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9—2011年,每年夏季对宁夏境内5个地级市所有64家游泳场所经营单位进行监督监测。其中,省会36家,地市28家。
1.1.2 监督监测内容现场监督检查其卫生管理状况,包括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档案、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等;采集水样,监测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和游离性余氯。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1]要求,游泳池开放期间于游泳池对角线上设3个点,水面下30 cm处取样。塑料桶采集2 000 mL水样用于理化指标检测;无菌玻璃瓶采集500 mL水样用于微生物学指标检测。测定均在采样后24 h内完成。
1.2.2 检测和评价方法依照《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2]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3]检验及结果判定。合格单位是指所有卫生管理检查项目或6项监测检验指标全部合格,如有1项不合格则不能视为合格单位。
1.3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整理数据,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状况 2.1.1 2009—2011年游泳场所卫生管理状况总体情况2009—2011年,共监督检查64家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全部项目合格33家,总合格率51.6%。各年间合格率分别为44.4%、50.0%、59.1%,差异无显著性(χ2为0.888,P=0.642,P> 0.05)。检查项目中,健康证3a合格率最高,为95.6%;而池水监测记录3a合格率最低,为62.5%(表 1)。
项目 | 检查单位数(家) | 合格单位数(家) | 合格率(%) | 2009 | 2010 | 2011 | |||||||||
检查单位数(家) | 合格单位数(家) | 合格率(%) | 检查单位数(家) | 合格单位数(家) | 合格率(%) | 检查单位数(家) | 合格单位数(家) | 合格率(%) | |||||||
卫生许可证 | 64 | 59 | 92.2 | 18 | 17 | 94.4 | 24 | 21 | 87.5 | 22 | 21 | 95.5 | |||
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 64 | 57 | 89.1 | 18 | 17 | 94.4 | 24 | 18 | 75.0 | 22 | 22 | 100.0 | |||
卫生管理制度 | 64 | 63 | 98.4 | 18 | 17 | 94.4 | 24 | 24 | 100.0 | 22 | 22 | 100.0 | |||
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 64 | 61 | 95.3 | 18 | 17 | 94.4 | 24 | 22 | 91.7 | 22 | 22 | 100.0 | |||
日常卫生检查记录 | 64 | 47 | 73.4 | 18 | 11 | 61.1 | 24 | 18 | 75.0 | 22 | 18 | 81.8 | |||
消毒制度 | 64 | 56 | 87.5 | 18 | 14 | 77.8 | 24 | 21 | 87.5 | 22 | 21 | 95.5 | |||
池水消毒记录 | 64 | 48 | 75.0 | 18 | 12 | 66.7 | 24 | 18 | 75.0 | 22 | 18 | 81.8 | |||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64 | 52 | 81.3 | 18 | 13 | 72.2 | 24 | 18 | 75.0 | 22 | 21 | 95.5 | |||
传染病报告制度 | 64 | 50 | 78.1 | 18 | 12 | 66.7 | 24 | 17 | 70.8 | 22 | 21 | 95.5 | |||
池水监测记录 | 64 | 40 | 62.5 | 18 | 8 | 44.4 | 24 | 14 | 58.3 | 22 | 18 | 81.8 | |||
池水循环净化设施 | 64 | 48 | 75.0 | 18 | 18 | 100.0 | 24 | 14 | 58.3 | 22 | 16 | 72.7 | |||
循环净水设施运行正常 | 48 | 40 | 83.3 | 18 | 15 | 83.3 | 14 | 12 | 85.7 | 16 | 13 | 81.3 | |||
池水消毒设施 | 64 | 52 | 81.3 | 18 | 16 | 88.9 | 24 | 20 | 80.3 | 22 | 16 | 72.7 | |||
池水消毒设施运转正常 | 52 | 43 | 82.7 | 16 | 11 | 68.8 | 20 | 14 | 70.0 | 16 | 15 | 93.8 | |||
浸脚池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 64 | 43 | 67.2 | 18 | 15 | 83.3 | 24 | 12 | 50.0 | 22 | 16 | 72.7 | |||
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 64 | 45 | 70.3 | 18 | 10 | 55.6 | 24 | 14 | 58.3 | 22 | 21 | 95.5 | |||
健康证 | 458 | 438 | 95.6 | 129 | 118 | 91.5 | 167 | 159 | 95.2 | 162 | 161 | 99.4 | |||
日常健康检查记录 | 64 | 45 | 70.3 | 18 | 10 | 55.6 | 24 | 16 | 66.7 | 22 | 19 | 86.4 | |||
合计 | (检查项目全部合格) | 64 | 33 | 51.6 | 18 | 8 | 44.4 | 24 | 12 | 50.0 | 22 | 13 | 59.1 |
2.1.2 不同年份游泳场所卫生管理状况
2009—2011年,各年间卫生管理组织机构、传染病报告制度、池水循环净化设施的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9.47、7.21、10.69,P < 0.05);而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和健康证的合格率差异也有显著性(χ2分别为10.19、13.94,P < 0.05),且单位合格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表 1)。
