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河北省鹿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硝酸盐污染地下水已成为近三十年来国际普遍关注的问题[1-2]。硝酸盐对人体虽无直接危害,但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后却可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消化系统癌症等疾病[3-4]。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发现,在一些国家,超过10%的人群所接触的饮用水硝酸盐浓度大于50 mg/L[5]。我国许多地区地下水质量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硝酸盐污染的威胁,且呈现出日趋严重的发展态势[6]。毕二平等[7]对石家庄市区1991—1997年间地下水中硝酸盐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其浓度和污染程度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其污染正在加重。
通过近几年对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发现,某县有20%的监测点硝酸盐浓度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8]规定限值,但监测点较少且没有进行系统调查。为了解该县饮用水硝酸盐污染情况,于2012年枯水期(5月)和丰水期(7月)对该县饮用水进行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该县总面积603 km2,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地质东部平原区岩性以砾石为主,夹有综红色土、粉质粘土。雨量集中,年平均降水量为542.2 mm,该县浅层地下水主要受气候、开采和周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年内降水补给和季节性开采造成了年内水位的波动起伏。境内有水域面积15.67 km2,占总面积的2.5%,该县饮用水均为地下水,地下水水厂205个,均无处理措施,覆盖人口约34.7万人。
1.2 监测点选取选取该县所有乡(镇)为监测乡(镇),每个乡(镇)结合地理位置、规模大小,供水人口等因素选择水厂,共选择了80个水厂为监测点。监测点覆盖了全部乡镇,确保了抽样的代表性。监测点具体抽取及分布情况见表 1和图 1。
| 乡镇 名称 | 辖村 | 水厂 | ||
| 数量 (个) | 服务人口 (人) | 抽取数量 (个) | 服务人口 (人) | |
| 白鹿泉 | 17 | 9 512 | 6 | 3 462 | 
| 大河 | 24 | 42 333 | 7 | 15 347 | 
| 黄壁庄 | 10 | 17 480 | 6 | 12 488 | 
| 获鹿 | 18 | 63 386 | 5 | 48 686 | 
| 李村 | 23 | 34 877 | 17 | 26 778 | 
| 上寨 | 5 | 9 689 | 2 | 3 876 | 
| 上庄 | 16 | 34 410 | 5 | 10 753 | 
| 石井 | 9 | 12 723 | 5 | 7 168 | 
| 寺家庄 | 15 | 38 245 | 4 | 10 298 | 
| 铜冶 | 25 | 59 270 | 8 | 18 997 | 
| 宜安 | 24 | 28 479 | 15 | 17 899 | 
| 合计 | 197 | 378 518 | 80 | 17 572 | 
|   | 
| 图 1 某县饮用水监测点分布情况 | 
1.3 采样与检测
每个监测点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1份水样,共采集份160份出厂水。采样时记录监测点土地利用方式、周边环境、水井埋深等信息,用GPS定位采样点,记录经纬度。采样前放水10 min,水样荡洗采样容器2~3次,加入浓硫酸酸化至pH值为2,水样采集完后冷藏带回实验室立即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9]采集、运输、保存和检测水样,具体检验方法为离子色谱法。
1.4 分析与评价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8]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饮用水硝酸盐含量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
2 结果 2.1 某县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及污染情况枯水期该县饮用水硝酸盐含量范围为6.02~40.90 mg/L,丰水期硝酸盐含量范围为3.17~39.80 mg/L,枯水期、丰水期分别有28.75%和22.50%水样硝酸盐含量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8]规定限值(20 mg/L)。
2.2 不同乡(镇)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及污染情况不同乡(镇)饮用水硝酸盐含量不同。其中,白鹿泉乡最高,其后依次上寨乡、黄壁庄镇、石井乡、铜冶镇、寺家庄镇、宜安镇、获鹿镇、大河镇、上庄镇、李村镇。从超标情况来看,上寨乡最高,4份水全部超标,其次为白鹿泉乡、石井乡、宜安镇、黄壁庄镇、获鹿镇、大河镇、铜冶镇、寺家庄镇、李村镇,上庄镇未超标(表 2)。
| 乡(镇)名称 | 样本数 (份) | 浓度 (mg/L) | 最小值 (mg/L) | 最大值(mg/L) | 超标率 (%) | 
| 白鹿泉乡 | 12 | 26.13±7.69 | 18.40 | 35.75 | 50(6) | 
| 上寨乡 | 4 | 25.38±10.21 | 20.50 | 29.81 | 100(4) | 
| 黄壁庄镇 | 12 | 21.73±8.39 | 8.83 | 38.83 | 33.33(4) | 
| 石井乡 | 10 | 21.12±10.56 | 10.90 | 38.56 | 40(4) | 
| 铜冶镇 | 16 | 19.31±12.74 | 6.02 | 32.52 | 18.75(3) | 
| 寺家庄镇 | 8 | 17.13±3.72 | 14.30 | 21.62 | 12.5(1) | 
| 宜安镇 | 30 | 16.15±9.18 | 3.17 | 40.91 | 33.33(10) | 
| 获鹿镇 | 10 | 16.00±12.85 | 9.16 | 39.82 | 30(3) | 
| 大河镇 | 14 | 15.94±7.10 | 6.50 | 26.51 | 28.57(4) | 
| 上庄镇 | 10 | 13.57±4.35 | 10.30 | 17.44 | 0 | 
| 李村镇 | 34 | 12.99±6.09 | 6.37 | 32.30 | 8.82(3) | 
