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糖业 2013 Issue (6): 29-35   PDF    
利用蔗渣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研究
李瑞雪1,2,3, 毕建柱5, 孔振兴4, 宫艺丹1,2,3, 梁磊1,2,3, 安玉兴1,2,3     
1.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16;
2. 广东省植物纤维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广州 510316;
3. 广州市植物纤维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16;
4.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化学工程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50;
5.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以蔗渣为原料,经NaOH/H2O2水溶液体系预处理后,得到蔗渣纤维素。以氯乙酸钠为醚化剂,以85%乙醇水溶液为介质,经一次碱化、二次醚化反应后,制得了取代度(DS)为1.3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得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的粘度性能。
关键词蔗渣     羧甲基纤维素钠     高取代度    
Preparation of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with High-Degree Substitution From Bagasse
LI Rui-xue1,2,3, BI Jian-zhu5, KONG Zhen-xing4, GONG Yi-dan1,2,3, LIANG Lei1,2,3, AN Yu-xing1,2,3    
1.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Guangdang Key Lab of Sugarcane Improvement & Biorefinery, Guangzhou 510316;
2. Guangdong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lant Fiber, Guangzhou 510316;
3. Guangzhou Key Laboratory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lant Fiber, Guangzhou 510316;
4. 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Guangdo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50;
5.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Cellulose was obtained from bagasse by pretreatment with NaOH/H2O2 aqueous solution.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 with a high 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 of 1.32 was prepared from bagasse through once alkalization and twice etherification process. The structure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rmogravimetric (TGA)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viscosity property of the CMC sample was also studied.
Key words: Bagasse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High-degree substitution    
0 前言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阴 离子型纤维素醚类衍生物,是当今世界上使用范围 最广、用量最大的纤维素衍生物种类,每年用量数 十万吨。目前,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以精制棉 短绒、木材浆粕等为原料,原料成本较高。随着食 品、医药、日化、印染、石化等需求羧甲基纤维素 钠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消费量 也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降低原料成本, 寻找可替代的相对廉价的纤维素原料显得十分重 要。研究者们开始尝试使用价格较为低廉的其它富 含纤维素的农林生物质原料如玉米秸秆、竹子下脚 料、木薯渣、蔗渣、苹果渣等替代棉短绒进行羧甲 基纤维素钠的制备[1, 2, 3, 4]。蔗渣是我国南方地区制糖行 业的主要副产物,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天然纤维素 资源,比较集中而且价格低廉。当前,蔗渣的主要 利用途径是燃烧产热供能,利用价值较低,而且产 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 “低碳环保”的国策要 求。因此,如何绿色环保而又高值化地利用蔗渣成 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已有以蔗渣为原料制备羧 甲基纤维素钠的相关报道,如覃海错等利用蔗渣制 备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5],为蔗渣的综合利用创造 了一条新途径,但制备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 较低,仅有0.65~0.8,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如何利 用蔗渣制备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成为重要 课题。

蔗渣所含有的天然纤维素,具有结晶区和非晶 区,而纤维素醚化反应在非晶区中较易进行[6]。因 此,为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必须破坏蔗 渣纤维素结晶区的致密结构。本研究采用优化工艺, 以蔗渣通过预处理获取的蔗渣纤维素为原料,粉碎, 过80 目筛网,并适当延长碱化时间至8 h,破坏蔗 渣纤维素结晶区的致密结构,同时活化纤维素分子 链中的羟基。在醚化反应中,以氯乙酸钠代替使用 较多的氯乙酸作为醚化剂,避免高温下醚化剂的挥 发损失,从而有利于醚化反应的进行,增强醚化效 果。本研究通过上述工艺改进制得了羧基取代度达 1.32 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蔗渣,广东华丰糖厂;氢氧化钠,天津市大茂 化学试剂厂,分析纯(下同);氯乙酸钠,阿拉丁试 剂公司;过氧化氢(H2O2,30%),95%乙醇,广州 化学试剂厂;95%~98%硫酸,广州化学试剂厂。