2.2 游泳池水水质和浸脚池余氯监测结果2009—2011年,共监督监测64家游泳场所,监测指标全部合格26家,总单位合格率40.6%。3a共采集236份水样,其中,游泳池水水样183份,监测指标总合格率最高为浑浊度100.0%,最低为泳池水余氯70.0%,其他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菌群86.9%、尿素78.7%、细菌总数77.1%;浸脚池水样, 共53份,合格36份,3a总合格率为67.9%(表 2)。
年份(年) | 地区 | 检查单位数(家) | 合格单位数(家) | 合格率(%) | 细菌总数 | 大肠菌群 | 尿素 | 浑浊度 | 泳池水余氯 | 浸脚池水余氯 | |||||||||||||||||
水样数(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水样数(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水样数(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水样数(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水样数(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水样数(份) | 合格数(份) | 合格率(%) | ||||||||||
省会市 | 10 | 5 | 50.0 | 32 | 19 | 59.4 | 32 | 23 | 71.9 | 32 | 17 | 53.1 | 32 | 32 | 100.0 | 32 | 15 | 46.9 | 9 | 6 | 66.7 | ||||||
2009 | 除省会外地市 | 8 | 0 | 0 | 28 | 26 | 92.9 | 28 | 26 | 92.9 | 28 | 18 | 64.3 | 28 | 28 | 100.0 | 28 | 17 | 60.7 | 6 | 3 | 50.0 | |||||
合计 | 18 | 5 | 27.8 | 60 | 45 | 75.0 | 60 | 49 | 81.7 | 60 | 35 | 58.3 | 60 | 60 | 100.0 | 60 | 32 | 53.3 | 15 | 9 | 60.0 | ||||||
省会市 | 14 | 9 | 64.3 | 33 | 31 | 93.9 | 33 | 33 | 100.0 | 33 | 25 | 75.8 | 33 | 33 | 100.0 | 33 | 28 | 84.9 | 13 | 10 | 76.9 | ||||||
2010 | 除省会外地市 | 10 | 1 | 10.0 | 28 | 19 | 67.9 | 28 | 20 | 71.4 | 28 | 22 | 78.6 | 28 | 28 | 100.0 | 28 | 18 | 64.3 | 8 | 4 | 50.0 | |||||
合计 | 24 | 10 | 41.7 | 61 | 50 | 82.0 | 61 | 53 | 86.9 | 61 | 47 | 77.1 | 61 | 61 | 100.0 | 61 | 46 | 75.4 | 21 | 14 | 66.7 | ||||||
省会市 | 12 | 7 | 58.3 | 31 | 28 | 90.3 | 31 | 31 | 100.0 | 31 | 31 | 100.0 | 31 | 31 | 100.0 | 31 | 31 | 100.0 | 9 | 8 | 88.9 | ||||||
2011 | 除省会外地市 | 10 | 4 | 40.0 | 31 | 18 | 58.1 | 31 | 26 | 83.9 | 31 | 31 | 100.0 | 31 | 31 | 100.0 | 31 | 19 | 61.3 | 8 | 5 | 62.5 | |||||
合计 | 22 | 11 | 50.0 | 62 | 46 | 74.2 | 62 | 57 | 91.9 | 62 | 62 | 100.0 | 62 | 62 | 100.0 | 62 | 50 | 80.7 | 17 | 13 | 76.5 | ||||||
省会市 | 36 | 21 | 58.3 | 96 | 78 | 81.3 | 96 | 87 | 90.6 | 96 | 73 | 76.0 | 96 | 96 | 100.0 | 96 | 74 | 77.1 | 31 | 24 | 77.4 | ||||||
合计 | 除省会外地市 | 28 | 5 | 17.9 | 87 | 63 | 72.4 | 87 | 72 | 82.8 | 87 | 71 | 81.6 | 87 | 87 | 100.0 | 87 | 54 | 62.1 | 22 | 12 | 54.6 | |||||
合计 | 64 | 26 | 40.6 | 183 | 141 | 77.1 | 183 | 159 | 86.9 | 183 | 144 | 78.7 | 183 | 183 | 100.0 | 183 | 128 | 70.0 | 53 | 36 | 67.9 |
2.2.1 不同年份游泳池水水质和浸脚池余氯合格情况
2009—2011年,64家游泳场所游泳池水水质和浸脚池余氯单位合格率分别为27.8%、41.7%和50.0%,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4,P=0.36;P> 0.05)。36家省会城市游泳场所监测指标各年单位合格率分别为50.0%、64.3%和58.3%,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省会外地市28家游泳场所监测指标各年单位合格率分别为0、10.0%和40.0%,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P=0.043;P < 0.05),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9—2011年,各年间全区游泳池水尿素和游离性余氯的样品合格率差异均有显著性(χ2分别为31.71和12.12,P < 0.0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间浑浊度一直保持100%合格率(表 2)。
2.2.2 不同地区游泳池水水样和浸脚池余氯合格情况2009—2011年,共监督监测36家省会城市游泳场所,合格21家,3a单位总合格率为58.3%;共监督监测28家地市游泳场所,合格5家,3a单位总合格率为17.9%。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0.70,P=0.01;P < 0.05),省会城市单位合格率高于除省会外地市。