2.3 影响饮用水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2.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饮用水硝酸盐的影响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村庄、农田、林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等于8.249,P小于0.05),经两两比较,农田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村庄和林区,而村庄与林区间、粮田与菜地间差异不显著(表 3)。
| 土地类型 | 样本数(份) | 均值 | 最小值 | 最大值 | 
| 村庄 | 73 | 15.31 | 5.72 | 39.82 | 
| 农区 | 76 | 19.54 | 3.17 | 40.91 | 
| 菜地 | 44 | 19.62 | 3.17 | 40.91 | 
| 粮田 | 32 | 19.45 | 6.02 | 32.52 | 
| 林地 | 9 | 11.26 | 7.20 | 17.44 | 
2.3.2 埋深对饮用水硝酸盐的影响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埋深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差别有显著性(F等于6.079,P小于0.05),经两两比较,20~100 m埋深的水井与150 m以上埋深的水井,100~150 m埋深的水井与200 m埋深以上的水井差别有显著性,其它埋深的水井间差别不显著(表 4)。
| 深度(m) | 样品数(份) | 均值 | 最小值 | 最大值 | 
| 20~50 | 17 | 20.16±8.49 | 6.91 | 40.91 | 
| 50~100 | 13 | 19.93±9.71 | 6.56 | 39.82 | 
| 100~150 | 23 | 17.54±7.68 | 6.50 | 38.56 | 
| 150~200 | 13 | 14.88±5.95 | 6.37 | 36.01 | 
| 200 | 14 | 11.57±5.41 | 3.17 | 22.44 | 
2.3.3 降雨对饮用水硝酸盐的影响
枯水期水井硝酸盐含量为18.25 mg/L,丰水期为15.91 mg/L,经t检验,枯水期与丰水期水井硝酸盐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等于1.816,P小于0.05)。
2.3.4 水井周围污染源对硝酸盐的影响周围30 m范围内有污染源的水井硝酸盐含量为16.89 mg/ L,周围30 m范围内无污染源的水井硝酸盐含量为13.73 mg/L,经t检验,周围30 m范围内有染源与无污染源的水井硝酸盐含量有显著性差异(t等于9.207,P小于0.05)。
3 讨论我国多数地区的饮用水来自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报道,杭州市城区40.5%的井水硝酸盐含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0 mg/L)[10];成都、合肥滇池等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11-13]。2007年赵同科等[14]对北方7个省(市)地下水硝酸盐进行了全面调查, 其中,山东省最高,36.8%的水井硝酸盐含量超过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8]规定限值(20 mg/L),辽宁、天津、河南、山西、河北、北京分别为22.2%、20.4%、11.6%、9.9%、4.7%、2.8%。本调查结果显示,该县枯水期、丰水期分别有28.75%和22.50%的饮用水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高于辽宁省调查结果,可见该县饮用水硝酸盐污染较重。硝酸盐污染来源除来自地层外,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施肥后的径流和渗透[15]。该县位于市区周边,平原与山区的连结处,东部为冲积平原,土体下层有较厚砂层,农肥、污水较易下渗而污染地下水。
影响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的因素较为复杂,影响机制还不十分清楚[16]。从本调查结果看,该县农田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村庄和林区。国外许多研究表明,由于农区土壤排水性好,氮肥用量高,农田所占比例高、水浇地面积大的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较高[17-18]。通过现场调查,该县农区不存在工业污染,受生活排污影响也较小。因此,该县饮用水硝酸盐污染主要来源可能与农田氮肥的投入有关,这与国内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19]。
地下水埋深也是影响硝酸盐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不同埋深的地下水所受到的影响也可能不同[20]。本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硝酸含量呈降低的趋势,小于50 m深的水井,其硝酸盐平均含量超过了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值,这些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水井位于低洼位置且埋深较浅,周边硝酸盐随地表径流,能较快渗透到地下水。这与国内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21-22]。本调查中大于200 m深的水井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其污染来源可能与淋溶无关,最大的来源可能与地质形成有关。
降雨影响土壤中硝酸盐的淋溶和地下水的补给,从而影响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23]。通过分析可知,地下水硝酸盐在雨季前后有明显差异,即雨季前高于雨季后,雨季后硝酸盐含量降低可能与降雨对地下水的稀释有关。
通过现场调查,周围有污染源的水井主要分布在村中,污染源主要为厕所、垃圾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周围有污染源的水井其硝酸盐含量高于周围无污染源的水井, 说明水井周围污染源可能影响地下水硝酸盐浓度。
| [1] | Babiker IS, Mohamed AA, Terao H, et al.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by nitrate leaching from intensive vegetable cultivation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4, 29: 1009–1017. | 
