1 真菌总数 587 ≤ 500
E指廊3楼吸烟室上方送风口2 真菌总数 583 ≤ 500
E指廊3楼吸烟室上方送风口5 真菌总数 572 ≤ 500
国内到达大厅6号直梯前送风口1 真菌总数 749 ≤ 500
国内到达大厅6号直梯前送风口5 真菌总数 611 ≤ 500

2.3.2.3 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

抽检的4份冷却塔中的冷却水,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

3 结论

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检测结果,该项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1]的要求,须经过清洗消毒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 讨论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改善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方面的舒适性要求,又是空气传播性疾病的污染源和传播途径之一[6]。机场航站楼的室内空气环境区别于其他建筑物,十分复杂。本次调查的某机场新建航站楼,包含候机大厅、餐厅、酒店、茶坊、娱乐场所等几乎所有类别的公共场所,其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而该航站楼各个部分的空气均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调节,因此,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影响该航站楼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环节,对该航站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学评价意义重大。

本次评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该航站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虽然设计合理,安装到位,但由于建筑物整体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承建单位多,施工工序复杂,而空调系统的安装又在室内装修之前,建设施工期间的粉尘等污染物可能是造成空调机组污染的主要原因。室内污染源(吸烟室和人流密集的通道处)可能是造成室内送风口污染的主要原因。业主单位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整改,相信有助于提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

本次评价不合格的结果区别于某些评价中的不合格结果,未在送风中检出致病微生物[2],也无明显的可吸入颗粒物超标[8],但真菌超标占不合格指标的绝大部分,这与某些评价报道的情况类似[7, 9]。分析原因,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时间较短,接触致病微生物机会尚少;其风管内表面的积尘量未出现超标,送风带出风管内表面积尘的几率不大,而该建筑物地处南方,温暖潮湿,给真菌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这可能也是该地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合格率历来都不高的原因之一[10]

由于客户委托的缘故,本次评价未对新风量和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与某些评价相比[7, 11],无法就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由于机场航站楼室内空间大和公共场所多样这两个特性,对机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应该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T 395-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T 396-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365-200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9210-200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6] 杨娇兰, 金鑫, 韩旭, 等.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的要点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9, 8(6): 321–323.
[7] 张成云, 刘睿聪, 陈剑宇, 等. 某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1, 10(4): 301–302.
[8] 江媛媛, 王燕, 孔凡玲, 等. 某餐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调查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0, 26(12): 1393–1394.
[9] 张志诚, 王苑玲, 余淑苑, 等. 深圳市某酒店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J]. 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10.
[10] 张成云, 程炼, 张丽, 等. 四川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管理试点情况分析[J]. 预防医学情况杂志, 2008, 24(8): 604–606.
[11] 张亚慧, 张洪轩, 洪雅洁, 等. 大连市某大型超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预防性卫生学评价[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1, 10(1): 41–44.
DOI: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0
刘睿聪, 曾婕, 秦岭, 程炼, 张成云
Liu Ruicong, Zeng Jie, Qin Ling, Cheng Lian, Zhang Chengyun
某机场新建航站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
Hygienic Evaluation for Final Acceptance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New Airport Terminal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4, 4(3): 262-265, 268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2014, 4(3): 262-265, 268
DOI: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