BRUKER-VECTOR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德国Bruker 公司;D/Max-ⅢA 转靶X-射线衍射仪, 日本理学电机社;Phenom ProX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德国Phenom 公司;TGA209F3 热重分析仪,德国 Bruker 公司;NDJ-1 旋转粘度计,上海精科天美科 学仪器公司。 1.2 蔗渣纤维素的提取

取一定量的蔗渣进行水洗,烘干,粉碎。在质 量浓度为20%的NaOH 水溶液中,加入粉碎后的蔗 渣,在70℃恒温水浴下,连续机械搅拌4 h,在搅 拌过程中分批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30%),按前 法重复一次预处理操作。将处理后蔗渣用超纯水反 复清洗后,抽滤干燥,粉碎,过80 目,得到浅黄色 的蔗渣纤维素粉末状样品如图1(a)所示,得率约 32.3%。

(a)蔗渣纤维素;(b)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 图1 蔗渣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
1.3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

在250 mL 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预处理蔗 渣、氢氧化钠和85%乙醇水溶液,40℃水浴磁力搅 拌8 h 进行碱化,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氯乙酸钠,80 ℃下反应3 h。过滤分离,在一次醚化产物中再次加 入氢氧化钠、85%乙醇水溶液和氯乙酸钠,80℃下 进行二次醚化。反应完成后,抽滤分离,将滤饼用 75%乙醇洗涤多次,再用95%乙醇洗涤1 次,抽滤 干燥,得到黄色粉末状样品如图1(b)所示。 1.4 取代度(DS)测定

把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充分干燥,参考文献[7] 中的灰化法测定样品取代度:称取样品0.5 g,置于 干净的瓷坩埚中,再放入马福炉,逐渐升温至700℃, 灼烧1 h,关闭电源,冷却后取出。用蒸馏水将瓷坩 埚中的0.14 g 剩余物全部转移到150 mL 锥形瓶内, 往锥形瓶中滴加3~4 滴甲基橙指示液,用0.1M 硫 酸标准液滴定。溶液呈红色时继续向瓶中滴加10 mL 硫酸标准溶液,用去硫酸标准溶液的总体积为 23.1 mL,然后加热溶液至沸腾,计时10 min 后用 0.1 M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红变黄, 用去NaOH 标准溶液的总体积为21.5 mL。取代度 (DS)计算式为:

式中:DS 为CMC 的取代度;MH2SO4为硫酸标 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NaOH 为氢氧化钠标准 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H2SO4为滴定用去的硫酸 标准榕液的总体积(mL);VNaOH 为滴定用去的氢氧 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m 为所取羧甲基纤维素 钠样品的质量(g)。最终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的 取代度为1.32。 1.5 粘度性能分析

选择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粘度影响较大的 温度、溶液浓度以及溶液盐浓度等因素进行分析。 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 一定浓度的溶液,测定溶液粘度,研究样品水溶液 的流变特性。取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分别配制成不 同浓度的水溶液,25℃条件下,采用NDJ-1 型旋转 式粘度计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粘度,分析浓 度对粘度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下,测量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粘度,分析不同盐浓度对溶 液粘度的影响;在不同的温度下,测量羧甲基纤维 素钠溶液的粘度,分析温度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扫描电镜(SEM)分析(图2)

从图2 可以看出,未处理蔗渣的纤维成束,纤 维束表面光滑,结构致密。经过NaOH/H2O2 溶液体 系预处理后得到的蔗渣纤维束呈碎片分散状,与原 蔗渣纤维束相比,其结构明显变得较为松散,并且 其表面更粗糙甚至出现明显的裂痕。对预处理得到 的蔗渣纤维素进行碱化后得到的碱化纤维素,其结 构变得更加松散,可以明显看到纤维束表面的裂痕 增加,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醚化剂渗透到纤维束 内进行醚化反应。本研究最终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 钠样品呈卷曲的片状,其结构分散疏松,质地较为 脆硬,显示出盐的特征。