监测指标中,省会城市与除省会外地市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的3a样品总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90,P=0.027;P < 0.05),且省会城市合格率高于除省会外地市(表 2)。
3 讨论 3.1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问题和建议2009—2011年,监督检查的64家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全部项目合格33家,单位总合格率51.6%,各年间的单位合格率分别为44.4%、50.0%、59.1%。可见,宁夏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合格率还比较低,始终保持在50%左右,不容乐观。良好的卫生管理是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的基石,是合格游泳池水水质的保证,所以不断加强卫生管理是今后卫生监督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合格率比较低的“日常健康检查记录、池水监测记录、池水消毒记录和传染病报告制度”等内容,是卫生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更需加强监管。
经营者要做好池水监测和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准确掌握游泳场所水质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水质卫生安全;同时,有效地督促经营者落实卫生监督意见,为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监管提供文字依据。
3a间卫生管理内容中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和“健康证”的单位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10.19、13.94,P < 0.05),且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经营单位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杜绝使用不合格消毒产品、保证游泳池水水质起到一定作用;健康合格证明持证率稳步上升为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需要继续巩固。
3.2 游泳场所水质问题和建议2009—2011年,64家游泳场所监测指标全部合格26家,单位总合格率只有40.6%,水质状况也不乐观。游泳池水3 a总样品合格率最低的为游离性余氯,仅为70.0%,这与张桃英等[4]、吴文斌[5]和赵浩[6]关于游泳场所水质调查结果相符,说明游离性余氯合格率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浸脚池水余氯3 a总样品合格率只有67.9%。游离性余氯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使用的消毒剂不合格、消毒方法不正确和消毒剂投放量不足。其次是细菌总数,3 a总样品合格率为77.1%。说明池水消毒、抑制微生物生长还有待提高,是宁夏游泳场所今后监管的重点之一。
游泳池水尿素和游离性余氯各年间的样品合格率逐年上升并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31.71和12.12,P < 0.05),这与卫生管理中“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合格率逐年递增趋势相符,说明督促经营单位使用合格消毒产品,可能对促进水质合格率的提高有一定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2009—2011年,28家省会外地市的监测指标各年单位合格率分别为0、10.0%和40.0%,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P < 0.05),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省会外地市游泳场所水质状况逐年好转。同时,36家省会城市和28家省会外地市游泳场所3a单位总合格率分别为58.3%和17.9%,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0.70,P < 0.05),省会城市单位合格率高于省会外地市。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规模和数量也相对较小的游泳场所需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池水消毒工作,省会城市和省会外地市3a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的总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90,P < 0.05),且省会城市合格率高于省会外地市。
以地市游泳场所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督监测力度;督促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大卫生知识培训力度,规范游泳池水消毒和水质自检等工作,更好的保障游泳场所消费人群的健康。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
[4] | 张桃英, 孙晓华, 汪佰莉. 北京市海淀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学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 23(6): 508. |
[5] | 吴文斌. 泉州市2006-2008年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分析[J]. 旅行医学科学, 2009, 15(3): 28–29. |
[6] | 赵浩. 徐州市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及对策[J]. 职业与健康, 2008, 24(22): 2453–2454. doi: 10.3969/j.issn.1004-1257.2008.22.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