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甘蔗种植面积居全省之首,其中旱地面 积达70%。为搞好临沧蔗区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与 储备工作,临沧市甘蔗技术推广站在云南省现代农 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参与云南省第11 轮甘蔗品种(旱地组)区域化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 宜我市蔗区种植的良种。本文对该试验作一总结。
1 概述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隶属临沧市云县幸福镇临沧市甘蔗技术 推广站幸福基地内,位于99°57΄ E,24°05΄ N,海 拔1030 m,公路距离县城50 km,直线距离38 km。 年平均气温19.6℃,年降雨量1100~1200 mm,年 降雨天数160.1 天,终年无霜。旱坡地,土质为红 壤土,pH 值5.3~5.5,速效N 为80.0 mg/kg,速 效P 为42.0 mg/kg,速效K 为135 mg/kg,有机质 含量28 g/kg。试验地前作为玉米,前作收获后用 上海纽荷兰704 型拖拉机深犁细耙各1 次,可灌溉 (用抽水机灌)。
1.2 参试品种名称及来源参试品种共14 个。其中,云蔗01-413、云蔗 04-6、云蔗04-621、云蔗04-622、云蔗05-197、云 蔗06-102、云蔗06-267、VMC88-354 和Q124 由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提供,云瑞05-704 和云 瑞05-596 由云南省农科院瑞丽甘蔗育种站提供, 农大01-104 由云南农业大学提供,德蔗04-1 和德 蔗05-77 由德宏州甘科所等单位提供,以ROC22 (CK1)和桂糖11 号(CK2)为对照。
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5 行区;行长6.8 m,行距1.0 m,每个小区面积为34 m2; 小区间走道为0.7 m,重复间走道为1.5 m,四周设 有保护行。采用南北向开沟,双芽双行地膜覆盖。
1.4 试验起止时间该试验于2011 年1 月开始实施,至2013 年4 月结束。
1.5 试验调查项目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和病虫 害自然发病率等,11 月底进行测产,11 月20 日、 1 月20 日、3 月20 日进行田间锤度调查。
1.6 试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1.6.1 整地该试验于2010 年12 月20 日和2012 年2 月29 日开始进行整地,2011 年1 月12 日和2012 年3 月4 日开挖种植沟,要求植蔗沟底平整;行距1.0 m, 沟深0.3~0.4 m,沟底宽0.2~0.25 m。于2011 年 1 月23 日和2012 年3 月5 日开始砍种。对甘蔗种 进行剥苗、斩苗处理,剔除病虫节和无芽节,将种 苗斩成3~4 芽段;每80 芽为一捆;并用50%的多 菌灵600 倍稀释液浸种20 min。
1.6.2 下芽量每公顷下种量为120 000 个单芽。
1.6.3 下种时间2011 年1 月25~26 日和2012 年3 月6~7 日。
1.6.4 基肥每公顷用25%的10﹕10﹕5 的三元复合肥1200 kg 作基肥,与3%呋喃丹颗粒剂45 kg 混合防治地 下害虫,并盖细土5~7 cm 后灌水、盖膜。
1.6.5 宿根管理2012 年3 月20 日收砍结束,并于2012 年3 月23 日放火烧地;3 月25 日开始松蔸,结合松蔸 进行蔗桩数调查。4 月10 日进行回垅复土并灌水。
1.6.6 中耕管理5 月中旬甘蔗进入分蘖期,结合施肥进行小培 土1 次。每公顷用25%的10﹕10﹕5 的三元复合肥 300 kg 和46%尿素150 kg 做分蘖肥,并与3%呋喃 丹颗粒剂45 kg 混合防治地下害虫。
7 月中旬甘蔗进入大伸长期,结合中耕除草进 行大培土1 次,防止甘蔗倒伏。每公顷用46%尿素 600 kg 做攻茎肥与3%呋喃丹颗粒剂45 kg 混合防 治地下害虫。
全生育期,用48%乐斯本防治螟虫2 次,用50% 抗蚜威防治绵蚜虫2 次,用55%蔗毫(选择型除草 剂,有效成分为二甲灭敌隆,吉林金秋农药有限公 司生产)防除杂草3 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1.1 出苗率出苗率、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是实现甘蔗产量的 重要保证。从试验田间调查结果看,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出苗率最好的是德蔗05-77,达 56.95%;其次是云蔗05-197,达55.54%;出苗率 最差的是云瑞05-596,为39.55%。