(a)未处理蔗渣;(b)蔗渣纤维素;(c)碱化纤维素;(d)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 图2 蔗渣、蔗渣纤维素、碱化纤维素和蔗渣羧甲基纤维素钠扫描电镜图
2.2 X-射线衍射分析(图3)

从图3 可以看出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工艺流 程中,由未处理蔗渣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结晶结构 变化。未处理蔗渣和预处理蔗渣在2θ 角为16.3°和 22.6°的位置都出现了明显的蔗渣纤维素特征结晶 衍射峰。预处理蔗渣经碱化后,晶型结构发生变化, 原有的特征衍射峰基本消失,在2θ 角为21.3°的位 置出现新的明显的特征衍生峰。碱化后继续进行醚 化,碱化纤维素分子上的钠被羧甲基取代,原有特 征衍生峰的强度明显减弱,说明经醚化后,由于新 的羧甲基基团的介入,原有碱化纤维素结构发生变 化,同时可以看出,最终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 结晶度较低,无明显的特征衍射峰。

(a)未处理蔗渣;(b)蔗渣纤维素;(c)碱化蔗渣纤维素;(d)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 图3 蔗渣、蔗渣纤维素、碱化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
2.3 红外光谱(FTIR)分析(图4)

从图4 可以看出,蔗渣经预处理后,非纤维素 成分的红外吸收减少,表明预处理后的蔗渣纤维素 含量提高,非纤维素成分减少。预处理蔗渣在3337 cm-1 处出现纤维素分子中羟基O-H 的伸缩振动吸收 峰,在1028 cm-1 处出现纤维素分子中C-O 伸缩振 动吸收峰。预处理后的蔗渣纤维素经碱化和醚化后, 红外吸收发生明显变化,醚化后在1590 cm-1 和1436 cm-1 处分别出现明显的羧羰基的非对称和对称伸缩 振动吸收峰,说明纤维素分子与氯乙酸钠发生了化 学反应,分子中的部分羟基氢被羧甲基取代。

(a)未处理蔗渣; (b)蔗渣纤维素;(c)碱化蔗渣纤维素;(d)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 图4 蔗渣、蔗渣纤维素、碱化纤维素和蔗渣羧甲基纤维素钠红外光谱图
2.4 热重(TGA)分析(图5)

由图5 可以看出,经过预处理提取的蔗渣纤维 素的第1 次明显热失重从253℃一直到351℃,在 328℃时热分解速率达到最大,这是由于蔗渣纤维素 的分解引起的。在350℃到500℃出现第2 次明显热 失重,总体分解速率不及第1 次大,是由于蔗渣纤 维素分解后残留的含碳物质的氧化分解引起的,最 终残留不含碳灰分约3.0%。经醚化反应得到的羧甲 基纤维素钠样品的第1 次明显热失重从241℃一直 到296℃,在288℃时分解速率达到最大,是由于羧 甲基纤维素钠样品的分解引起的。第2 次明显热失 重从305℃到621℃,是由于残碳物质氧化分解引起 的。第3 次热失重从626℃到662℃,是由于含钠化 合物的脱水引起的,最后剩余不含碳灰分和含钠化 合物的量约23.5%。可以看出蔗渣羧甲基纤维素钠 的最大热失重温度比蔗渣纤维素要低,总体上看, 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热分解温度大于240℃, 表现出一定的耐热性。此外,从图中还可以看出, 相对于蔗渣纤维素而言,制得的样品失水导致的热 失重较多,表明样品具有一定的吸水性。

(a) 蔗渣纤维素;(b) 蔗渣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 图5 蔗渣纤维素和制备的蔗渣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热重分析
2.5 粘度性能研究(图6~图8)