| [2] | Almasri MH, Kaluarachchi JJ. Implication of on-ground nitrogenloading and soil transformations on-groundwater quality management[J]. Journal of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2004, 40(1): 165–168. doi: 10.1111/jawr.2004.40.issue-1 | 
| [3] | Johnson CJ, Bonrud PA, Dosch TL, et al. Fatal outcome of methemoglobinemia in an infant[J]. The Jour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87, 257(20): 2796–2797. doi: 10.1001/jama.1987.03390200136029 | 
| [4] | 许后效. 环境中的亚硝基化合物[M]. 北京: 科学出版杜, 1998. | 
| [5] | 宋燕燕, 张月清, 薛燕萍, 译. 世界卫生组织, 编. 饮用水的质量标准[M]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47-48. | 
| [6] | 王庆锁, 孙东宝, 郝卫平, 等. 密云水库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土壤学报, 2011, 48(1): 141–150. doi: 10.11766/trxb200911180516 | 
| [7] | 毕二平, 李政红. 石家庄市地下水中氮污染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2: 31–34.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1.02.009 | 
|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http://www.doc88.com/p-598149948827.html |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http://www.doc88.com/p-7913354595922.html | 
| [10] | 金赞芳, 王飞儿, 陈英旭, 等. 城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及其成因分析[J]. 土壤学报, 2004, 41(2): 252–258. doi: 10.11766/trxb200304100214 | 
| [11] | 刘英华, 张世熔, 张素兰, 等. 成都平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空间变异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115–119. | 
| [12] | 储茵. 合肥市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成都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8(1): 98–101. | 
| [13] | 高阳俊, 张乃明. 滇池流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15(4): 39–42. | 
| [14] | 赵同科, 张成军, 杜连凤, 等. 环渤海七省(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调查[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2): 779–783. | 
| [15] | Dahab MF, Lee YW, Bogardi I. A rule-based fuzzy set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of nitrate-contaminated ground water[J]. Water Sci Technol, 1994: 45–55. | 
| [16] | Spalding RF, Exner ME. Occurrence of nitrate in groundwater-A review[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1993, 22(3): 392–402. | 
| [17] | Nolan BT, Ruddy BC, Hitt K J, et al. Risk of nitrate in ground-wa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A national perspective[J]. Environment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31(8): 2229–2236. | 
| [18] | Burkart MR, Stoner JD. Nitrate in aquifersbeneath agricultural sys-tems[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45(9): 19–28. | 
| [19] | 刘宏斌, 雷宝坤, 张云贵, 等. 北京市顺义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现状与评价[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7(4): 385–390. doi: 10.11674/zwyf.2001.0405 | 
| [20] | 汪仁, 解占军, 华利民, 等. 辽宁省粮莱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状况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9): 1932–1935. | 
| [21] | Hudak PF. Regional trends in nitrate content of Texas groundwater[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0, 228(1/2): 37–47. | 
| [22] | 林海涛, 江丽华, 宋效宗, 等. 山东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2): 353–357. | 
| [23] | 高新昊, 江丽华, 刘兆辉, 等. 山东省农村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1): 89–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