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出苗率超过 ROC22 (CK1)(54.4%)的有9 个品种;超过桂糖11 号(CK2)(48.2%)的有10 个品种(见表1)。
![]() |
表1 农艺性状调查表 |
从试验结果看,发株率最好是德蔗05-77,达 146%,其次是云蔗05-197,达142%;发株率最差 的是云蔗06-267,为93%。
发株率超过CK1(141%)的共有4 个品种;发 株率超过CK2(135%)的共有6 个品种(见表1)。
2.1.3 分蘖率从试验田间调查结果看,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 1 年宿根分蘖率最高的是云瑞05-704,达84.18%, 其次是云瑞05-596,达76.43%;分蘖率最差的是 云蔗05-197,为22.47%。
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分蘖率超过 ROC22(CK1)(50.09%)的有7 个品种;超过桂糖11 号(CK2)(50.44%)的有7 个品种;其余参试品种分 蘖率均低于2 对照(见表1)。
2.1.3 株高从试验田间调查结果看,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 1 年宿根平均株高最高的是VMC88-354,达302.08 cm,其次是Q124,达296.1 cm;最差是德蔗05-77, 为219.75 cm。
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平均株高超过 ROC22 (CK1)(270.23 cm)的有5 个品种;超过桂糖 11 号(CK2)(255.03 cm)的有8 个品种;其余参试品 种均低于2 对照(见表1)。
2.1.4 茎径从试验田间调查结果看,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 1 年宿根平均茎径最高的是桂糖11 号(CK2),达2.98 cm,其次是云蔗06-267 和德蔗05-77,达2.95 cm;最差的是云农01-104,为2.19 cm。
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平均茎径超过 ROC22 (CK1)(2.48 cm)的有13 个品种;没有一个 品种平均茎径超过桂糖11 号(CK2)(2.98 cm);其余 参试品种平均茎径低于2 对照(见表1)。
2.1.5 单茎重单茎重(kg)= 茎径2×(株高-30)×0.7854× 比重/1000。
从试验田间调查结果看,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 1 年宿根平均单茎重最大的是云蔗06-267,达1.82 kg/条,其次是桂糖11 号(CK2),达1.68 kg/条;最 小是云农01-104,为0.87 kg/条。
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平均单茎重超过 ROC22 (CK1)(1.24 kg/条)的有11 个品种;超过桂 糖11 号(CK2)(1.68 kg/条)的有1 个品种;其余参试 品种平均单茎重低于2 对照(见表1)。
2.1.6 公顷有效茎数从试验田间调查结果看,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 1 年宿根公顷有效茎数最多的是Q124,达77700 条/hm2;其次是云农01-104,达77235 条/hm2;最 少的是云蔗06-267,为50010 条/hm2。
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有效茎数超过 ROC22 (CK1)(65820 条/hm2)的有9 个品种;超过桂 糖11 号(CK2)(52830 条/hm2)的有13 个品种;其余 参试品种有效茎数均低于2 对照(见表1)。
2.2 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2.2.1 公顷蔗茎理论产量理论产量=单茎重×公顷有效茎数。