从图6 可以看出,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粘 度随着其浓度的升高,其粘度也随之升高。这是因 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水后,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 钠分子链上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种电荷,因此相邻分 子链间存在静电排斥力,随着浓度的升高,溶液中 分子链和电荷的密度逐渐增加,分子间的排斥力逐 渐加强,分子链伸直,离解程度增大,因此溶液的 粘度也随之升高。当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达到 20%时,继续增大浓度,溶液粘度会呈指数增加, 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具有很强的浓度依赖性, 可以尽量提高浓度配制得到较高粘度的羧甲基纤维 素钠水溶液,为实际生产活动提供参考。

图6 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水溶液粘度随浓度变化曲线

在实际应用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是制备成 水溶液用于生产活动中,大多数场合是与盐类物质 等共存使用,因此探索盐浓度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水 溶液粘度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配制浓度为 20%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在25℃下测定不同 NaCl 浓度下的粘度,结果如图7 所示。温度对羧甲 基纤维素钠溶液的粘度影响如图8 所示。

图7 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0.20 g/mL 水溶液粘度随不同盐浓度的变化曲线

图 8 蔗渣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 25%水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图7 中可以看出,当NaCl 浓度升高时羧甲 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粘度相应升高,表现出较为明显 的抗盐性。这是因为取代度较高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分子中取代基团较多,其水溶液中电离基团数目较 多,电荷密度较高,因此当往溶液中加入NaCl 等电 解质时对溶液中电荷屏蔽作用较弱,对粘度没有任 何影响。同时,由于取代度较高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的分子链上取代基团分布较为均匀,在水溶液中离 解程度高,分子间的斥力大,分子链伸直而具有较 强的刚性,所以盐浓度不断升高时羧甲基纤维素钠 水溶液的粘度升高。由此可知,本文制备得到的羧 甲基纤维素钠产品的取代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抗 盐性,可用于高浓度的盐环境下。

由图8 可知,蔗渣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水溶液 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现出高温变稀的假 塑性流体特征,从30℃到80℃粘度由550 mPa·s 左右下降到150 mPa·s,可知温度对羧甲基纤维素 钠溶液的粘度影响较大。由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 链在高温下水化基团容易被破坏,游离出阴离子 ROCH2COO- 与水微电离出来的H+ 形成 ROCH2COOH,反应如下:

ROCH2COO-·H2O+H+↔ROCH2COOH+H2O

高温使反应向右移动,分子链之间静电斥力减 小,分子链蜷曲程度加强,粘度降低。 3 结论

本研究以蔗渣为原料,经过预处理后得到了结 构较松散的蔗渣纤维素,以蔗渣纤维素为原料制备 了热稳定性良好、取代度达1.32 的高取代度羧甲基 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的最大溶解度约 0.25 g/mL,饱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水溶液在25℃ 下的粘度可达到550 mPa·s,粘度随温度上升而下 降,表现出高温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征,同时具有 良好的抗盐性能。

参考文献
[1]李莉, 刘瑛. 用玉米秸秆制备羧甲基纤维素[J]. 精细化工, 2001, 18(6):339-340. (1)
[2]覃海错, 孙一峰, 黄文, 等. 用竹子下脚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J]. 精细化工, 1998, 15(2):60-62. (1)
[3]杨有. 木薯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研究[D]. 广西:广西大学, 2010. (1)
[4]罗仓学, 李丽, 王白鸥, 等. 由苹果渣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29(7):207-209. (1)
[5]覃海错, 黄文榜, 孙一峰, 等. 甘蔗渣纤维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新工艺[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6(1):87-90. (1)
[6]黄正伟, 丁长根. 高取代度高均匀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合成及表征[J]. 纤维素醚工业, 2002, 10(2):18-23. (1)
[7]樊泽霞, 夏俭英. 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的新方法——酸度计滴定法[J]. 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7, 14(5):37-38. (1)
(本篇责任编校:朱涤荃)