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居室装修后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其特点是衰减周期长,装修污染甲醛释放期通常为3 ~ 15 a,长期吸入可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进癌变作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较大[1]。居室装修中普遍使用的人造板材以及以尿醛树脂作成膜剂的内墙涂料,都需要大量使用甲醛,是造成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室内空气卫生标准规定甲醛在居室空气中的限量为0.08 mg/m3[2]。为了解不同装修水平居室甲醛的污染水平和来源,根据装修居室板材填充量和处理工艺的不同,选择贵阳市48户新装修居室进行配对监测空气中甲醛水平,以便为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甲醛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居室的选择和采样方法 1.1.1 监测居室的选择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选择贵阳市两城区新装修居室,对其居室面积、板材填充量,装修板材有无进行封闭工艺处理进行调查。根据板材使用量(折算成120 m2居室面积)多少将用户分成3个水平组,每组8户居民,同时将板材进行封闭工艺处理的装修居室每组选择8户作为相应的3类对照组,共选择48户配对作为监测对象,装修完工到检测时间均不超过15 d。
1.1.2 采样方法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要求,采样点设在客厅或各房间的通道处。采样前提前2 h关闭与外界通风的门窗,户内门窗全部打开。采样时吸附管口距地面1.3 m,距四周墙体>0.5 m。用液体气泡吸收管采集室内空气15 L(流量0.5 L/min,时间为30 min),平行采样。
1.2 测定方法和评价依据按照《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GB/T 16129-1995) [3]中分光光度法对居室空气中甲醛进行测定。评价标准依据《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 16127-1995) [2]中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住宅室内甲醛浓度标准限量≤0.08 mg/m3。
1.3 样品分析的质量控制样品测定前对分析方法中分光光度法的误差,按文献[4]实施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通过对空白,标准溶液,样品及加标样品6 d内做6批平行样测定,用标准差评估方法的精密度,用回收率评估方法的准确度。各种质控样的总标准差均小于其各自浓度的5%,回收率在95% ~ 105%之间,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测定要求[5]。
1.4 分析内容在其他外购家具未装填、内墙涂料用量、地面及吊顶装修情况基本一致时,根据居室面积对应板材填充量将检测居室面积折算为120 m2,装修程度分为低、中、高3个装修水平组共48户,其中试验组24户,对照组24户。甲醛含量的测定按1.2进行,观察不同用量的人造板材及人造板材经封闭底漆处理后对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影响,不同装修水平的板材用量和总面积(双面)见表 1。
1.5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不同装修条件下甲醛污染水平,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低档装修水平组试验组甲醛含量浓度范围为0.049 ~ 0.17 mg/m2,中位数0.095 mg/m2,其中有2户甲醛未检出,5户检测结果在国家限值0.08 mg/m3以下,仅有1户超标,且超标量不大,是国家标准的2.12倍。对照组甲醛含量范围为0.019 ~ 0.073 mg/m2,中位数0.051 mg/m2。人造板材经封闭底漆2次喷涂处理后居室甲醛浓度明显低于同期未经处理的板材,对照组8户甲醛检测结果均在国家标准值以下。两组数据均值间比较降幅为46.3% (P<0.05)。材料的封闭处理与未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F = 4.57,F>F0.05(7,8) = 3.50,P<0.05; 表 2)。
2.2 中档装修水平组
试验组甲醛含量浓度范围为0.072 ~ 0.46 mg/m3,中位数0.24 mg/m3,7户检出甲醛,有5户检测结果超标,有1户甲醛含量在国家标准值以下; 对照组含量范围为0.052 ~ 0.16 mg/m3,中位数0.078 mg/m3,4户甲醛检测结果在国家标准值以下,4户检出甲醛,其中有2户甲醛检测结果超标,材料的封闭处理与未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71,F>F0.05(7,8) = 3.50,P<0.05; 表 2)。
中档装修水平组板材未经处理居室甲醛浓度显著高于低装修水平组,最大检出浓度是国家标准的5.7倍。材料经封闭处理后的室内甲醛浓度仅有2户超标,与同期没有采取任何处理的板材均值间比较降幅为65.2% (P<0.01),说明人造板材在使用前进行封闭处理降低了甲醛在单位面积的挥发量。
2.3 高档装修水平组试验组甲醛含量浓度范围为0.47 ~ 1.71 mg/m2,中位数0.87 mg/m2,8户甲醛检测结果均超标,超标值范围是国家标准的5.88 ~ 21.4倍; 对照组甲醛含量范围为0.18 ~ 0.44 mg/m3,中位数0.26 mg/m3,3户甲醛检测结果在国家标准值以下,材料的封闭处理与未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66,P<0.05; 表 2)。
高档装修水平组板材未经处理居室甲醛浓度全部超标,最大超标值是国家标准的21.4倍,这可能是由于甲醛是从内部扩散到表面,板材的表面积越大造成室内污染浓度就越大。对照组有5户超标,均值之间的降幅度为70.1%。
3 讨论不同装修水平组居室甲醛污染水平有明显差异,居室中甲醛浓度随人造板材的使用量增大而升高。高档装修水平组检测结果表明,虽然在装修前对所用板材表面进行封闭处理,阻止了一定量的甲醛从表面扩散,但由于板材的使用量过大,在装修过程中断面增多而引起甲醛挥发点增多,故甲醛浓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装修时应根据居室的面积和空间,对居室甲醛污染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首先进行合理设计,严格控制人造板材在室内使用的数量、质量及其他污染源的引入,然后再根据房间大小来制定家具填充量,且要平均分布,以防止单位面积的装填量过大而引起难以控制的甲醛浓度超标。当折算居室面积为120 m2、经封闭处理人造板材使用量为15张时,居室甲醛浓度是安全的。如果因房屋户型的原因需要更多的材料,也要控制使用数量(20张以下),并在装修前对板材的表面和断面,采用溶剂型涂料或水性涂料作封闭处理,以降低单位面积甲醛的挥发量。所用处理材料必须是经国家认证的合格产品,否则不但不能有效的控制污染,反而会增加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1] | 周中平, 赵寿堂, 朱立, 等. 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16129-1995四项卫生规范资料汇编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 |
[4] | 张卫国, 付家华. 保健用品中甲醇含量的检测及其分析质量控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 35(5): 347–348. |
[5] | 姚孝元, 王雯, 陈立元, 等. 中国部分城市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及季节变化[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 22(5): 353–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