从试验田间调查结果看,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 1 年宿根理论产量最高的是VMC88-354 ,达 104198.05 kg/hm2,比ROC22 (CK1)(76653.95 kg/hm2) 增产35.93%,比桂糖11 号(CK2)(85683.05 kg/hm2) 增产21.61%;其次是Q124,达98074.50 kg/hm2, 比ROC22(CK1)增产27.94%,比桂糖11 号(CK2) 增产14.46%;理论产量最低的是云农01-104,为 54617.25 kg/hm2,比ROC22(CK1)减产28.75%,比 桂糖11 号(CK2)减产36.25%。
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理论产量超过 ROC22(CK1)的共有10 个品种;超过桂糖11 号(CK2) 的共有6 个品种(见表2)。
![]() |
表2 锤度、糖分、蔗茎理论产量与理论含糖量调查表 |
理论含糖量=蔗糖分×理论产量;蔗糖分(%)=锤度(%)×1.0825-7.703。
从试验田间调查结果看,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 1 年宿根理论公顷含量糖最高的是VMC88-354,达 23840.51 kg/hm2,比ROC22(CK1)(17630.41 kg/hm2) 增产35.22%,比桂糖11 号(CK2)(19304.39 kg/hm2) 增产23.5%;其次是Q124,达23469.23 kg/hm2, 比ROC22 (CK1)(17630.41 kg/hm2)增产33.12%,比 桂糖11 号(CK2)(19304.39 kg/hm2)增产21.57%;理论公顷含量糖最低的是云农01-104,为12944.29 kg/hm2 ,比ROC22(CK1)(17630.41 kg/hm2) 减产 26.58%,比桂糖11 号(CK2)(19304.39 kg/hm2)减产 32.95%。其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理论公顷 含糖量超过ROC22(CK1)的共有12 个品种,超过 桂糖11 号(CK2)的共有6 个品种(见表2)。
2.2.3 小区蔗茎实收产量通过对所参试品种中2 年新植1 年宿根的实收 产量调查,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实收产量最高的是 VMC88-354,达98521.95 kg/hm2,比ROC22 (CK1) (73659.3 kg/hm2)增产33.75%,比桂糖11 号(CK2) (79446.45 kg/hm2)增产24.01%;其次是Q124,达 96144.45 kg/hm2,比ROC22 (CK1)增产30.53%, 比桂糖11 号(CK2)增产21.02%;实收产量最低的 是云农01-104,为50652.3 kg/hm2,比ROC22 (CK1) 减产31.23%,比桂糖11 号(CK2)减产36.24%(见表3)。
![]() |
表3 蔗茎实收产量调查表 |
参试品种中实收产量超过ROC22(CK1)的共有12 个品种,超过桂糖11 号(CK2)的共有8 个品种。
通过对所有参试品种2 年新植1 年宿根工艺分 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公顷含糖量最高的是 Q124,达16719.52 kg/hm2,比ROC22 (CK1) (12573.64 kg/hm2)增产32.97%,比桂糖11 号(CK2) (12409.54 kg/hm2) 增产34.73% ; 其次是VMC88-354 ,达 15852.18 kg/hm2,比ROC22(CK1)增产26.07%;比 桂糖11 号(CK2)增产27.74%;含糖量最低的是云 农01-104,为7866.30 kg/hm2,比ROC22 (CK1)减 产37.44%,比桂糖11 号(CK2)减产36.61%。
参试品种中含糖量超过ROC22 (CK1)的共有11 个品种,超过桂糖11 号(CK2)的共有11 个品种(见 表3)。
2.2.4 工艺性状甘蔗作为重要的制糖工业原料,其产量高低和 工艺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甘蔗制糖行业的社会经 济效益。甘蔗的工艺品质通常以蔗糖分、糖锤度、 还原糖分、重力纯度、简纯度和纤维分等指标来评 价,这些指标都是通过甘蔗糖分检测取得的,它们 对甘蔗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 性作用。
通过对该试验所有参试品种2 年新植1 年宿根 的工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榨出汁最好的是云瑞 05-704,达70.94%;简纯度最高的是Q124,达 91.71%;重力纯度最高的是Q124,达92.57%;还 原糖分最低的是德蔗04-1 和德蔗05-77,为0.24%; 甘蔗糖分最高的是Q124,达17.32%;甘蔗纤维分 最低的是德蔗05-77,为9.35%;甘蔗锤度最高的 是德蔗04-1,达18.90%。工艺性状比对照ROC22 (CK1)好的有3 个品种;工艺性状比对照桂糖11 号 (CK2)好的有13 个品种(见表4)。
