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538021;
3 桂林正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桂林541805
2 Guangxi State Farms Sugar Industry Group Fangcheng Sugar Company Limited, Fangchenggang, Guangxi 538021;
3 Guilin Zheng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Co. Ltd, Guilin, Guangxi 541805
国内外采用二次结晶法(二步法) 来生产精制糖, 即生产原糖后再进一步将原糖回溶处理生产精制糖。 此方法的主要弊端是能源耗费大,生产成本高。而一 步法生产精制糖是在原来耕地白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改造糖汁澄清脱色,一次性生产出精制糖产品。一步 法生产精制糖的关键问题是脱色,糖汁中色素种类多 且形成过程复杂,要想一次性除去大量有色物质,必 须研究开发新的技术方法。传统工艺对糖汁的脱色能 力有限,而离子交换纤维具有很强的脱色、脱盐提纯 能力,用离子交换纤维法处理糖汁,不但能提高蔗糖 产品质量,而且能增加糖分的收回率,工艺技术互补, 使清汁达到一个比较高的质量水平,满足煮制精制糖 的要求。将离子交换纤维用于制糖工业始于 1983 年, 国外采用苯乙烯海澡型离子交换纤维进行了蔗糖回溶 糖浆的脱色。上世纪 80 年代,黄悦刚采用聚乙烯醇基 离子交换纤维对亚法甘蔗澄清汁脱色脱钙进行了研 究,平均脱色率达到 68.86%。到 90 年代,黄玉南[1] 采用聚乙烯醇基离子交换纤维进行蔗糖回溶糖浆的脱 色,处理后的糖液色值 150~170 IU。离子交换纤维 是 21 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比表面 积大、交换容量大、交换速度快等优点,将离子交换纤维与制糖传统工艺相结合,在亚硫酸法糖厂中采用 离子交换纤维脱色,实现一步法生产精制糖,对改造 亚硫酸法糖厂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本文按照一步法采用离子交换纤维(简称离交纤 维)生产精制糖的工艺流程先在实验室进行小试和中 试,所得产品进行清汁性能测试,然后在糖厂车间进 行生产应用,研究一步法生产精制糖过程中清汁质量 变化、白砂糖质量和脱色清汁技术指标,并将离子交 换纤维和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效能、脱色速度以及糖 汁工艺进行比较,对一步法生产精制糖的成本核算、 经济效益、节能减排、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离子交换纤维主要原料要求如表 1 所示。
![]() |
表1 离子交换纤维主要原料的质量指标 |
本次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对工艺进行强化与优 化,在生产上通过调整生产流程,总结应用技术,使 之适应糖厂大规模的生产需求。一步法生产精制糖工 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1。
![]() |
图1 生产工艺流程图 |
桂林正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理工大 学走产学研合作道路,瞄准离子交换纤维在糖业上应 用的良好发展前景,首先建立了以聚丙烯(PP)纤维为 基体,通过辐照接枝后引入季胺基制备离子交换纤维 生产线,生产的离子交换纤维的交换容量达 3.0 mmol/g 以上,视密度(湿)为 0.28 g/mL,最高耐温为 100℃。 然后对糖厂亚硫酸法清汁脱色各项工艺参数进 行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2006/07 年榨季在广西 农垦糖业集团金光制糖有限公司和良圻制糖有限公司 进行生产中试。 1.2.3 一步法生产精制糖的生产应用
2013/14 年榨季在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 有限公司进行一步法生产精制糖的生产应用。在车间 新增一条 120 t/d 的生产线,设备有蔗汁储箱、快速沉 淀池、加热器、无布吸滤机、离子交换纤维脱色装置、 再生装置、降膜式蒸发罐、糖浆箱、煮糖罐、助晶箱、 分配槽、离心分蜜机等设备。混合汁经过加热、澄清、 脱色、蒸发、煮糖、分蜜,得到精制糖产品。
生产试验中每小时处理 5 t 蔗汁,从 2013 年 12 月 23 日至 2014 年 3 月 7 日经过试机、调整,最终生 产出精制糖。 2014 年 2 月 15 日至 3 月 7 日进行整体 试验,2 月 15 日开始在小生产线上共煮制 5 罐精制糖 (6 t),2 罐优质糖(2.4 t)。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试结果分析
表 2 部分数据为自测数据,其余数据为金光糖厂 化验室检测数据,一般为运行一天取样检测一次。 表 3 是金光糖厂 2007 年 3 月连续运行 4 天数据和良圻 糖厂连续运行 10 天数据,检测结果计算平均值。
![]() |
表2 金光糖厂小试检测数据 |
![]() |
表3 金光糖厂和良圻糖厂中试检测数据 |
表 4 是清汁质量变化情况,表 5 是清汁脱色技术 指标。从表 4 和表 5 可知,脱色后纯度升高,脱色率 均 90%以上,色值低于 200 IU,达到预期效果要求, 但还不能达到精制糖要求,所以需要投底料煮糖。
![]() |
表4 清汁质量变化情况 |
![]() |
表5 清汁脱色技术指标 |
表 6 是白砂糖质量指标[2],从表 6 可知蔗糖分含 量为 99.8%,检验结果达到精制糖标准要求,还原糖 分、电导灰分、干燥失重、色值、混浊度以及不溶于 水杂质的检验结果均低于标准要求,各项指标检测结 果表明白砂糖质量达到精制糖合格标准。
![]() |
表6 清汁脱色技术指标 |
图 2 为亚法澄清汁离子交换纤维和离子交换树脂 静态脱色试验结果。从图 2 可以看出,加入相同质量 的交换材料,离子交换纤维的脱色性能好于离子交换 树脂,对糖汁的脱色率高于离子交换树脂,即在相同 的交换时间内,要达到同一脱色水平,离子交换纤维 的用量小。另一方面,也说明离子交换纤维的抗污染 能力比离子交换树脂强。
![]() |
图2 树脂与纤维的脱色性能对比 |
各取树脂和纤维 20 g,加入至 1500 mL 的糖汁中 进行静态脱色试验,结果见图 3。
![]() |
图3 树脂与纤维的脱色速度对比 |
由图 3 可见,离子交换纤维用于糖汁脱色速度远 远高于离子交换树脂,采用离子交换纤维对澄清汁进 行脱色,在 10 min 内即达到平衡,而采用离子交换树 脂进行脱色 15 min 后还没有达到吸附平衡。 这是由于 离子交换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比表面积大、 交换速度快的特点,比表面积直接影响溶质的吸附容 量。因此,离子交换纤维的传质速率远大于离子交换 树脂,适合于高流通量下的离子交换过程。 2.2.4 纤维和树脂的糖汁处理工艺对比
表 7 是离子交换树脂与离子交换纤维的糖汁处理 工艺对比,从表 7 可知,用离子交换纤维对糖汁进行 脱色,交换速度比离子交换树脂快,由于离子交换纤 维是在表面吸附,不存在吸附孔堵塞的问题,吸附量 大,洗脱快,再生容易。再生只用盐水就行了,对环 境污染影响不大,而且洗脱液可以用于生产食用色素, 变废为宝。
![]() |
表7 离子交换树脂与离子交换纤维的糖汁处理工艺对比 |
离子交换纤维的再生使用 5% ~ 10%(w/w) 的 NaCl 溶液。再生操作即用前 1/3 洗脱液和后 1/3 洗脱 液对离子交换纤维进行预再生,然后再用 NaCl 溶液 对离子交换纤维进行再生,使用量为理论值的 1/3, 即为 0.3 kg NaCl/kg 纤维。本次试验实际耗用量为每 次使用 4 kg NaCl,配制成 5%(w/w)的溶液。废液中间 1/3 洗脱液中 Ca2+和 Cl1-浓度较高,可用作阴离子交换 纤维的预再生。离子交换纤维对色素的去除是从根本 上去除生色基,其脱色清汁质量好,性能稳定,可实 现“一步法”生产精制糖。离子交换纤维再生容易, 再生时间短,洗脱色素浓度高,便于综合利用。
相对于“二步法”而言,节省回溶和二次蒸发结 晶过程,每吨糖可节省能耗 160 元,节省标煤 0.15 t, 对于一家日产 300 t 糖的小型糖厂而言,每日可节省 标煤 45 t,每榨季可节省标煤 4500 t;对于一家日产 600 t 糖的中型糖厂,每榨季可节省标煤近 8000 t;而 对于一家日产 1000 t 糖的大型糖厂,每榨季可节省标 煤近 14000 t;对于整个广西而言,如年产 100 万 t 精 制糖,每年可节省标煤近 1500 万 t,直接节省 150 万 元的能源消耗,同时减轻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的压力。 另一方面,“二步法”中应用到碳酸饱充工序,会产生 碱性滤泥,无法综合利用,需要填埋,而本工艺不使 用碳酸饱充工序,无碱性滤泥处理。 2.3.2 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
小型生产线应用时,离子交换纤维共 20 kg,售 价按 500 元/kg 计算,总计 10000 元,使用寿命按 1000 次计算,则每次的成本为 10 元;再生时每次使用氯化 钙 40 kg,共再生 2 次,可重复利用,按 30%用量核 算,此项成本为 60 元。每个周期耗电 3 kW·h,按 1.0 元/(kW·h)计算,总计 3.0 元。设备折旧和维修费用摊 销为 5 元。以上总计 10+60+5+3=78.0 元。
小型生产线每次至少产糖 1.2 t(小型煮糖罐生产 规模),则吨糖成本新增为 78÷ 1.2=63.25 元。由于不 用二次结晶,每吨精制糖生产成本节省汽耗约 160 元[3]。这样每吨的新增加收益为 160-63.25=96.75 元。 3 存在问题
( 1)离子交换纤维交换柱阻力大,停留时间长。 交换纤维本身的结构决定了其阻力系数大,如设备高 度越高阻力越大,则糖汁在交换柱中的停留时间越长。 从脱色工艺效果看,停留时间越长脱色效果越好,但 停留时间长对糖汁蔗糖分还原糖分影响越大,因此两 者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
( 2)自动控制问题。本次全部采用手动控制, 需设计一套全自动控制设备。
( 3)系统化问题。本次只制作一套交换设备, 实际大工业化生产中需连续化生产,因此需要配置整 套系统,包括自动控制系统。 4 结论
通过生产试验,离子交换纤维用于糖汁的脱色效 果是非常好的,清汁色值从 2000 IU 下降到 150 IU 左 右,满足了生产精制糖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由于在制糖生产中还要考虑生产上各方面的工艺技术 指标,整条生产线要完全理顺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在今后的生产试验当中,要全面制定好各生产 工段的指标要求,特别是煮糖工段的配料和操作。另 外,还要增加自动控制部分的仪器仪表,提高自动化 操作水平,这样对制糖行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会 有一个较大的促进。
[1] | 黄玉南,梁仲荪,梁汉平,等. 离子交换纤维应用于精 炼糖厂糖浆脱色[J]. 甘蔗糖业,1993(6):27-30. (![]() |
[2]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GB 317-2006 白砂糖[S]. 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2006. (![]() |
[3] | 陈世治. 新形势下我国制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新路子 探讨[J]. 广西蔗糖,2004(1):49-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