![]() |
表4 11~3 月工艺性状分析表 |
2 年来,通过对区试品种农艺性状的观察和工 艺性状的分析,筛选出在该地表现较好的优良品种 并介绍如下。
3.1 VMC88-354出苗快而整齐,分蘖率强,生势强。中茎种, 植株高大,节间长,茎黄绿色,芽饱满,叶披垂, 叶片清秀,不孕穗,刚毛发达,脱叶性好,有气根。 公顷有效茎足,蔗茎整齐均匀,产量高。产量达 98521.95 kg/hm2,比ROC22 (CK1) (73659.3 kg/hm2) 增产33.75%,比桂糖11 号(CK2) (79446.45 kg/hm2) 增产24.01%,公顷产量位居第1 位。
11~3 月的平均锤度达22.88%,比ROC22(CK1) (23.00%)低0.12%(绝对值,下同),比桂糖11 号(CK2) (22.53 %)高0.35%;平均甘蔗糖分16.09%,比ROC22 (CK1)(17.07%)低0.98%(绝对值,下同),比桂糖11 号(CK2) (15.62%)高0.47%;公顷含糖量达15852.18 kg/hm2,比ROC22 (CK1) (12573.64 kg/hm2)增产 26.07%,比桂糖11 号(CK2) (12409.54 kg/hm2)增产 27.74%。公顷含糖量位居第2 位。
3.2 Q124出苗早,出苗整齐,分蘖迟,生势强。中茎种,植株高大,节间长,节间圆筒形,茎红褐色,叶片 清秀,芽饱满,叶披垂,刚毛发达,脱叶性一般, 蔗茎充实,不开花。公顷产量最高达96144.45 kg/hm2,比ROC22 (CK1) (73659.3 kg/hm2)增产 30.53%,比桂糖11 号(CK2)(79446.45 kg/hm2)增产 21.02%,产量位居第1 位。
11~3 月的平均锤度达23.93%,比ROC22 (CK1) (23.00%)高0.93%(绝对值,下同),比桂糖11 号(CK2) (22.53 %)高1.4%;平均甘蔗糖分17.39%,比ROC22 (CK1) (17.07%)高0.32%(绝对值,下同),比桂糖11 号(CK2) (15.62%)高1.77%;公顷含糖量达16719.52 kg/ hm2,比ROC22 (CK1) (12573.64 kg/ hm2)增产 32.97%,比桂糖11 号(CK2) (12409.54 kg/ hm2)增 产34.73%。公顷含糖量位居第1 位。
3.3 云瑞05-704出苗一般,出苗整齐,分蘖早,生势强。中大 茎种,节间“之”字形,叶片清秀,刚毛发达,脱 叶性差,蔗茎充实,第2 年2 月开花。公顷产量最 高达90885.15 kg/hm2,比ROC22 (CK1) (73659.3 kg/hm2)增产23.39%,比桂糖11 号(CK2)(79446.45 kg/hm2)增产14.4%,产量位居第3 位。
11~3 月的平均锤度达22.85%,比ROC22 (CK1) (23.00%)低0.15%(绝对值,下同),比桂糖11 号(CK2) (22.53 %)高0.32%;平均甘蔗糖分16.45%,比ROC22 (CK1) (17.07%)低0.62%(绝对值,下同),比桂糖11 号(CK2) (15.62%)高0.83%;公顷含糖量达14950.61 kg/hm2,比ROC22 (CK1) (12573.64 kg/ hm2)增产 18.9%,比桂糖11 号(CK2) (12409.54 kg/ hm2)增产 17.88%。公顷含糖量位居第3 位。
3.4 云蔗01-1413出苗早,出苗整齐,分蘖早、强,生势强。中 大茎种,节间“之”字形,叶片清秀,刚毛不发达, 脱叶性好,蔗茎充实,不开花。公顷产量最高达 88636.05 kg/hm2,比ROC22 (CK1)(73659.3 kg/hm2) 增产20.33%,比桂糖11 号(CK2)(79446.45 kg/hm2) 增产11.57%,产量位居第4 位。
11~3 月的平均锤度达23.51%,比ROC22 (CK1) (23.00%)高0.52%,比桂糖11 号(CK2) (22.53 %)高 0.98%;平均甘蔗糖分16.47%,比ROC22 (CK1) (17.07%)低0.6%,比桂糖11 号(CK2) (15.62%)高 0.85%;公顷含糖量达14598.36 kg/hm2,比对照 ROC22 (CK1) (12573.64 kg/hm2)增产16.1%,比桂 糖11 号(CK2) (12409.54 kg/hm2)增17.64%,公顷 含糖量位居第4 位。
4 结论⑴综合各区试品种的工、农艺性状来看, VMC88-354、Q124、云瑞05-704、云蔗01-1413 等品种材料综合性状较好,可以参与我市甘蔗品种 升级试验。
⑵由于该试验地螟害和蚁害较重,因此对调查 结果难免会存在误差,提出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